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法促积累,点拨助提升
2022-04-27李倩
李倩
【摘要】新版的《统编义务教育语文教科书》增加了古诗词学习的篇目,而小学生对古诗词兴趣较低,不重视古诗词的学习与积累。本文通过古诗词积累策略的探究,帮助学生梳理积累古诗词的方法,提高对古诗词的兴趣,走进丰富多彩的诗歌世界,感受古诗词的魅力。
【关键词】古诗词;积累;形式;点拨
古诗词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课程标准》十分强调古诗词教学中的积累与运用,明确指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应背诵160篇诗文”。新版的《义务教育语文教科书》增加了古诗文的篇目,12册教材共选诗文132篇,占所有课文选篇的30%,比“人教版”增加55篇,平均每个年级20篇左右。
小学高年段的学生,已积累了不少古诗词,也具备一定的古诗词学习能力。但是,如何引导学生将已学已记的诗词进行梳理、整合?如何激发学生兴趣,扩大诗词的积累量?如何帮助学生提高赏析诗歌的能力,提升语文素养?成了亟待解决的几个问题。基于此,笔者从“日常积累”“课堂点拨”“课外延伸”三个方面开展了以“巧法促积累,点拨助提升”为主题的小学高年段古诗词积累策略的研究。
一、日常积累
(一)明确内容
根据与学生的访谈及调查、学生自己的投票、教材中大多数诗词的题材等,我们共同制订了一份“诗词积累表”。
必修部分以《小学生必背古诗词100首》为基础,推广学生背诵,对于部分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不能背诵全篇,也要识记名句。先让学生凭借记忆优势,在理解大概诗意的基础上大量地背诵积累,为将来的厚积薄发夯实基础。
选修部分再让学生收集整理一些常见题材的诗歌,如,爱国、思人、咏物、边塞、怀古,等等。由学生自主选择他们感兴趣的诗词类型进行分类积累,先激起他们去找诗、选诗的乐趣。
个性部分采用诗歌专题的形式,如,“诗人专题”(王维、李白、杜甫、苏轼、辛弃疾等);诗词知识专题(趣味故事、文学常识等);古人生活之趣的专题诗词(赏花、看雪、琴棋书画、登山郊游等);诗词中常见的事物专题……可由学生自主选择或自主制订学习方向,教师适当地统筹指导。
(二)形式多样,积累丰富
1.背诵抄记式
明确要求学生,以《小学生必背古诗词100首》为基础,每天背诵一首古诗词,一周检查一次。大多数古诗词是学生已经学过,或是学生耳熟能详的名诗。学生的背诵,是对已有古诗词内容的整理回顾。古人云:“为文之道在于厚积而薄发。”学生只有背诵大量的古诗文,实现“量”的积累,才能充分地汲取古诗文的精华,得到古文化的浸润,从而丰富自己的语言,为创造性地仿写打下扎实的基础。
2.生生合作式
高年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了查找资料、筛选资料、运用资料的基本能力。因此,学生可以按自己对不同题材古诗词的兴趣,组成学习小组,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题材诗词,多方面收集整理资料,商量制订汇报的形式。实在是能力较弱,表达欲望不强的学生,还可以做收集和整理工作。无论学生的智力结构属于哪种类型,无论学生水平的高低,均可以从中找到发挥自己特长的环节。这种积累方式能让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正面的激发作用,从而在合作中获得诗歌学习的信心和动力。
3.书、画、歌等结合式
诗词、绘画、音乐和书法都是民族传统文化的璀璨瑰宝,比起课堂教学,学生通过不同艺术形式来积累古诗词,不仅有益于学习与积累,同时也丰富了对诗词的感悟力,受到古典艺术的熏陶。展现只是形式,但是形式与内容的有效、艺术地结合,更能体现诗词积累的成效。例如,善长书法的学生可以即兴挥毫,喜欢绘画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对故事的理解绘诗配画。这样,既能培养学生的想象思维,又能更好地理解诗歌的本意,把诗歌的意境理解得更准确、更深刻。詩歌的意境深远,语句优美,朗朗上口,具有音乐性,可以配乐吟诵。让学生学一些传唱度较高的诗,如《水调歌头》《满江红》《虞美人》等,鼓励学生用唱的方式来记忆诗歌,印象更深刻。同时,也可以为自己喜欢的诗词或诗人制作名片,或者书签、手抄报、诗册等,这些都是趣味积累。
4.游戏式
开展包括有关诗词知识的故事会、话剧、小品等,了解诗人的生平经历,诗歌的创作过程;举办诗歌朗诵会,推荐自己喜爱的诗词;玩诗词接龙、飞花令游戏,比一比谁积累的诗词多,让学生在游戏中积累,在积累中游戏。
5.竞赛激励式
组织学习小组之间的竞争,以激励机制促进学生积累的热情。例如,展开“诗词小达人竞赛”:必修内容填写诗句考察学生的背诵记忆;文学常识考察学生的识记理解;飞花令考察学生以字为单位的积累等。竞赛,既是对学生日常积累情况的检测,也是对他们认真积累,认真背诵的肯定。
在日常积累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设计丰富多彩的诗词活动,以合作交流、竞争激励机制促使学生积累和理解诗词。但是,古诗词的积累难道就停留在这个层面了?我们究竟还能做什么让学生的古诗词积累再有提升呢?根据学生的日常积累交流和高年段学生的学习能力,古诗词的课堂教学可以对学生渗透一些关于意象、诗眼的品诗、学诗的方法,有利于为学生下一阶段的诗词学习做铺垫。
二、课堂点拨
1.学法点拨
以学习不同主题的古诗词为例,“品感情基调”“感诗词意象”“扣精妙诗眼”“明背景资料”,这些方法都是我们品读诗词的主要方法。学生在以前的学习中或多或少地都运用了这些方法。在积累了一定的诗词之后,整理归纳方法,有助于学生去品读更多的诗词。
例如,四季诗中的意象尤为明显,春花,夏蝉,秋叶,冬雪……在诗人笔下,它们转变成为一个个意象,成为诗人感情的寄托,正如王国维所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于丹在她所著的《重温最美古诗词》中说,培育我们的“诗心”,需要从意象开始,意象是传递诗情、诗意、诗境的载体。
咏物诗,可以紧扣诗眼,抓住体现景物特点的字推敲细品。古人讲究炼字,“吟安一个字,捻断数根须。”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有云,“红杏枝头春意闹”,著一“闹”字而境界全出。诗眼,是诗中最准确凝练地传达主旨的字,抓住诗眼就能从全篇着眼,更好地欣赏诗的意境。
分析诗人的写作特色更可以联系他的生平经历、写作背景,在更为广阔的视野下理解、感悟诗词,就像杜甫早期的诗歌也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迈,在经历安史之乱后,中晚期的杜甫诗的主要风格转成了“沉郁顿挫”。通过运用不同方法多读多品,学生诗歌视野也更广阔了。
2.读贯始终
古诗词朗朗上口的韵律美,是它千百年流传于世的精粹。诗词教学要注重朗读,读贯穿始终,读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有教师范读、生范读、小组读、同伴读、全班读、引读、配乐读……通过丰富多样朗读的形式,学生更能感受到诗人在字里行间的语音节律,受到直接、强烈的感染,从而会把诗歌的情与境慢慢意会出来。
3.创编激趣
在做好前期积累的基础上,调用学生的诗词储备库。明确了读诗和悟诗的方法之后,激励学生创作诗歌,轻叩诗歌的大门。新课标和核心素养的理念更注重语言的运用,作为中华文化的瑰宝——诗词,不仅能够令人感受其美,也会让人在积累的同时,产生创作的热情。教师可以借助一些意向,如,花、月、柳、鸟等,给学生创编提供思考的源泉,由仿写到自由创作,激发他们提笔创编的欲望,点拨一些关于对仗的知识,进一步提升学生对诗词的感悟,最后通过学生作品的展示,反映生活的乐趣,表达内心的童真,点燃诗词传承的火种。
三、课外延伸
通过日常的积累和古诗词教学的点拨,学生对古诗词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课后,开展更多的古诗词竞赛,能使学生有竞诗的热情。如,在课下互玩“飞花令”,主动挑战背长篇诗歌《琵琶行》《将进酒》《春江花月夜》,等等,会用学到的方法去推荐、介绍自己喜欢的诗歌。我们欣喜地看到,通过开展多类型的诗词积累活动,充分调动了学生学诗的热情。学生们发现原来诗歌这么好玩,有这么多途径可以去了解、去领会,能背诵和运用更多的诗歌是一件多么值得骄傲的事情。由此,学生对中华古诗词的喜爱,对民族文化的热爱之情水到渠成,学生的审美情趣及文化品味也得到了提升。
责任编辑 杨 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