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鞋服行业物流发展趋势纵览

2022-04-27撰稿编辑刘文斌

起重运输机械 2022年7期
关键词:供应链物流

撰稿 / 编辑 刘文斌 马 晨

鞋服行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消费产业,也是永恒的朝阳产业,对于拥有14亿人口的中国更是如此,当前鞋服零售已经成为互联网零售的第一大品类。

衣食住行作为人类生活的四大必要元素,“衣”位列首位,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包括鞋帽、服装、服饰在内的“衣着”,即是最基本的生活需要。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民经济持续发展、国民鞋服消费规模和需要层次苏文不断升级,中国鞋服行业实现快速增长,成为我国传统支柱产业中急速增长的一支产业。目前,我国不仅是全球最大的鞋服消费国,也是世界最大的鞋服生产加工基地和出口国,且在世界贸易舞台上占据绝对出口优势。

随着后疫情时代的到来,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市场需求调整压力,我国鞋服行业在发展环境面临诸多风险和不确定性的背景下,总体保持了较为平稳的发展态势,内外销市场表现稳定,运行质效稳步提升,转型升级成效逐步显现,直接生产物流与配送物流通过自动化、集约化、标准化的业务流程再造,展现出传统鞋服企业,通过物流赋能企业高质量发展格局已初现规模。

然而,在消费升级、市场需求变化、全渠道零售兴起和数字化转型加快等因素影响下,近年各品牌通过投入大型物流中心和各类自动化设备,来提升企业物流反应速度,满足消费者的到货时间焦虑,但连续近3年的后疫情时代,再一次对鞋服行业发展和用户情景带来巨大变革,在生产、流通等环节都面临全新考验。

01 我国鞋服产业总体情况

生产规模大和产量大是我国鞋服行业的显著特点,中国鞋服产业的产量超过全球产量的一半以上,出口接近全球总出口量的三分之一。2020年虽然受到新冠疫情影响,但各项指标依然居于世界前列。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2020全年,服装行业规模以上企业累计完成服装产量为223亿件;服装行业规模以上(年度主营业务收入2 000万元及以上)企业1.3万家,累计实现营业收入1.3万亿元;累计完成服装及衣着附件出口1 373.82亿美元。总体来看,作为全球规模最大、种类最齐全、国际市场份额占比最高的鞋服大国,同时也是世界上鞋服产业链最完善的国家之一,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1.产业链完善,集群化发展

鞋服行业的产业链主要由上游原材料供应、中游服装生产以及下游各渠道销售三部分组成。其中上游原辅料制造以出口市场为主,具有明显的制造业属性;下游品牌服饰销售以国内市场为主,具有明显的零售业属性;中游服装生产有OEM(原始设备制造)、ODM(原始设计制造)、OBM(自有品牌制造)三种模式,其中大部分国内服装制造企业均采用OEM模式,也就是俗称的“代工生产”。在此种模式下,制造企业仅需依照客户需求进行生产代工,赚取代工费,而设计、开发、宣传及渠道等环节均由品牌拥有者负责。

由于加工原材料供应区域相对集中,再加上人口红利优势、交通设施完善,使我国鞋服行业逐渐形成涵盖原料采购、加工生产、出口贸易一体的产业集群,主要集中在广东、福建、浙江、江苏等南方地区及环渤海地区。如福建泉州的产业集群,就是由鞋服及面料产业链不断延伸而形成的,并涌现了柒牌、利郎、七匹狼等一批知名鞋服品牌。近年来,由于产业链延伸和行业配套的加深,我国鞋服产业集群开始出现跨区域、跨行业发展的趋势。

2.流通模式演化,新零售崛起

在我国改革开放初期,购买鞋服商品基本都是到国营商业和供销合作社,市场经营方式主要是小商品市场和农贸市场,因此鞋服生产主要是与国家计划挂钩,鞋服销售的市场化程度较低。20世纪90年代,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发展,批发市场和个体经营开始萌芽,服装批发市场在各地大量涌现。当时的国内贸易部逐步推行代理制,部分鞋服企业开始探索特许经营的模式。鞋服的小个体经营开始集中涌现,专业市场开始渐趋规模化。代理商与特许加盟形式的广泛推广,庞大的网络逐步覆盖全国城乡市场,促使鞋服行业快速发展并走向规范。

生产规模大和产量大是我国鞋服行业的显著特点,中国鞋服产业的产量超过全球产量的一半,出口接近全球总出口量的三分之一。

以2001年中国加入WTO为关键节点,我国鞋服消费在21世纪迎来黄金发展期。一方面,鞋服行业海外贸易逐步增加,外贸方式向多样化发展;另一方面,国内市场的鞋服流通模式发生转变,传统的流通体制转变为以大型时尚购物中心、品牌商店、网上购物等为代表的新流通方式。近10年,淘宝、京东等电商平台,以及直播电商等新零售业态的兴起,使越来越多人逐渐养成线上购物的消费习惯,在使线下门店遭遇挑战的同时,也使鞋服行业面临着如何适应全渠道发展的考验,而疫情的到来又重新对消费者习惯形成了重新的塑造。

3.本土企业快速成长

20世纪80、90年代,随着我国鞋服企业的加工制造技术日臻成熟,开始参与服装面料或款式的研发设计环节,经营模式由原始设备制造(OEM)向更高层次的设计生产(ODM)转变,一批发展自有品牌的品牌服装制造企业在浙江、福建等地涌现,例如安踏、李宁、奥康、波司登等等。

从最初简单的来料加工,到纷纷创立品牌,再到走出国门在国际市场占有一席之地,本土鞋服企业的成长有目共睹。总体来看,我国鞋服企业数量巨大,但拥有市场影响力的品牌依然较少,基本以中小企业为主。与国外品牌相比,其整体功底还不够深厚,基础能力还存在诸多短板和不足,例如精益管理制造、设计创意、产品技术技能、供应链和物流管理等方面还有很大发展空间。为此,本土鞋服企业中的领先品牌,近年来加速向智能化、数字化、网络化转型升级,在渠道渗透、品牌打造、差异化服务等多方面发力,使中国制造的影响力日益提升。传统鞋服企业无不将围绕供应链和物流链作为各家企业的一把手工程,通过各种手段,控制用户收到货品前的运输过程焦虑。

02 鞋服行业发展呈现新变化和其配套物流需求变化

我国鞋服行业涌现出众多新模式消费场景、新业态布局,新零售现状,行业面临的宏观形势也在发生新变化,从而促使鞋服行业正在由重规模发展向多重因素共举的高质量发展跃变。

1.国内市场表现活跃

我国正在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际国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加之农村振兴战略将带动农村消费品市场潜力的持续释放,这些都将会助推我国鞋服市场保持平稳增长态势。同时也受复杂外部环境的影响,以及越南、孟加拉、印度等国鞋服产业的崛起,国际鞋服贸易出现新变化。疫情前中国纺织品及鞋服出口份额在部分地区出现下滑现象,总体上鞋服出口仍保持稳定,由于我国政府对疫情传播的有效干预,2021年中国鞋服产业国际竞争力和出口规模已大幅超过2019年数据。相比之下,内销市场表现更加活跃,但鞋服行业本身具有的产品生产规模大、批量少、款式多、季节性强等行业传统特点,如何与新零售的去中间商直接用户对接工厂的短链销售模式有效结合,是未来一段时间鞋服行业内销配送的发展重点。一方面,生产企业要积极适应物流提速;另一方面要主动缩减供应链环节,挤压出时间满足消费者对快消时效反馈的更高要求。同时在短链压缩中间成本的同时,如何填补消费者与工厂间的缓冲层,提高整个供应链的长期服务水平,使供需双方均可获益。未来胜出的企业大概会是,可以快速适应客户消费情景变化和物流环境变化快速做出适应性决策的一类。

2.需求变化加速行业细分

国内市场的鞋服流通模式发生转变,传统的流通体制转变为以大型时尚购物中心、品牌商店、网上购物等为代表的新流通方式。

随着消费的不断升级,使国民在鞋服消费时,从单一的遮体避寒的温饱型消费需求,转向时尚、文化、品牌、形象的消费潮流。一批知名鞋服品牌近年陆续推出年轻化、风格化小而美的副线品牌。多品牌、个性化、多品类、小批量等消费潮流,不断影响着鞋服行业供应链。行业细分产品多品类,对于物流准确性和及逆向物流要求更高。近年来,我国物流产业发展态势迅猛,但与我国经济总量相比,自动化物流体系化建设总体规模还属于初级阶段,整体发展水平欠均衡。新技术的应用是受到多方面因素影响的,除了要考虑自身投资成本外,也要考虑信息化水平能否支撑新技术采用后的资源共享。

当前中国鞋服行业供应链整体响应速度较慢,库存、物流成本随人力成本和疫情影响持续走高,对鞋服物行业流业而言,在加速智能物流仓储建设的同时,采用新技术,例如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区块链等,构建贯穿整个供应链的信息系统,但采用新技术需谨慎。信息交流等一系列问题,在现代物流中,只有保证各项活动的信息采集,传输与处理都畅通无阻,才能在整个供应链体系内实现信息共享和资源整合,提高物流的利用率和整体水平。然而就算售价定的再高,也无法承担全部使用快递的成本,因此可以考虑从生产端解决问题。产地仓、前置仓的概念,是否也可以考虑生产前置的概念。

3.新零售带动全渠道发展

随着淘宝、京东等网购平台以及直播电商等新零售模式的兴起,越来越多的人选择通过线上购买鞋服商品,尤其移动互联网已经成为年轻人首要的购物渠道。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0全年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9.7万亿元,同比增长14.8%,其中涉及鞋服类商品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5.8%。

商场、购物中心等线下渠道虽然受到一定冲击,但在购物环境、试衣体验、聚集人气等方面更具有优势。因此,在新兴业态保持快速增长的同时,传统零售企业也在积极转型,现下渠道依托区位优势和新媒体热点发布以及店铺专款等模式,形成了传统零售业与电商平台之间的深度融合。同时鞋服企业也在加大零售网络建设的投入,特别是智慧门店和仓储物流中心建设,逐渐向全渠道、智能化、体验交互化方向发展,提升消费者的品牌粘性。

4.智能化赋能产业升级

鞋服企业自身的智能化升级改造,主要体现在生产端的智能自动化水平和品牌零售端的数字化智慧门店建设两个方面。在生产流程中,自动化设备大量普及并不断进行数字化升级,基本实现了服装全流程的自动化制造,当前又将一系列实验室技术已融入生产前端,如3D服装可视化模拟设计、人体三维扫描测量以及足部精准扫描建模等一系列新技术以进入工厂。以“数字化版式设计+自动缝制单元+自动模板缝制系统+服装智能吊挂系统+全自动立体仓储物流系统+全自动物流配送系统”的全流程自动化柔性制造系统的不断推广,使得智能化鞋服现代工厂不断涌现。

5.打造新型供应链

在消费升级时代,更加分散和个性化的市场需求,让鞋服供应链的大货供给模式成为历史。首先,越来越多的零售企业商品供给模式由自主设计转向“自主+采买”结合,货期越来越短;其次,鞋服企业都在走C2M“预售+试销+快反”模式,快速组织生产、返单多批次,通过优化商品上新节奏,缩短商品直达消费者的通路。

面对需求变化,许多鞋服企业的供应链运营方式已显落后,存在前后端供需信息不匹配、上下游信息孤岛化严重、商品周转时间长、无法及时适应市场需求变化等问题,最终导致销售阻滞和库存积压。

对于前后端供需信息不匹配的问题,有效的解决方法是打通从终端到供应链的数据链路,由实时销售数据反推和预测市场需求趋势,帮助品牌快速调整供给端的企划和生产策略。总部根据实时的商品售罄率反馈,精准推算出“畅平滞”款,并迅速调整工厂的生产计划,滞销款立即砍单,而畅销款则快速追单,保证供给。

为了加速商品销售、降低库存,还可以实行预售模式。首先是在制品预售,导购可以在线触达消费者推荐预售新款,并引导消费者在线下单。工厂再根据预售情况调整产能,最终成品由工厂直发终端/消费者。其次是门店预售,每家门店可以陈列的商品毕竟有限,门店预售的方式可以减少因门店缺色、断码造成的订单流失,配合电子货架的无限陈列获取更多潜在订单。

鞋服企业需要打造新型供应链,满足更强的“快速反应,柔性制造”需求,同时需要利用各种新技术实现数据的连接和精准匹配,使供应链上的面辅料商、设计师、加工厂和物流等更好地协同,快速组织柔性生产,缩短商品从供应链蓝图到消费者的通路。

猜你喜欢

供应链物流
强化粮食供应链韧性
强化粮食供应链韧性
海外并购绩效及供应链整合案例研究
解锁西贝供应链的成功密码
为什么美中供应链脱钩雷声大雨点小
本刊重点关注的物流展会
国内供应链金融发展
“智”造更长物流生态链
企业该怎么选择物流
打造物流“航母”,中国西部现代物流港启用公铁联运新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