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教学中教与玩的有效结合探索
2022-04-29程万强
程万强
体育课程对于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思想品德、心理素质具有综合性的意义。在课程改革不断深化的教育背景下,教与玩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对于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身体素質、学习兴趣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因此,一线教师应该立足于体育学科教学,采用教与玩相结合的方法,从而真正提升教学质量。
1 小学体育教学中教育顽有效结合的意义
1.1 增强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
一年级的小学生年纪很小,他们正处于幼儿园阶段到小学阶段的过渡时期,他们从事任何活动都是以直接兴趣为动力的,而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实现教与玩相结合,就能够完全实现寓教于乐、寓教于玩。在这样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中,能够促使小学生们积极参与体育锻炼,参与各种身体技能训练。比如,在“转呼啦圈”的教学中,教师依托呼啦圈的娱乐性特点,在课堂上,带领学生们一同展开抛呼啦圈、滚呼啦圈、转呼啦圈、钻呼啦圈的活动,用趣味性的教学形式将教学内容传达给学生们。这样一来,既能够充分点燃学生们融入教学活动的激情,促使他们积极参与身体训练,还真正能够实现师生之间的感情融和与情感共鸣,促使每位学生在课堂上精神饱满,自觉自愿地参与。
1.2 有助于加快学生个性发展
每一位学生都是有着个性的发展的人,而在一年级体育教学中,倘若学生一直处于教师的喋喋不休与指手画脚之中,那么,他们的自主性与个性将会被束缚。通过教与玩的有效结合,教师能够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给予学生更多的时间,让他们做一些爱做的活动,这对于每位学生来说,无疑是一种身体上的解放、情感上的解放和心态上的解放。比如,在沙包活动教学中,教师为学生准备足够的沙包,并让学生自己尝试一番或是与其他的同学组合尝试相关的趣味练习。这样一来,学生们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展开花样沙包游戏或是花样沙包活动,创造性的火花在整节课上不断蔓延。在教与玩的结合中,学生们也能够全身心的融入,既玩儿的不亦乐乎,也能够形成健康的情绪、坚强的意志和个性化的发展。
1.3 有助于强化体能训练
小学生们正处于身体发育的黄金阶段。在这个阶段,他们的骨骼韧性大,易发生变化,肌肉力量小,心率较快,易疲劳。不论是从身体特点来说,还是从年龄特点来说,学生们的运动负荷都不能过大,运动时间也要有限制。而通过教与玩相结合,能够促使学生在玩乐的过程中积极参与体育活动。在不知不觉中,学生们的运动量能够全面增加,体能锻炼也能够加强,身体素质自然而然会获得提升。
1.4 有助于学生智力发展
素质教育强调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而体育教育对于学生智力发展发挥着积极作用。在体育教学中实现教与玩的结合,能够让学生在体育课程中锻炼身体,接触更多的知识。比如,在“跳绳”的教学过程中,当学生们掌握了跳绳的基本动作之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开动脑筋,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设计有趣的跳绳项目。这样,学生们根据自己的主观意愿,创造出跳绳的新玩儿法。在此过程中,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的记忆能力、思维能力、创造能力,还有助于发挥学生的潜能,促进智力提升。
1.5 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心理素质
体育教学要突出“健康第一”的教育思想,这种健康不只是身体上的健康,更强调心理上的健康。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注重教与玩的结合,能够让学生在老师的教学引导下,快乐地融入到体育知识的学习和技能的锻炼中,从而助力学生获得基本的体育知识,获得与自己爱好、体质实际相适合的体育活动,这对于增强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培养学生的耐性,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2 小学体育教学中教语文结合的依据
2.1 小学生们的身体素质
小学阶段是一个人重要的身体发育阶段。在此阶段中,倘若学生们的运动负荷过大,不但起不到强身健体的作用,还会影响身体的健康,而将教与玩有效结合,能够促使每个学生在体育学习的过程中有张有弛,这对于强化学生的身体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2.2 小学生的接受能力
一年级的小学生们理解能力有限、思维能力较差,所以很多时候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教师对某一体育动作或是体育项目的讲解头头是道,虽然学生们在老师的讲解之下对这一教学内容有了大致的了解,但是还是似懂非懂,所以,为了强化学生的知识理解与内化,就必须将教与玩有效结合。通过趣味性的教学内容、教学形式与方法,启发学生,指导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促使学生理解教学内容,实践教学内容。
2.3 小学生们的成材需求
体育学科的核心目的在于育人,这种育人不仅是让学生的身体素质提升,还要让学生的心理素质得到强化,从而真正让学生在体育课程的学习中,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人才。所以这就给体育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发展学生的智力、增强学生的体质、发展学生的个性,还要注重学生思想品德的培养。而将教与玩有效结合,既能够在明确教学目的、教学方法、教学原则的基础上,让学生自我锻炼、理解教学内容,还能够真正发展学生的个性,促进他们创新、创造和发展。
2.4 小学生们的兴趣特点
小学生们兴趣广泛,好奇心强。爱玩好动更是他们的天性,为了让小学生们在体育课程中学有所得,身心得到发展,教师就应该结合教学内容,从学生们的兴趣出发,采用灵活多样、趣味横生的教学形式,而将教与玩相结合,能够在寓教于乐的过程中体现教学内容,助力学生在玩乐的过程中获得发展,从而达到体育教学的目的,也促进小学生们得到全面发展。
3 小学体育教学中教与玩结合的原则
3.1 玩而不乱
玩儿是小学生们的天性。往往玩的形式更能够激活小学生们参与体育教学的热情,提升他们学习的兴趣,更能够活跃课堂教学气氛,而肆无忌惮的玩会影响,正常教学的进程。所以,教师必须要认识到,玩儿是教的一种助力手段,强调教与玩的结合,必须要把握分寸,把握尺度,根据教学内容、学生们的兴趣爱好、教学实际需要,设计必要的玩,从根本上避免只玩不学。
3.2 循序渐进
学生们接受新颖事物,必然需要一定的过程,而教师在实现教与玩的结合过程中,必须从诱导的角度,由浅入深,由简到繁,慢慢地将教与学的形式与内容实现紧密结合,同时,也促使学生在教师的一步一步引导下体验多种玩儿的活动。比如,在锻炼一年级学生们的闪躲能力、灵敏能力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设计较为简单的“老鹰抓小鸡”的游戏活动,而学生们在这一游戏中完全掌握了这两种能力之后,就可以组织“带球躲人”这样具有一定难度的闪躲游戏,在循序渐进中既增强学生们玩儿的能力,又促使学生强身健体,获得能力与发展。
3.3 寓教于玩
将教与玩结合起来,其核心目的就是将玩作为教的辅助手段,以玩助教,然后将教与玩两者完全结合,为学生的学习服务,为学生的发展服务。而在一般情况下,玩分两种,一种是无目的的玩,一种是有要求、有目的的玩。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实现教与玩的结合,必然是有要求的玩、有目的的玩。要求是指向学生的发展,目的也是学生的发展。所以在玩的过程中,必须要体现教的目的,教的意图,真正将两者有机结合,提升教学质量,为学生的发展服务。
4 小学体育教学中教语文有效结合的措施
4.1 游戏内容与教学活动合理穿插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实现教与玩相结合,老师就要充分发挥体育游戏的价值,以游戏为平台,激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锻炼动作技能,提升身体素质,从而也让体育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在小学体育教学中,速度可和耐力可是非常枯燥的,于是,教师就可以在教学中将这些技术性的内容传授给学生,然后再设计与之相匹配的游戏内容,以游戏项目为平台,让学生反复训练。如,设计两人三足的游戏,这一游戏项目中跑的形式和正规快速跑不同,需要三人之间的密切配合,才能获得成功。在这一游戏的过程中,学生们不但能够练习跑的技术,还能够体验团队精神的重要性;设计负重跑的趣味活动,将速度和力量相结合,促使学生获得心理上的平衡,并体验自我价值的快感;又如,在“跳跃”练习中,教师可以设计听音乐模仿动物的游戏活动,首先,教师发挥自己的示范作用,根据音乐的节奏节拍,创造出跳跃动作,然后教师将舞台还给学生,让学生根据自己听到的音乐开发,创造出多种多样的跳跃活动。这样一来,在跳跃活动中,学生们互相启发,不断创新,跳出单个或组合动作花式;再如,在“跳绳”的教学过程中,当学生们掌握了跳绳的技巧之后,开展小兔蹦蹦跳的体育游戏,以游戏为平台,让学生夯实动作,掌握锻炼身体,收获愉悦的心情;在毽子教学中,为了培养学生的踢毽能力,锻炼学生的腿部肌肉、身体的协调能力,教师便可以设计踢毽子出圈的游戏环节,让学生们展开练习,从而更好地掌握知识与技能,实现综合素质,既提升灵活性,又能够充分增强学生们体育训练的积极性,充分提升教学效果。
4.2 合理创设游戏情境
在体育教学中实现教与玩的有效结合,教师应该合理设计游戏情境,既丰富教学内容与形式,又助力体育教学任务高质量完成。另外,在无形之中也能够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比如,在“障碍接力”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故事化的游戏情境:同学们,在抗日战争时期,有一名勇敢的青年叫王二小。他既聪明又勇敢,当面对敌人时,他毫不退缩,毫不害怕,利用自己的智慧,将敌人引到了八路军的包围圈,他身上的这种爱国精神、机智、勇敢的精神值得我们每个人的学习。现在,我们要布置小桥、山洞和山坡等障碍。我们大家扮演王二小向八路军战士送情报。同学们,你们一定要抓住这个学习的机会,将情报成功地送达八路军叔叔的手中。当学生们津津有味地听着这一故事时,就在老师的带领之下融入到了体育动作训练之中,同时,学生也掌握了相关的游戏规则,跨过小河,钻过山洞,最终送达情报。通过这一游戏情境的创设,既让教学内容更加生动,更加有趣,助力学生乐于参与体育学习,教学效果自然事半功倍。又如,在足球课上,教师为学生创设“传球抢断”的游戏情境。教师随机选择五名学生,让他们手拉手围成一个圆圈,互相传球。在这五名学生围成的圆圈中间,有一名学生抢断传球。若成功的抢断,那么圈内的同学就要与传球失误的学生交换位置,以此类推。通过这一简单易行的游戏,教师们既发挥了监督指导作用,也促使学生们积极主动地参与游戏,积极传球。在游戏体验过程中,学生们自身的协调能力、合作能力自然会得到提升,同时,对足球的了解也会加深。再如,在教授篮球运球技术时,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运球接力的游戏情境,将班级中的学生合理分组,每组人数相等,以篮球场两端线为基准线,并且在其准线上分别设置一标志物。游戏开始,第一位学生传球绕过标志物,再运球,返回到出发端线,将球交到第二名,学生中以此类推,直到本组最后一名同学返回发端线为结束。在没有犯规的情况下,最后评选出最佳运球能手,以比赛性的游戏情境创设,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求胜欲望,既能够促使真正学生熟悉球性,还能为课堂教学服务。在“前滚翻”的教学过程中,老师便可以通过一条尾巴进行引导,以抓尾巴让学生们进行热身,通过找尾巴解决低头含胸的动作训练,以藏尾巴解决团身紧的动作训练,以尾巴为情境,让整个课堂充满无限的趣味,不但提升学生们练习的积极性,同时也能够真正促进学生掌握技术技能,促进他们运动能力提升。
4.3 校内教学与校外活动相联系
课堂是学生们学习的主要阵地,但是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实现教与玩的有效结合,教师应该运用开放性的教育思路,将校内的教学与校外的体育活动相联系,既用校内的教学,为学生校外的玩儿奠定基础,又做到校外的玩儿为校内的教服务。广播体操和学校特色武术操是小学低年级体育教学中的重要内容,而这些体操中的动作技巧掌握,仅仅靠课内的时间是远远不够的。这时,教师就应该将校内教学与课外活动相联系,让学生在校外的玩耍为教学服务。比如,设计“我是社区体育教师”的小活动,让学生将自己所掌握的广播体操或特色武术操的动作要领教给社区的老人。这样一来,既能够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还能够真正促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动作要领,提升体育能力。学生们有了课外的“教学”经历之后,也能够深化对体操动作的了解,这为老师上课的教学提供了便利。
4.4 积极设计自主游戏
小学体育教学中实现教与玩的有效结合,教師应该发挥学生们的主观能动性,积极设计自主游戏,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意愿,以教学内容为基础,设计出新的游戏环节与项目,从而促使身心健康全面发展。以“前滚翻”的教学为例,当学生们已经掌握了前滚翻的动作技能后,教师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自主设计前滚翻游戏。这样一来,学生们就成了游戏的设计者和体验者,既能够在游戏的过程中重复练习前滚翻的动作,又能够在自己设计出的游戏中充分体验,从而助力个性得以发展,身体素质得以提升。
小学生们兴趣广泛,好奇心强。尤其是一年级的小学生们,他们往往会被好玩的事物所吸引,这就要求老师立足体育教学实践,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在寓教于乐,寓教于玩中激活学生们参与体育课程的乐趣,促进小学生们骨骼、肌肉长大发育,提升学生的运动热情,让每一位学生都能精神百倍地投入到体育学习中去,参与体育锻炼,实现个性发展。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市小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