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挖掘天文领域的新闻富矿

2022-04-29程励

新闻文化建设 2022年8期
关键词:流星雨天文学

程励

摘要:天文学是一门古老、浪漫又神秘的学科。古人思乡时会“举头望明月”,畅饮时会“把酒问青天”,经历无常时会喟叹“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但天文学更是一门严谨、艰深又晦涩的学科,宇宙的真相是以数字的标准化呈现而不是用诗句的浪漫化表达。挖掘天文领域的新闻富矿,就需要记者提高自身的科学素养,在采访过程中最大限度地获取对于读者来说最感兴趣、最敏感和最有关联的信息,并且运用通俗易懂、生动活泼的大众化语言去呈现。

关键词:天文学;流星雨;超级月亮;紫金山天文台

康德有句名言:“有两样东西,人们越是经常持久地对之凝神思索,它们就越是使内心充满常新而日增的惊奇和敬畏:我头上的星空和我心中的道德律。对这两者,我不可当作隐蔽在黑暗中或是夸大其词的东西到我的视野之外去寻求和猜测;我看到它们在我眼前,并把它们直接与我的实存的意识联结起来。”[1]自古以来,人们就没有停止过对星空的探索。而天文领域的报道,也一直是座新闻富矿,值得新闻工作者去探索、挖掘。

然而,在实践过程中,记者却切身体会到,天文领域的稿子很不好写。星空浩瀚,你究竟要去写哪颗星?流星雨浪漫,读者究竟想了解什么?深奥晦涩的天文知识,怎样用通俗易懂、生动活泼的大众化语言表达?围绕这些问题,我们在天文领域的报道实践中进行了一些探索。

一、写什么?抓住星空中的“明星”

金星、火星、流星雨……群星璀璨的夜空,哪些星星是读者最为关注的呢?我们通过梳理多年来发布的天象通稿,发现流星雨无疑是最受欢迎的天象之一,标题但凡出现了“流星雨”三个字,就会受到海内外媒体的广泛采用。《澳门日报》《澳门华侨报》多年来更是采用了《紫金山天文台:英仙座流星雨等四大天象登临8月星空”》《英仙座流星雨将迎极大 七夕节可“一起去看流星雨”》《2021天象剧场收官:月“会”群星、日全食、流星雨扎堆亮相》等所有和流星雨有关的通稿。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夜空中,最明亮也最容易被观测到的天体当属月亮。古往今来,人们从未中断过对月亮的遐思。与月亮有关的稿件也一直是读者关注的焦点。2021年中秋节,月亮最圆一刻意外地出现在白天,即北京时间9月21日7时55分,引起了网友的浓厚兴趣。其实,据紫金山天文台专家介绍,中秋月十五圆还是十六圆并无规律或周期可循。从肉眼上,中秋前后几日的圆月并不会有太大差别,都是同样的“花好月圆”。尽管如此,十五的月亮“何日圆”,始终被人们津津乐道。农历鼠年的元宵节期间,天宇迎来“十五的月亮十六圆”。这是在连续三年“十五月亮十五圆”之后,再一次迎来“十五的月亮十六圆”。《紫金山天文台:“十六圆月”现身“难忘元宵”》一稿受到了广泛转载及采用。当时正处于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不少民众在家中的阳台静静观赏鼠年的元宵月,发烧友们更是拿起了“长枪大炮”,记录这个别样的元宵节。

二、怎么写?探究追星背后的原因

天文学家认为,从肉眼上看,圆月不会有太大差别。但对于普通读者而言,“就星论星”是行不通的。人们对星星本身究竟何时显得更大、更圆的具体科学依据没有那么追究,更在意的是“我与星星”可以有怎样的故事。

我们的文字通稿中,但凡在标题中提到了流星雨,就会有大量海外的报纸采用。在新媒体稿件中,只要将流星雨设为关键词,就有大量网友留言,参与互动。这不禁让我们思考一个问题:我们的大多数读者、普通的天文爱好者在谈到流星雨时究竟在想什么?

通过采访以及梳理网友的留言发现,人们乐于在新闻中看到流星雨,除了因为流星雨现象美丽、壮观,可以用肉眼观测且地域性不强外,最重要的原因还是缘于流星雨与许愿间的话题。我们常在影视作品中看到这样一个桥段:当天空划过一颗流星时,身边人马上提醒主人公:许个愿吧!但流星真的能帮人实现愿望吗?《流星雨与许愿》一书的作者姚建明指出,虽然流星许愿的说法已经流传了几千年,但查阅国内外的相关资料,并没有找到很具体很直接的有关“流星许愿”的说法。人们只能根据古人的一些传说去猜想一二。比如,在古代,流星被看成天神的使者,有个词叫“快步流星”。这大约是因为流星从出现到消失的时间非常短暂,方显“神秘”;又如,“流星”一词在英文中有一种说法是“falling star”。有落下才会有升起,当流星落下时,人们许一个心愿,这个心愿就会被捎带到天上去。[2]

这样看来,流星雨与许愿的话题更大程度上是在心理学范畴成立,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对生命转瞬即逝的感慨。

2021年七夕节前一天,英仙座流星雨迎来极大,并持续十余天。这可乐坏了浪漫的追星族们。七夕节当天,我们的编辑一打开朋友圈,二分之一的人是秀恩爱,剩下的二分之一里,一半是关于英仙座流星雨,另外的一半是和伴侣一起看英仙座流星雨。于是,微信稿《陪你去看流星雨,落在这地球上……》很快传遍朋友圈。

另一个典型的例子是超级月亮。2018年1月31日,随着地球的阴影缓缓遮住明亮的玉盘,超级“蓝血”月全食如约登临夜空,引发全民观赏热潮。当天傍晚,南京室外温度逼近-10℃,但严寒的天气并没有阻挡人们的观测热情。四面八方的人潮早早“全副武装”在南京科技馆的广场上聚集,迅速占领最佳观赏位置,等待“血色月全食+超级月亮+蓝月”三景叠加的天文奇观。南京天文爱好者协会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协会共带了二十多台专业设备“赴会”,期待从全角度记录这场天文奇观,更是便利市民近距离“接触”血色满月。

这是2018年的首场月全食。据早早来到观测点的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专家刘炎介绍,“血色”月全食恰逢超级月亮,同时又是一颗“蓝月”,是极其罕见的天象。按照天文历算法,上一次发生这种现象可以追溯到1866年3月31日。

这场罕见天象如约到来。最精彩的“血色”月全食在北京时间20时51分上演。当地球的本影全部“包围”月亮时,原本明黄色的月亮被全部遮住,整个月球隐约透出古铜色光芒。因薄云和雾霾遮挡,“血月”并未如预想般呈现通红,但总体“天公作美”,让略带朦胧感的红色月亮更显神秘色彩。专家称,因本次月全食发生在前半夜,在中国大部分地区,只要不受云层遮挡,都能欣赏到从半影月食到月全食的全部过程。此外,在太平洋地区和北美西海岸地区,也能看到本次盛况。

当天,我们的直播“超级月亮‘蓝月月全食组团亮相!快看直播!”获得了679万人次观看,微博阅读量达到1529万。人们纷纷跟随着直播观看这场千载难逢的天文奇观。但有意思的是,我们在翻看评论时发现,大多数网友除了“看到了超级月亮真开心”之外,更感兴趣的还是与许愿有关,“2019考研顺利!”“2018年有个对象,全家健康!”“许个愿吧!希望家人一切顺利!”“高考加油!考个高大上的分数回来!”“要瘦要瘦要瘦!”“一切都变美好!”……在快节奏的生活中,人们碰到这些罕见或者壮观的天象时,也许更多的时候并不是去探究天文的原理,而是为了停下脚步,感受这一刻天象的奇特、神秘,想想星星与我、天地与我,思索一下人生、社会与世界。

三、“星”探索:架起天文与读者之间的桥梁

灿烂星辰,我们要报道的不仅是漫天繁星,更希望通过报道可以直抵读者内心。架起“远在天边”的浩瀚星辰与“近在眼前”的读者需求之前的桥梁,是我们一直探索的方向。

普通读者在看到天文新闻时,其中很重要的部分是出于心理层面的好奇。但天文学毕竟是一门科学,天文学家的关注点和普通读者的关注点并不一致。有时候,记者提出的一些天文问题也会让天文学家啼笑皆非。2011年9月4日,记者朱晓颖接到市民爆料,南京夫子庙上空出现5个UFO。记者立刻赶到现场观测,并致电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研究员、UFO专家王思潮。“在天空的哪个方位?仰角高不高?形态如何?移动方式是怎样的?”在问过这些问题、听完记者阐述后,王思潮表示,这些发光体是发光风筝,“现在发光风筝很普遍,一些发光风筝上装有LED灯,这些LED灯只要一点点电量,就可以有很高的发光效率,在夜空中显得格外亮眼。一般来说,发光风筝可以放飞到几百米至一千米的空中,高一点的可以放飞到两三千米。由于在空中受风向的影响,从地面上看风筝就是小范围移动的”。

这件事给记者带来不小的触动,一方面,她深刻领悟到做好一名记者,必须不断学习,加强科学素养;另一方面,这也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她对天文的兴趣,开始挖掘天文领域的新闻富矿。自此,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的专家特别是王思潮就成了她经常“骚扰”的对象。

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建成于1934年,前身是成立于1928年的“国立中央研究院天文研究所”,被誉为“中国现代天文学的摇篮”。中国大陆几乎所有的天文研究机构,都与紫台有千丝万缕的关系。在这座“中国现代天文学的摇篮”里,有不少像王思潮一样将一生致力于天文事业,同时又热心于科普教育事业的科学家。这位说话慢条斯理的慈祥老人,对所有来访、来电、来邮件的新闻记者、在校学生以及天文发烧友的要求,几乎是有求必应,热心地准备资料,不厌其烦地解答。在自媒体流行的时代,老人还开通了个人的微博、微信,定期发送天文科普知识,用电子邮件与各地UFO目击者联系,查阅他们的目击报告,帮助他们分析判断UFO的各种可能性。他的热心和真诚打动了很多与他接触过的人,不少媒体记者都与他结下深厚的友谊。2016年,老人病逝,网友们在其最后一条微博的评论处,留下百余条留言:“他只是到星星上去了”“到平行宇宙那边继续研究”……

不过,在做大多数采访时,天文学家关心的领域更多是纯科学领域的,而记者的功能,就是在采访时最大限度地获取对于读者来说最重要、最敏感、最有变化的信息,并且运用通俗易懂、生动活泼的大众化语言去表达。

以中国首颗暗物质探测卫星“悟空号”的新闻报道为例。自2015年“悟空号”发射升空以来,紫金山天文台召开多场新闻发布会,公布“悟空号”的科学成果。我们的记者参加了每一场发布会,并以图文视频等多媒体形式对这一中国天文领域的重要成果进行积极报道。但对于最重要、最关键的科研成果,读者的互动性却并不如预期的那么高,稿件采用情况也并不理想。由于稿件标题及内容中大量涉及伽马射线、电子和宇宙射线起源等专业内容,对于读者来说比较晦涩难懂。但在科学家看来,这正是最重要、最需要发布的成果。

经过梳理发现,读者更为关注的是暗物质、黑洞,或者是为何命名为“悟空号”这些吸引眼球的关键词,而非专业领域的学术成果。因此,记者在之后的稿件中,更加注重将读者的兴趣点与科学家的关注点有机结合。比如,我们尝试用最精简的语言,将学术成果概括发布,以减少长篇累牍的数据堆砌。同时,深入采访科研人员,让他们通过更形象的比喻、更具象的表达,讲述“悟空号”在“西天取经”中遇到的各种故事,解读“悟空号”的“火眼金睛”究竟发现了什么。

对于流星雨这一大众感兴趣的话题,我们会将笔墨着眼于今年流量爆发情况如何,在哪些地域可以观看,需要怎样的观赏方法。在实践中,我们也尝试将流星雨与一些古老的希腊神话传说相结合,并加入一些当代的浪漫故事,让读者在观赏流星雨和阅读稿件时,更有具象感,也更具趣味性。

四、“星”尝试:天象新闻如何实现跨界

“就星论星”的传统方式是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读者需求的。对于每年重复、定期上演的天象,记者需要不断推陈出新,将老天象写出“星”创意。于是,我们开始尝试,怎样让天象新闻跨界,探索更多星星背后的故事。近年来,我们尝试将天气、经济、人物等领域融入天文报道。《“追星热”拉动苍穹下的中国“星”经济》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2021年8月13日,北半球三大流星雨之一的英仙座流星雨迎来极大。正值暑期,撞上七夕,记者没有单单预报天象,而是展开了“星”经济的话题。

“观星旅游、追星航班、赏月酒店、星空露营……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升,如今,‘星经济的概念在中国越来越火。每当重大天象来临,总会吸引大批‘追星族出没。对于狂热的‘追星族来说,‘夸父逐日不是遥远的神话,而是当下的自己。为了一饱眼福,上山跨海在所不辞。每逢中秋、元宵等佳节,或者超级月亮及日全食等天象来临,不少航空公司都会推出‘赏月‘观星航班,供天文发烧友近距离‘追星。”正如稿件中所提及,人们对星空的探索,已不再停留于在自家阳台“举头观星”。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升,天文爱好者乃至普通公众,开始“花式观星”,甚至不惜飞跃大半个地球,只为观赏一场日食。观星,已从过去人们认为“不花钱”的行为,变成一个巨大的市场蓝海。

“星”经济这一热点话题,不仅被旅游平台捕捉到这块“蛋糕”,也被记者巧妙地抓住新变化,拉近了天文与读者的距离,并从更多角度让读者了解到星空“风云变幻”挑动的市场“瞬息万变”。

同时,在浩瀚星海里,浪漫的人物故事也同样令读者兴趣盎然。比如,我们的记者在微信《陪你去看流星雨,落在这地球上》中对这一领域作出尝试,获得了良好的反响。稿件中,记者将媒体人刘旭与星空摄影师戴建锋“上山下海”的全球追星的故事以微信推文的形式呈现出来,让读者感受到遥远天象里也有打动人心的浪漫细节。

此外,我们尝试将天气报道、航天新闻等融入天文,让读者在重大星象来临时,对当时当地是否适合观星形成预判,避免无效“追星”。在解读浩瀚星辰的同时,结合航天事业的发展,让读者更多地了解到“星”变化与“星”探索。

五、结语

随着人类对宇宙深空探测的领域和空间越来越深入,公众对天文新闻的关注热度持续攀升。而天文领域的新闻富矿值得我们媒体从业人员不断去挖掘、去实践、去探索。

参考文献:

[1] [德]康德.实践理性批判[M].邓晓芒,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

[2] 姚建明.流星雨与许愿[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9.

猜你喜欢

流星雨天文学
一起来看流星雨
20世纪60年代天文学四大发现
探索宇宙——天文学的魅力
圣斗士与古代天文学
流星雨
当成语遇见天文学
为什么会下“流星雨”
如何靠谱地观赏流星雨
五月来看流星雨
现代天文学之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