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教育十年梦 “飞燕衔泥”景正好
2022-04-29杜春燕
各位,我想问一个问题,您有多久没写信了,您有多久没收到过信了呢?最近,我收到一封信,寄信人蒙铃。蒙铃是谁?
在这封信里,她说她现在在中山做老师。在信里,她引用了清代袁枚写的《苔》。她说她特别喜欢那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虽然微小如米粒,无人注目,可仍有自己的梦想、自己的追求,也希望像牡丹一样花开灿烂,芳香四溢。
故事还得从八年前说起。那年,我到湛江教育对口帮扶的贵州荔波支教。在大山深处的佳荣中学,是离县城最远的一所学校。去佳荣中学的路,山连着山,沟牵着沟,原始森林披山连谷。我们第一次去学校,山路盘旋、盘旋、再盤旋,一车人全被起伏不定的盘山路绕吐了。这所学校,留守儿童比例达惊人的70%以上,附近苗族、布依族、哈尼族寨子里的孩子们,留守在这绵延无尽的大山深处。最远的同学每天要翻山越岭,步行七、八公里,一趟要走两个小时。夏天,汗湿的衣服紧贴着他们黑红单薄的身体;冬天,山路上的霜冻把他们的头发直接染成白色。
蒙铃的“铃”,在布依话里是新生老鼠仔的意思,她连个正式的名字都没有。记忆中的她,异常胆小,不敢和我说话。父亲早年去世,她与妹妹和患有精神疾病的母亲相依为命。一家人的口粮就靠那几弯薄薄的梯田。平时家用,就指望14岁的蒙铃上山抓蛇、采草药、捉臭屁虫换钱。我从QQ空间里,得知她即将辍学的消息,湛江市禁毒办警察姜盈杰主动要求支助她,从当时到大学毕业的所有学费、生活费。
八年转瞬即逝,在信里,她说,她现在读了大学,不仅走出了大山,走出了世代相传的木屋,还走出与奶奶妈妈不一样的命运。现在的她活得饱满、笃定、自信且阳光。她说,她很感谢我们人生中这场美丽的相遇。当年那场支教,给了她希望的种子。种子种在心里,现在在生命中开了花。这封信看得我热泪盈眶。
蒙铃是幸运的,可中国西部贫困地区还有很多的孩子,他们落后的不是教室,落后的不是设备,而是父辈贫瘠的人生荒芜了孩子的希望。从西南部山区里出来的我深知,最需要我的,是那些偏远山区、信息蔽塞的孩子们,我要告诉他们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一定要走出大山。所以,我义无反顾地走进贵州、四川、云南那些偏远山区的课堂。教过苗族、土家族、布依族、哈尼族、羌族、彝族的孩子们。千山万水,一次次洗心洗肺的远足,让教育的初心更加明晰。让湛江的海风,与云贵川大山深处的山风,跨越千里,互相激荡。
十年教育十年梦。作为一名党员,一名教师,我“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我愿意如我的偶像于漪老师一般,一辈子做老师,一辈子学做好老师。用使命呼唤担当,用使命引领未来,不负人民重托、无愧历史选择,把自己微薄之力,汇聚到磅礴的中国梦中。
我把这些话写进了给蒙铃的回信中。在信的末尾,我加上一首小诗,那是在十年前,我南下广东,在火车上改写的汪国真那首诗:
我慎重地把信装进信封,寄给了蒙铃,也寄给了未来的自己!
杜春燕
共产党员,硕士研究生,中学语文高级教师,现任湛江市二中海东中学党总支委员、教研处主任。广东省中小学“百千万人才培养工程”初中文科名教师项目培养学员、广东省教育考试院教育考试命题库入库专家、全国中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省级面试官、广东省骨干教师、湛江市兼职教研员、湛江市教师职务培训初中语文专业导师,湛江市十大优秀书香之家、湛江市诗联文化教育基地主持人。主持、参与省市课题10项。课题成果相继获广东省、湛江市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全国素质教育教研成果奖一等奖。主编出版的教材《国学诵读精华读本》被评为广东省特色教材二等奖。作为常务副主编在中山大学出版社出版了《核心素养视域下的互动生态教学》一书;作为主创,在中华书局出版了《孔子九讲》《易经与人生》等书。《儒家经典诵读对修正学生行为之实证研究》等十余篇论文发表在《中学语文教学参考》《语文教学与研究》《语文学刊》等刊物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