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贯彻新发展理念的能力和水平
2022-04-28钟君
钟君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新发展理念是指挥棒、红绿灯,是我国新时代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的集中体现,是管全局、管根本、管长远的导向。只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快实现科技自立自强,我们就一定能够不断提高我国发展的竞争力和持续力,在日趋激烈的竞争中把握主动、赢得未来
发展理念是发展行动的先导,新发展理念科学回答了在经济发展新常态背景下,什么是高质量发展,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课题,开拓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新境界,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主要内容,是新时代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科学指南和根本遵循。2022年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提出:“贯彻新发展理念是新时代我国发展壮大的必由之路。”这个论断突出强调了新发展理念在新时代对实现高质量发展和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性、引领性和实践性意义。我们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努力提高贯彻新发展理念的能力和水平,全面落实“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上闯出新路子,努力在中部地区崛起中争先进位、走在前列,奋力推进现代化新湖南建设,努力以湖南一域的高质量发展为中国的发展壮大做出新贡献。
新发展理念谱写了马克思主义发展观新篇章
新发展理念系统回答了关于发展的目的、动力、方式、路径等一系列问题,阐明了我们党关于发展的政治立场、价值导向、发展模式、发展道路等重大政治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发展观在新时代的创新和发展。
新发展理念是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动力论的丰富发展。马克思认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新发展理念紧扣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更加关注生产力发展的时代特征,强调通过提高创新能力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更加鲜明地强调通过全面深化改革不断调整生产关系以及阻碍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机制,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更好地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
新发展理念是对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灵活运用。马克思主义认为,联系和发展是辩证法的总特征。新发展理念更加鲜明地强调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协调性和开放性,强调产业间、城乡间、地区间、国内与国际、人与自然、人与人关系的改善,强调处理好当前和长远、局部和全局、重点与一般的关系,对发展中各要素之间的辩证关系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新发展理念是对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继承创新。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不要过分陶醉于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要在生产活动中顾及“长远后果”,合理地调节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绿色发展秉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深刻阐明了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深刻阐述了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道理,深刻指明了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的必然性,旨在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新发展理念是对马克思主义人民观的发展创新。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是真正的英雄。新发展理念更加鲜明地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强调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共享发展理念深化了对发展目的的认识,科学回答了“发展为了谁、依靠谁、发展成果由谁共享”的时代课题。
新发展理念集中反映了我们党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开拓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新境界,谱写了马克思主义发展观新篇章。
贯彻新发展理念是破解发展难题的必然选择
坚持问题导向是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点。问题是创新的起点,也是创新的动力源。改革开放以来,党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领导人民埋头苦干,创造出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国家经济实力大幅跃升。同时,一些地方和部门片面追求速度规模,发展方式粗放,经济结构性体制性矛盾不断积累,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十分突出。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传统发展理念和发展模式迫切需要革命性变革,新发展理念应运而生。
破解发展瓶颈问题迫切需要创新发展。虽然我国经济总量稳居世界第二,但创新能力不强,科技发展水平总体不高,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不足,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我国经济发展要突破瓶颈,解决“卡脖子”问题,根本出路在于创新,关键要靠科技力量。必须及早转入创新驱动发展轨道,把发展基点放在创新上。
化解发展不平衡问题迫切需要协调发展。我国发展不平衡是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突出表现在区域、城乡、经济和社会等关系上。目前我国人均GDP達到1.26万美元,已接近高收入国家门槛,但仅有1/3的省份人均GDP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全国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比仍处于2.5以上。发展不平衡问题得不到有效化解,“木桶效应”就会愈加显现,一系列社会矛盾会不断加深。必须通过协调发展,补齐短板、厚植优势,增强发展的整体性协调性。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迫切需要绿色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同时也积累了大量生态环境问题。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生态系统退化等问题越来越突出,特别是各类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呈高发态势,成为国土之伤、民生之痛。如果不抓紧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必将付出极其沉重的代价。必须坚决摒弃损害甚至破坏生态环境的发展模式,绝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顺应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的期待。
加强内外联动迫切需要开放发展。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导致失败,这已为世界和我国发展所证明。当前,我国对外开放水平总体上还不够高,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能力还不够强,应对国际经贸摩擦、争取国际经济话语权的能力还比较弱,运用国际经贸规则的本领也不够强。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条件下,我们不可能关起门来搞建设,必须顺应经济全球化时代潮流,形成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格局。
防范两极分化迫切需要共享发展。实现共同富裕不仅是经济问题,而且是关系党的执政基础的重大政治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的“蛋糕”不断做大,但分配不公问题比较突出,收入差距、城乡区域公共服务水平差距较大。在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上,无论是实际情况还是制度设计,都还有不完善的地方。必须作出有效的制度安排,使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
发展理念是针对我国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提出的。我国发展已经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要根据新发展阶段的新要求,坚持问题导向,更加精准地贯彻新发展理念,切实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推动高质量发展。
贯彻新发展理念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制胜法宝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
创新引领动力之变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坚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健全新型举国体制,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加强基础研究,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自主创新,推出探月工程、移动通信、量子通讯、北斗导航等一批国之重器,我国已经成为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科技大国。实践证明,创新发展是引领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保持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战略选择。
协调激发结构之变促进发展日趋平衡。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高标准高质量建设雄安新区,推动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推动东北振兴取得新突破,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鼓励东部地区加快推进现代化,支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实践证明,协调发展是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的成功密码。
绿色撬动效能之变促进发展转型升级。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污染治理力度之大、制度出台频度之密、监管执法尺度之严、环境质量改善速度之快前所未有,全党全国推动绿色发展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显著增强,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实践证明,绿色发展是保护经济社会发展潜力和后劲、减少环境污染的最佳途径。
开放助推格局之变促进国际合作互利共赢。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坚持共商共建共享,使共建“一带一路”成为当今世界深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作平台;坚持对内对外开放相互促进、“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结合,构建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实践证明,开放发展是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更好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根本抓手。
共享加速福祉之变促进共同富裕加快推进。党的十八大以来,党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全国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近1亿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创造了人类减贫史上的奇迹;在收入分配、就业、教育、社会保障、医疗卫生、住房保障等方面推出一系列重大举措,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我国社会建设全面加强,人民生活全方位改善。实践证明,共享发展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的应有之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发展成就充分证明,新发展理念经得起实践检验、历史检验,是实现高质量发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制胜法宝。
湖南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实践要求
展望未来,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与世纪疫情相互交织叠加,湖南唯有保持战略定力,永葆“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扎实贯彻新发展理念,才能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加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让创新成为第一动力。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湖南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高地。湖南要深入推进创新型省份建设,加快构建以长株潭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为引领的区域创新体系,加快“三区两山两中心”等重大标志性创新平台建设,推进岳麓山实验室创建国家实验室,抓好湖南先进技术研究院建设,深入推进“芙蓉人才行动计划”,力争在种业、计算、材料、北斗应用等领域突破一批“卡脖子”技术。
让协调成为内生特点。习近平总书记希望湖南发挥“一带一部”区位优势,提高经济整体素质和竞争力。湖南要着力实施强省会战略,引领带动长株潭都市圈发展,加快岳阳、衡阳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步伐,促进“一核两副三带四区”优势互补、融合发展,积极参与长江经济带上中下游协作发展,深入实施对接粤港澳大湾区方案,深化泛珠三角区域合作,提升湘赣边区域合作示范区建设水平,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让绿色成为普遍形态。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湖南“守护好一江碧水”。湖南要加强“一江一湖三山四水”重要生态功能区保护,深化“一江一湖四水”系统联治,重点抓好长江保护修复和洞庭湖总磷控制与削减,加快完善节能减排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推进能源低碳绿色转型和重点领域节能降碳,建设绿色制造和服务体系,加快建設岳阳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示范区,支持湘西自治州打造全国生态文明样板州,筑牢长江腹地生态屏障。
让开放成为必由之路。习近平总书记勉励湖南打造内陆地区改革开放的高地,在高质量发展上闯出新路子。湖南要以自贸试验区建设为引领加快制度型开放,深入推进中非经贸深度合作先行区建设,加快建设海峡两岸(湖南)产业合作区,加快构建RCEP国家区域航空中转枢纽,聚焦产业集群和新兴优势产业链招大引强,积极对接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加强“外贸破零倍增”“外贸综合服务”“外贸融资服务”,保持外贸持续较快增长。
让共享成为根本目的。习近平总书记殷切寄语湖南“着力加强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湖南要精准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切实抓好稳岗就业和创业工作,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加快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区域均衡布局,加强养老、托幼服务,保持“房住不炒”战略定力,统筹抓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扎实推进乡村振兴各项工作,推动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提档升级,扎实推动共同富裕。
历史车轮滚滚向前,时代潮流浩浩荡荡。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要坚定不移把新发展理念贯彻到全面落实“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的具体实践中,贯穿于建设现代化新湖南的全过程和全领域,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作者系湖南省社会科学院党组书记、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