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吕琳的早期艺术创作研究

2022-04-29李昆绩

文学艺术周刊 2022年5期
关键词:鲁艺剧社木刻

吕琳是四川美术学院的老一辈艺术家,也是西南人民艺术学院(四川美术学院前身) 的教学者与奠基人。虽然吕琳在中国美术史及版画史中不算有名,但是他在各创作阶段都有不同面貌且颇具创造力和影响力的艺术作品问世。吕琳在西北参加革命期间,创作了连环画《纪利子》《刘胡兰》等革命题材作品;在南下西南后,他创作并出版了《秦岭之晨》《修筑宝成铁路的人们》两本画集;在四川考察画像石、画像砖期间,他又创作出具有形式感、表现力的拓印版画作品;在晚年,吕琳专攻国画,创作出许多憨态可掬的熊猫作品。如果要对吕琳各阶段的艺术创作进行研究,首先就要对其早期求学、艺术实践经历进行梳理、研究。本文聚焦吕琳早期艺术创作及代表作品《纪利子》,为之后的研究提供参考。

一、艺术创作的萌芽——吕琳从山西吉县到延安鲁艺

吕琳,又名吕林,曾用名吕佩琳、吕乞然,祖籍山东,出生于山西省临汾市吉县黄河壶口,祖父、父母都是逃荒到此地的普通农民。吕琳的艺术创作兴趣源于姐姐: “小时候家境贫寒,但父母还是省吃俭用,供我去读书,然而我却迷上了绘画。这可是受我姐姐的影响,我姐姐心灵手巧,会绣花,会剪窗花,会画各种各样的图案。我每天都在姐姐身边看她画画,常常也拿起笔来涂涂抹抹……”[1]吕琳少年时期在农村读书、种地,并在染布和挂面作坊当学徒,在煤窑驮运煤炭。1937年,由于日军入侵,他在阎锡山部队当兵。在中国共产党对阎锡山的统战之下,山西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得以建立,成立了“牺牲救国同盟会”,吕琳也加入其中,抗日救国。山西作为华北抗日的支点之一,八路军主力于1937年8月至9月在此建立抗日根据地。1937年11月,阎锡山在中国共产党和进步人士的提议下于临汾建立了山西民族革命大学。学校为抗战服务,是革命的熔炉,吕琳于1938年至1939年在山西民族革命大学的中国共产党地下党领导下开始自学木刻并进行美术创作,同时担任宣传干事和《前锋》杂志的美术编辑,并于《前锋》上发表了他的第一幅作品《敌机轰炸以后》以及《高尔基》。

但好景不长,1938年年底,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蒋介石于1939年年初召开国民党第五届五中全会,提出了“溶共”“防共”“限共”“反共”方针,而阎锡山则选择跟随蒋介石。1939年11月,阎锡山委任陈长捷分两路向山西新军发起进攻, “晋西事变”爆发后,晋西南地区新军、八路军和一批共产党员、干部被迫向晋西北、晋东南地区转移。吕琳当时也跟随革命力量转移到了陕北,入读中国共产党创办的军事干部学校——陕北公学。1940年9 月到1945年8月,他进入延安鲁迅艺术文学院美术系第四期学习。1940年,他在《中国妇女》上发表了木刻版画《抗属春耕》(1940年2卷1 期刊载)。吕琳于1941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创作《列宾像》。吕琳入读鲁艺美术系第四期时,美术系开办的课程有写生、素描、速写、雕刻、漫画、美术史、美术理论等,老师有力群、古元、莫朴、江丰、王朝闻、张悟真、王式廓、王曼硕、胡蛮、马达、石泊夫、蔡若虹等,同学有林军、陈伯希、武德祖、李梓盛、牛乃文、张凡夫、毛宁等。

1942年10月10日,木研会在重庆中苏文协举行,其间“第一届全国木刻展览会”展出了吕琳的作品并在《木刻选集》中出版。

1943年,他创作了木刻版画《露营》,并在《解放日报》上以“吕乞然”之名发表了木刻版画《入仓》(1943年9月17日刊载)和《敌寇暴行——“喂狗”》(1947年10月3日刊载)。1944年,吕琳参加了鲁艺的生产合作社,先在南泥湾开荒半年,后调到甘泉山里拉大锯,前后整整一年,参加劳动的还有牛乃文、周芜、刘谟、刘炽、董邦达等百余人。吕琳在延安鲁艺的五年时间里接受了较为系统的艺术教育,他的创作方法及艺术思想在逐渐构造与形成。1942年5月

30日,在延安文艺座谈会结束后不久,毛泽东到鲁艺讲话:“你们就要毕业了。将要离开‘鲁艺了。我主张你们最好到‘大鲁艺去再学习,你们现在学习的地方是‘小鲁艺,人民群众的生活才是‘大鲁艺,广大的劳动人民就是‘大鲁艺的老师,你们应该参与实际的斗争生活,认真地向他们学习﹐改造自己的思想感情。把自己的立足点移到工农兵这一边来,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革命文艺工作者。”[1]1945年,中国共产党及其军队为了开辟新的解放区并配合新解放区的工作,延安的文艺工作者在党中央的直接部署和指挥下,迁离延安去各个边区前线开展工作,掀起一股到边区开展艺术创作的热潮。吕琳也顺应这股热潮,于1945年8月从延安来到兴县,在晋绥军区战斗剧社做宣传干事。

二、从“小鲁艺”到“大鲁艺”——吕琳从延安鲁艺到晋绥边区

吕琳到达晋绥边区之时,这里正值收复日占地的关键时刻。1945年8月21日,中共中央决定,晋绥军区由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划出,直属中共中央军委领导,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司令员贺龙兼任晋绥野战军司令员,统一指挥晋绥军区部队和晋绥野战军。即便是抗战胜利,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收复了大量失地,但是局势已经发生了变化,新的威胁也在迫近。为了阻止和打击傅作义集团沿平绥路进犯,我军集结晋绥、晋察冀野战部队的主力,共同组织了绥远战役。绥远战役历时两个月,战事持续到1945年年底,粉碎了蒋介石向晋绥和华北解放区进攻的企图,使晋察冀和晋绥解放区连成了一片。这之后的晋绥边区实现了相对的稳定,选举、动员以及宣传工作也开始如火如荼地开展。

与此同时,晋绥边区迎来了大批文艺工作者,让此地的文化艺术空前繁荣。力群、苏光同志从延安到晋绥文联,刘蒙天、林军、阎风、邸杰、安明阳等同志来到了军区政治部工作。1946年3月,野战军各旅取消剧社建制,战线剧社、战火剧社、战力剧社的主要创作干部如董小吾、刘莲池等并入战斗剧社。抗大七分校文工队开赴晋绥边区与一二〇师所属的战斗剧社合并。剧社美术组长是原在战斗剧社工作的吕琳,阎风任副组长。吕琳在战斗剧社工作了一年之久,于1947年调往了晋绥军区政治部工作。在战斗剧社多年的艺术实践中,编演了大量的文艺宣传节目,根据不完全统计,仅从1928年到1953年止,编演的戏剧、活报、舞蹈节目就有两百多个,自己创作的诗歌和乐曲一百多首。战斗剧社除了从事戏剧、音乐创作之外,其中的美术创作也是不可忽略的,像吕琳和阎风等美术工作者就创作了很多木刻版画和连环画。

除了加入战斗剧社,吕琳于1946年初还参与了《战斗画报》的编辑及创作。齐凤阁在《中国新兴版画发展史1931—1991》中谈道:“《战斗画报》由晋绥军区政治部编辑出版,主要面向部队,由版画家刘蒙天、吕琳、林军负责﹐ 他们的木刻经常在《战斗画报》发表,其中吕琳的木刻连环画《纪利子》较有影响。”[1]在古田会议中,毛泽东提出: “艺术股应该充实起来,出版石印的或油印的画报。为了充实军艺股,应该把全军绘画人才集中工作。”延安文艺工作者们到晋绥边区不久,画报就开始创办、出版。1946年1月5日,晋绥边区出版了李少言担任主编的石印彩色画报《人民画报》。就在当天,战斗剧社创办了《战斗画报》,刘蒙天担任主编,吕琳、林军担任编辑。《人民画报》和《晋绥画报》都是当时晋绥边区美术工作者发表作品的平台,同时也受到晋绥边区工人和农民的欢迎。但二者的区别是, 《人民画报》的发行对象是农民,而《战斗画报》的发行对象是人民解放军。由于《战斗画报》的推动,部队中开展了兵画兵的群众美术运动。此外,参与画报编辑、创作的文艺工作者还要为《晋绥日报》刻美术标题字、地图和漫画,还为晋绥边区行政机关刻公章、粮票、饭票。李少言就为八路军一二○师刻过“军邮”和“晋绥邮政”精致的邮票各一枚。吕琳曾于1946—1948年间创作了木板印刷的《晋绥边区邮票》。

在当时晋绥边区,报纸是很重要的一种传播媒介,一般会刊登许多关于文艺的内容,包括文艺宣传政策、文学作品、文艺资讯、展览资讯和文艺评论等,并会配合时事、文学作品而刊发一些漫画和木刻版画作品。吕琳在晋绥边区期间多次在当时晋绥边区的机关报《晋绥日报》上发表文章和多件作品,吕琳在1947年12月2日《晋绥日报》刊登文章《十六幅画是怎样画出来的》,这篇文章体现了吕琳早期的创作方法及艺术思考。吕琳还于1947—1948年间在《晋绥日报》上发表木刻版画《护士在爱国自卫前线》《她大婶就是咱们的好代表——妇女选举一角》以及《儿童们帮助大人勤生产》等。

三、第一座创作高峰——《纪利子》的问世

谈到吕琳从延安鲁艺到晋绥边区的创作成果,木刻连环画《纪利子》是他这一时期创作的高峰。《纪利子》集合了吕琳早期的两种不同艺术风格,而且是吕琳早期诸多创作题材的集大成者,其中包含了“诉苦”“军民关系”“母与子”“土改斗争会”等题材。《纪利子》是吕琳第一件公开出版的作品,并在当时的晋绥边区产生了较大影响。《纪利子》描绘了一位贫苦农民出身、名叫“纪利子”的解放军战士被地主压迫的血泪史以及他家被解放后得以翻身、醒悟,最终成为战斗英雄的故事。1947年1月15日,力群在对战斗剧社画展的展评中写道: “吕琳同志的《保卫好光景》共二十八幅,是木刻画的草稿,据说是在十来天之内画成的,故事以青年雇工纪利子为中心,描写他祖宗三辈受穷,他自己从十四岁起即去揽工,受尽了地主的压迫。经过很多曲折的遭遇,终于成了八路军的战士。”由此可以判断,吕琳创作《纪利子》的时间是在1946年12月末到1947年1月初。在1947年1月6日《晋绥日报》的新年艺讯中提到: “战斗剧社美术股赶制连环画《一个穷人的故事》(暂定名,吕琳画),共三十幅,将在新年赴各地流动展览, 《一个穷人的故事》尚拟制一幅幻灯片及出版木刻单行本。”实际上,吕琳在战斗剧社画展上只展出了《纪利子》28幅连环画,并未有其余连环画作品。由此我们可以推断, 《纪利子》在创作伊始暂定名为《一个穷人的故事》,在第一次展出时定名《保卫好光景》,最后吕琳将其定名为《纪利子》。

《纪利子》的创作依托吕琳在1946年土 地改革运动中的工作和视觉经验,严寄洲在《宣 传画在土地改革运动中》中提到﹕“‘寺家塔(村名)在斗争大会上展览了吕琳同志的《纪 利子翻身》木刻连环画,在对揭露地主欺压穷 人的真面貌,也起了很大的作用。”[1]而且,《纪 利子》创作手稿也已经开始参与整个土改的宣 传工作。《纪利子》第一次出版是在1948年4月,在当时晋绥边区的部队中产生了不小的影响。 《晋绥日报》1948年10月20日刊登保振《〈纪 利子〉在战斗中》一文: “西北人民解放军‘战 力部二支队四中队,在黄龙大捷前战斗社员 大会上,展览并朗读了木刻连环画《纪利子》 (吕琳作),启发诉苦。组织典型报告以后, 诉苦就在各连展开。”吕琳于1948年在山西 临汾师范学校做美术教员,当时吕琳所教授的 美术班学生刘友柏回忆道: “1949年新年即将 来临时,美术班又接受了任务,派出刘友柏、 周琳等10名学员,随晋南工委慰问团到新绛、 稷山等县慰问解放军伤员。我们携带了吕老师创作的木刻连环画《纪利子》等作品进行流动展览,这对当时开展的‘三整‘三查整风运动,起到了生动的教育作用。不少解放军和老百姓看了都流下了热泪。”

《纪利子》还在1949年和1950年两次再版,在全国范围内传播并产生影响。彩炎在《木刻习作——纪利子》中谈到了创作缘由: “我刻画纪利子连环故事……是看到郑州市纪利子幻灯片后,感到这个故事很有意思。”由此可以看出,吕琳的《纪利子》被制作成了幻灯片,并被更多人熟知与喜爱。

吕琳从鲁艺求学,直到在晋绥边区扎根,他的创作逐渐走向成熟。如果说在鲁艺的求学是吕琳对艺术的初步探索与实验,那么在晋绥边区短暂驻扎的这五年,吕琳迎来了以《纪利子》为代表的第一个创作高峰期。吕琳回忆道:“为了大众化,现在看来太写实了,艺术性不高。”虽然当时解放区的艺术家在创作时都会首先考虑其“政治性”及“革命性”,而且这些作品的诞生也受益于当时的政策,但是《纪利子》实际上涉及了吕琳的成长、求学及工作经历,能从中反映出当时解放区的社会面貌以及文艺发展状况。以《纪利子》为代表的作品是吕琳艺术探索的基础阶段,也是之后其艺术高峰再次出现的基石,是吕琳早期的创作方向、创作方式、表现形式以及情节人物塑造上阶段性成果的集中体现,能反映出吕琳早期的共产主义理想以及对艺术的不断尝试与追求。

基金项目:重庆市教育委员会2021年重庆市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艺术家吕琳的艺术创作研究(1940—1965)”,项目编号: CYS21433。

[作者简介]李昆绩,男,汉族,重庆人,四川美术学院艺术人文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艺术批评。

猜你喜欢

鲁艺剧社木刻
白音和新中国剧社的往事
中流砥柱(黑白木刻)
延安鲁艺“小调大王”——安波
《魂之跃》减版油套木刻
抗战时期战斗剧社的戏剧活动及其作用
木刻年画
戏剧演出
鲁艺精神的写照——宋惠民
冲锋剧社在唐县
延安“鲁艺”音乐系里的“广东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