APP下载

“双减”背景下的六年级语文有效教学浅谈

2022-04-29林玲珍

新教育·科研 2022年6期
关键词:语文素养双减方法

林玲珍

【摘要】“双减”政策的出台,对语文教学提出更高的要求。教师要研读教材、吃透教材、读薄教材,进行有效备课、有效教学。多种形式教学让学生喜欢上语文课,再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让学生爱上阅读,爱上写作,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关键词】“双减”;兴趣阅读;方法;语文素养

2021年7月,“双减”政策出台,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迎来了一次改革。它对课堂教学提出更高的要求:减少做作业时间但不减教学质量,在40分钟里进行高效的教学,让课堂更有品质、更有内涵、更有质量。“双减”背景下,六年级语文如何高效地开展教学呢?

一、研读教材、吃透教材、读薄教材,进行有效备课、有效教学

“双减”政策下,减轻学生学业负担和课外培训机构培训负担,但是减作业不减质量。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必须要提高教学效率。教师要有效教学就要充分利用教材、研读教材、吃透教材、读薄教材。部编教材编排特点是人文主题与语文要素双线组织单元结构,三到六年级,在单元篇章页提示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单元,每个单元的语文要素遵循螺旋式递进的发展规律。每一个单元均有一两个语文要素,包括必备的语文知识,基本的语文能力,恰当的学习(策略)和学习习惯。每一单元内部互相联系,从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综合设计训练目标,既紧密配合单元人文主题,又在单元内实现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升。三到六年级的教材新增阅读策略和习作两类特殊单元。阅读策略单元出现在三到六年级各年级上册,阅读策略分别是预测、提问、提高阅读的速度和有目的地阅读。古诗文比重增加,文言文起步提前。教师备课时要根据编排特点,关注学段目标、单元目标,研读课后练习题和交流平台,揣摩编者意图和本课教学重难点,找准选文的目标定位,紧扣语文要素,单元整合,制定教学目标。教学时注意教材上的衔接,特别注意阅读策略单元与其他单元的衔接。2021届的六年级学生还要补学“预测”这个阅读策略。将阅读策略的学习运用渗透在平时的语文课堂教学中,并延伸到课外阅读,引导学生综合运用学到的各种阅读策略。让学生真正掌握阅读策略,提高阅读能力。

二、让孩子喜欢教师,喜欢上语文课

“双减”政策目的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素质,促进他们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语文课堂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成为学习的主人。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历过小学五年的学习,具有一定的学习能力。并且进入青春发育期,认为自己是个“大人”,不是小孩了。他们兴趣广泛,自主意识逐渐强烈,心浮气躁,有逆反心理,家长往往说服不了他们,教师要正确引导他们。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教材,渗透思想教育,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想象力,提升他们对知识的认知和自主探索能力,把学生的兴趣引到课堂上来。

1.开展多种活动,多种形式学语文

为了让学生喜欢上语文课,笔者开展多种活动,多种形式学语文。如课前五分鐘的展示、课前手指操、生字闯关大挑战、你划我猜、古诗的飞花令游戏,动手做手工、做玩具,讲故事比赛、演讲比赛、书法比赛、作文比赛、拔河比赛、接力赛,开展我是小老师、我是朗读者、读书交流会以及创设校园电视台最炫达人秀的专场展示活动等。在习作《我的拿手好戏》学生完成习作并修改后,老师创设校园电视台最炫达人秀的专场展示活动让学生以解说员朗读自己的习作,接着让学生扮演小评委点评,然后学生以小记者的身份采访互动。最后达人秀习作上墙展示。学生从不同的角色扮演,既感受成功的喜悦又提高能力。在课前五分钟的展示中,学生利用课前的几分钟,全班同学轮流分享课前收集到的新闻、科学知识、名人故事等,考脑筋急转弯,谈理想、人生、读书感受等,还可以背各类词语、名言警句、古诗等。既让学生兴趣盎然,积极参与到课堂上,又让孩子听、说、读、写的能力在实践中得到提升,同时也培养学生收集资料和积累语言文字的兴趣,在快乐中积累语言和提高能力。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2.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课堂上,笔者通过风趣幽默的语言,优美的画面,美妙的音乐,吸引学生的视频,多种形式的创设情境,渲染气氛,课堂生动有趣,轻松自如,学生学得轻松快乐,自然喜欢上语文课。在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习作《变形记》的教学导入中,教师创设情境:播放电视剧《西游记》中孙悟空七十二变的视频,问学生看完这段视频想说些什么?学生回答说像孙悟空一样会七十二变。老师笑着说:“孙悟空想变什么就变什么,太神奇了。你们想和孙悟空一决高低吗?今天老师满足你们一个愿望,让你们想变什么就变什么。”这样通过学生熟知喜爱的《西游记》创设情境,让学生在视频、音乐的感染下沉浸在“变”的神奇意境里,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教师大胆放手,把课堂还给学生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双减”背景下,六年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学习能力,自主意识增强,但翅膀还不够硬,还不能独自飞上蓝天,需要老师帮扶一把。课堂上,老师根据课文的学习目标,设计学习和讨论的问题,让学生自主探究,在合作中碰撞,在合作中交流,充分调动学生求异思维。学生通过自读、圈画、思考、作批注、交流等学习方式,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实践能力和思维能力得以提高。如在教学《七律·长征》时,笔者抓住总写句子:“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让学生从中感受到红军长征的困难以及红军不怕困难的精神。诗中是如何具体写远征难和只等闲的呢?笔者抛出一个小组合作交流的话题:请同学们用不同符号圈画出表现远征难和不怕困难的语句,你从这些语句中体会到了什么?在旁作批注。学生自主学习、思考,再和组员交流讨论,最后派代表汇报,老师点拨,再进行品读,可采用学生表演读、配乐读、老师引读、师生合作读等多种形式。在诵读的过程中学生在头脑中勾勒出这首诗所呈现的画面,感悟红军战士不怕困难、藐视困难的英勇无畏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在想象画面过程中背诵诗句,减轻学生背诵的负担和烦恼,既能让孩子轻松快乐学习,又起到“减负”的作用。孩子在交流和朗读中,还要多表扬、鼓励学生。鼓励和表扬是老生常谈的话题了,一个大人尚渴望表扬、肯定,何况一个孩子呢?在表扬和鼓励中,孩子得到认可的满足感和自信的快乐,他会喜欢自己和老师,久而久之,孩子也慢慢喜欢上语文课。喜欢上语文课,高效课堂的目的不就达到了吗?

三、教给学生学习方法,让学生爱上阅读,爱上写作,提高语文素养

随着中考、高考的改革,语文在中考、高考也成为拉开学生段位考试的科目。语文课程要求的阅读量也在增加。温儒敏教授在高考语文改革的走向分析及建议中指出,高考的语文应有意识考察读书情况。包括课外阅读、经典阅读、阅读面与阅读品味。“双减”背景下,语文教师要站在一定的高度教学,利用精读课文、略读课文、阅读策略单元,习作、交流平台,语文园地、课后思考题等,学会单元整合和学科整合,教给学生阅读策略和学习的方法,毕竟“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1.巧用策略单元教给学生阅读策略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从而培养学生语文素养

三到六年级有四个阅读策略单元,教给学生四个阅读策略:预测、提问、提高阅读速度以及有目的地阅读。2021届的六年级学生已经学过提问、提高阅读速度的阅读策略,没有学习三年级的预测阅读策略。所以在六年级的语文教学中可以补学预测阅读策略。学习六年级阅读策略—有目的地阅读时,老师可以采用由学到用、由扶到放的教学理念。让学生运用已学过的阅读策略综合学习。综合训练运用阅读策略的能力,让学生真正掌握阅读策略,提高阅读能力。如学习《竹节人》时,根据阅读提示学生懂得三个任务也就是阅读目的,因文章很长,所以让学生运用五年级学过的阅读要有一定速度的阅读方法快速初读课文。接着让学生尝试完成三个任务,学生交流怎样运用阅读方法去完成任务。细读时运用学过的阅读策略“预测”和“提问”,一边读一边预测,也提出问题,从文中找到有没有自己想要的答案。完成任务后采取有目的的阅读策略:“浏览、细读、提取关键信息、理清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在学习过程中,笔者多次将学习任务进行整合。运用对比的方法,将任务一和任务二的学习过程进行比较,既引导学生加深了对“目的不同,阅读方法也不同”这一阅读策略的认识,又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促进其思维发展。让学生成为积极的阅读者。教学《宇宙生命之谜》时,笔者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提示,明确阅读目的,让学生带着阅读目的,利用旁批和课后思考题进行比较整合的阅读方法:首先通过浏览找出需要细读的内容,细读时,采用找中心句、关键词句、过渡句,提取关键信息、概括段意,查找资料等阅读方法。《故宫博物院》是略读课文,是非连续性文本,引导学生在真实的任务情境中迁移应用前两课的方法和策略,为今后的阅读铺设道路。为学生搭建阅读实践的平台,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运用、总结,从而提高阅读能力。

2.开展1+x阅读模式

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不仅在课堂上进行语文阅读,还应该拓展到课外的阅读。要充分利用课文的阅读链接资料,时代背景资料和课外相关的短文、整本书进行阅读。将课内外阅读相融合,拓展阅读,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味。《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由课内到课外的阅读指导,阅读方法由课内迁移到课外,让学生真正掌握阅读策略,提高阅读能力。在学习六年级小说单元《穷人》短篇小说后,教学生抓住环境、情节和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描写等感受人物形象。为了将这种阅读小说的方法延伸到课外,在课外阅读中得到实践,提高鉴赏能力和激发学生读世界名著的兴趣,笔者利用资料袋让学生认识作家列夫·托尔斯泰。他的作品深受人们喜爱,为了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笔者补充列夫·托尔斯泰作品特点:气势磅礴,场面广阔,人物众多。心理描写逼真细腻,语言质朴简练。课后让学生读整本书,如《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学习《青山不老》后,感受老人为保护家园植树造林,造福他人的无私奉献精神。为了让学生对保护家园环境意识得到升华,笔者向学生推荐阅读《我是大山的儿子》《克鲁伦河畔的植树老人》,让学生自由选择阅读。

3.开展阅读活动

为了让小说单元得到拓展和延伸,教学中引导学生迁移小说阅读的方法在阅读活动中实践。利用六年级上册的快乐读书吧《笑与泪,经历成长》中成长小说《童年》《小英雄雨来》《爱的教育》开展了阅读活动。因是成长小说,与学生成长比较贴近,学生比较感兴趣。组织导读活动,通过电影激趣、精彩片段、名家的介绍、小说特点、创设情境等激趣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制定阅读计划,合作共读,采用分组共读,亲子共读等多种方式。激励学生互相“打卡”阅读,让每位学生真正参与阅读活动中;关注阅读策略指导。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三篇课文都是小说。引导学生学会抓住小说的三要素:情节、环境、人物形象。还可以运用快乐读书吧里的小贴士提出的两个阅读方法:理清人物关系和故事情节。可以通过画人物环形图、鱼骨图、树形图、思维导图等形式梳理故事情节和人物关系,综合运用之前学过的阅读策略去阅读、圈画、做批注;写阅读卡、读书笔记、读后感等;多途径激励学生持续阅读;创新形式开展读书交流活动。如演一演,用戏剧、情景剧等形式演小说中的人物、故事或情节;评一评,教师总结全班的阅读情况,并设计一些奖项,如“计划之星”“批注能手”“优秀读者”“阅读小达人”等来激励学生,通过这样的阅读活动,让学生爱上阅读,阅读能力得到提升。

四、利用文本,读写结合,减轻师生负担

大部分学生对阅读和写作常有畏惧之心,是因为他们感受到阅读和写作比较难,老师为学生搭好习作支架,教给学生写作方法。读中学写,以读促写,降低难度。“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教学和平时阅读中引导学生多观察和积累好词佳句。教学中教师利用文本阅读、小练笔、语文园地和单元安排的语文要素,如构段方式、文章结构、写人、写事、写景叙事类文章的写法,围绕中心意思等。由读到写的迁移,落实语文要素,提高写作水平。六年级第二单元的语文要素是点面结合,在《狼牙山五壮士》教学中引导学生通过文本感受如何用点面结合写法描写战斗场面,让学生总结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来写点和面。学生再按这种方法仿写一个场面,如劳动场面、升旗仪式等。这样的小练笔由阅读迁移到写作,虽然只是一段话,但是学会点面结合写法,在单元作文运用点面结合的写法通过一次活动就水到渠成了。教师长期利用文本,进行读写结合,学生久而久之练成写作本领,就不怕写作文了。

“双减”政策的出台目的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素质,促进他们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教师在语文教学上应培养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高效教学,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猜你喜欢

语文素养双减方法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可能是方法不对
时事资源让高中语文课堂锦上添花
开放教学,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影视资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开展高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探究
用对方法才能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