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聚焦高质量发展,医疗卫生事业改革持续深化

2022-04-27杜悦英

中国发展观察 2022年3期
关键词:医疗卫生中药材公立医院

本刊记者 杜悦英

医疗卫生事业的根本,是增进人民健康福祉,相关议题亦是历年全国两会上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重要议题之一。与往年相同,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回顾了上一年的有关工作,并就新一年相关工作的开展做出部署,提出要求。

接受《中国发展观察》杂志记者采访的政协委员、业内人士及政策研究者普遍认为,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释放出明确信号:随着我国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在既往成就的基础上,将全面持续深化,不断取得新的积极成效。

2021年医疗卫生事业改革显著推进,亮点频现

“过去一年,我国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取得了诸多进展,其中最为突出的有三方面。”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会发展研究部第一研究室主任张佳慧在接受《中国发展观察》记者采访时表示,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整体医疗保障水平持续提升、国家疾控局正式成立,是2021年医疗卫生事业改革中的最大亮点。

具体而言,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方面的标志性工作有三项。一是2021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意见》。这份文件的意义非常重大,对公立医院改革明确定调,明确提出“三个转向”(公立医院发展方式从规模扩张转向提质增效,运行模式从粗放管理转向精细化管理,资源配置从注重物质要素转向更加注重人才技术要素),指明了公立医院的改革方向。

二是2021年8月,国家医疗保障局等八部门发布《深化医疗服务价格改革试点方案》。她还谈到,医疗服务价格改革是一个根本性问题,近年来呼声较高,虽然目前仍在试点阶段,但是出台这个文件,从国家层面开始部署试点工作,意义重大。

三是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这项改革从2017年起开始试点,三明、上海、重庆等地都有特色做法,在总结这些试点经验的基础上,2021年9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五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深化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这是一项实质性动作。

张佳慧表示,近年来医保支付方式改革、药品和高值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区域医疗中心建设等工作持续深入推进,与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三个转向”的要求高度契合,也是推进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

医疗保障水平提高方面,一是完善了重特大疾病等特殊群体的保障。2021年10月发布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健全重特大疾病医疗保险和救助制度的意见》,扩大了保障范围,将低保边缘群体等纳入,进一步降低了这些人群的费用负担。二是扩大了常见病、多发病的保障范围,将多种常见病、慢性病逐步纳入医保报销范围,相关患者(特别是中老年人)显著受益,门诊医疗保障水平获得实质性提升。其他值得关注的还有,住院费用跨省结算、特定群体门诊费用跨省结算等举措不断推进;近一两年全国范围内普遍推广的“惠民保”模式日益成熟,不少地方探索将基本医保目录外诊疗项目和药品纳入报销范围,成为基本医保的有效补充,助力我国医保实现多层次保障,全面提高保障水平。

图/中新社

从医疗卫生事业管理体制进一步完善的角度看,2021年5月国家疾控局的正式挂牌成立将对此产生深远影响。张佳慧认为,这标志着我国疾控系统的改革实现了关键突破,意味着我国疾控部门的话语权、协调能力将显著提升,医防协同、基层疾控体系能力建设、疾控网络的完善等工作将因此获得实质性推进。

2022年多措并举,力促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实现新突破

《政府工作报告》就医疗卫生事业领域2 0 2 2 年的重点任务做出部署。多位受访者对《中国发展观察》表示,围绕这些任务多措并举,将力促我国医疗卫生事业改革持续推进,不断实现新的突破。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坚持中西医并重,加大中医药振兴发展支持力度,推进中医药综合改革。全国政协委员、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急诊科主任姚卫海在接受《中国发展观察》记者采访时建议,未来需要进一步加强中药材生产管理,实现质量提升,从而促进中医药事业高质量发展。他表示,中药材是我国具有战略意义的独特资源,是中医药事业传承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和质量保证。下一步做好有关工作,需围绕五方面进行。一是明确主体责任,各中药材种植产区由当地政府总体负责,相关部门联动管理。对于掺伪掺假、自行加工饮片、滥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和农药等问题进行联合监管,实现源头治理。二是进一步加强过程控制,保障中药材质量和安全。制定中药材具体品种的生产规范和技术要求,确保生产环节有法可依,新版《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AP)在技术上落地。三是根据中药材特点制定科学、规范、合理、可行的质量标准,逐步完善中药材的质量分级评价标准、认证和标志制度,为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打好基础。四是进一步完善保障中药材优质优价的政策,健全相关市场机制,加强质量监管体系建设。五是进一步提升中药现代生产技术研发能力,支持相关企业与院校、科研机构长期合作,实现中药产业关键技术集群式突破,促进中药农业与中药工业协调发展。

《政府工作报告》要求,提升基层防病治病能力,使群众就近得到更好医疗卫生服务。北京市政协常委,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全科首席专家、教授王以新在接受《中国发展观察》记者采访时强调,提升基层防病治病能力首先要进一步优化医改的顶层设计,以基层为重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积极推进紧密型医联体发展,合理设置和分配一级医院、二级医院和三级医院等医疗资源;要做好分级诊疗,解决好上下双向转诊问题,方便群众就医;要加强基层医生规范化培训和相关培训基地的建设,提升基层医生对常见病、多发病的临床诊疗能力,提高基层医疗水平;国家相关政策应进一步加强引导,向基层医生倾斜,从提升薪酬待遇、发展空间、执业环境、社会地位等方面着力,保证基层医生的合理待遇,增强其职业荣誉感;此外,要对群众加强疾病预防知识的宣传。

张佳慧表示,提高基层防病治病能力的关键在于三方面,首先要找准基层群众最常见的健康问题和最迫切的健康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技术培训、能力提升,而不是要求基层医生面面俱到。二是要稳定基层医疗服务体系的人才队伍,可通过医联体、医疗集团等形式,引导优质医疗资源有效下沉,真正实现医疗资源区域布局均衡。基层医疗机构的用人机制应更加灵活,可以借鉴“阶段性用才”的理念,通过定期轮转、阶段性派驻等方式,让基层医务人员流动起来,同时确保基层岗位不空缺不断档,基层的整体医疗服务能力将随之得到长效提升、稳定提升。三是通过运用在线诊疗、远程医疗等新技术新模式提升基层防病治病能力。

她还表示,今年医疗卫生事业的重点任务包括了逐步提高心脑血管病、癌症等慢性病和肺结核、肝炎等传染病防治服务保障水平,这无疑对基层医疗机构如何进一步提高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能力,确保诊疗规范性,提高诊疗服务可及性等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也对完善重点疾病的医保制度、提高保障水平提出了新的要求。加强罕见病研究和用药保障的要求,则体现了对特殊群体的关爱以及共同富裕、健康公平的理念。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推进药品和高值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确保生产供应”。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彭晓博在接受《中国发展观察》记者采访时表示,集中带量采购的目标在于通过国家组织、联盟采购进行竞价,控制集采药品和高值医用耗材价格,降低患者支出负担。从目前的实施效果来看,前六批药品集中采购价格平均降幅53%,心脏支架价格平均降幅93%,人工髋关节、膝关节平均降价82%,患者显著受益。她也观察到,随着集中带量采购的推进,一些高值医用耗材供给不足的情况开始出现,《政府工作报告》在提出有关要求时已关注到这一点,相关问题需要在下一步的改革中加以完善。

中国政法大学商学院副教授高秋明在接受《中国发展观察》记者采访时表示,在人口流动、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推进和医保基金结余情况各地差异较大的背景下,提升医保统筹层次是必然之举。她同时提醒,这一过程中如何兼顾医保征缴和监管职能的落实还有待观察。

《政府工作报告》还提到新冠肺炎疫情对医疗机构的影响问题。除了“因疫情遇困的医疗机构”,更为常见的情况是,自疫情发生以来,国内多地多次出现新冠肺炎确诊患者在流调涉及的时段内,如曾到访医疗机构,则该医疗机构门急诊被封闭甚至全面停摆一段时间等情况。“这对医疗资源冲击往往较大。”张佳慧表示,在新冠肺炎疫情纳入常态化管理的当下,医疗机构如何探索形成一套规范、有效的管理模式(如在医疗机构内进行有效的分区管理等),以尽量减少疫情对正常诊疗秩序的冲击,是一个全新命题,亟需创新性的解决方案。

猜你喜欢

医疗卫生中药材公立医院
北京某公立医院合同管理与控制的实践探索
《医疗卫生装备》杂志稿约
《医疗卫生装备》杂志稿约
夏季中药材田间管理做好这五点
中药材促农增收
河滩地建起中药材示范区
宋四清:种植中药材 托起致富梦
为了医疗卫生事业健康发展
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实施探讨
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对公立医院可持续发展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