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后思索:中国电影“人民性”的一种方法论

2022-04-29何东煜

电影评介 2022年22期
关键词:文艺理论人民性文艺

一、缘起:从中国电影“人民性”研究说开去

(一)明晰的中国电影“人民性”研究及其背景

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中国电影创作中的“人民性”就以社会主义建设和意识形态引领为概念内涵,并在“十七年时期”概念得以稳定。直到20世纪70年代末,“随着改革开放后西方的各种文艺思想纷纷进入中国,中国电影界围绕着‘电影语言的现代化、电影与戏剧的关系、电影与文学的关系、巴赞纪实美学、现代文艺思潮与现代电影的关系等问题展开了一系列的学术论辩与学术争鸣。”[1]人性、人的解放与人道主义的实践在电影中成为主体和表征,但同时,本应蕴含多重意义的文艺人民性,亦被相当程度地误读为单一的、阶级论调下的“集体性”,逐渐在电影学术研究视野中边缘化。至此,在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的研究中,对文艺人民性及具体到中国电影人民性的真正内涵、历史、理论研究等依旧没有被重视铺开。

犹豫之中,上世纪90年代更猛烈的市场经济体验和西方文化飓风式袭来,人们又将眼光转向了西方后现代理论等,开始了长久的,用本属于西方研究的工具、方法解答中国问题,电影研究的主体性逐渐开始消解。同时,文艺尤其是最具大众传播性的电影艺术,因为与政治、经济、文化密切的互动关系,实际上一直具有专业学术研究与社会公共话语进行交流、讨论的双向渊源和空间深度。但是,由于90年代以来网络、消费等现实的冲击和电影学术阐释面向民间的势微,这种应然双向的互动促进,甚至变成了社会公共讨论影响专业学术关注的趋势。时至今日,尽管已有众多学者对宏观的“文艺人民性”命题进行研究解读,但中国电影这一具体的、最具当代性和影响力的艺术形式却依旧未被关注和深入探讨其人民性问题。

在电影艺术创作作为实践活动的层面,中国电影的人民性解读、源流梳理和当代性建构都是一个需要关心的命题。较之传统的其他艺术门类,电影艺术具有突出的个性与时代性。在文艺人民性视域下,电影人民性的一个重要议题是电影艺术与人民、人民性的历时性关系及其呈现,即“我是如何”。而在文化传承的视角下,亦不可忽视中国电影人民性客观方面与中国社会、中国现实对话互动的共时性关系,即“我如何是”。学者陈山认为:“中国电影之所以是‘中国电影,和政治、经济、文化整体性观照的共时性核心亦密不可分。中国电影史在整体形态上应该呈现为一个空间形态的常态的丰富复杂的文化系统,而不只是在时间轴线上呈现的电影艺术本体变革的一个个孤立的点。”[2]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或者更具体的中国文艺、中国电影人民性研究,是解决西方话语阐释中国电影、西方理论剪裁中国现实这类问题的可以切入的方法和视角。中国电影有无人民性,其人民性源流何在?人民性在中国电影各个阶段的特点和表征是什么?中国电影人民性未来如何良性实践等一系列问题的最终答案,都需要被关注、被重视、被探索。

(二)中国电影“人民性”研究的双重意义

电影作为具有大众传播影响力的媒介,已成为文艺人民性研究视域下不可忽视的当代命题。电影被“文艺”“艺术”等更宽大的范畴囊括,在文艺人民性研究蓬勃发展时,却少见专门的、系统的中国电影人民性历史梳理研究和本体论、认识论及价值论解读。

1.理论意义

中国电影人民性研究为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和中国电影研究提供了一个具备时代性的新视角。一方面,电影是中国文艺形式中最重要的一种,对其人民性研究不仅是对文艺人民性理论的坚持、发展和丰富,更是对自身学科研究的学理深化和方向拓展。电影学科自20世纪80年代起就不断地受到西方理论冲击,并且在学术研究中出现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话语逐渐边缘化的态势。近年来,电影学科研究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古代文艺理论等研究开始渐渐形成对话,努力唤起并建构着自身主体性;同理,对人民性这一问题进行研究和阐释是在民族的、传统的另一维度,即马克思主义的、当代的中国维度上的契合与深化。由此,亦可作为参照坐标,学界开始反思对中国电影研究和实践问题过度依赖西方理论话语、西方评价标准的现实之惑。

学术界和电影界自上世纪80年代后,开始重视形象思维向内转为感性的、心灵的、情感的、个体的思维,“关于现实主义、人性、人道主义等问题的讨论,有助于电影思想战线的拨乱反正”[3]。不少学者和电影艺术创作者在这个时期形成了“人民即政治”与“个体才是人”的对立认知。故在电影研究领域,迄今为止中国电影人民性内涵里稳定的、应有的“人”和“人民”的关系一直都未得到系统、妥善的言说;“人——个体、具体”和“人民——集体、抽象”长期以来都是讨论的焦点,也并未在电影研究的整体视野上形成一种合理的阐释。在当代语境下,中国电影人民性研究可以试图将这种阐释向前一步推进。

2.现实意义

中国电影人民性的研究进路,必然是一种认识论和本体论的辩证统一。“人民性”本身就是在不断流动、延伸和演变的,在时代中能够找到具有本质性、稳定性、建设性、前进性的人民性艺术创作和审美规律,在把握规律中方可更少地走弯路,进行合理的实践创新,更好地促成与时俱进。更进一步看,除了电影学术研究和电影创作实践本身,中国电影人民性研究还可以努力改善目前社会公共探讨趋于单向性影响学术专业研究的现状,促进二者之间完成双向积极的良性互动,这也是一种中国电影人民性研究对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大众化的贡献。

二、现状:中国电影“人民性”研究趋势

(一)国内研究历程①

“人民性”作为中国电影史论和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中共党史党建等多学科研究中的重要命题,并非长期受到国内理论界的关注。实际上,对“人民性”的关注在近十年才出现明显的上升趋势。同时,“人民性”这一具体表述在中国电影研究中也并未成规模。

如图1所示,以中国知网数据库为代表,在其中进行篇目主题词“电影人民性”及题名“电影人民性”检索,发文情况趋势如图1所示:

可以看到,对中国电影人民性的研究自2014年后才出现渐起之势。而已有研究文章的主题则较为集中地呈现在“文艺观”“十七年电影”等范畴。对电影“人民性”的理解,依据现有研究成果可知,学者们更关注其与政治、意识形态的联系。对相关成果进一步了解后发现,它们从研究侧重到研究方法,都以线性的、切面的分析为主。此外,少数文章主题涉及电影民族化、延安文艺、现实主义等关键词。

而以“人民性”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中进行篇目主题检索,可查得文章共有2917篇(如图2所示):

就“人民性”为主题的发文趋势看,也可发现是在2014年后有明显增长。而依照其研究细分主题分布可知,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共党史、新闻学、文艺理论等是四个较为集中的学科专业领域。将图1、2综合比较,可以明确发现电影领域人民性研究的滞后。

再以“人民性”为书名包含的关键词在全国图书馆参考咨询联盟网站中进行检索,可查得共有23本;在全国图书馆参考咨询联盟中进行“人民性”为主题关键词的图书及期刊知识生产检索,生成学术发展趋势曲线图(如图3所示)如下:

综合来看,国内学界对文艺人民性研究的基本历程情况主要如下:

20世纪50年代是文艺人民性研究的第一个高潮时期,在查阅资料的过程中,一大批翻译的苏联文艺理论著作、手册进入笔者视线。就“人民性”这个词汇本身来说,苏联相关译著中出现的频率远高于国内。20世纪80年代是文艺人民性研究的第二个高潮时期,人民性开始被短暂关注,但这一时期的研究更多是以人性、人道主义、人的主体性以及民族性等为焦点。随后直到进入新世纪交接,就艺术学术研究领域来看,人民性则被长期边缘化。概览这种冷落的原因,一方面来自西方文艺理论的冲击;另一方面,其实是过去长期的阶级斗争话语下,人们对“人民”这一概念中指向集体、群体等内涵的误读已经形成了惯性思维。正如学者陶东风所说:“无论是普遍主体性话语、人的自由解放承诺还是文艺学学科自主性诉求,都与当时的思想解放运动紧密相关,它们本质上依然带有强烈的功利性、意识形态性乃至于政治性。”[4]

人民性研究以及文艺人民性研究的第三个高潮时期是进入21世纪以来,其最为凸显的两个研究热潮:一是对人民性的话语及其周边进行研究,用以解释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等问题;二是对国家领导人的文艺讲话、文艺思想进行研究,在政治哲学的宏观框架下对文艺讲话、文艺思想中的人民性及其周边进行阐述。遗憾的是,较少有系统而深入地研究具体艺术门类的(如电影的)人民性内涵问题,即缺乏对文艺(包括如电影等具体文艺形式)人民性本体论、认识论的研究。而有许多以人民性概念理论发展的历史为本体的研究——即“人民性”只是一个评价条件或艺术作品、形式应具备的一种抽象理念属性,缺乏了对人民性具体审美、价值、内涵及文艺人民性的具体实践、历史、现象的系统深入的探讨。

2014年10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①。随后,文艺人民性研究再次被众人关注,开始逐渐成为近年来学术界、艺术界研究的新热点。

(二)国外研究概说

“人民性”关键词和围绕其核心建构的“文艺人民性”和“电影人民性”主题词,是极具中国特色和语境的词汇。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和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研究在对马克思主义经典和结合自身实践这两者的态度上,有根本的不同和差别。这一词汇在历史的转向里可拆解为人民和民族的研究。除马克思、恩格斯著作中可以显现出对文艺的碎片关注外,近两个世纪以来,已形成较为连贯性的他国研究关注,即俄国——前苏联文学、文艺对该概念的研究。俄国文学方面形成了有如普希金、果戈理、涅克拉索夫、陀思妥耶夫斯基、车尔尼雪夫斯基、托尔斯泰、高尔基等为代表的进步文学家对人民性概念的丰富和发展;文艺理论方面有如别林斯基、杜勃罗留波夫等使用相关概念,论述一种积极进步的文艺观,继而到列宁——无产阶级革命的导师,真正构建起了列宁主义文艺人民性思想,前述的学者的观点也成为其重要的文化思想资源,列宁因此对人民、艺术乃至电影有过直接的、详细的论述。此外,还有托洛茨基等人。这部分研究几乎已经被国内进行了大量译介,尤其在1949—1965年期间,中国所接触的世界文艺理论和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输入基本都来源于此。新中国成立至今,宏观文艺理论层面对上述内容的研究已经相当成熟。

而国外理论界最具代表性的当数西方马克思主义。自20世纪30年代起到60年代末,在这一跨度中鼎盛发展,法兰克福学派、存在主义马克思主义、弗洛伊德主义马克思主义、结构主义马克思主义等流派纷纷出现,并在70年代和90年代出现两次转向。他们不同于非马克思主义思想家,又区别于传统马克思主义。此外,在文艺和电影领域,他们对中国影响最大的是后现代理论研究、哲学转向研究的输入等。对于中国电影乃至人民性内涵外延涉及的特定概念如人民、政治、文化和具体历史史实,形成了紧密围绕政治、电影成为窗口、进而较为忽视艺术规律和审美性的研究偏向;或更多以一种政治起点批判、线性直接切入、个人化故事化叙述的方式展开,缺乏历史与逻辑的统一。另一极端则是在对中国电影进行研究时完全与政治形成分野,践行纯粹的精神或观念上的艺术性研究。尽管如此,国外对中国电影研究的相当一部分观点和方法却已经对国内电影研究产生了宽泛的影响,翻阅近年的诸多学术期刊即可明晰。

综观至今国内外学术界对“中国电影人民性”所涉及的中国电影史、电影美学、电影文化、电影理论及人民性、文艺人民性、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的研究,可以说国内的研究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比较系统和深入地对“人民性”在政治哲学、文艺理论方面的发展历程、宏观论述、本体论等进行了研究;第二,对中国传统文化、古典艺术、古代文艺理论与中国电影的发生、发展问题研究已经成为显学;第三,对中国电影艺术不同阶段的本体、现象、文化研究等已经相当成熟。

但相对而言,对于文艺人民性、电影人民性中“集体”内涵的关注远大于其中另一重要的内涵——个体的、现实的、具体的人以及人的艺术实践与主体性、人与文艺(电影)关系的研究,还没有得到较为深入、系统的探索。同时,就电影作为具体的艺术学科而言,其人民性的解读被宏观的文艺人民性所涵盖和抽象,亟待进行具有鲜明学科主体性的、系统的分析和阐述。最重要的是,中国电影人民性的研究不仅仅需要在纯粹学理视角上取得突破,也与电影艺术的实践性密切相关。由此,只有打通专业学术研究和社会公共探讨,才能反向作用于市场化的电影创作。学理研究的终极目的不是自足而乐,而是需要努力尝试与艺术实践产生一种对话,并开启真正的良性互动。

三、进路:马克思主义的介入与“从后思索”方法

(一)回归马克思:何为“从后思索”法?

“从后思索”法出自于马克思经典著作《资本论》。这是他在分析资本主义社会商品拜物教的历史和性质时提出的一种科学的研究方法,体现出马克思主义哲学历史研究与逻辑分析方法的辩证统一。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1卷中如是写到:“对人类生活形式的思索,从而对它的科学分析,总是采取同实际发展相反的道路。这种思索是从事后开始的,就是说,是从发展过程完成的结果开始的。”[5]在《政治经济学批判(1857-1858年草稿)》中,他写到:“这些启示连同对现代的正确理解,也给我们提供了一把理解過去的钥匙”。[6]这种从事后到相反的道路、从现代到过去的“时间次序上的逆向考察”[7],彻底揭示了物质实践与观念认知的关系,完成了科学的历史思维的确立。而之中所包含着的——由结果逆向溯因考察,这里的从结果出发就是立足于当下,旨在直面现实,凸显着这一方法强烈的现实问题意识和现实批判意识。更实现了“逻辑关系上的逆向推导”[8],从本质上否定了先验主义。

除此以外,“从后思索”还有一句十分经典而被人广为熟知的表述——人体解剖是猴体解剖的一把钥匙。原出自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资产阶级社会是历史上最发达和最复杂的生产组织。因此,那些表现它的各种关系的范畴以及对于它的结构的理解,同时也能使我们通视一切已经覆灭的社会形式的结构和生产关系……人体解剖对于猴体解剖是一把钥匙。低等动物身上表露的高等动物的征兆,反而只有在高等动物本身已被认识之后才能理解。”[9]所以,在分析资本主义经济时,马克思选择了当时最成熟发达、最具有代表性的英国作为对象,从较为高级的、发达复杂的发展状态逆向回到较为低级的、落后简单的发展状态,凸显着他发展的、动态的眼光。“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有些原来是胚芽状态的东西,后来成了有充分意义的内容;有些原来喧嚣一时的内容,后来倒可能销声匿迹;有些原来完全隐秘状态的因素,后来则控驭一切。”[10]这种对历史的开放性和连续性的认知,打通了当下、过去和未来,事物的发展都是辩证上升、不断前进的,把“当下——过去”的“从后思索”动态转变成了当下,既是过去的未来,也是未来的过去,终结了过去历史似乎都以当下为目的论的误区,批判了封闭性的认知,历史成为了生成的。

“从后思索”法告诉我们,历史不是静止的、孤立的、先验的,历史本体论的真正确定和发展,有赖于历史认识论的探讨和发展。辩证唯物史观表明,历史任一时期都成为构成今日完备的参与项。

(二)中国电影“人民性”研究何以“从后思索”?

1984年,学界前辈郑雪来在论及建立中国特色的电影学的设想展望时写到:“电影学既然是艺术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显然是需要解决方法论问题的,尤其需要掌握马克思主义艺术学的方法论。”[11]1992年,在谈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电影理论建设问题时他又写到:“电影理论作为文艺理论或艺术理论的一个组成部分,也要服从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基本原则,诸如反映论、典型论、人民性原则,等等。”[12]而“从后思索”,即是中国电影人民性研究这一命题与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相遇后一种可能而恰当的马克思主义方法。

“从后思索”亦是整体性电影史论研究的指向。它与整体性电影史观的中国传统思想资源产生了一次同行共向的对话。“中国传统哲学倾向于连续性的无限的有机整体观,其基本特征可主要归纳为天人合一的整体结构、生生不息的整体功能与和谐稳定的整体目标。黑格尔和马克思关于历史与逻辑一致的思想原则,也通过纵向性与横向性的理论考察,试图抵达对整体性的全面把握”[13],将朴素的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与中国电影人民性研究这一当代文艺史论范畴的研究进行了契合。其所打通的当下、过去、未来的连续的、开放的历史,时刻自我批判着线性方法可能造成的当下目的论,这一中国电影人民性开放的研究实践,亦是一场“‘发生学的深入思考和挖掘。”[14]“用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发展观点研究中国电影历史,看到的就不仅是一桩桩历史事件,一家家电影公司,一个个历史人物,而且它们彼此相连,不断变迁;当把任何一个历史阶段作为现实进行考虑时,也会发现,这现实不仅是它自身,而这自身之中还沉积了历史,并包孕着未来。”[15]

从结果出发逆向溯因,把握中国电影人民性凸显优长和存在问题的现实,理清文艺人民性与电影人民性的发生、发展关系,回到历史去对中国电影人民性这一命题进行求根溯源,寻找历史中中国电影人民性稳定发展的阶段性内涵特质、代表性审美经验与受众的接受规律等,继续关联当下现实进行存在问题的回答和反思;始终带着问题意识,立足电影作为艺术审美实践的学科研究根基,综合运用电影作品、政策文件、评论文章、社会事件、影人交往等多向度的典型文本,与其他历史材料交叉综合进行关联思考、源流互质,回答当代中国电影人民性命题;再转换当下为未来的过去视角,进行中国电影人民性的既有历史概括分析和学理提炼。找到其中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稳定内涵,对随着时间进展而上升的、建设性的优秀规律进行思辨总结,并对未来中国电影人民性的实践发展尝试给出建议。由此,不断促进中国电影人民性研究的历史生成,即恩格斯所说的:“人类始终只提出自己能够解决的任务,因为只要仔细考察就可以发现,任务本身,只有在解决它的物质条件已经存在,或者至少是在生成过程中的时候,才会产生。”[16]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人民不是抽象的符号,而是一个一个具体的人,有血有肉,有情感,有爱恨,有梦想,也有内心的冲突和挣扎。”[17]回溯到1979年,邓小平在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上的祝辞指出:“人民是文艺工作者的母亲。一切进步文艺工作者的艺术生命,就在于他们同人民之间的血肉联系。忘记、忽略或是割断这种联系,艺术生命就會枯竭。人民需要艺术,艺术更需要人民。”[18]再回溯到1942年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指出:“无论高级的或初级的,我们的文学艺术都是为人民大众的,首先是为工农兵的,为工农兵而创作,为工农兵所利用的。”[19]继而回溯到列宁曾经指出:“艺术属于人民。它必须深深扎根于广大劳动群众中间。它必须为群众所了解和爱好。它必须从群众的感情、思想和愿望方面把他们团结起来并使他们得到提高。它必须唤醒群众中的艺术家并使之发展……我们必须经常把工农放在眼前。”[20]仅文艺与人民关系的这四段表述,就清晰地验证了“从后思索”方法的连续、开放与生成。

我们必须特别明晰,中国电影人民性研究不应全盘拒绝西方现代理论资源或简单地复刻套用中国传统文论,更不可以去历史化、疏离实践,将其仅仅聚焦于纯粹的精神、意识、观念层面。“我们对中国传统文化资源的梳理,还是需要有现代性的观照和现代话语体系的重新建构。”[21]“同时还要借鉴西方话语体系,把对我们有用的东西进行一个创造性的转换。”[22]中国电影人民性研究是连续生成的而非目的论的,中国电影人民性实践也应该是开放的而非封闭自满的。

结语

电影的人民性研究视角,是对文艺人民性研究的具体化思考和阐释。“马克思主义理论毋宁说是扮演着一个媒介性的角色,重心则在于发现‘现实。重视现实、分析现实,这本身就是‘现实推动的结果。”[23]“从后思索”将促成跨学科之间的对话,将戏剧与影视学、马克思主义哲学、文艺学和历史学等进行学科之间的交叉互动,进而丰富中国电影研究的跨学科范围;亦可均衡当代中国电影研究与中国传统文艺、中国古代文论的关注,促进中国电影研究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面向和方法的扩展;亦可给当下正火热进行的中国电影研究的西方理论范式以比较思辨,拓宽中国电影研究的广度和空间。

①本小节所有图示的检索结果、趋势呈现等,均截止于2022年7月31日。

①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EB/OL].(2015-10-15)http://www.scio.gov.cn/m/31773/31774/31783/document/1451734/1451734.htm.

参考文献:

[1]刘磊.论20世纪80年代郑雪来的电影学术思想[ J ].当代电影,2021(11):127-133.

[2]陈山,钟大丰,吴迪(启之),李道新,吴冠平.关于中国电影史学研究的谈话[ J ].电影艺术,2007(05):46-58.

[3]光辉的成就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三十五周年文集 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622.

[4]陶东风.“主体性”[ J ].南方文坛,1999(02):11-14.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92.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46卷 上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458.

[7][8]王维平,韩璐.马克思“从后思索”哲学方法论语境中的“历史思维”[ J ].山东社会科学,2019(09):81-87.

[9]马克思恩格斯文集 第八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9.

[10]朱振惠.吕振羽历史研究中的逆向考察[ J ].历史教学问题,1988(04):37-40,58.

[11]郑雪来.电影学及其方法论问题——兼谈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电影学的一些设想[ J ].电影艺术,1984(03):28-42.

[12]郑雪来.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电影理论建设问题[ J ].电影艺术,1992(02):13-20.

[13]李道新.中国电影史研究的主体性、整体观与具体化[ J ].文艺研究,2016(08):82-92.

[14][21][22]饶曙光,李道新,李一鸣,万传法,孟琪.对话与商榷:中国电影学派的界定、主体建构与发展策略[ J ].当代电影,2018(05):4-17.

[15]李少白.中国电影史研究方法[ J ].文艺研究,1990(04):55-59.

[16]马克思恩格斯文集 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92.

[17]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5-10-15(002).

[18]三中全会以来 重要文献选编 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267.

[19]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一九二一-一九四九)第十九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301.

[20]列宁论文学与艺术[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71.

[23]周展安.“向下超越”的中国革命及其意义——一个思想史的考察[ J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20(11):91-97,109.

【作者简介】  何东煜,男,甘肃张掖人,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博士生,主要从事电影史论与批评、电影教育研究。

【基金项目】  本文系2021年度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后期资助重大项目“建党百年中国共产党价值观与中国电影发展路径研究”(项目编号:21JHQ005)阶段性成果。

猜你喜欢

文艺理论人民性文艺
试论人民性是中国共产党的本质属性
把牢信访工作的政治性和人民性
1942,文艺之春
Can “Contemporaries” Know How to Read?
假期踏青 如何穿出文艺高级感?
中国文联出版社“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论著书系”
□文艺范
立法人民性的四条实现途径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在当代下的发展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当代形态建构的困境与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