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浙江省城市生态文明耦合协调及时空演变研究

2022-04-29郭晓曦李梅香

河北环境工程学院学报 2022年2期
关键词:子系统耦合浙江

王 珂 ,郭晓曦 ,李梅香

(1.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财经学院,浙江 绍兴 312000;2.云南财经大学 会计学院,云南 昆明 650000;3.广东财经大学 财政税务学院,广东 广州 510320)

生态文明建设强调时间纵轴上各项内涵的可持续发展,亦提出同一时间点上经济、社会、环境等方面绿色发展的横向协调。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成为建设美丽中国的必然要求。在城市生态文明评价指标构建中,陈晓丹等[1]、蓝庆新等[2]均构建了生态经济、生态环境、生态文化和生态制度等指标的评价体系,以此为基础,秦伟山等[3]新增生态人居指标,汪秀琼等[4]新增生态社会指标,李艳芳等[5]新增资源能源利用指标。上述评价体系构建指标明细略有不同,但基本思路均为生态文明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内涵的融合发展,目前指标体系构建日趋完善。

浙江城市化水平高、人口密度大、经济实力强、生态地位重,伴随着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的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必将迎来新的挑战与机遇。因此,选定生态经济、生态社会、生态文化、生态环境等4 项子系统指标对浙江城市生态文明进行评价,同时借鉴黄木易等[6]、刘承良等[7]、倪维秋[8]、李雪松等[9]、宋成镇等[10]的研究,选用耦合协调模型进行子系统协调性测算,以期为其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

1 浙江省城市生态文明建设评价

1.1 样本来源及指标选取

本研究以浙江下辖11 个地级市为研究对象,选取2009—2018 年生态经济、生态社会、生态文化、生态环境等4 项子系统指标进行城市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数据主要来源于中国城市统计年鉴、浙江统计年鉴等。

生态经济综合考虑产业结构、宏观经济、财政倾斜、居民经济等因素,生态社会涵盖公共服务、交通运转、社会保障等因素,生态文化结合教育实力、科技水平、文化普及等因素,生态环境总结环境治理、环境宜居、农业生态、工业减排等因素,最终确定浙江城市生态文明的评价指标,如表1所示:

表1 浙江城市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与权重

1.2 权重计算

1.2.1 数据标准化处理

在表1 评价指标中,刑事案件立案数、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农药使用强度、农用塑料薄膜使用强度、工业废水排放强度、工业二氧化硫排放强度、工业烟(粉)尘排放强度7 项指标为逆向指标,用符号“-”表示,其余指标为正向指标,用符号“+”表示。不同指标性质在初始处理中采用不同公式进行转换,正向指标处理公式为:

逆向指标处理公式为:

式中:x′ij——标准化值;xij——原始数值;maxxj与minxj分别为第j项指标原始数据的最大值与最小值。

1.2.2 指标权重确定

熵值法具有客观权重赋值特征,采用比重法计算第i个城市第j项指标比重:

计算第j个指标的熵值:

计算第j个指标的差异系数:

计算各指标权重:

计算结果如表1 指标权重列所示。

1.3 综合得分

浙江各城市生态文明子系统综合得分

式中:Z={JJ,SH,WH,HJ};JJ——生态经济综合得分;SH——生态社会综合得分;WH——生态文化综合得分;HJ——生态环境综合得分。

2 耦合协调度模型构建

2.1 耦合度计算

耦合度体现出子系统相互作用彼此影响的大小,根据生态文明四项子系统评价模式,构建如下模型:

式中:C——耦合度,取值于[0,1],越接近于1,则系统关系越紧密,反之越疏离。

2.2 耦合协调度模型

为了更好地反映生态经济、生态社会、生态文化、生态环境间的协调一致程度,引入耦合协调度模型:

式中:D——耦合协调度,取值于[0,1],越接近于1,则生态文明四项子系统耦合协调水平越高,反之越低。

协调指数:

鉴于各子系统对生态文明构建均具有重要推动,因此α=β=γ=μ=1/4。耦合协调划分如表2所示,其中各城市生态文明发展优势为S=max{JJ,SH,WH,HJ},短板为K=min{JJ,SH,WH,HJ}。

表2 耦合协调度划分标准

3 浙江省城市生态文明建设耦合协调发展实证分析

3.1 时间角度分析

3.1.1 子系统城市生态文明得分时序分析

通过熵值法计算2009—2018 年浙江各城市四项子系统的得分,加权平均后得到各子系统变化趋势,如图1 所示。生态文明各子系统均出现稳中有升的良好发展趋势。四项子系统中,生态环境平均分最高,这与浙江近年来环保意识持续提升、环境治理不断加强、生产生活绿色转型有较大关系,之所以生态环境增速较缓,是由于浙江历来重视生态环境的改良,走低碳、绿色的发展道路。生态经济与生态社会得分次之,两者差距较小,增长较为迅速,这与浙江的产业结构调整、经济高质量发展、公共服务质量提升、社会保障覆盖面加大等战略密切相关;生态文化得分最低,说明浙江多数城市在教育、科技与文化普及方面仍有较大进步空间。

图1 浙江省城市生态文明子系统平均水平变化趋势

各城市建设短板中,杭州2009—2013 年短板为生态经济,2014—2018 年短板为生态环境,除省会杭州外,其余10 个地级市的发展短板均为生态文化。各城市建设优势中,杭州交替集中于生态社会、生态文化,宁波交替集中于生态社会、生态环境,舟山交替集中于生态经济、生态环境,除上述城市外,其余8 个城市2009—2018 年生态文明优势均为生态环境。综合浙江整体情况,生态环境在浙江省城市改革发展中得到了较好的保护,生态经济与生态社会得到稳步有序提升,而教育、科技、文化等构成的生态文化工作目前是制约浙江多数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因素之一。

3.1.2 子系统耦合协调性时序分析

通过耦合协调度模型计算2009—2018 年浙江各城市四项子系统的耦合度与耦合协调度,进行加权平均后得到其变化趋势,如图2 所示。四项子系统的耦合度与耦合协调度均呈上升的趋势。第一阶段(2009—2013 年),各子系统耦合协调度介于0.4~0.5 之间,属于濒临失调状态,四项子系统协调发展能力较弱;第二阶段(2014—2018年),各子系统耦合协调度介于0.5~0.6 之间,属于勉强协调状态。耦合协调总体实现由低级向中级的转变,但截至2018 年,浙江下辖11 个地级市四项子系统的耦合协调度均值最高仅为0.55,尚未达到初级协调阶段,浙江城市生态文明建设仍任重道远。

图2 浙江省城市生态文明子系统耦合协调发展平均水平变化趋势

对比浙江地级市2009 年与2018 年耦合协调发展情况结果如表3 所示,地级市耦合协调度D值均有所上升,其中首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湖州上升幅度最大。对11 个城市耦合协调度进行系统聚类分析,结果如图3 所示,其中杭州、宁波聚为一类,衢州、丽水聚为一类,其余城市聚为一类。综合表3 与图3,进行如下划分:第一梯队:杭州、宁波,均已进入协调发展阶段,其中杭州处于中级协调,宁波处于初级协调;第二梯队:温州、嘉兴、湖州、绍兴、金华、舟山、台州,均处于勉强协调的磨合发展阶段;第三梯队:衢州、丽水,均处于濒临失调的磨合发展阶段。浙江城市生态文明建设中,协调发展阶段城市数量与磨合发展阶段城市数量分别占比18.18%,81.82%。同时,杭州、宁波、温州、嘉兴等城市距离高一等级耦合协调水平的差距都较小。

表3 浙江省地级市2009 年与2018 年协调发展对比

图3 平均连接(组间)谱系

3.2 空间角度分析

3.2.1 子系统城市生态文明得分区域分析

鉴于篇幅所限,图4 仅列示2009 年与2018年浙江地级市生态文明子系统得分情况,观察发现:得益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及省会杭州、副省级城市宁波的辐射带动作用,生态经济发展良好的区域主要位于环杭州湾城市群;生态社会发展良好的区域主要集中于环杭州湾城市群以及沿海城市区域,此区域经济基础雄厚,发达程度较高,为生态社会发展奠定基础;良好的生态文化发展呈散点分布,杭州遥遥领先,宁波、温州位于第二层次,但与杭州差距较大;生态环境建设总体水平较高、差距较小,除舟山外,浙西南区域城市略低于浙东北区域城市。

3.2.2 子系统耦合协调性区域分析

采用ArcGIS 软件进行2009 年、2012 年、2015年、2018 年的空间可视化表示,具体结果如图5所示。浙江下辖地级市生态文明子系统耦合协调发展能力在空间上表现出较大差异。耦合协调度较高区域呈现两点式分布,分别为省会杭州与副省级城市宁波;除此外,环杭州湾城市群区域及沿海城市区域生态文明子系统协调发展能力较好;浙西南内陆城市区域生态文明子系统协调度相对较低,尤其是衢州与丽水。比较图4 与图5 可以发现,浙江城市生态文明子系统得分与子系统耦合协调性呈现了基本一致的区域特征分布。

图4 浙江省地级市2009 年与2018 年生态文明子系统得分对比

图5 浙江省地级市生态文明建设子系统耦合协调度空间格局变化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1)2009—2018 年浙江各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稳步提升。子系统中,生态环境建设表现优异,城市间差距较小,呈现浙西南区域城市略低于浙东北区域城市的分布特征;生态经济与生态社会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环杭州湾城市群以及沿海城市区域表现优良;生态文化建设呈现散点式分布,除省会杭州水平较高外,涵盖教育、科技、文化的生态文化是多数城市生态文明提升的短板。

(2)2009—2018 年浙江发展的十年间,整体城市生态文明建设子系统协调度完成了由低级耦合协调向中级耦合协调的转变,同时城市间形成了较为稳定的耦合协调度三梯队,同时梯队间差距随时间推移逐渐减小。杭州、宁波、温州、嘉兴等城市跃居高一等级耦合协调性指日可待。

(3)子系统间的协调发展能力受区域因素的影响明显,浙江城市生态文明建设子系统得分与子系统耦合协调性呈现相一致的区域特征,表现为杭州与宁波两点突出、环杭州湾与沿海区域水平尚可、浙西南内陆水平偏低。

4.2 建议

4.2.1 拥抱长三角大湾区

长三角一体化是国家深化推进战略,浙东北区域位于此区域。浙江地级市中,8 个被囊括于长三角城市群发展规划,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为城市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助力。浙江在发展中,依据高科技产业布局,积极协同重点城市推进产业升级、技术创新和集约发展,尤其是临近上海、杭州、宁波的城市,主动依托生产服务业与民生服务业推动城市之间的融合。同时建立共建共享机制,尽早实现长三角经济、社会、文化等资源的一体化,将有助于高质量快速的提升浙江的综合实力。

4.2.2 扩大核心城市辐射范围

从生态文明建设得分与耦合协调度的辐射范围来看,核心城市对临近地区生态文明建设辐射带动效应显著,但核心城市对浙西南欠发达地区辐射带动作用则有待加强,可采取点对点式帮扶,进行城市间产业转移、人才共享、科技互助等,对浙西南生态文明的短板进行弥补,完善原有就近辐射带动的格局,进一步扩大杭州、宁波等核心城市的生态文明建设引领作用,让欠发达的浙西南地区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新亮点。

4.2.3 补齐城市生态文化短板

依托杭州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建设发展,加快培育科技型、创新型各类企业,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重视应用研究,提升科技成果服务实体经济的效能,杭州、宁波先行示范,进而全省协同推广。以产业转型升级需求为导向的新产业升级背景下的人才缺口,需要更加积极的人才引进政策支持,建立全省人才资源库,提高技术、科研、创新成果惠及面,以区域联动模式提升人才服务浙江生态文明发展的效率。

4.2.4 因地制宜开展生态文明建设

在生态文明发展中,要因地制宜地找准城市发展定位,适度开展各项工作。两点突出的杭州、宁波需进一步发展生态经济,强化生态社会与生态文化优势,保持现有良好生态环境;环杭州湾与沿海城市区域生态承载能力较强,经济发展中利用区位优势对接核心城市产业布局,走高科技发展的可持续道路,进一步提升社会保障、公共服务、交通便捷的水平,但发展中需注意生态环境的保护与优化;浙西南区域生态敏感度较高,需在保护生态环境中寻求新发展,走生态文化与生态环境结合的强市策略。

猜你喜欢

子系统耦合浙江
不对中转子系统耦合动力学特性研究
基于增强注意力的耦合协同过滤推荐方法
擎动湾区制高点,耦合前海价值圈!
复杂线束在双BCI耦合下的终端响应机理
Mother
Task 2
扫一扫阅览浙江“助企八条”
基于AC-DC-AC的异步电机系统积分反步和滑模控制
基于磁耦合的高效水下非接触式通信方法研究
网络空间供应链中入侵检测及防御子系统的投资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