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昆曲润腔技巧在民族声乐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22-04-29苏娜

当代音乐 2022年8期
关键词:昆曲

苏娜

[摘 要]昆曲有着悠久的历史,一直有着百戏之祖的声誉,其成为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代表之一。润腔作为民族声乐演唱中的核心技术元素之一,对发声有着修饰、美化等作用。通过润腔能够提升民族声乐的韵味,形成专属的风格。因此在民族声乐教学中,需要从挖掘昆曲润腔技术入手,提升民族声乐教学的有效性,实现文化传承与发展目标。

[关键词]昆曲;润腔技巧;民族声乐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233(2022)08-0008-03

[基金项目]2021年度河北师范大学教学改革项目(12107263)。

[作者简介]苏 娜(1973— ),女,河北师范大学副教授。(石家庄 050024)

昆曲中集合了音乐、舞蹈、文学、美术等特点,通过多种表演方式形成了完整的艺术模式,也是具有代表性的中国传统表演艺术。可以所中国民族声乐与昆曲艺术之间是相互独立的,同时也是相互影响的,尤其是在民族声乐演唱中润腔的使用与昆曲演唱技巧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在民族声乐教学中要提升对昆曲润腔技巧的重视,提升民族声乐教学质量。

一、润腔特色对民族声乐演唱的意义

明代《方诸馆曲律》中曾明确写到,音乐的结构是源于整首乐曲本身的,圆润明亮的音色则是建立在人声演唱基础上的,所以在演唱词曲时需要合理使用润腔技巧。润腔作为声乐演唱中的重点,在不断地实践与完善中,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产生了极强的学术价值。从昆曲的发展来讲,不仅具备了丰富的润腔演唱技巧,同时也可以准确表现出四声调值等,丰富了演唱声腔的装饰性,增强了曲情等。演唱者在演唱民族声乐作品时,需要从情感表达出发,做好润腔运用,润饰旋律与音色,提升演唱的丰富性,保证演唱的风格与特色性。在演唱中不同的润腔能够展现不同的声腔效果,目前可以将昆曲中的润腔分为以下几种:

第一,节奏与音量的控制。在演唱时节奏与音量是在一定范围内的,需要针对曲情的变化来调整。尤其是在民族声乐演唱时,只有掌握好变化才能形成专属的风格。所以说在昆曲表演中演唱人员演唱能力可以通过对节奏与音量的控制来体现,如橄榄腔、拿腔等。橄榄腔作为一种具有特色性的润腔技巧,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如在《枫桥夜泊》中,“寺”字就是借助橄榄腔来体现的,从弱起到最强等的变化下,能够为听众营造出霜天寒夜的场景。

第二,装饰性润腔。就民族声乐演唱来讲,装饰性润腔也是比较常见的,一些润腔可以从谱面上体现出来,而一些润腔则需要演唱者要掌握作品中的情感,在融合自身演唱技法与经验等的基础上需要借助临场发挥来体现的,而这也就成为了昆曲演唱中比较常见的内容。通过运用适合的装饰性润腔,能够为行腔提供支持。

第三,声调步韵性润腔。在民族声乐演唱中在地方性民族音乐元素的不断增加下,还注重声调及步韵的使用,如在《忆江南》中,江字就是借助嚯腔来体现的,能够提升演唱的婉转性,使得演唱具有了江南韵味。在传统民族声乐中,许多曲谱传承是比较详细的,掩藏着通过乐谱能够理解作品中的内容。但是在昆曲记谱中,工尺谱本身是轮廓谱,但是一些装饰性的细碎曲调是难以体现在谱面上的,只能从作品的内容、舞台表现等来引入。所以教师需要从口传心授出发,以此来提升演唱者的演唱能力。在新时代发展下,我国民族声乐也进入了全新的发展阶段,但是在发展中应当从展现传统艺术优势出发,将装饰音运用到民族声乐演唱中去,提升旋律的优美性,丰富歌曲中的特色与韵味,展现我国民族声乐中的特色。所以说在民族声乐教学中要展现昆曲润腔技巧作用,在做好借鉴与完善的基础上不断提升演唱能力[1]。

二、润腔发展现状

(一)一般意义上的研究

随着我国音乐教育的不断发展,音乐品种、形式与文化等有了明显的增加,尤其是对于声乐艺术来讲,属于我国音乐研究中的重点。我国民族声乐有着十分悠久的发展历史,且在漫长的发展中,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民歌类型不断增加,共同组成了中国民族声乐。从声乐理论上来讲,受到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对声乐理论的研究与总结表现出了长期停滞在感性认识阶段上,虽然在演唱技术方面不断创新,且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是却并未上升到理论层面上。在新音乐运动开始后,逐渐形成了全新的民族声乐表现形态,且这种民族声乐不仅继承了传统的吐字、行腔等基础,同时也创造出了风格鲜明、具有时代特色的演唱方法,在这一时期中人们也逐渐加大了对理论方面的研究,民族声乐开始不断发展。在20世纪80年代,针对音乐理论的研究逐渐增加,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可以看出,论文数量明显增加,证明了民族声乐中实践与理论之间的关系更为紧密[2]。

(二)民族声乐教学

自20世纪30年代发展至今,民族声乐已经逐渐成为了我国独具特色的、具有发展潜力的专业学科。民族声乐在漫长的发展中虽然演唱技术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是却表现出了理论层面不足等问题,并未针对不同的发声技巧进行解释。也正是受到这一现象的影响,使得民族声乐发展中的问题不断出现。在新时期发展下,我国针对民族声乐演唱方法的研究力度不断加深,尤其是在近些年中针对民族声乐教学的研究逐渐丰富。在教学中通过从声乐教学基本特点出发,在总结规律的基础上做好理解与运用,明确教学内容与重点,做好改进工作。可以说我国民族声乐教学正向着良好的方向发展,在教学中通过积累先进的经验,不仅可以找出其中的问题,同时也可以促进我国民族声乐教学的发展。

(三)润腔技巧演技

在中国传统声乐艺术发展中润腔技术属于最为重要的内容之一,丁雅娴在20世纪70年代针对民族声乐理论进行了探索,通过将自身的实践经验进行了总结,探索出了艺术规律,并提出了声、字、腔、情、说,不仅对其中的辩证关系进行了阐述,同时也提出了演唱与风格所形成的比较特殊的技巧。通过独到的见解与观点,引起了广泛的关注。许讲真通过对润腔问题进行系统化研究,在《汉族民歌润腔概论》中系统的针对润腔特色、共性规律等进行了探究,并从不同点的层面进行探索,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民歌演唱中的不足[3]。

三、技术角度下的民族声乐润腔

(一)民族声乐中的润腔

润腔作为民族声乐中特有的现象,有着多样化的艺术表现形式,同时也是民族音乐中比较特殊的标志与特色。

第一,润腔属于对音乐进行装饰与润色的一种技巧,通过咬字吐字等技巧来完成。演唱者通过对演唱内容进行分析,在明确演唱风格、情感表达等基础上能够更好地理解歌曲中的内容,实现再创造目标。所以在民族声乐演唱中需要做好装饰与润色,丰富作品的表情功能与立体感。因润腔的使用有着个性化的特点,所以演唱者通过灵活的使用能够演唱出不同的风格与特色。

第二,润腔的特性。传统的民族声乐属于民间音乐,在创作上有着一定的特殊性,通过不同的演唱形式,能够提升他演唱的效果。1.集体性。因声乐艺术是建立在民歌基础上的,具备了集体性、历史性等特点。2.主体性。因乐曲只能为演唱者提供简单的基础音调,所以想要演唱出富有情感的歌声,则需要演唱者做好演唱处理,提升歌唱的色彩性与美观性,做好润色与加工[4]。

(二)昆曲声腔的发展

从声腔的角度来讲昆曲属于南戏中的一种,在改革与发展中不仅吸收了北曲中的特色,同时也逐渐形成了独立的声腔系统。因其具备程式性特点,所以在发展中通过融合民歌、散曲等,使得其地域性特色明显提升。昆曲也被称为昆山腔等,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也可以将其称之为是昆剧,在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后已经形成了完整的艺术体系。昆曲诞生于昆山,在开始阶段中只是在民间流传的小唱,在明代中叶时期中,在民间音乐恩的改良下,从原有的南戏为基础,以昆山腔为基础,参考了其他南曲腔,在乐曲旋律与唱法等方面有了明显的变化,能够为人们营造出舒缓的节奏。昆曲属于古典的艺术形式,通过长短句文体,在剧本语言方面体现出人文化的特点,展现了华丽文辞的典雅。在演唱中通过使用舞蹈动作,不仅可以展现出人物的内心变化,同时也可以提升表现力。

(三)在演唱中的运用

在我国昆曲是现存戏曲中历史比较悠久的剧种之一,有着综合性的特点,同时也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代表。在昆曲中润腔作为比较重要的内容之一,只有掌握好润腔技巧,才能提升演唱效果。昆曲从元末明清开始,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发展历史了,作为古老剧种中的一种,不仅展现了浓重的民族特色,同时也对许多戏曲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昆曲音乐不论是在旋律结构还是在演唱技术等方面都有明显的提升。第一,昆曲唱腔结构。昆曲剧本中涉及较多的戏,且每一出戏都可以成为一套曲牌,目前流传最广的有《游园》中的【步步娇】等,因不同的曲牌有着不同的曲牌风格,所以严禁出现随意使用等问题。通过对《游园》进行分析,能够理解杜丽娘的人物形象与内心世界,才能理解《牡丹亭》的精髓与意义。通过分析可以看出《牡丹亭·游园》能够展杜丽娘在阳光下春心荡漾的感受,不仅享受着春天的温暖,同时也体现了伤感情怀的寂寥。从唱腔上来讲,主要以小工调、羽调式等为主,且在不同的曲牌中有着不同的体现,从整体音乐性上来讲,也展现了一致性的特点,不仅完成了统一,同时也增加了相应的变化,展现出了柔美、抒情的风格。第二,杜丽娘的唱腔。《惊梦》作为脍炙人口的名曲,展现出了杜丽娘聪明美丽、温柔顺从等特点,在侍女的带领下走出闺房,游览后花园的场景。在开始阶段中就展现了杜丽娘怀着忐忑不安与无比欢快的心情,在欣赏雕梁画栋、九曲回廊后逐渐走到了花园门口。通过分析可以看出,花园门口的出现,预示了其不仅锁住了满园春色,同时也是杜丽娘体验的变化。所以说这一唱段也就成为其情感爆发的代表。在进入到园中以后,随着昆笛领奏的响起,让杜丽娘发现,即便万紫千红,但是却无人欣赏等,从而也就展现出了杜丽娘的诧异与惋惜等情感。从唱腔上来讲,属于南曲【仙吕宫】曲牌名,也通过这一唱腔塑造出了具有特色的形象,通过花园的环境气氛引出了杜丽娘的心情,实现了情景之间的交融,展现了杜丽娘的心情特点。所以说通过这一艺术表现方法,不仅可以突出唱腔中的文词美感,同时也展现了诗歌中的音韵美特点,丰富了人们的艺术享受[5]。

(四)润腔训练与应用

1.在民族声乐教学中的运用

就民族声乐来讲其涉及的内容比较丰富,所以在教育中通过从实践经历出发,再结合自身亲身体验的基础上积累心得体会,通过不断探索,明确润腔技巧对促进民族声乐发展的意义。昆曲演唱艺术通过不断创新与发展,已经逐渐形成了具有特色化的声腔与表达,在合理使用润腔技巧后,不仅可以提升气息运用效果,同时也可以提升表演艺术性,丰富情感内涵。气息作为演唱中的重点之一,就要求演唱人员在演唱中控制好丹田气,以此来提升歌唱效果。如果没有丹田气的有效运用,那么势必会降低演唱的效果。因此在民族声乐演唱中,需要从合理使用丹田气出发,确保运用的合理性,提升歌曲演唱效果。

2.真假声对比

在民族声乐教学中润腔有着丰富多样的特点,因润腔有着比较丰富等特点,所以在声乐教学中需要从作品内容出发,掌握民族声乐作品的风格与特点,使用适合的润腔技巧。如在讲授润腔时先要与学生一起进行分析,明确润腔特点与要点,明确音型与发音部位等,确保训练的合理性。

3.喉头润腔

在民族唱法中喉头润腔属于比较复杂的演唱技巧,如果喉音过重,那么很容易出现演唱错误等问题。且在一些歌曲中因在风格上有着一定的特殊性,时长会出现喉部润腔,所以在演唱中需要确保整体歌唱方法不是喉音。

4.气息润腔运用

就我国的声乐传统来讲,对气有着极高的重视,在民族声乐演唱中,演唱者需要先做好的就是气沉丹田,而这也是开展歌唱训练的基础所在。只有真正掌握呼气技巧,才能提升民歌的韵味与丰富性。第一,闻。在演唱开始前需要利用前奏时间,保证情绪的合理性,让身体感受到舒展。第二,喘。喘气主要以情绪激愤悲壮为主,听者能够清楚听到喘气的痕迹,从而营造适宜的氛围。第三,补。在情绪持续时需要确保语气的准确性,提高补气效果,满足润腔、行腔需求。第四,偷。为了展现演唱的优势与提升音乐的完整性,需要确保演唱的连贯性,借助字音之间的间隙来完成快速偷气,而观众也不会听到换气的痕迹。只有掌握偷气技巧,才能做好节拍强弱与旋律的展现,才能提高演绎效果。

四、昆曲中的润腔法

戏曲属于声韵音乐,尤其是在声的方面上,需要从字、音、气、节中来体现。在昆曲中润腔有着极为独特的特点,对理解民族声乐中的韵味有着促进的作用。尤其是在阴阳八声的影响下,对腔格有着重要的影响,而这一腔格也就是针对昆曲中比较特殊的润腔来说的,主要是从阴阳八声中衍生出来的,文字中所具备的阴阳八声则是借助腔格来展现的,所以说其有着相互制约与相互衬托等特点,能够产生特有的艺术风格与规律。第一,擞腔。擞腔其实就是从抖擞摇曳上来说的,与西方音乐记谱法波音有着一定的相似性,所以在使用擞腔时可以做出相应的标记,或是借助tr来体现。这种形式可以提升唱腔的委婉与动听。如在《牡丹亭·游园》【步步娇】中简谱主要是借助阿拉伯数字所组成的,拍点也是有着明确要求的,所以演唱者只需要按照谱子上的内容进行演唱就可以了,但是在工尺谱中虽然受到板眼制约,但是在规定上却有着一定的灵活性。擞腔与所学习的专业有着一定的相似性,如在学习开始阶段中往往要求打开牙关,抬起上颚,确保声音位置高,头腔共鸣大,提高声音顺畅性。第二,橄榄腔。橄榄腔其实就是在演唱时需要由轻到响再到弱而收,如同橄榄一般。且这种演唱方法如同跳舞一般,要保证身体收放自如,除非有具体的情节要求。人的身体与呼吸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而舞蹈动作也是一样的,呼吸不可能一直是平稳的,所以在演唱中需要确保吸气、呼气上的合理习惯。在橄榄腔中一直组中呼吸,并需要确保演唱本身的气息绵长。为了更好使用昆曲中的润腔方法,就可以借助《牡丹亭》来进行分析。在昆曲中带腔也是运用比较广泛的,且在简谱、工尺谱中都有着准确的标记,如在《振飞曲谱》的习曲要解带腔有着不同的方式,可以说这种特点其实就是在相邻音之间停顿一下,并借助相同的音来继续演唱。昆曲中润腔方式相对较多,如上述比较容易理解的以外,还包含了滑腔与顿挫腔等,都是提升昆曲美感的腔式[6]。

结 语

综上所述,在我国民族声乐教学中要展现昆曲润腔技巧的作用,展现不同的韵味。同时还要从技术角度出发,做好形式、内容与技术等的丰富,在延续历史的基础上明确未来发展方向。所以在民族声乐教学中要做好昆曲润腔技巧的引入工作,明确教育目的,感受其中的精髓,实现弘扬与发展民族声乐的目标。

注释:

[1]梁 晶.论戏曲润腔技法在高校声乐教学中的应用[J].北方音乐,2017(04):16—17.

[2]王爱红.汲取昆曲艺术精华促进民族声乐教学[J].四川戏剧,2011(04):128—129.

[3]施 敏.学习借鉴昆曲,促进民族声乐教学[J].中国音乐,2006(04):225—229.

[4]付翠屏.民族声乐教学中昆曲歌唱技巧的应用[J].艺术评论,2012(07):141—143.

[5]殷 青.融入昆曲元素的民族声乐教学模式思考[J].企业导报,2012(05):215—216.

[6]范 政.论昆曲对高师民族声乐教学的借鉴[J].大众文艺,2009(02):146—147.

(责任编辑:刘露心)

猜你喜欢

昆曲
昆曲
单雯 昆曲国家一级演员
小蚂蚁昆曲团赴上海再展风采
2022年昆曲院团调查报告
昆曲史中流脉问题的学术检讨——以北方昆曲的名实为例
也论昆曲的形成与梁辰鱼的贡献
《红楼梦》的当代昆曲改编与经典化
大江东去浪千叠——百戏之祖“昆曲”
骆越谣
补园和昆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