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速应对老龄化挑战

2022-04-29

财经 2022年8期
关键词:老龄化农民工挑战

相当长一段时间以来,人们一直都在思考如何应对老龄化社会带来的诸多挑战。不过,在内心深处,不少人还是倾向于认为人口老龄化相对而言是个慢变量,与经济增长和就业等相比是“不急之务”。最近两三年来发生的一系列事情表明,老龄化社会的来临及其所带来的挑战,可能比人们预想得要快要多,需要各方引起重视,及早应对。

当一个社会处于经济高速增长的阶段,人们更习惯于将资源投向更具生产力的人群,以求得投入产出最大化。毋庸讳言,更具生产力和消费力的人群,其发言被倾听和重视的优先级也更高。作为相对“弱势”的群体,中国的老年人大体而言比较隐忍低调,因此也更需要从政府到社会给予更多的关注、关怀和资源投入。

作为一个大的系统,社会的有序顺畅运转有赖于作为一个个子系统的亚社会群体的机能维持在正常状态,任何一个子系统状态的失常或失灵都会影响整个系统的运转,甚至会导致其局部宕机。同理,在一个社会应对各种挑战时,真正决定其应对效率的是短板人群。比如一些地方老年人群体疫苗接种率偏低,就让人们在应对疫情的反复时面临这样那样的掣肘。

常言道功夫在诗外,今后人们应该在平时积极主动加大对老年群体的投入,包括医疗资源在内的各种资源投入,这样就能更好地未雨绸缪,在应对公共卫生挑战和社会突发事件时更从容不迫。协调老年群体这个子系统与社会整个系统的运转衔接,让资源的导入更顺畅,让社会对老年群体的关爱更精准地落到实处,离不开包括社区工作者和来自社会的志愿者等群体的居间服务。

近年来的突发公共衛生事件,还进一步凸显了充实社区卫生资源、尽快推进分级诊疗的必要性。与此同时,还要加快推出一批网点分布合理的老年专科医院,避免老年人扎堆去大医院,造成公共医疗资源的挤兑。

居家养老为主,还是社会化养老为主,要结合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和居民收入状况,不宜一刀切。如果我们能够以社区为依托,实现居家养老与社会养老相结合,有可能会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和谐养老之路。无论是居家养老,还是社会养老,无论是增加家庭医生设置,还是充实社区医疗,都需要有关方面加大与之配套的适老型事业人力资源培养建设,比如在一些职业学校增加老年护理专业等等。

今年以来,关于超龄农民工被清退的新闻屡屡见诸各媒体端口,从而引发了人们对农民工老龄化和农村养老事业的关注。如果说此前相当长一段时间人们更多关注农民工后代如何在城市落户的问题,那么当前这些“献完青春”后的返乡农民工如何妥善养老的问题,就成为更具意义的问题。

由于农业机械化的推进和农地经营权转包经年,返乡后的老年农民工基本无事可干,难以发挥更多余热。近年来由于县域经济的发展,以前多由老人看顾的留守儿童也大多转到县城就学。几种情形相叠加,返乡老人大多陷入孤寂无聊少人照顾的状态。年轻时攒下的身家大多给孩子在农村盖了房子或资助其在城里购房,导致他们手中的养老钱并不多。考虑到多数地方新农合的实际水平,大部分老人身处低水平养老的状态。

为了弥合城乡养老差距,应一方面在有条件的地区提高新农合水平,或者适度加快城乡养老并轨,一方面考虑在尊重农村老人意愿的基础上适时适度推进乡村乃至县乡集中养老。这样有利于提高公共资源对农村老人的覆盖面积和力度,也有利于国家和社会资源导入乡村养老事业。之前一些地方集中居住之所以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根源不在于集中居住,而是因为一来不尊重农村居民意愿,二来急于通过集中居住换取农民手中的土地。如果将集中居住养老与土地置换脱钩,并辅之以医疗养老资源的配套,可以想见绝大多数农村老人是乐见其成的。

在具体操作中,上级政府可以考虑适度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并通过房地产信托投资基金的方式引入社会资金,对县级城市的闲置房地产资源加以整合,推出一批针对县乡居民的养老设施,一来满足养老需求,二来还可以在此过程中提供可观的就业机会。

猜你喜欢

老龄化农民工挑战
健康老龄化十年,聚焦骨质疏松症
2021年就地过年农民工达8 700多万
以农民工欠薪案“两清零”倒逼发案量下降
对农民工不想留城不必大惊小怪
一群农民工的除夕夜
健康老龄化与养医结合
应对老龄化 中法共同课题
第52Q 迈向新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