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生
2022-04-29安学斌
安学斌
故动河的脾气太难琢磨了。站在河边看,没啥异样,可下到水里,不是被卷进旋涡,就是踩到了陷坑里,水性差的人弄不好就小命难保。
故动河边有个细柳村,人人都对这条河惧怕三分,有的人一辈子也不敢下河。每当入夏,老一辈的人都会给孩子们讲溺水丧命的真事儿,让孩子们离故动河远点儿。
“故动”一词在长白山区的方言里,有心眼多、狡猾、难以捉摸的贬义,在特定语言环境中,也有难耐的意思。细柳村也有不怕故动河的人,这人叫河生,四十来岁,鹰眼钩鼻、尖耳翘嘴,靠在故动河里打鱼为生,村里人说河生捕鱼的招数“故动”。
据说河生的母亲怀他的时候,有一天在河边洗衣服,突然羊水就破了。等老娘婆到来,孩子已经生下了。幸亏是在伏天,老娘婆用河水把婴儿洗干净,孩子哇一声哭出来,第一泡尿撒到了故动河里。
河生给自己打鱼立了规矩,不用小眼网,只抓大鱼。每天,他拎着网,在河岸上边走边看鱼汛。拉网时,河水翻腾起来,跑过来看热闹的人都会惊讶地叫起来,几条大鱼在网里挣扎呢。
河生每天最多打四条大鱼,卖了钱分四份,一份孝敬老娘,两份居家过日子,一份供孩子念书。
有人问他为什么不多打几条,野生鱼越来越贵。他说,我干的这个营生,是拿鱼的命换钱花的,我孝敬老的,养活小的,人情往来,抽烟喝酒,都靠故动河养着,要说感恩那还差不离儿,哪敢再寻思挣钱发家?故动河是“故动”,可做人得心正!
河里的大鱼越来越少了,每天打的大鱼不够四条时,河生也不拿小的凑数。他在河里摸蛤蜊,用抬网在沟汊子捞泥鳅,戒了烟酒,还是靠打鱼过日子。
故动河边上有人开了农家乐,谁家有野生鱼,谁家的生意就好做。有人听说河生抓鱼的本事,就找上门劝他多打几条大鱼,给他高价。
河生磨不开面子,就掰开揉碎地解释,我打鱼是为了过日子,不是为了发财。现在孩子上大学了,我打不够四条大鱼还要摸蛤蜊挣钱,已经对不住故动河了,再多打鱼就是砸饭碗。要是敞开了抓鱼,等过几年没鱼了,我喝故动河的水过日子呀?
过了两年,河生抓的鱼却多了起来。他买了个电驴子,拉着几个柳条筐,里头装着金鳞闪烁的大鱼,挨个农家乐送货,要多少有多少。
这些农家乐的老板觉着这个事儿挺“故动”,就到村子里打听。原来河生的儿子大学毕业回来了,学的是水产养殖专业。人家就在故动河边上引水养鱼,专门繁育故动河里多年见不着的哲罗、细鳞、板撑子等冷水鱼。河生支持儿子创业,在故动河里抓了几十条肚子鼓鼓的大鲤鱼,放到鱼池繁育,大鱼甩子,黑乎乎一团。
河生的儿子养鱼讲科学,一边繁育,一边育肥,引水养的大鲤鱼长得又肥又壮。农家乐的老板请食客尝尝味道怎么样,嘴巴最刁的食客也认可,这鱼和故动河的野生鱼味道一模一样。
后来,河生的儿子又办起了自动化渔场,开起了鲜鱼行,把一车一车的活鱼卖到了千里之外。
村里人这回真是借着故动河的光了。河生的儿子买断了故动河的经营权,每年给村里上交几十万元,村里修路、栽树、种花、建公园,老年人有养老钱。村里办的农家乐,食客也越来越多了。
河生老了,儿子的生意插不上手了。每天,河生坐在河边晒太阳,钓小鱼。他把钓上来的小鱼洗干净了,用面糊裹上,用油炸得金黄,装在篮子里,见到小孩子就给人家尝。
没有想到,孩子们却不买账,把小鱼还给了他,说,油炸的食物不健康。河生感到很没面子。
选自《天池小小说》
2022年第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