颤动的灵魂
——对话盐田千春
2022-04-27盐田千春韩晶ShiotaChiharuHanJing
盐田千春 韩晶 Shiota Chiharu Han Jing
1.“盐田千春:颤动的灵魂”展览现场,龙美术馆(西岸馆),上海,2021,摄影:Shaunley ©德国波恩VG Bild-Kunst图片和盐田千春
2019年您的个展在东京森美术馆展出,2021年末在中国龙美术馆巡展,作品在不同的文化语境下展出,您会考虑在呈现方式上进行调整吗?或是有不同的重点倾向?
展出场地的不同,每个场地的空间和层高,包括场地的氛围都是不同的,所以我会根据当时的展出场地做出适当调整。
上次在森美术馆有100多件作品展出,但由于各种原因,这次在龙美术馆的展出作品较森美术馆有所减少。
在每次的展览上我都会根据展出的场地和当地的文化做出适当的调整。
这次展览是对您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创作的回顾,您是否有对自己的艺术创作生涯进行不同阶段的划分?当您回顾25年的艺术创作生涯时,哪个阶段或是创作转向对您影响最大呢?
最初的契机是2001年参加的横滨三年展,然后是2015年我被选为威尼斯双年展日本馆的代表,接下来就是2019年在森美术馆举办了我目前最大的一次个展——“颤动的灵魂”。但是在这些转折点之间,我自己的亲身经历,例如生育、至亲的逝去、2次患癌症的经历,都让我无数次站在人生的分叉路口,这些事情都对我的创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此次是您第一次来中国大陆举办个展,当作品和龙美术馆的空间进行碰撞时,是否给您带来了不一样的感受或体验?可以和我们具体地谈一谈此次展览的布展思路吗?
当我第一次踏入龙美术馆的时候,我被美术馆超高的层高和场馆的开放感震惊到了。我认为龙美术馆是一个非常优秀的美术馆,但同时我也为如何在12米高的层高下布展而感到踌躇。
本次的策展委托了森美术馆的馆长片冈真实女士,由于新冠疫情的影响,她不能直接到访上海,于是通过网络连线的方式在东京和上海的工作人员们讨论策划了这次展览。
然后我再赶来上海,和已经着手安装作品的员工们一起完成了作品最后的工序。
2-3.盐田千春,《串联微小回忆》,行李箱、马达、红色线,2014/2021,“盐田千春:颤动的灵魂”展览现场,龙美术馆(西岸馆),上海,2021,摄影:Shaunley ©德国波恩VG Bild-Kunst图片和盐田千春
您的作品基本都需要在展览现场完成。在这一过程中您更注重遵循原先的创作方案还是倾向于根据当下的情感或感受做出调整呢?您如何看待当代艺术家个人创意与团体协作之间的关系?
我的作品不像雕塑和绘画那样是完成品,只需要运往展出场所即可。我需要在展出场地现场完成我的装置艺术,所以和帮忙安装的工作人员的合作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没有他们的支持我也很难完成我的作品。
工作人员中有和我合作10年甚至是20年的人员,我们之间也有很强的信任。
他们可以理解到我想要达成的效果,我一直都很信赖他们,让他们帮忙完成了我作品的安装。
您的作品的大多是大场景、全空间的覆盖模式,您认为这样的沉浸式观展体验会给观者带来怎样的心理影响?对此,您是否有希望达到的预期效果?
4-5.盐田千春,《聚集—追寻归宿》,行李箱、马达、红色线,2014/2021,“盐田千春:颤动的灵魂”展览现场,龙美术馆(西岸馆),上海,2021,摄影:Shaunley ©德国波恩VG Bild-Kunst图片和盐田千春
在我看来,雕塑和绘画是循序渐进地将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和内心感受传达给观众。但是对于大型装置艺术作品来说,观众在看到作品的那一刻,就会被作者的情绪感染到。
对于我自己来说,我把这种装置艺术的“一瞬间传达的内容”当作“瞬间哲学”,在创作的时候也会考虑到这一方面。
本次展览的名称为“颤动的灵魂”,而“颤动”在某种程度上意味着不平静、不安稳。请您结合此次展览为我们解读一下“颤动的灵魂”这一主题。
“颤动”虽然有不平静、不安稳的含义,但是并不是指身体上的颤动,而是指“感动”“内心的摇摆”的“颤动”。
我希望前来参观的观众都能体验到我所理解的“灵魂的颤动”。
在您的创作中,不同颜色的线有不同的象征意义,例如红色代表连接、黑色象征宇宙,除了红色、白色、黑色,您是否有尝试使用其他颜色的线作为创作材料?
目前,我还没有打算使用其他的颜色。
但是如果有刺激到我灵感的颜色,我也会将其应用到作品中去。
您的创作媒介发生过几次转变:从平面绘画到行为艺术,再到利用线营造的沉浸式空间。在这个过程中,身体、时间、空间,越来越多的元素被您融入在作品中,您如何理解这几个元素?以及它们在您作品中的关系?
我认为装置艺术一定都包含“身体”“时间”“空间”三个要素,在我看来,它们之间的关系在于调动身体,花费时间,占据空间来完成这个作品。
您的许多作品探讨了灵魂、生命的主题,在作品《外在化的身体》中,残缺的肢体散落在地,灵魂和身体渐渐分离。请谈谈您对灵魂与身体关系的理解。
当我在和癌症作斗争的时候,我觉得自己的身体仿佛被放在了传送带上。我的意识被排除在外,身体在系统性地接受手术和治疗,那个时候我感到了自己内心和身体的抽离,整个人都是破碎的。
当我在体验这种过程的时候,我不断地思考着“我的身体将会如何变化”,“如果我死了,灵魂又将去往何处”。于是这些便成为了《外在化的身体》这件作品的创作灵感,也衔接了这次展览的主题——“颤动的灵魂”。
此次展览体现了“不存在中的存在”这一观念,作品《沉默中》源自您内心深处的记忆:9岁那年邻居家的一场大火和被烧焦的钢琴。有些事情在现实生活中已经不存在了,但它又存在于人们的脑海中、记忆里,在您看来,逝去的经历或回忆对您的创作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或作用?
比如说,即使这个人已经不存在了,但是如果这个人的记忆还保留着的话,就证明这个人依旧存在着。
6.盐田千春,《沉默中》,烧焦的钢琴和椅子、黑线,2002/2021,“盐田千春:颤动的灵魂”展览现场,龙美术馆(西岸馆),上海,2021,摄影:Shaunley ©德国波恩VG Bild-Kunst图片和盐田千春
我会经常在我的作品中使用旧的旅行箱、鞋子、衣服、照片等被人使用过的东西。我收集的是人们的“记忆”,我思考着“他们怀揣着怎样的心情在使用这些物品的”,并把这些放进我的作品里,借此将这个人的存在再次唤醒,我的作品也因此有了生命。
“记忆”是您创作的一项重要主题,是什么原因让您开始对“记忆”产生兴趣的?“记忆”在您的生命或是艺术生涯中意味着什么?
如果失去了自己的记忆,我们都无法解释自己存在的意义。正因为记忆才能够证明自我的存在。
所以,我认为记忆表达了人类的存在,这就是我选择以“记忆”为作品主题的理由。
7.“盐田千春:颤动的灵魂”展览现场,龙美术馆(西岸馆),上海,2021,摄影:Shaunley©德国波恩VG Bild-Kunst图片和盐田千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