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球正被推向不归路

2022-04-27

华声 2022年3期
关键词:亚马孙融化世纪

作者是无数人的自然启蒙者,他走遍全球,用70多年的实地调查、科学数据,为我们提供了珍贵翔实的全球气候、生态变化档案,具有很强的警示力。本书与他的纪录片a life on our planet相得益彰,并提供了影像镜头之外的更多观点和见解。

《我们星球上的生命:我一生的目击证词与未来憧憬》

[英]大卫·爱登堡 著

中信出版集团

2021年6月版

定价:65.00元

科学家预言,今后100年间将要发生的破坏会使我这一生目击的重大破坏相形见绌。如果我们不改弦更张,今天出生的人以后会看到如下的情景。

21世纪30年代

为了在亚马孙流域开辟更多的农地,人们对亚马孙雨林连续数十年进行大肆砍伐和非法焚烧。到21世纪30年代,亚马孙雨林将缩减到它原来规模的75%。虽然雨林的面积仍然广袤,但是这很可能是亚马孙雨林的一个临界点,也许将触发一种叫作森林梢枯的现象。森林因为树冠面积缩小,突然不再能产生足够的水分供给雨云,亚马孙最脆弱的部分于是首先退化为季节性干旱森林,进而变为开阔的热带稀树草原。

这种衰退是自我加强的:森林梢枯发生得越多,造成的森林梢枯就越多。因此,有人预测整个亚马孙流域的干旱化将迅猛而来,造成毁灭性后果。生物多样性的损失将是灾难性的,因为亚马孙地区是世界上1/10已知物种的家园,所以这意味着将发生无数局部性灭绝,而那又将触发整个生态系统内部的多米诺骨牌效应。所有野生物种都将遭到沉重打击,每一个动物觅食和求偶都将越来越难。

亚马孙地区一直在为我们提供的众多环境服务都将消失殆尽。随着亚马孙流域的树木逐渐死去,原来由树根固定的泥土流入河中,突发性洪水会成为家常便饭。3000万人,包括近300万原住民,也许不得不离开亚马孙流域。空气中水分的变化很可能导致南美大部分地区降雨减少,造成那里许多超大城市供水短缺,通过砍伐森林开辟的农田也将饱受干旱之苦,这不能不说是个讽刺。巴西、秘鲁、玻利维亚和巴拉圭的粮食生产都将会受到巨大影响。

21世纪40年代

下一个重大临界点应该发生在地球急速变暖的几年后。地球北极持续数十年的气候变暖将导致阿拉斯加大部以及加拿大和俄罗斯北部的冻原和森林下面原来封冻的永久冻土开始融化。这个趋势远比海冰面积的缩小更难察知和预测,但它的潜在危险要大得多。

整个全新世期间,这些地区的土壤高达80%的成分是冰。地球变暖后,情况就会发生改变。冻土融化在地面上能够看到的唯一迹象是出现新形成的湖,以及水分流走后北极土地塌陷形成的一个个难看的大坑。但是,到21世纪40年代,冻原的塌陷预计将普遍得多。随着将土壤冻在一起的冰融化消失,不出几年,占北半球陆地面积1/4的近北极地区可能就会变成一个大泥潭。数百万立方米融冰后的稀泥流向低处,将引发大规模泥石流和大洪水。数百条河流将改道,数千个小湖泊的水会流干。离海岸较近的湖水会倾入海中,将混杂着大量泥沙的淡水注入大海。当地的野生动植物将遭到灭顶之灾,而居住在这个地区的人,包括原住民、渔民、油气公司的雇员、运输和林业部门的工人,都只得离开。

然而,地球上每个人都逃不脱冻土融化所产生的关键后果。数千年来,被永久冻土层锁住的碳估计有1.4万亿吨,比过去200年间人类排放的碳多4倍,是大气层现有碳含量的两倍。永久冻土层的融化会连续多年把这些碳逐渐释放出来,打开排放甲烷和二氧化碳的龙头,而我们可能再也无法将其关上。

21世纪50年代

今后30年中发生的任何野火和融冰都会使大气层含碳量来一个大加速。和以往一样,海洋表面的水会吸收大量的碳。二氧化碳入水后形成碳酸,先是在浅海,然后随着洋流的循环到达大洋各处。到21世纪50年代,整个海洋的酸度都会达到引发灾难性衰退的程度。

海洋生态系统中最多种多样的珊瑚尤其容易受到酸化增强的损害。珊瑚礁已经因连续多年的白化事件而元气大伤,酸性的增加更使得它们难以修复自己的碳酸钙骨骼。空气变暖,风暴更加猛烈,珊瑚礁很可能被击碎。有人预言,几年之内,地球上90%的珊瑚礁都会被摧毁。

开阔的海洋也容易受到酸化的伤害。作为食物链底层的许多浮游生物物种长着碳酸钙的外壳。海洋的日益酸化会抑制它们的生长繁荣。结果,食物链上端的鱼类也会减少。牡蛎和贻贝的捕捞量将剧减。21世纪50年代可能标志着现存商业化渔业和鱼类养殖业完结的开始。5亿多人的生计将直接受到影响,人类历来就有的一个方便的蛋白质来源将开始从我们的饮食中消失。

21世纪80年代

到21世纪80年代,全球陆上粮食生产可能会到达危机关头。在世界上比较富裕的温带地区,连续一个世纪的密集农业生产施用了太多的化肥,土壤的地力被耗尽,奄奄一息。关键的粮食作物将发生歉收。在世界上較热较穷的地区,全球变暖会带来更高的温度、季风的改变,以及造成庄稼颗粒无收的暴雨和干旱。在世界各地,几百万吨流失的表土会被冲进河流,给下游城镇带来洪涝。

如果仍旧像现在这样大量使用农药,栖息地继续遭到破坏,疾病在蜜蜂等授粉动物中传播不止,那么到21世纪80年代,昆虫物种的损失将会影响到人类粮食作物的3/4。坚果、水果、蔬菜和油料作物如果没有辛勤的昆虫为其授粉,产量必定大减。

有朝一日又一场大流行病可能会暴发,让已经槽糕的形势雪上加霜。我们刚刚开始明白,新病毒的出现与我们星球的衰亡是相关联的。据估计,哺乳动物和鸟类身上藏有170万种对人类有潜在危害的病毒。我们越是通过砍伐森林、扩大农地和非法贩卖野生动物来破坏野生世界,又一场大流行病暴发的可能性就越大。

22世纪初

22世纪伊始,也许会发生一场世界范围内的人道主义危机——人类有史以来最大的被迫迁徙。

21世纪期间,由于格陵兰和南极洲冰层的缓慢融化,加上海洋因变暖而逐渐扩大,预计世界各地的海滨城市都会面临海平面上升0.9米的困境。之前的50年,狂风暴雨已经使500个海滨城市的十亿多居民疲于应对;到2100年,海平面可能会上升到足以摧毁港口,使海水倒灌入内陆的程度。鹿特丹、胡志明市、迈阿密和许多其他城市将变得无法防护,因此也就无法保险、无法居住。那些城市原来的居民只得向内地迁移。

但还有一个更大的问题。上述所有事件如若全部成真,我们的星球2100年的温度就将比现在高4摄氏度。1/4的人类可能会生活在平均气温超过29摄氏度的地方,今天只有撒哈拉沙漠每天如此酷热。在这些地方不可能再种田,10亿乡村人口只好外出寻找活路。世界上气侯相对温和的地方将人满为患。各国会不可避免地关闭边境,全球各地甚至可能爆发冲突。

在此背景下,第六次大规模灭绝将不可阻挡。

猜你喜欢

亚马孙融化世纪
亚马孙丛林之旅
世纪赞歌
燃烧的亚马孙热带雨林
20世纪50年代的春节都忙啥
1999,世纪大阅兵
亚马孙丛林地画与黄金国
My School Life
一起融化
融化的Ice Crean
亚马孙雨林探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