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新媒体环境下文学作品的传播方式

2022-04-29欧阳霁

东方娱乐周刊 2022年6期
关键词:传播方式新媒体环境文学作品

欧阳霁

[ 关键词] 新媒体环境;文学作品;传播方式

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人们的阅读方式从纸质载体逐步转向数字化阅读,其中有声阅读更是成为国民阅读的全新增长点。在新媒体环境下,为实现文学作品传播效果的最大化,可尝试将广播、电视、网络等平台的优势整合起来,让文学作品可以被更多群众所熟知、所接纳。

一、新媒体环境下文学传播与传统媒介环境下文学传播比较

新媒体的出现使得现代信息传播发生了巨大的变革,并且改变了人们的信息接收方式和生活方式,从现实生活到虚拟现实,从现实世界再到网络世界,新媒体景观的表现形态日新月异,传播的信息内容较之以往也有了全新的改观。文学作品的内容没有办法直接展现给读者,诚然我们在与文学作品打交道的时候没法直接触及它,而是需要通过特定的传播媒体来实现文学在受众中的传播。文学作品内容的传递,不同的时期有着不同的媒体。从口语文学、印刷文学传播发展到今天尤为普遍的新媒体传播,文学传播的发展、变革和创新无不受着媒体演变更新的影响,特别是在今天以网络媒体为代表的新媒体环境下,媒体在文学传播中的作用不言而喻。新媒体环境下文学传播与传统媒介环境下文学传播比较,其不同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传播渠道方面

新媒体环境下文学传播较传统文学传播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传播渠道方面的变革,具体表现就是丰富多样的传播媒体出现在文学传播的过程中。新媒体为文学产品的内容传播提供了新的空间和新的途径,形成了新的文学传播形态。依托传统媒体技术的文学产业对文学传播内容的规模化生产和传播在一定程度上是以牺牲个性化为代价的。新媒体环境下的文学传播在大规模复制的同时实现个性化创作,并给予受众定制视听的权利,产生了与以往媒体文学所不同的新媒体文学。

新媒介环境下文学传播的渠道被拓宽,主要表现在文学的表现形式不断丰富,较之传统的文学传播样式,网络文学、影视文学、广告文学、短信文学等不断被纳入文学传播的范围。每个人都可以成为文学传播过程中的主体和客体,只要有意愿,人人都可以从事文学传播的活动,文学传播的平民化姿态愈加明显,而在传统的文学传播过程里,传统的创作只是少数精英贵族的专利。

(二)社会互动方面

传统的文学传播是自上而下的单向模式,文学的创作主体掌控着文学传播的主导权,文学作品的阅读者只能被动地接受,传者和受众之间缺乏互动性。新媒体的出现重点强调了受众在文学传播中的主体地位,打破过去“你传我收”、传播者掌控整个过程的不合理局面,受众只要借助新媒介积极参与互动,就能实现创作者和受众的角色互换。新媒体给文学领域带来了开放与兼容的局面,它改变了以往文学封闭的状态,开始和外部世界建立起交流和互动的平台,也逐渐参与到社会精神产品和文化产品的创作系统中。文学不再是自导自演,自说自话,而是逐步拉近与受众的联系,完成了真正意义上作者与读者的平等交流。

新媒体环境下的文学传播应该是平等、互动、资源共享的。网络等新媒介具有传播信息大、覆盖面广、传播及时、互动性交流性强等特点,并且文学传播的平台更加广泛便利。处于不同阶层、领域的文学传播者可以在网络上发布丰富多样的文学信息,受众可以根据其自身特定的接收倾向和兴趣,自由地选择和浏览文学信息并作出反馈。传播者可以根据反馈,更有效地锁定自己的目标受众群体,从而进行更有针对性的传播,使得文学传播的效果愈加明显。现如今中国的文学传播正赶上新媒介发展的全盛时代,我们完全可以利用新媒体的优势和传统文学传播的方式,打破西方传统媒介的偏见和异化以及传统文学传播的局限,开拓属于中国的文学传播的新领域。

(三)流通环境方面

文学传播方式在传统的口语媒介和印刷媒介时代显得较为单一,文学传播活动受媒体的影响比较微弱。电子媒介的出现改变了这一局面,为文学传播带来了重大的转变。新媒介技术催生了电视、电影、网络等,大众传播实现了从纸质媒介到电子媒介的转变,给文学传播带来革命性的影响。

新媒体对于文学传播的影响从流通领域延伸到文学作品的创作、受众接收、社会反馈等多个领域。新媒介介入到文学传播中必将打破传统文学传播的发展趋势,促使它在裂变中成长为新的传播形态。特别是网络媒体所具有的互动性、多元性的特征,作为一个独立的要素作用在的文学传播中,对于文学传播活动的整个过程都会产生深刻的影响。

二、新媒体环境下文学作品的传播方式

(一)搭建文学专属新媒体平台

新媒体环境下,诸多互联网企业纷纷投入专属的自媒体平台搭建中,推出相应的平台服务,这也让媒体推广形式更加丰富多样。文学作品传播也应如此,积极发挥新媒体平台的优势,可依托各大自媒体平台注册服务账号,将文学作品的介绍、作者简介、作品概要、精彩片段等发布到账号上,以达到吸引用户注意力、调动阅读热情的目的。此外,在借助自媒体平台力量实施文学作品宣传推广阶段,要对各大平台的特点、用户群体特点、社会标签等建立全面了解,以便精准制定营销方案,确保自媒体渠道推广可以收获理想的效果。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可邀请有影响力的作家、书评人员为文学作品撰写专属宣传推广文案或者短文,通过他们的账号路径推广给目标用户群体,在增加文学作品曝光度的同时,也可让自媒体的内容精度有所提升。

(二)提升有声文学作品质量

有声文学作品也是传播文学作品的有效路径之一。通常情况下,在原著品位过硬的前提下,通过名家演播、精品音效制作的方式,带给读者知识与听觉的双重感受,起到的传播效果会更加显著。以商业音频分享平台喜马拉雅、荔枝为例,他们采用用户生产内容的商业模式,让有声读物的作品数量成倍增长。早在2019年1月,平台主播数量便达到千万,其中既包含明星,也不乏怀有梦想的普通人。千万人数的主播赋予了平台绝对的宣传推广优势,让音频资源愈加丰富,类型也更加多样,但随之而来的便是有声资源的质量问题。有声书早期内容多侧重于网文,原著品质缺少保证,而且存在严重的同质化问题。所以利用有声读书这一路径进行文学作品的传播,首先要解决的是新媒体传播存在的浅薄性与浮躁性问题,平台应采取一定的手段解决作品千篇一律的问题,并将关注点放在作品的深度上。

(三)文学IP改编影视作品

文学IP也属于文学作品传播的一部分,为优化传播效果、拓展传播范围,兼顾到不同阅读习惯的读者,可尝试将文学IP 改编为影视作品。而且当前我国的影视剧市场开始越来越多地走出国门,被国外观众所接受与认可,其发展前景是十分广阔的[3]。比如《甄嬛传》就是由文学IP 改编而来,后在美国播出后,让美国观众的好奇心得到满足,甚至诸多美国观众在看不懂字幕的情况下,单看情节也津津乐道。后又相继登录日本和韩国,在第一集播出后便破收视纪录。还有《步步惊心》,虽然是网络改编剧,但是在投放到日本与东南亚之后,也获得了一致好评,甚至被国外的中文学习网站收录,称这部电视剧最适合用来学习普通话。以上真实实例均可以看出,经过改编后的影视作品,其传播效果要明显优于网络文学本身,所以在进行文学作品传播阶段,可根据社会发展大方向与大众审美取向,在不改变故事基础框架的前提下进行合理改编,以此来实现传播效果的最大化。

(四)通过自媒体途径传播

网络信息传播既方便快捷,又足够开放,这也拓宽了人们获取文学作品的途径,使文学作品在传播过程中提升国民文学素养的功能得到充分体现。在社会进步与科技发展的背景下,自媒体行业逐渐兴起,让每个人都有机会成为信息的传播者,这也为文学作品的传播带来全新机遇,并且成为助推全面阅读的重要力量。很多作者在创作过程中,会习惯性地融入自己的实际经验与体验感受,这也导致读者在阅读时会不自觉地将自己带入作品情节中,这也是文学作品可以被普通大众所接受的根本原因[4]。微博、知乎、论坛等都属于使用较为普遍的新媒体平台,支持音频、视频、文字的展示,可以依托这些平台,让大众就文学作品中的文学性问题、创作特点等展开自由讨论,或者就文学创作中存在的错误观点进行纠正辨析,总而言之,就是要利用自媒体力量进行文学作品的广泛传播。

(五)线上互动形式发布新作品

新媒体环境为信息传播、商业推广提供了便捷渠道,诸多作者在新书发布阶段,都会通过线上互动的形式来推广自己的新书,或者直接采用直播的形式与网友展开在线互动,并详细介绍幕后的创作故事、灵感来源、创作目的等,此种直接沟通的方式进一步拉近了作者与读者之间的距离。线上交流可以不局限于某个社交网站,总而言之就是要将新媒体的应用优势发挥到最大,持续扩大文学作品的传播范围与影响范围。

三、新媒体环境下文学作品传播价值分析

(一)促进新型社会审美意识构建

文学属于社会意识形态,具有特殊的审美属性,利用文学作品构建社会意识形态,不仅可以加强群众的文学艺术修养,而且有助于改善社会的人文环境。在新媒体环境下,文学作品的传播渠道越来越多,文学走上产业化发展之路,这也成为推动社会审美意识形态构建的重要力量,促使群众文化创作能够慢慢走向繁荣。另外,在新媒体技术不断更新的作用下,文学阅读形式也与从前截然不同,特别是移动智能设备的普及,更是改变了多数群众的阅读习惯。而社会主流精神文化的需求则是受到群众阅读模式与阅读习惯的影响,构建出全新的精神消费品生产机制[5]。不仅如此,新媒体环境下衍生出诸多类型的网络杂志,由于具有易读性、趣味性,让群众的审美意识开始转向电子传媒,这一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冲击着传统文学创作。技术革新也使得资源整合机制走向健全,群众的审美意识建设在新型技术手段的带动作用下,逐步完成更高层次的构建,促使读者通过文学作品广泛传播的作用,树立超越传统的、科学的审美观念。

(二)推动文学创作的繁荣发展

市场机制、经济效益都属于驱使作家投入文学创造活动的内在动力,而且在这些动机的趋势下,其创作效率与质量也会有所提高。新媒体技术的革新并非局限于文学创作领域,同时也促使文学评价机制发生变化。文学作品在社会层面的影响力既体现在社交领域,也存在于网络空间的信息交流与传递过程,所以在文学传播途径愈加多元的环境下,也为文学创作的繁荣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而且主流文学与新型文学之间有了双向互动的机会,即使是新兴文学群体也能够快速被主流文学领域所接受。健全的沟通机制为各个领域的文学创作提供了便捷、自由的信息交互平台,切实规避了因信息沟通障碍带来的文学观念传播受限问题,促使文学创作者可以积极借鉴他人的优秀经验,赋予自己的文学作品一定的生命力,最终实现整个社会文学创作的繁荣发展。

(三)赋予文化空间新的活力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使文学作品的传播进入媒体融合新阶段。网络文学、有声文学、短剧、微电影等多种新的媒体形态创意迸发、佳作迭出。文学作品的传播由单一渠道走向多元渠道,且能够更好地将文化渗透到受众的心灵深处,增强文化认同感。另外,借助科技的力量,基于5G、VR、AR、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应用,以及虚拟现实的沉浸式体验,进一步丰富包括互动剧、虚拟影视剧等全新的内容形态,其传播方式充分体现出双向互动性,带来更多突破性的交互体验。

四、结语

综上所述,新媒体环境下,让文学作品的传播形式方式极大变化,不论是传播渠道,还是传播力度相比从前均有大幅度优化。而且,由于文学作品传播路径的改变,让审美意识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让不同类型的文学作品实现资源整合,不仅促进了新型社会审美意识构建,还在一定程度上推动文学创作的繁荣发展。基于新媒体环境的文学作品的传播特点,深度探寻行之有效的文学作品传播路径,有助于全面提升文学作品本身的影响力。

猜你喜欢

传播方式新媒体环境文学作品
当文学作品扎堆影视化
为什么文学作品里总会出现“雨”
左维泽:肝炎的分类、传播方式及预防
节日宣传,让传统传播方式换“新颜”
“自媒体”与“把关人”——微博作为一种传播方式的法律问题
新媒体与英语听力自主学习策略研究
新媒体环境下的广播电视台新闻采编技巧探究
新媒体环境下数学教育方法的优化
试析央视六一晚会的视觉传播及创新路径
论有中国特色的新闻传播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