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线电视网络智能化运维系统的建构和应用
2022-04-29孙磊
孙磊
关键词:有线电视网络;智能化运维系统;建构
1引言
历经二十多年的高速发展,宽带业务逐渐发展为一个综合性服务,其中包括宽带接人,对网络设备的复杂性和维护提出了更高要求,随着电信业务的同质化竞争日益激烈,广电面临严重的用户流失,其创新、高效的运营能力将是广电今后发展的一项重要核心竞争优势。
2广电运营支撑系统现状分析
对于国内主要的通信运营商来说,我国的运营商在运营支持系统的設计和建设上起步比较晚。广电在不同区域的运营情况也是千差万别,发展并不平衡,OSS系统的开发进度也相差甚远。近年来,随着“三网融合”的迅猛推进,各地区的广电公司对自己的业务体系建设日益关注,部分高速发展的广电公司已逐渐建立起一套设备维护、服务保障、综合业务激活、综合资源管理、运营支持等综合服务的体系,为广电企业的精细化、网格化管理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以北方广电为例,在经过多年的城市、县、区整合后,公司的规模逐步扩大,资产已经全部交给了服务器,用户的软件也会根据实际需要呈现给运营人员。IT基础架构的传统模式,没有真正的“云”,IT资源的有效共享和动态配置是不可能实现的。当前,我国广电运营支持系统的基础设施大多仍处于传统的垂直结构,离地面虚拟化等新技术尚不普及,资源利用率低,无法进行有效的共享、动态配置,企业运行成本居高不下。
3有线电视网络智能化运维系统分析
3.1系统简介
有线数字电视的概念,要区别于传统的模拟电视,有线数字电视的实质是利用高科技手段进行数字化技术的结果,同时是一种较为复杂的数字电视系统。数字有线电视的内容包括收集、制作和编辑等一系列的节目。此外,有线数字电视是一种广播信号传送系统,也是一种数字电视。但是,随着有线电视技术的发展,我们现在使用的电视已经从传统的电子化,转变为具有全方位提供图像以及语言等服务功能。有线电视视点将各种数码媒介进行有机整合,将数字媒介技术应用于电视,使受众能够获得更多服务,真正做到一对一的沟通。
CATV网络化管理系统以智能化的方式处理故障作业单,其功能完善、通用性强,受到了用户的喜爱,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中,其运营支持管理的核心功能被广泛应用。本系统包括两大核心,即手机客户端与后台服务器,其推广与应用对提高企业运行效率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3.2数字化有线电视技术的种类
(1)对信息资源的解码技术
数字电视的解码技术是数字电视中的一种重要技术,尤其是在数字有线电视技术发展的今天,它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相对于传统的高清电视技术,该系统最大的优点是可以有效改善信号视频的总体压缩技术。换言之,在数字电视相关产业中,采用1920显示方式对数字信号进行编码,使其编码速率由990Mbit/s降低到30Mbit/s,并通过一系列的数字压缩技术,使其能够为计算机处理系统提供有益的数据资源。
(2)音频编码技术
音频编码技术是有线数字电视系统中必不可少的核心技术,它对有线数字电视进行高效的压缩和处理,但只有经过一定的数字压缩技术,才能达到较高的音频传输质量。因此,在有线数字电视音频信号的处理中,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来进行压缩和编码。但是,目前国内大多数的音频编码和译码技术都是以MPEG-2和国外一些发达国家普遍使用的MPEG-2为基础。随着无线电视技术的不断发展,一些音频编码技术仍然无法适应技术发展的要求。
3.3系统功能目标要求
CATV网络的智能化运营管理在支撑市场、定位市场、建设网络、完善网络、提升用户良好的用户体验等方面都有着明显的优越性。本系统在实际运行中的应用既能提高运行效率,又能有效促进企业的业务推广。为了提高市场反应能力,必须准确掌握和确定市场,找到符合市场发展需要的营销方法,精确定位目标顾客。另外,为了更好地挖掘用户的消费潜力,需要更多地关注用户的业务类型。因此,在CATV网络智能化运营系统建设中,必须从基础网络建设人手,把资源和评估管理有机结合起来,从而提高网络效率。在完成基本网的建设后,就必须建立健全的网络运行机制,使其能够更好地规范运行人员的日常维护,提升整体的故障反应能力。最后,在此基础上,建立并完善大型数据库,实现故障预警与智能维护。系统能够在故障发生前,精确地发现潜在问题,并对潜在问题进行定位、诊断和解决,通过智能维护的方式,全方位地解决系统问题,确保系统正常、稳定、可靠、安全地运行,并为以后的推广和普及奠定基础。
4系统建设的总体要求
4.1APP界面设计要求
在实际设计中,应遵循“适度”的原则,以保证APP界面的设计水准能够满足使用者的视觉感受。同时,要做到字体和文字的颜色、大小、布局等设计风格的统一。其次,在界面的色彩设计中要坚持“柔”,色彩搭配要讲究“和谐”,不能过于强调色彩对比。然后,颜色要有一定的亲和力,颜色不能太亮。最后,要确保菜单的布局正确,菜单布局要符合布局密度,并合理使用空间。
4.2专用智能终端的技术要求
(1)具有基本通信技能,如打电话、发短信、上网等。
(2)对Android平台的支持。
(3)光功率检测、六波长光功率检测、通用测试接口,适用于光纤TTH开通过程中的光电功率校验。
(4)在光纤维修过程中,采用红色光源,检测光纤质量,准确定位故障部位。
(5)具备用于测量数字电视通用指数的场强仪表功能。
(6)节能,在软件上要考虑终端的特点以及能源消耗,保证电池的续航能力。
(7)为满足现场作业特点,终端必须具备一定的行业标准,具有防摔、防震、防水等特点。
4.3系统的非功能性需求
(1)总体要求:对各种操作的响应速度必须在5s以内,网络的平均响应时间不得大于8s;保证系统总体设计风格一致,软件接口简洁,布局合理,易于上手,易被用户接受。
(2)安全需求:有些涉及安全的指标,需要采用用户认证机制,对企业核心设备的故障、重要工单等重要信息进行加密,对企业的重要资料进行加密,并有严格的访问权限限制,以确保系统在运行时不会被窃取。
4.4系统功能架构
该系统分为两大类:一是掌上运维客户端,二是后台应用服务器端。两个部门分工明确,各自承担各自的职责,该方案的核心是处理企业的业绩层级和人机交互的网络,为各个运营支撑系统在后台进行数据的交流与处理提供支持。
4.5有线电视网络智能化运维系统的建构要点
在建设CATV网络智能化运维系统的过程中,必须坚持与时俱进,为适应智能开发的要求,除了要实现一般网络管理员所具有的维护功能外,还要在有效解决运行中遇到的难题上取得新突破。施工应注重以下几点.
(1)手机前端的客户机必须与硬件设备紧密合作。首先,将硬件设备上携带的电视场强计的功能整合到前端移动客户端程序中,使其与硬件有机结合。其次,为了确保整个运维系统的强大功能,必须进一步挖掘并实现其他的智能功能。例如,可以深入挖掘并实现POS机的刷卡功能,让网管人员进行维护时也可以上门服务,从而大大提升工作的效率和效果。
(2)应用云计算技术,也是本系统的重点发展方向。云资源构建了一个智能化的专家系统,为网格管理人员提供了全面的技术支撑,有助于标准化的日常维护,加快了故障的处理速度。
(3)与其他系统的结合更为密切,如与因特网质量监控系统协同工作,使掌上运行的客户程序具有智能探头的能力,可以实时了解网络的各项性能指标,从而实现对用户网络从物理到应用的全面测试,包括网速、网络质量、服务质量等,并将采集到的数据上传到服务器中,作为未来网络维护和优化的依据。
5有线电视网络智能化运维系统的具体应用
广电公司在运行维护系统中,通过部署在运行维护系统中的后台服务器,与用户的运行、维护系统进行协作。比如,广电通过API接口对重要的信息进行收集、整合和处理:通过客户服务管理系统的“客服报障”,实现“故障工单”“投诉工单”“故障处理”“工单查询”等多项功能。将PC端的数据通过智能终端进行数据传输,并通过移动无线网络进行在线管理,使广电公司的故障维修工作的质量和工作效率得到了极大地提高。另外,还可以手机下载安装该软件,通过移动办公的方式进行智能化的工作,减少后台维修工的工作压力。这可以减少运营费用,提高运营效率及运营效益,从而全面提升运营商的核心市场竞争力和生产率。
在因特网时代,有线网智能化运营管理系统的应用,既可以有效提升运营商的运行效率,又可以降低运行费用,以及确保设备的运行性能。同时,通过API接口的标准化,将运维系统的数据与其他系统进行共享,使各系统能够协同工作,从而为广电公司建设运营管理体系奠定良好的基础。虽然这套运维系统有很高的实用价值,但它还处于初级开发阶段,因此,要根据具体的工作需求,对其功能进行不断地优化和改进,以推动整个运维体系的健康发展。
(1)后台应用服务端程序向各后台运行支持系统传送来自前端运维客户软件的数据请求,通常是通过数据协议界面实现的,有时还可以使用“页数据分析技术”。
(2)內部操作支持系统在接收到来自后台服务器的请求后,将结果反馈至后台应用程序,实施模式一般是一个标准界面,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后台应用程序会使用“页面数据分析技术”来获取来自内部运行支持系统的各种数据。
(3)后台应用程序在接收到数据后,将这些信息进行分析、缓存、加工等一系列的处理,并将这些信息反馈到前端的APP客户端。
(4)前台掌上作业客户机在收到后台服务器的信息后,按照实际需求,由客户机软件对收到的数据进行编辑。
6结束语
当前,智能化运行管理系统已在电信业中得到广泛应用,积累了许多宝贵的业务经验,但中电联合资企业在这一领域才刚刚起步,在建设这个体系时,要充分吸取国内广电行业的成功经验,并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对其进行个性化的管理,将“互联网+”的思路和020的概念结合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为客户提供“线上和线下”运营服务。本系统已经在广电公司的运行和生产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利用手机APP可以方便地进行工单的加工,极大地减少了后台的维护工作量,节约了企业的运行费用,提高了系统的运行效率,从而全面改善了运行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