竭诚服务守初心 助力港城展新颜
2022-04-29陶蓉
陶蓉
党的二十大即将召开,中华儿女欢欣鼓舞,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豪情满怀,国网秦皇岛供电公司上下锐意进取、干劲倍增,现在昂扬的风貌离不开十年的深厚积淀。
回顾十年奋斗历程,秦皇岛公司的优质服务精准对接秦皇岛市发展所需、民心所向、企业所盼,供电服务水平不断提升、电力营商环境持续优化、乡村振兴电气化提升取得新进展。秦皇岛公司把一件件好事、一桩桩实事办到客户心坎上,努力交出一张让百姓满意的答卷,于无声处赢得百姓无数点赞。
提升服务时效 供电服务“零距离”
“您好,是供电公司吗?我们接到区城管局反馈,刘庄红石路夜市沿街亮化灯频繁停电,能不能帮忙看一下?”8月3日19时10分,秦皇岛市北戴河区政府工作人员打电话到秦皇岛公司北戴河区供电中心报修。
红石路是北戴河区的“网红路”。街道两侧商铺密集,还有许多家民宿,夏季旅游高峰期,这条街平均每天客流量约5万人次。考虑到“网红路”晚间时段的拥堵路况,抢修车辆到达时间难以估量,北戴河区供电中心派四名“电力骑士”迅速赶往现场。20分钟后,“电力骑士”顺利到达报修地点,经过2个小时的连续奋战,隐患顺利排除。
秦皇岛北戴河作为闻名遐迩的旅游胜地,夏季游客人口数以百万计,用电负荷是非暑期用电的3至4倍。为了更好地在旅游高峰期服务各类客户,实现供电服务“零距离”。冀北公司独立运作以来的十年间,秦皇岛公司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冀北公司提升优质服务的相关要求,不断提升服务时效,优化智慧保供电服务,将“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落到实处。
2012年5月,秦皇岛公司北戴河供电中心创新服务机制,打通服务“最后一公里”,成立共产党员服务队,服务队队员分工明确,配合默契,各种党员志愿活动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开展,他们乐于助人,甘于奉献,将温暖透到群众生活的每一个角落,用实际行动架起党联系群众的连心桥。2019年5月,北戴河“电力骑士”服务队成立,他们主要针对暑期北戴河客流量大,交通拥堵和部分路段机动车限行等情况,骑行电动单车,为辖区居民和民宿游客提供40分钟内上门服务,实现零延误快速响应,及时上门解决客户用电问题。
2016年,为贯彻冀北公司“一地一示范”的重要部署,秦皇岛保电智能化示范区专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能源技术深度融合,打造了智慧数字配电网标杆,构建了城市智慧能源系统样板间,提高了供电服务能力,使秦皇岛城区抢修到达现场平均时间缩短了6分钟,故障停电平均持续时间缩短14分钟。
“北戴河区域的主动抢修任务到位率、完成率始终保持100%,抢修时长实现了逐年持续下降。”秦皇岛公司北戴河区供电中心经理袁继平自豪地说。北戴河优质服务时效的提升取决于近几年秦皇岛公司着力构建的以智慧调控、智慧运维、智慧抢修、智慧保障“四个智慧”为主线的保电体系。有了智慧保电系统,保电运检效率较之前提升约70%,保电人数下降29%。多管齐下,着力提升设备运维质效、提升服务时效,实现供电服务“零距离”。
优化营商环境 企业发展如沐春风
“不花一分钱就能增容,就能用上放心电!”2022年2月4日,秦皇岛滋品餐饮服务有限公司第一分公司经理于立达激动地握住供电人员的手,眼中透着感激,“不用安装变压器,省去了至少10多万的用电成本,供电企业真是给我们雪中送炭了。”
小微企业作为秦皇岛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活力源泉,三年前,低压接入容量超过100千伏安,小微企业需要自掏腰包安装专用变压器才能解决用电问题,费用高,工程复杂。为了让小微企业用电更加省钱省时,从2020年开始,秦皇岛公司便将低压接入容量标准由100千伏安提高至160千伏安,让低压客户“零上门、零审批、零投资”就能办理增容业务。让小微企业客户不花一分钱就能增容,就能用上放心电。2022年以来,秦皇岛公司累计服务居民及小微企业客户2128户,节省客户投资400余万元。
“响应客户用电需求,急客户之所急。”据秦皇岛公司业扩管理专工杨磊介绍。冀北公司独立运作以来的十年间,电力客户群体和诉求更加多元化,为给企业和百姓提供更优质的供电服务,秦皇岛公司的用电服务相比之前也有了质的飞跃,由主动服务升级为超前对接重点项目用电需求,由客户报装营业厅跑手续变为服务送上门,客户享实惠……
“过去十年,我们持续推动大中型企业办电更省钱、更省力、更省时服务全覆盖,通过前移服务关口,组建大客户专属服务团,建立常态化沟通对接机制,实行点对点跟踪服务,优化接电方案,聚焦重点行业发展等措施,让企业享实惠的同时也大大提高了公司的售电量。”秦皇岛公司营销部主任周凯亮出了一张秦皇岛公司优化营商环境的“成绩单”:近两年,秦皇岛公司聚焦重点行业发展,持续推进“三省”服务,实现安丰钢铁用户提前4个月送电,增售电量2.52亿千瓦时。启动武龙双回线路扩容改造,完成安丰增容送电,增售电量2.12亿千瓦时。实现礼鼎科技提前5个月送电,节省办电成本4000万元,增收售电量1800万千瓦时……
十年间,在可靠电力供应和优质供电服务的支撑下,秦皇岛市经济运行稳中有进,稳中向好。2022年5月,秦皇岛市总投资224.14亿元的111个重点项目集中开工。这样的“丰收”,离不开营商环境这张“金字招牌”。而背后,电力“先行官”的作用,无疑提供了巨大支撑。
打好助农“组合拳” 传统村落焕新颜
“晴天时,山坡上的光伏板闪闪发光,这些就是我们的‘阳光存折呀。”陶兴曾是秦皇岛市青龙满族自治县三星口乡出头石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从2017年开始,陶兴担起任村里光伏电站的维保员,负责村里三处光伏发电板的维护和清洁工作。
“我平均半个月擦一次,村里每年给我发3000元的维保员工资,平实还不耽误我打短工,加上光伏发电每年还有4000元左右的分红,现在家里的年收入稳定,已经过万,早就脱贫了。”说起现在的生活,陶兴很是满足。
“如今,工作队在建设好出头石村光伏产业后,设立了光伏电站维保员、安全巡视员、道路养护员、生态护林员等十种扶贫公益岗位。”秦皇岛公司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马冲说,出头石村原来的47名村民被安排到了公益岗位,他们都有了稳定收入。
出头石村位于秦皇岛市青龙满族自治县,由于土地贫瘠、交通不便,2016年之前,出头石村是当地有名的贫困村。
“以前,村民靠种玉米、外出打工为生,人均年收入约1800元,个别贫困户甚至不足500元。”出头石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甄艳华说,过去村里穷,其他村的姑娘都不愿嫁到出头石,直到秦皇岛公司驻出头石工作队的到来,才让出头石村摘下了“穷帽子”。
2016年,为深入贯彻中央和河北省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落实国家电网有限公司“阳光扶贫行动”和冀北公司有关决策部署,秦皇岛公司积极履行央企社会责任,成立驻青龙县三星口乡出头石村精准扶贫工作组,运用“互联网+”等创新思维与成果,集合公司各方优势资源,从“爱心扶贫、智力扶贫、阳光扶贫、基础扶贫、产业扶贫”五个方面,助力帮扶贫困群众实现脱贫。
在五年精准扶贫期间, 秦皇岛公司在出头石村光伏阳光扶贫产业累计建设416.4千瓦,并对出头石村落实产业分红制度,每户累计增收约4000元,村集体收入增收约3.5万元,将“阳光扶贫”做实到老百姓的“钱袋子”。除了建设光伏电站外,秦皇岛公司驻村工作组还请专家团队,引导村民开山大量种植板栗、谷子、大豆。为满足种植的用电需求,秦皇岛公司新增变压器7台,让供电能力提高3倍,电足了,也给引水上山灌溉庄稼的水泵通上了动力电。通过多管齐下,悉心照料,农作物稳定增产。
2016年前,出头石全村只有两台容量100千伏安变压器,由于村民居住分散,电力线路辐射远,低电压现象明显。
在精准扶贫期间,秦皇岛公司利用自身优势先后投359.7万元在村里进行了电网改造,新架设10千伏线路1.36千米、新增及改造0.4千伏线路9.063千米,新增变压器7台共1990千伏安。如今,出头石村供电可靠性达到99.9%,综合电压和合格率达到99.8%。
2018年9月,出头石村全村年人均收入超过8000元,比四年前翻了两番。让以往只能靠天吃饭的传统农民转变为依靠种地拿酬金、分红拿股金、打工拿薪金的“三金”农民。
如今的出头石村不但走上了乡村振兴新航程,更探索出了一整套全新的产业模式,村民对未来充满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