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立潮头开新路 守正创新向未来
2022-04-29李刚
李刚
十年奋斗,十年辉煌。廊坊,从一条路、一座桥的畅达,到一片新区的诞生。十年间,国网廊坊供电公司发挥京津冀协同发展桥头堡优势,实现了电网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提升,推进拉高供电服务质效满意度,把改革创新精神贯穿始终、向创新要动力,创造了廊坊公司辉煌巨变史,奏响助力廊坊区域蓬勃发展的激昂乐章。
电网建设 披荆斩棘
“建起了‘一站四线特高压工程,完成了冬季采暖‘煤改电工程,投产了保津电铁。” 一件件电网工程,让亲历的建设者卢川打开了话匣子。
廊坊的电网建设不得不提特高压,对于廊坊公司的建设者们最难忘的就是2014年12月24日。当天下午北京东1000千伏变电站“四通一平”进场遇阻。当晚廊坊公司连夜召开特高压建设协调推进会,向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立下“军令状”,誓要完成协调任务。
在随后的特高压建设中,属地协调负责人手术后第三天回到岗位上;过年七天值守工地;“千里大追货”等一段段值得记忆的故事……一幕幕感人至深的建设故事上演。
自2014年到2017年,在艰难中建设的一系列特高压工程让建设者们淬炼成最宝贵的财富“特高压精神”。
“如果说特高压立了一面旗帜留下‘特高压精神,那么‘遗留工程清零就是将这份精神在后续建设上的最好应用。”卢川说。
自2012年起,廊坊电网建设中,抢栽抢种、各种阻工现象导致了“遗留工程”的偶现。
2018年,廊坊公司拉开了遗留工程“清零”工作的大幕。为确保年底前实现“清零”目标,廊坊公司全面启动攻坚行动,党政主要负责人亲自挂帅,班子成员靠前指挥,倒排工期、挂图作战。
为了确保进度,廊坊公司定下了“2、4”属地响应时间。出现进度问题,以2小时为限,一线负责人到场进行协调;如果处理不了,4小时后属地单位主管领导负责协调;超过半天,属地单位一把手亲自上阵,担子每人都要扛。
卢川说,工期图上每一天的工作内容要精确到小时,唯一不变的就是投产时间。
冬季铁塔基础养护周期长,为了早一点达到施工需要的强度,他们提高了水泥的标号;还不能行,他们就在基础旁生炉子,提高环境温度。为了随时把控基础强度的变化,施工现场将1组混凝土试块提高到了5组,一旦送检符合施工条件,就立刻进场。
2019年的新年钟声,伴随着胜西220千伏输变电工程投运现场的欢呼声敲响,“清零”工作取得决定性胜利。凭着这样的干劲,廊坊公司“十二五”“十三五”期间新增500千伏变电站4座、220千伏变电站14座、110千伏变电站30座。35千伏以上线路输电线3866千米,较2012年翻了近一番。
优质服务 当打之年
2022年8月2日,气温高达35度,且湿度极大,此时身穿“廊桥”共产党员服务队红马甲的队员前往距离永清县城15公里之外的后奕镇,开展助农活动。
无论是严寒酷暑、风霜雨雪,还是繁华市区、偏远乡村,人们总能看到这群穿着红马甲、背着工具袋的人。他们的故事还要从“同行人”“熟人”这段故事讲起。
2012年冀北公司谋划打造服务品牌,“社区光明同行”活动开始实施。活动通过供电所、营业站提供社区特色服务,推行温情和亲情服务,当年廊坊公司的113个供电所站全部动员起来。
霸州康仙庄供电所的员工与康仙庄光荣院里的老军人、军烈属连在了一起,历任所长更迭,重要的一件事就是来到光荣院看望老人,对这里帮扶也一直没有停过。
2013年,廊坊公司进一步固化“社区光明同行”成果,打造“131”社区熟人志愿服务活动,员工们去做社区熟人,为客户提供“延伸服务”,固安县宫村镇的马雄师傅就是这样一位“熟人”。
每天不到6点,挂有“光明直通车”牌子的电“三轮”就开出了马雄家的小院。他常不脱绝缘鞋,随时准备到场处理故障。宫村的郭素琴老人生活比较困难,家里的电线年久失修,绝缘皮已经破损,马雄发现这危险状况,带上一盘电线就将线路给更换了。他觉得老两口生活拮据,怎么也不愿意收下60块钱的材料费。多年后老人已经搬到廊坊市区生活,心里一直记着马雄师傅的“好”。
也就是从那段时间起,很多“社区熟人”穿上了红马甲。2018年7月,廊坊公司的服务品牌重塑升级,正式成立以“廊连京津 桥通民心”特色实践为工作方向的“廊桥”共产党员服务队,聚焦政治服务、抢修服务、营销服务、志愿服务、增值服务五大服务。
现如今,15支“廊桥”共产党员服务队分队活动在三区八县,形成了“窄巷骑行服务队”“春、夏、秋、冬‘四碗茶”架起民族团结连心桥的电力“灯官儿”等多项特色品牌。
2021年,以汽车为载体的移动营业厅悄然在固安县的集市上亮相,集合“党建+服务”的政治优势,充分发挥“廊桥”共产党员服务队密切联系群众的特点,切实打通了服务客户的“最后一公里”。
创新发展 乘风破浪
“创新永无止境,创新无处不在。”2022年8月底就要退休的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省级技能大师白庆永说出自己在岗40年来,对创新工作的这份感情。
2008年起,白庆永经过长期观察,针对配网鸟害问题进行了两年的课题研究,先后研制了“鸟刺”驱鸟装置及四种绝缘型风力驱鸟器的带电安装工具。之后,他持续改进驱鸟器,2019年最新一代“翻斗式驱鸟装置”投入应用。该成果首次提出驱鸟器安装位置标准,驱鸟器使用杠杆原理,不依靠风、光、电、磁能为驱鸟动力。推广后,在廊坊广阳区首先实现了10千伏架空线路鸟窝引起的鸟害故障率为零。
廊坊公司大力倡导“发现问题就是能力、解决问题就是创新”理念,引领职工“重创新、善创新、能创新”。近5年,研发创新成果105项,获得专利75项,43项创新成果获得省级以上奖励。先后获得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河北省技术发明三等奖等荣誉,并在2020年被河北省企业联合会评为管理创新先进单位。涌现出了白庆永、杨旭、赵志远、冀维成等一批创新领军人物,扎实的数据有力地支撑了廊坊公司下一阶段的创新发展。
2020年9月8日,廊坊公司召开创新大会,颁布《全面加强科技强企工作的实施方案》,依托廊坊区位优势和地域特色,持续优化科技创新机制体制,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落地,建成共享共赢的能源生态圈。此后高歌猛进,曾经展望的5G技术、北斗定位、AI技术也被实际应用到电动汽车智能充电站建设、数字化变电站建设以及RPA机器人流程自动化之中。
当前,廊坊临空经济区正处于加速建设阶段,廊坊公司紧密对接产业发展布局,聚焦5大功能分区对于供电能力和能源利用的不同需求,深入分析用能特点和电网发展优势,积极探索以多能耦合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起步。
廊坊公司多次组织临空经济区管委会、临空集团召开专题会议,针对交直流场景构建、能源站规划设计、用能模式等方面充分沟通对接。目前已编制基于区域能源站的交直流多能互补初步技术路线方案,即将在某集团实施“屋顶光伏直流混联”试点项目。
“直流微网造价低、损耗小、故障范围可控、输送距离远。”廊坊公司发展部的高玉华对该项目在践行“双碳”目标上的示范引領作用颇具信心。“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原动力”已经深深地扎根一代代创新人才的脑海中。
十年,廊坊公司勇立潮头逐浪前行,综合交错的电网点亮了万家灯火,驱动生产齿轮,托起了服务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梦。未来,还将扬帆破浪,为廊坊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注入强劲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