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树康复医学“湘雅标杆”

2022-04-27郭潇雅

中国医院院长 2022年6期
关键词:湘雅语言障碍医学科

文/本刊记者 郭潇雅

湘雅二医院康复医学科严谨求实、开拓创新、敢为人先,为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添砖加瓦。

康复医学科对一部分人来说是一个“新鲜”的科室,很多人去了医院都不知有康复医学科的号可挂,对康复医学也模糊地认为是拔火罐、做理疗之类的科室,很难想象到,正是这样一个“边缘”科室,让一个又一个深陷绝望的人重获新生。

在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康复医学科主任张长杰看来,康复医学是一个很有潜力的新兴学科,是非常有人道主义、非常高尚的事业。在使命感、责任感与强大事业心的驱使下,近年来,张长杰带领康复医学科迅速壮大,现已发展成为医疗设备先进、康复手段齐全、人员结构合理、技术力量雄厚的区域康复医学中心,成为国家重点建设的10大康复医学临床专科之一、国家卫生健康委康复专科医师培训基地、国家食药监局医疗器械与药物试验基地,在复旦专科声誉排行榜中位列全国第十四位、华中区第二位、湖南省首位。

2016年,湘雅二医院康复医学科入选国家重点建设的10大康复医学临床专科之一,获得国家500万元资金支持;同年湘雅二医院选拔优秀科室纳入“卓越”“超越”“攀登”计划,康复医学科是入选的十几个科室之一,获得了医院每年200万元的资金支持。2018—2019年,门诊量由1.4万余人次增长到1.6万余人次,提升16.74%;2020-2021年,门诊量由1.6万余人次增长到2.2万余人次,增长35.12%。从起步时的筚路蓝缕,缺乏政策支持,到如今以实力取胜,纳入重点发展计划,获得政策支持,康复医学科的高质量发展有目共睹,打造了康复医学的“湘雅标杆”。

学科建设点亮湘雅品牌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民群众对于健康的需求已经从“救得活”变为“活得好”,对于康复医学的需求日益增加。为此,张长杰加快学科建设,采用“引进来”和“走出去”的人才战略,鼓励医护人员多参加国内、国际的学术交流,大力促进亚专科发展,专业细分化,以及多学科共同诊疗。

据介绍,科室分为院本部和长株潭分院,现有工作人员113人,医生28人、治疗师55人、护士30人,其中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人、教授4人、副教授7人、博士后1人、博士16人、硕士17人,共50多人在国内学术团体担任重要职务。科室设有物理治疗、作业治疗、言语治疗、矫形支具等专业,使各亚专业更加细分。2021年,科室成立了脊髓损伤专病中心,给全国各地脊髓损伤患者搭建了诊疗平台。

科室以患者为中心,制订了常见病的康复路径和疑难重病的诊治流程,建立了由医生、治疗师、护士、社工、家属组成康复小组,开展“Team Work”的工作模式。科室以疾病、损伤的急性期为临床康复重点,立足早期开展康复治疗,与其他临床科室密切协作,强化团队协作模式,选派康复医师和治疗师深入骨科、脊柱、神内、神外、小儿、老年病、精神心理等临床科室,为患者提供早期、专业的康复医疗服务,提高患者整体治疗效果,为患者转入专业康复机构或回归社区、家庭做好准备,并提供个性化康复指导方案。

张长杰告诉记者,在多学科合作中,康复医学科技术水平和各项业务得到了飞速发展,近5年来参与课题达30多个(其中国自然课题5个),发表SCI论文16篇,授予20多项专利技术,靠挂单位10余家,并参与制定规范与指南,如《骨关节炎的康复治疗》专家共识、2013版和2017版《中国吞咽障碍康复评估与治疗专家共识》等,还主编参编了国家级统编教材,以及各类书籍10余本。

1 3月9日,医院成立了国内首个儿童语言障碍MDT门诊。

2 语言障碍门诊的创建给众多有需求的老百姓打开了一扇窗户。

科室先后成为中华医学会物理医学与康复学专委会常委和骨科康复学组长单位、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老年康复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单位、中国康复医学会言语康复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单位、湖南省残疾人康复协会会长单位、湖南省康复医学会副会长单位、湖南省医学会物理医学与康复学专业委员会候任主委单位、湖南省康复医学会运动疗法专业委员会主委单位,以及湖南省康复医学会言语治疗专业委员会主委单位。

为了推广湘雅二医院康复技术和品牌,近3年来,康复医学科主办国际、国家级、省级学术活动48场,对外授课、分享经验百余场,指导基层85次。科室成立了湖南省康复疑难病例会诊中心、湖南省康复医学专科医联体(194家联盟单位)、全国言语语言吞咽康复合作发展联盟(165家联盟单位),与各地市医院建立广泛合作,积极参与国家康复医疗服务体系试点工作。目前,科室与湖南省多家医院、机构、社区等建立了双向转诊关系,实现了分层级医疗、分阶段康复,使患者在疾病的各个阶段,均能得到适宜的康复医疗服务,提高医疗资源利用效率。

张长杰说道,言语语言和吞咽的康复治疗是科室的强势专业,从2011年的中国言语治疗师腾讯QQ群,到2014年成立湖南省康复医学会言语治疗专业委员会,再到2018年创建公众号专注提供言语治疗师学习成长服务,这些都为湘雅二医院的一个品牌门诊——语言障碍门诊的创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专科门诊体现湘雅特色

据统计,中国言语语言听力障碍人士达数千万以上。对于言语语言障碍,老百姓有很多错误认知,比如家长听信“贵人语迟”的说法,错过了孩子0~6岁语言发育的黄金期,导致孩子言语语言能力比同龄人差,出现上学、就业困难。而其他科室的医生,亦存在一些认识误区,如不少口腔科医生认为舌系带过短是孩子不说话、说话不清的原因,导致大部分孩子1~2岁就割了舌系带。

镇长再次见到牛皮糖,是一个月以后,在镇上的卫生院门口。牛皮糖端着一碗汤米粉蹲在院门口的桂花树下稀溜溜的喝,鼻涕流下来都顾不上擦。牛皮爹吃早餐?镇长主动的先打招呼。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康复医学科副主任王如蜜对记者说,此前,康复医学科每年接诊全国各地的言语语言和吞咽障碍患者近3000人次,治疗量每年约为5万人次,但是医院的挂号系统中,却没有设置“言语障碍”的专科门诊类别,不少患者从全国各地慕名而来,但不知道挂什么门诊号。因此,2018年11月6日,在院领导支持下,科室正式开放国内首个语言障碍门诊,由她带领11位言语治疗师,每周二为全国各地的言语语言、沟通、吞咽、认知障碍患者及其家庭提供专业服务。

语言障碍门诊的创建给众多有需求的老百姓打开了一扇窗户,该专科门诊自开设以来便一号难求,即使在疫情期间,每次门诊都是爆满,年均门诊量2200余人。

王如蜜说道,在张长杰主任大力支持下,言语治疗师团队陆续引进了LSVT LOUD国际嗓音认证技术、香港中文大学ILAP儿童语言与沟通评估技术、无喉复声技术、口吃评估与干预技术、视频透视吞咽功能检查(VFSS)、电子鼻咽喉镜吞咽功能检查(FEES)等。作为国际吞咽障碍食物标准(IDDSI)的中国专家组组长,王如蜜还把IDDSI引入到了中国,并开展了失语症、吞咽障碍、认知障碍、语音障碍、嗓音障碍评估与干预等技术,首次在国内开展了养老机构老人吞咽障碍康复工作。

据了解,在开展临床工作的同时,王如蜜带领团队成员积极开展各项科研工作,主持、参与多项国家级、省级课题,发表10余篇核心期刊论文,获“可调容量带冷刺激功能的专用勺”等4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权,主编、主译《言语治疗师入门手册》《国际吞咽障碍食物标准》《成人吞咽障碍临床吞咽评估指导手册》3本专著。由于在言语康复方面的突出贡献,王如蜜先后当选为中国康复医学会言语康复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老年康复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湖南省康复医学会言语治疗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王如蜜介绍,近年来,语言障碍的患者逐渐趋于低龄化,门诊儿童与成人比例高达9:1,0~6岁儿童语言障碍比例高达10%,而儿童语言障碍往往又涉及多个学科。为了更好地服务患者,今年3月9日,医院成立了国内首个儿童语言障碍MDT门诊。MDT门诊联合了科室多年深度合作的儿童精神病学科、儿童保健科、耳鼻咽喉科等多个专科。今后将根据不同障碍类型的儿童患者需要,邀请其他相关专科的专家,切切实实服务更多语言障碍的孩子,推动我国言语治疗事业的发展。

除了语言障碍门诊外,湘雅二医院康复医学科还开设了神经康复、骨关节康复、脊髓损伤康复、颈肩腰腿痛、内科疾病康复、高压氧小针刀等专科门诊,以及特约专家门诊。这些特色门诊兑现了湘雅二医院康复医学科“严谨求实、开拓创新、敢为人先”的承诺。

公益活动彰显湘雅担当

自2014年王如蜜开展第一次中国“言语语言治疗周”至今,已经第九个年头。2020年,中国“言语语言治疗周”正式升级,并更名为“蓝橙丝带”言语健康公益行动暨中国“言语健康月”。

王如蜜说道:“从最开始的小型义诊,到如今的全国几百家医院与康复机构线上、线下科普讲座和义诊活动,科室已经发展成为帮助全国各单位发展言语语言康复事业的领头先锋,‘蓝橙丝带’言语健康公益行动已然是中国公益事业的一大崭新亮点,也是中国言语治疗师的一个重要标签,散播在了祖国广阔土地上。”

除“蓝橙丝带”公益行动外,王如蜜还积极探索新的科普形式。2021年,她与国内首个图解单位速溶研究所合作,将0~6岁的言语健康相关知识制作为图解图片,招募全国具有影响力的三甲医院每月进行2次对外推文,逐步提高公众对言语健康知识的了解,帮助更多言语语言、社交沟通障碍人士“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张长杰表示,科室还开展了“康复援疆”“巡回义诊”“脑卒中线上培训”“新冠肺炎呼吸康复操”等公益活动,尤其是无喉复声志愿者服务项目,已经坚持开展7年有余,服务和帮助无喉人士“重获新声”。在科普方面,科室开设了“盆底康复公益论坛”“神经康复学康复沙龙”“世界作业治疗日公益科普”等活动,让康复科普、公益及慈善行动落到实处。此外,科室建立了各种病友家属群,如王如蜜牵头成立了20余个在助之家家长群,邀请30余名海内外资深言语治疗师及专家开展了为期1年的公益讲座,让1万余名言语语言障碍儿童家长获益。在群里,家长们相互交流经验、互助互学,不断提高家长对康复的专业认识,每月开展家长见面答疑会,收集家长的疑问与需求,不断提高科室的“温度”,优化康复医疗服务。

张长杰认为,我国目前的康复水平还远远不能满足中国老百姓的康复需要,归根到底在于我国康复医学起步比较晚,人才紧缺、人才专业素质参差不齐,不管是数量还是质量上与国际上相差甚远。比如,美国言语语言听力学会(ASHA)建议言语语言治疗师配备标准为每10万人配有20名言语语言治疗师,而目前中国仅有1万名左右言语治疗师,至少还有25万言语治疗师的缺口,更重要的是,目前国内缺乏统一的准入标准,从业人员专业能力水平欠缺。

未来,湘雅二医院康复医学科将以国家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和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指数为标尺,聚焦“医疗树品牌、教学显特色、科研出成果、学科强影响、人才增活力”,从人才、服务、管理等方面制定“湘雅二医院康复医学科标准”并严格执行,为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添砖加瓦。

猜你喜欢

湘雅语言障碍医学科
康复护理在脑卒中后语言障碍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基于数据挖掘的吕英教授治疗自闭症语言障碍的用药规律分析
核医学科的放射防护及护理管理研究
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超声医学科
湘雅精神薪火传
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核医学科简介
学前特殊儿童语言障碍的矫治策略
传承湘雅品牌 创建优质医院
提高重症医学科床头抬高合格率
创独特“湘雅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