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电网纵横冀北 山水间动能澎湃

2022-04-29方杰赵亚男

华北电业 2022年9期
关键词:冀北特高压配电网

方杰 赵亚男

考量事物,时间会给出答案。

2012年-2022年,从坝上草原到燕山深处,从京畿腹地到渤海之滨,从一个个电网规划构想,到一条条线路的畅通,作为国民经济保障者,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始终坚持电力先行,宁让电等发展、不让发展等电,为冀北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蓄力赋能。

过去的这十年,是冀北电网建设奋发有为、跨越赶超、成效卓越的十年。十年来,冀北电网从小到大、从弱到强,持续跨越升级,电压等级不断攀升,输送能力持续突破,智能化水平持续提高,用如椽巨笔在京畿大地绘出了一幅波澜壮阔的画卷。

强壮“主动脉”

条条银线“织”就一张强大的冀北电网,纵横京畿大地,紧随发展脉搏。截至2022年6月,冀北电网建成35千伏及以上变电(换流)容量2.12亿千伏安,35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长度5.41万千米;110千伏及以上变电(换流)容量1.98亿千伏安,110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长度4.19万千米。然而数量只是最表面的变化。比数字更打动人心的,是全方位的提升。

2012年2月9日,应“三集五大”改革大势,冀北公司犹如一新生儿呱呱坠地,成为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系统最年轻的省级电网企业。由于独特的地理区位和历史沿革,冀北公司承继了原华北电网有限公司的主要职能——负责运行维护华北地区“西电东送”“北电南送”大通道和首都500千伏大环网,保障首都供电安全;同时,服务冀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服务国家清洁能源发展。

为此,冀北公司着力加快坚强冀北电网建设步伐。2014年,锡盟-山东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输变电工程全面开工建设,实现了冀北电網特高压从无到有的历史性突破。截至目前,随着蒙西-天津南、扎鲁特-青州、锡盟-泰州、张北-雄安特高压交流工程如期投运,冀北电网已形成“三交两直”特高压格局,1000千伏输电线路共计1133.65千米;500千伏输电线路从2012年的4362.79千米增长至7684.74千米,500千伏昌平、安定等变电站增容改造,增强了对北京的供电支撑能力;220千伏输电线路从8078.66千米增长至13581.95千米,220千伏变电站更如雨后春笋般林立在冀北大地,冀北电网网架结构更加合理,电网装备水平、供电能力、抵御风险能力显著提升。

随着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提出,新能源发展与外送消纳矛盾日益凸显。彼时,加快特高压电网建设,依托大电网、大市场将新能源在更大范围内进行优化配置和消纳,是解决冀北地区新能源外送和消纳问题的根本举措。

为了让宝贵的新能源真正发挥作用,冀北公司加快新能源送出通道建设,建成张家口地区“三站四线”、张北柔直、张雄特高压、承德东-阳乐等一批重点工程,将绿色优质电能源源不断送入大电网;同时,建成张家口8个500千伏新能源汇集站、8个220千伏汇集站、47项110千伏及以上新能源接网工程,推动特高压、张北柔直等输电通道规划落实落地,确保新能源用得上、送得出。

十年间,冀北电网东部形成“三横三纵”500千伏坚强受端网架,西部形成交直流电网融合发展的新能源外送格局,不仅实现了适应需求的规模增长,更迈入了转变发展方式的科学轨道。

着力畅通“毛细血管”

如果说主网是电网的主动脉,那么配电网就是电网的毛细血管,将电力输送到每一个组织细胞。

“配电网建设要注重系统规划、精准投资、建设质量、智能发展”,多次重大会议为冀北公司配电网建设明确方向。十年间,冀北公司在大力建设主网的同时,也针对配网的薄弱环节狠下功夫。本着“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原则,致力于打造具有冀北特色的一流现代配电网,冀北公司积极开展示范区建设。一时间,承德配电网标准化建设示范区、秦皇岛智能配网示范区、唐山“末端融合”网格化抢修、张家口标准化带电作业库房等多个配电专业示范点纷纷建成,掀起了冀北公司配网建设的一轮又一轮高潮。

“十三五”期间,冀北公司加快配网建设改造,使城网用户年均停电时间由6.8小时减少到4.7小时,中和电压合格率由99.80%提升到99.999%;10千伏架空网联络率由“十二五”末的30%提升至60%,配电网结构日趋完善,供电质量大幅提升。

随着地区配电网的升级改造,一基基崭新的杆塔也延伸到乡村。

2016年,冀北公司农网改造升级工程全面铺开。为了让农村用户用上“放心电”,冀北公司以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为契机,结合地区特点和扶贫攻坚任务,重点实施了小城镇(中心村)电网改造升级、农村机井通电、村级光伏扶贫电站配套送出以及易地扶贫搬迁配套电网建设等工程。

“供电公司为村里新建、改造综合变压器4台、水利变压器8台、高低压线路5.67千米。电力充足,发展就有保障。”唐山遵化市沙石峪村村民周国军看着自家红火的农家乐,动情地说,“六十年代,我们自力更生、战天斗地;如今电力充足,我们不出蛮力,也能把日子越过越红火。”

在冀北地区像沙石峪村因电脱贫的村子还有很多,冀北公司用农网改造升级的实际效果让村民开启了高配置的新生活。据统计,十年间冀北公司累计完成农网改造升级项目7171项,总投资53.37亿元;保障54座集中式光伏扶贫电站、1818座村级光伏扶贫电站,惠及贫困人口17.2万户,不仅让农村客户用上“放心电”,还加速了农村经济发展。

十年来,冀北公司10千伏以及下配网工程总投资达到294亿元。与2012年相比,10千伏线路长度从1.1万千米增长到9.8万千米,增长791%;10千伏配变台数从8653台增长到8.8万台,增长917%;总容量从3049兆伏安增长到23744兆伏安,增长679%,实现城市、农村供电可靠率分别达到99.946%、99.807%,由此形成一张结构合理、安全可靠、经济高效的现代配电网。

智能电网照亮未来

2012年是冀北公司建设坚强冀北电网的起始之年,也是落实《国家电网公司“十二五” 电网智能化规划》的开局之年。回眸十年,冀北公司在优化电网网架的同时,也在努力以电力前沿技术创新为支撑,应用最新科技成果和先进技术手段,探索出电网智能化的新路子,让安全、可靠、优质、清洁、高效、互动的电力供应愿望照进现实。

2016年12月11日,国家风光储输示范工程荣获我国工业领域最高奖项。作为示范工程的建设、运行和管理单位,冀北公司高质量完成一、二期工程建设任务,构筑了“发电+变电”有机结合,形成了一系列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核心技术,使我国在新能源发展领域站上了全球的制高点。2018年,交直流配电网技术实践——世界首个柔性变电站建成并网,顺利完成168小时运行试验,引领未来配电网发展方向。2020年6月29日,创造12项世界第一的首个柔性直流电网工程——张北柔直示范工程顺利投运,为服务国家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打好蓝天保卫战、冬奥场馆100%清洁能源供电提供有力支撑。众多的“首个”“第一”“国际领先”展现了冀北公司以示范工程引领电网发展的最好写照。

在深化网源协调、新能源主动支撑、虚拟电厂等优势领域攻关的同时,冀北公司注重融合创新,有效突破大数据应用、人工智能、5G、区块链等制约企业发展的“卡脖子”技术,深化应用“大云物移智链”等先进技术,以数字化推动电网智慧化发展,加快数字化转型。

如今,冀北电网运行方式从原来的经验管理、手工操作,发展到今天的数字化、可视化,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构建“无人值守+集中监控”变电运维新模式,建成分区域集控站5座,完成586座变电站主辅设备信息集中监控;建立“1+7”输电集中监控体系,实现500千伏线路通道可视化全覆盖、220及110千伏可视化覆盖40.6%,220千伏及以上线路杆塔自主巡检覆盖率达69.4%……一系列举措,正不断提升冀北电网运营、运行等各环节的智能化水平。

冀北公司协同推进特高压和各级电网发展,积极利用先进技术推动电网智能化,强有力的电网不但支撑起灯火辉煌,还筑起了守护京畿的“光明长城”。

猜你喜欢

冀北特高压配电网
配电网自动化的应用与发展趋势
冀北小镇彰显新时代新气象
冀北崇礼区狮子沟1:5万“强化探异常”无矿体原因分析
冀北柳圹子沟一带坝的形成及演化探讨
基于IEC61850的配电网数据传输保护机制
1000kV特高压输电线路失效绝缘子判断的仿真计算
配电网不止一步的跨越
我国最长距离特高压输电工程开工
特高压输电塔双重非线性分析
基于CIM的配电网线损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