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南城现代农业发展有“谋”有样

2022-04-28章兴发郑云吴志勇郑三妹南城县农业农村局

江西农业 2022年7期
关键词:种质耕地农业

文/ 章兴发 郑云 吴志勇 郑三妹(南城县农业农村局)

为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促进南城县农业内生可持续发展,近年来,南城县着力依托农业资源优势和产业发展基础,顺应产业发展规律、加大政策扶持、优化产业布局、培育壮大特色产业、健全产业链条、补齐要素短板,实现农业产业发展基础更稳固、布局更优化、体系更完善、产销衔接更顺畅,开创了农民增收渠道持续拓宽、发展活力持续增强的新局面。

巩固产粮地位 建设现代农业

南城县作为农业大县,素有“赣抚粮仓”之美誉。

近年来,南城县优质稻种植面积比例逐年增加,今年已达19万亩。为稳定全县粮食生产面积和粮食总产量,南城县加强农业技术支撑,对种粮大户进行技术培训,严防耕地“非粮化”,确保粮食种植面积稳中有增,预计到2025年优质稻种植面积达26万亩。同时,该县完善相关产业扶持政策,对县内优质稻种植大户进行奖补,并发挥龙头企业的作用,结合区域公用品牌建设推进优质稻订单生产,打造“产—加—销”一条龙的生产模式。此外,南城县还加大力度推进工厂化智能育秧和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进程,加快新技术、新品种的示范及推广,提高种粮效益。

坚守耕地红线 打造品质农业

为守住全县28.4万亩粮食生产功能区保护红线,保障粮食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农业生态安全,改善全县耕地质量状况,实现粮食生产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南城县积极落实“改、培、保、控”四字要领,改良土壤、培肥地力、保水保肥、控污修复。严格落实耕地质量建设与管理责任;强化科技支撑,开展耕地质量建设与管理指导服务,提升耕地质量,强化政策扶持;落实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强化监测网络,建立耕地质量调查监测体系,完善省、市、县三级耕地质量调查监测网络,建立耕地质量数据库。

建设高标准农田 调整产业结构

在确保粮食安全、提高粮食优质率的前提下,南城县加大对产业结构的调整力度,推动经济作物生产,实行四大措施:加快蔬菜生产基地建设,优化区域布局,通过构建保障蔬菜供应、外销的优势区,带动全县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创新建设模式、加强科技服务、强化金融支持,协同推进蔬菜产业发展;积极推动水果产业结构调整,推进标准果园、精品果园、乡村旅游采摘果园建设;加强采后处理能力,提高商品性,开发加工产品,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建立技术服务体系,强化科技支撑,充分发挥农技推广部门作用,着力突破产业技术瓶颈。

创新经营模式 助推绿色发展

为推动现代渔业高质量发展,实现绿色低碳、环境友好、资源养护、高质安全的发展目标,南城县积极打造水产健康养殖绿色发展基地,以打造“国家渔业健康养殖示范县”为契机,以洪门水库周边水域为基地、以洪门硝石渔场为核心打造洪门醉仙湖田园综合体,建设高规格、高标准现代渔业科技示范园区,促进县渔业健康养殖迈入规范化、制度化、长效化的轨道;推广稻渔综合种养模式,推进水产养殖业尾水达标排放;对水产养殖规模大、密度高的重点养殖区采取“三池两坝”尾水治理模式,并实现养殖尾水资源化利用等。

加强生态建设 保护种质资源

对特有种质资源进行保护、利用。南城县通过龙头企业大力开发南城乌鸡;建立专门的良种场保护抚河鳜鱼种质资源,防止鳜鱼种质退化;在全县不同的气候和地理标识区域设置麻姑米保护性繁育基地。通过一系列措施防止特有种质资源流失、退化,为强化种质资源利用效率提供保障。同时,南城县推进粪污资源化利用,构建动物防疫体系,建立完善的科学施肥管理和技术体系,确保农作物生长过程中农药和化肥使用量达到国家农药化肥减量化要求,真正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落实到位。

加快数字建设 构建智慧乡村

随着数字乡村建设的深入推进,南城县着力补齐城乡数字鸿沟,推动农业数字化转型,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治理“万村码上通”5G+长效管护信息化平台建设项目,实现农村人居环境治理5G应急响应和5G远程巡察监控等应用场景,为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工作提供便利。同时,南城县实施农村电商工程,强化县内农产品电商运营中心建设,支持以“赣抚农品”为代表的农产品品牌服务平台建设,并建立以质量基础设施和质量链平台为支撑的区域品牌培育和运营体系。此外,运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等现代信息技术,汇总南城县农业指标数据,收集南城县种植、养殖等基地的监控信息,配置大数据管理后台,有效分析农业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助力农业高质量发展,为乡村振兴蓄势赋能。

猜你喜欢

种质耕地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我国将加快制定耕地保护法
华南地区最大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库建成
华南地区最大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库建成
坚决落实耕地保护“军令状” 牢牢掌握粮食安全主动权
吉林省省级作物种质资源保护单位名单(第一批)
山东省省级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单位名单(第一批)
新增200亿元列入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支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