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循经刮痧联合走罐法治疗项背肌筋膜炎

2022-04-28姜梅彭天忠

中医学报 2022年1期
关键词:筋膜证候刮痧

姜梅,彭天忠

南昌市洪都中医院,江西 南昌 330000

项背肌筋膜炎是以项背软组织因寒冷、潮湿、慢性劳损所造成的颈背局部疼痛、肌肉僵硬发板、运动障碍或软弱无力等系列症状的疾患,为中老年常见病。近年来,青年人该病的发病率也逐渐上升[1]。项背肌筋膜炎属中医“痹证”范畴,认为多由劳倦过度,正气不足,脉络空虚,外感风寒湿邪乘虚入侵,经脉痹阻,其证型以风寒邪证为主,治疗多以针灸推拿按摩等治疗[2]。笔者通过多年临床总结,应用循经刮痧联合走罐法治疗颈肩疼痛可获得较为满意疗效[3]。笔者采用循经刮痧联合走罐法治疗项背肌筋膜炎风寒湿邪证60例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在南昌市洪都中医院康复医学科就诊的项背筋膜炎风寒湿邪证患者120例,随机平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男25例,女35例;年龄25~70(49.5±3.2)岁;病程0.25~72.00(36.00±8.92)个月。对照组男27例,女33例;年龄22~70(45.9±14.1)岁;病程0.30~60.00(34.00±9.37)个月。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已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1.2 诊断标准、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项背肌筋膜炎风寒湿邪证诊断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4]:患者项背部以酸胀疼痛为主,肌肉僵硬发板,伴有沉重感,疼痛牵拉至后项和肩部,甚者上臂或耳后亦引起疼痛,夜间痛甚,局部怕冷,得热则舒,阴雨天或劳累后,局部疼痛症状加重;体检时患处压痛较为广泛,触之局部肌肉呈僵硬感,在疼痛部位可触及条索样筋束或结节样筋结;患者颈项部活动部分受限,X线检查无明显异常改变;舌质淡、苔白或薄白,脉弦紧或涩;有外感风寒或劳损等病史。自拟纳入标准:符合项背肌筋膜炎风寒湿邪证临床诊断;患者年龄为18~80岁;知情同意,自愿参与研究的患者。自拟排除标准:合并严重心、肺、肝、肾等脏器功能障碍的患者;有凝血功能障碍等血液系统疾病患者;妊娠、哺乳期妇女,或者精神病患者;患处皮肤破损者,不适合刮痧和走罐等治疗者;不遵医嘱治疗,患者主观不愿意接受试验者及中途退出者。

1.3 治疗方法

1.3.1 治疗组给予循经刮痧结合走罐法。患者体位:患者取坐位或俯卧位,暴露项背部患处皮肤。具体操作[3]:根据“经络所过,主治所及”,所选经络为督脉和膀胱经。医师按常规对患者项背部皮肤及刮痧板常规消毒,在患者项背部用消毒棉棒蘸取刮痧油均匀涂抹,医者以利手(常规为右手)持刮痧板与皮肤成45°角,刮拭经络以督脉和膀胱经第一、第二侧线为主,由内而外、从上而下的顺序用适度均匀力度刮拭,遇项背压痛点、条索状结节处可稍加重刮,刮拭时要做到点线面三者兼顾,刺激穴位为点,经脉循行线为线,作用皮肤为面,面尽量拉长。刺激量不仅在皮肤表面进行摩擦,而且要使刮拭的作用力传达到深层组织,而又以患者能耐受为度。刮拭时间为10 min左右,患处可出现紫红色或暗红色斑点,重者呈斑片状,如刮至患者自觉项背部温热感更佳。而后进行走罐治疗,此时患者刮痧油润滑的皮肤尚未干,医师用玻璃罐在患处进行游走罐,将火罐拔住局部,然后用右手握住罐子,上下往返推移,使所拔皮肤潮红或瘀血,触之略有阻碍感或隆突感,再在大椎、颈夹脊穴和阿是穴(痛点敏感处)等穴位处用点火法吸附3~5个火罐定罐,留罐5 min。治疗1次后,间隔3 d进行下1次治疗,3次为1个疗程。

注意事项:拔罐部位注意保暖,切勿受凉,治疗后嘱咐患者饮适量温开水。

1.3.2 对照组取穴:选取患者项背的风池、肩井、肩中俞、外关、列缺、颈夹脊穴及局部阿是穴(沿颈背部夹脊两旁及斜方肌、胸锁乳突肌和肩胛提肌行走方向找出肌肉僵硬发板、酸胀、沉重或疼痛感最强的点)等。具体操作:患者取坐位,两臂自然放在治疗床上,腧穴部位常规消毒。定位后,颈夹脊穴选用0.30 mm×50.00 mm不锈钢毫针,直刺进针1.0~1.2寸,进针得气后继续行针,直至针感向两侧上肢传导。其余穴位常规消毒后,用0.30 nm×50.00 mm 不锈钢毫针,风池穴向下颌方向刺入1.2~1.5寸,肩井穴斜刺进针0.8~1.0寸,余穴直针进针1.0~1.2寸。采用平补平泻法,每10 min行针1次,留针30 min。针刺治疗后,开通TDP治疗仪,预热5 min,调整治疗头与患处治疗距离和位置(20~30 cm),以患者感温热为度,总治疗时间为20 min,每天治疗1次,针刺+TDP治疗7 d后休息1 d。针具:选用苏州医疗用品有限公司生产的一次性针灸针(0.30 mm×50.00 mm)。两组均治疗两周。

1.4 观察指标比较患者治疗前、治疗第8天和治疗后(即第15天治疗后)病变部位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和中医证候积分[5]。

VAS总分为10分,0分为无痛,10分为最剧烈的疼痛,之间分成10等份,患者根据自身感受来判定疼痛程度并画在数字上,由记录者观察并记录评分。中医证候积分参考文献[3],根据项背肌筋膜风寒湿邪证的临床症状、体征制定而成,见表1。

表1 项背肌筋膜炎风寒湿邪证中医证候积分表

1.5 临床疗效判定标准参照2002年出版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5]修改制定,采用尼莫地平法进行判定。痊愈:项背疼痛消失,无压痛,活动自如,中医证候积分减少90%~100%;显效:项背疼痛等症状明显减轻,活动稍有不适,压痛明显减轻,中医证候积分减少46%~89%;有效:项背疼痛等症状稍减轻,活动受限较前好转,压痛稍减轻,中医证候积分减少18%~45%;无效:项背疼痛症状无减轻或加重,压痛点仍存在,活动后疼痛加重,中医证候积分减少<18%或积分增加。

有效率=(痊愈+显效+有效)/n×100%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有效率为93.3%,对照组为78.3%,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例(%)

2.2 两组患者不同时间中医证候积分比较治疗前,两组患者证候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第8天和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显著降低(P<0.05)。治疗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显著低于治疗第8天(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不同时间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分)

2.3 两组患者不同时间VAS比较治疗前,两组患者VA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第8天和治疗后中医VAS显著降低(P<0.05)。治疗组治疗后中医VAS显著低于治疗第8天(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不同时间VAS比较 分)

3 讨论

项背肌筋膜炎是由于外伤、劳损、姿势不当等使项背部肌筋膜及肌组织发生水肿、渗出及纤维性变等炎症反应而出现颈背局部疼痛、活动受限为主的系列临床症状。加之患者疼痛怕动,肌肉出现痉挛条索化和局部瘀血水肿机化粘连加重,影响项背背部肌肉、韧带纤维等软组织的收缩和伸展功能,如未及时给予正确或有效的治疗,则可反复发作、迁延不愈,继而转化为慢性损伤,最终患者生活和工作质量将会受到严重影响[6-7]。目前,现代医学治疗该病多采用消炎镇痛类、肌肉张力松弛剂等药物,或者采用理疗、康复训练等非药物治疗,例如中频理疗仪、局部阻滞、肌肉拉伸训练等方法[8]。以上治疗方法缓解症状的即时疗效较好,但长效稳定性欠佳,患者易形成依赖性和耐受性,不利于疾病恢复。

刮痧疗法和拔罐疗法均为中医传统特色技术,可以疏经通络、扶正祛邪、调整阴阳,且具有简、便、效、廉特点,临床应用广泛。《灵枢·海论》云:“夫十二经脉者,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经络通过调节全身气血,起到联系机体脏腑、沟通机体内外环境的作用。人体皮部是经络运行的路径之一,对皮部进行刮痧和走罐等刺激,可调节经络气血运行,并传至脏腑,调节相应脏腑功能[9]。笔者根据多年临床经验发现,单纯应用循经刮痧治法,会出现痧出不全、筋结不消等缺点;单纯走罐法治疗可舒筋通络,而祛风散寒除湿之效不足。循经刮痧结合走罐法治疗本病,在循行经络之皮部先给予刮痧治疗,在反复刮痧的物理刺激作用下,可舒展过度紧张或痉挛的肌肉、肌腱和筋膜等软组织,松解粘连的组织筋膜,同时能祛风散寒、疏通经络、活血化瘀,以通络止痛。而后给予走罐治疗,可输布营卫气血,温煦皮毛,畅通经络,缓解或消除局部组织痉挛,解除疼痛。两法合用,互为补充,可达到温经通络、活血化瘀、祛湿祛风、散寒止痛之功[10]。

本研究发现,循经刮痧联合走罐疗法治疗项背筋膜炎风寒湿邪证有效率为93.3%,高于针刺+TDP治疗的有效率(78.3%),提示循经刮痧联合走罐疗法治疗项背筋膜炎风寒湿邪证优于针刺+TDP治疗。通过对两组治疗前后和治疗中期中医证候积分和VAS比较,表明循经刮痧联合走罐疗法更能显著改善项背筋膜炎风寒湿邪证患者病变部位疼痛、压痛、功能受限的范围以及肌肉痉挛等情况。

综上,循经刮痧联合走罐法治疗项背肌筋膜炎风寒湿邪证临床疗效显著,可显著改善项背疼痛症状。

猜你喜欢

筋膜证候刮痧
筋膜枪是“放松神器”吗
年轻人不要盲目刮痧
筋膜枪,真的那么神奇吗
筋膜枪成“网红”消费品
“网红”筋膜枪有用吗?
针对肝郁化热证的证候类中药新药临床评价研究
选择刮痧板有诀窍
炮制对于中药药性改变的研究进展
面部刮痧真的能美容吗
刮痧疗法适合所有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