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草茅”宰相马周

2022-04-29郭一超赵连稳

前线 2022年12期
关键词:贞观太宗唐太宗

郭一超 赵连稳

马周(公元601―648年),字宾王,唐博州清河郡茌平县(今山东茌平)人。作为贞观之治的有力推动者,马周与房玄龄、杜如晦和魏征并列为唐朝名相。不同的是,马周出身贫寒,在仍然以门第、出身为主要选官标准的唐初,凭借着自身的才干、见识,从“一介草茅”成为唐太宗的股肱之臣。在任职期间,他曾多次上疏,以古论今,痛陈时弊,深得太宗器重。太宗与其关系融洽,曾说道:“我与马周,暂不见便思之。”还赠马周16个字:“鸾凤凌云,必资羽翼。股肱之寄,诚在忠良。”马周患病,太宗亲自为其调药,太子问候,可见当时朝堂对他的重视。

一介草茅一鸣惊人

马周早年的经历颇具传奇色彩。他自幼失去双亲,生活孤苦伶仃,但勤奋好学,尤精《诗》《书》和《春秋》等典籍,未满20岁就已经满腹经纶。然而他生性豪放,不拘小节,行为怪异,常常以酒为伴,且每每大醉。邻人见状,常讥讽之,但他不以为然。唐高祖武德初年,马周得到了人生的第一份工作,在博州(今山东省聊城市)官学担任助教。可他认为这是大材小用,做得很不开心,整日里以饮酒为乐,不务正事。马周的狂放不羁,受到当时博州刺史的责骂,说他不是做官的材料。一怒之下,马周辞去了助教的职位,游历于曹、汴二州(今山东、河南部分地区)。在友人的资助下,他准备到长安寻找机会,干一番事业,便徒步跋涉两千里来到关中。贞观三年(公元629年),马周到达长安时已身无分文,闻听中郎将常何好客,勤于施舍,便到他的家中做了门客。

唐朝自贞观元年(公元627年)开始,天下旱涝霜灾不断。贞观三年(公元629年)灾情更烈,已经危及国计民生。唐太宗焦心如焚,多次率百官求雨并极为虔诚地谴责自己。他求天不应,便召集群臣商量对策,要求无论文臣,还是武将,都要指出朝廷政令的得失,并提出几条具体可行的改进措施。这则旨意可难坏了武将出身的常何。他回到府中,愁眉不展,恰在此时,想起了在家中寄宿的门客马周,便将此事托付于他。得知常何的为难之事,马周不假思索,伏在案上,向朝廷提了二十多条中肯的建议,而且文辞优美。

第二天早朝,常何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将奏疏呈给唐太宗。太宗一看,奏疏中提出的建议有根有据,切中时弊,“事皆合旨”,确属可行。但太宗十分清楚此等奏疏,是身为武将的常何写不出来的,便问他出自何人之手。常何如实禀告:“此非臣所能,家客马周具草也。每与臣言,未尝不以忠孝为意。”太宗闻后大喜,决定立即召见马周。可是,派去召见马周进宫的人去了好半天还未回来。太宗等不及了,又派人去催。派的人回答说“就来”,但还是不见人影,太宗又叫人去催。如此一连四次,马周才从容进宫。据《贞观政要》记载:“(马周)未至间,凡四度遣使催促。”可见太宗之求贤若渴不亚于刘备的三顾茅庐。马周觐见后,太宗又向他咨询国事,两人相谈甚欢,十分投机。太宗非常赏识马周,立即安排他到掌管机要的门下省任职。随后,太宗还赏赐常何帛三百匹,奖励他为国家发现了人才。

能谋善断理政能臣

马周到门下省当了一名小官,第二年便升任监察御史。他十分感激太宗的信任,但并不一味迎合奉承,处理政务,尽力做到周密周全。据《大唐新语》记载,马周论事“援引事类,扬摧古今,举要删芜,言辩而理切。奇峰高论,往往间出,听之靡靡,令人忘倦”且“雅善敷奏,动无不中”。上任伊始,马周就给唐太宗递了一个奏章,委婉地劝说皇帝要以孝治天下,同时还要加强吏治建设,善于选拔、任用德才兼备的官吏,表彰清廉,惩治贪腐。对此,太宗皆“深纳之”。

与魏征等犯颜直谏的贞观名臣不同,马周的才能不仅表现在善于陈奏廷对、对国家大政提出真知灼见,还表现在开拓创新方面,创造性地推出了一系列切实可行、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的改革举措。当时,唐朝对官员服饰并没有严格、统一的要求,官服颜色只有黄色和紫色两种,不利于皇帝对于群臣官阶的辨识。马周建议“三品服紫,四品五品朱,六品七品绿,八品九品青”,将官服颜色分为紫、朱、绿、青四种。这项改革举措不仅方便皇帝对于群臣的辨识,也为后世官服标志的细化开了先河。

在任侍御史期间,马周积极参与整顿京城社会秩序的工作。当时的京城长安是世界级大城市,也是唐朝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人口众多,社会秩序的好坏关系到朝廷的安危。为了维护社会治安,长安城在夜里实行宵禁。每天早晚派士兵在各街道“传呼以警众”,告知居民可以出行,提醒百姓开始宵禁。这种办法不但给巡逻的士兵增加极大的体力消耗,也起不到警卫防盗的最佳效果。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马周上书建言“诸街置鼓,每击以警众”,即在直通城门的六条大街上设置街鼓,每天五更或日暮时,随着承天门上“咚咚”的鼓响声,六条大街随后擂鼓三千声或八百声,各宫门、城门及坊市门打开或关闭。如有盗窃或紧急情况发生,也可击鼓传信,官兵获悉后及时处理。这一建言被采纳并实施后,“令罢传呼,时人便之”,对保障长安城和市民日常生活的安全发挥了极大作用。

除此之外,马周还推出了改进长安城交通秩序的举措,规定凡宮殿门和城门,入由左,出由右。我们今天习以为常的出门靠右行驶,就是马周的首创。马周又提出了有关驿站管理制度的改革方案,“飞驿以达警急”,即采取更换马匹的办法快速送达情报,提升驿站的传递能力。另外,马周还命令将驿站的马尾截去一段,与一般马匹相区别,以避免有人因私滥用驿站马匹的行为。

《陈时政疏》第一奇文

最为世人所称道的是马周于贞观十一年(公元637年)写就的《陈时政疏》,又名《贞观十一年上书》。该奏疏语气平和,切中时弊,含义深刻,针对当时政治上的种种弊端和隐患,提出了改进的措施和解决办法,表现出一个政治家清醒的洞察力和远见卓识。毛泽东对这篇文章给予很高的评价:“贾生《治安策》以后第一奇文。”

在这篇《陈时政疏》中,马周直陈己见,不事虚饰,指出要使大唐王朝长治久安必须“恩结于人心”。为此,他建议:

节俭治国,力戒奢侈。马周认为,治国之道,全在广施德化;广施德化,重在自身节俭、施恩于人。夏、商及两汉分别延续数百年,皆因“积德累业,恩结于人心”的缘故。从魏晋到隋朝,均为短命王朝,根本原因在于“创业之君不务广恩化,当时仅能自守,后无遗德可思”,也就是说创业的君主当时仅凭风云际会成事,后世没有可以承接的人心德泽。在总结历史经验之后,马周针对唐太宗一朝日渐奢侈的现状,指出“今陛下虽以大功定天下,而积德日浅”,因此,特别需要自身带头节俭,对下属和百姓广施恩泽。

关心百姓苦乐,宽徭减赋,不可横征暴敛。马周认为,国家兴亡和百姓苦乐两者具有密切的联系,“自古以来,国之兴亡,不由积蓄多少,唯在百姓苦乐”。国家贮积要与民力相称,在民困未苏的时候,国家如果一味囤积财富,结果适得其反,这已被隋朝的历史所证明。贞观初年,霜灾歉收,一匹绢只能换得粟一斗,百姓知道陛下非常爱怜他们,所以人人自安,从无讪谤抱怨之词。近五六年来,连年丰收,一匹绢可以换十几石粟,然而百姓却认为陛下不关心他们了,“咸有怨言”。为此,为政者切勿增加繁重的徭役和“不急之务”,让百姓安居乐业。

反对分封诸王。针对唐太宗欲让宗室诸王和功臣任州刺史,且“世世永袭”之举措,马周指出:“自汉、晋以来,乱天下者,何尝不是诸王?皆为树置失宜,不预为节制,以至于灭亡。”他借前朝倾覆的事实,提醒太宗可以让诸王和功臣富有,但不要使他们世袭藩镇,务必接受汉、晋分封的教训。

谨慎选用地方郡县官员。多年社会底层的生活让马周深刻地认识到,刺史、县令这样的地方官是直接影响朝廷在百姓心中形象的重要官职,也直接关系到百姓的生活是否安宁。马周建议:“临天下者,以人为本,欲令百姓安乐,唯在刺史、县令。县令既众,不能皆贤,若每州得良刺史,则合境苏息。”因此,他建议朝廷选用地方官要注重品德,要有试用期,宰相要从地方官中选拔。对此,唐太宗深表赞同,并说“刺史,朕当自选;县令宜诏京官五品以上,各举一人”。

今天看来,马周的这篇奏疏仍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意义。贞观之治是中国历史上的盛世,马周身处盛世之巅,对历史大势有着时人罕有的深谋远虑。在贞观十年之后,太宗有所懈怠之时,马周通过奏疏,向太宗痛陈民心向背与天下得失的关系,劝诫他以隋亡为鉴,吸取历史教训,继续励精图治,以“為子孙立万代之基”。太宗阅后,称赞不已。这篇《陈时政疏》对延续贞观之治的局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贞观十九年(公元645年),唐太宗亲征辽东,特命时任中书令的马周辅佐太子,兼太子右庶子,留守长安。等太宗回朝后,又让马周兼吏部尚书。贞观二十一年(公元647年),加银青光禄大夫。此时的马周已经走到了职业生涯的顶点。遗憾的是,此时的他深染消渴之疾(糖尿病),经年不见好转。太宗十分关心他的病情,不仅派御医为其治病,而且亲自为其调制汤药,皇太子也亲临问候。可惜这一切努力没能挽救他的生命,贞观二十二年(公元648年),年仅48岁的马周去世。

去世之前,马周将自己为官以来所有的奏事表章要回来,一律烧掉,感慨地说:“管仲、晏婴以披露国君的过失,希望留名后世,我不愿这样做。”马周用这种方式报答了对他有知遇之恩的太宗。马周去世后,太宗非常悲痛,亲自为他举哀,追赠幽州都督,甚至把他安葬在预先为自己死后修建的昭陵墓地。

(作者简介:郭一超,北京联合大学讲师;赵连稳,北京联合大学教授)

责任编辑/金蕾蕾

猜你喜欢

贞观太宗唐太宗
不因有恩于人而自矜
不因有恩于人而自矜
浅析唐太宗的文化人格
唐太宗是被骗死的
从理据出发展开高品质评价——以《谏太宗十思疏》为例走进文言文深处
肱骨良臣魏玄成
唐太宗 善听劝谏
唐太宗用人之道探究
太宗纳谏
唐贞观年间“罢大都督府”事考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