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如何进行分层作业设计
2022-04-27李桂花
李桂花
【摘要】作业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是反馈教师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是課堂教学的巩固、补充、延续和发展的基础。“双减”是传统教学模式和新时期教学模式变革的突破口,故应将作业纳入教育体系,鼓励布置有弹性、个性化的作业,要严格控制作业总量,减轻中小学生日常作业的负担。为此,教师应落实“双减”政策要求,积极尝试,努力创新,从作业减负、多样、分层等方面着手,精心设计作业,提高语文作业的有效性,让学生在作业中获得知识,获得乐趣,爱上作业,做到减量不减质,真正做到减负增效。
【关键词】“双减”政策;分层作业;作业设计;有效作业;学习效率
作业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是课堂教学内容的巩固、补充、延续和发展。作业与课堂教学、课外活动一起构成了完整的小学语文教学体系。其完成质量是反映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是师生教学信息交流的有效渠道。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教师应当避免布置过多的作业,要科学合理地规划、设计难易不一、梯度不一的有价值的作业,以适应各个层次学生不同的需要,通过布置个性化作业达到减轻学业负担的目。因此,作业布置应讲求分层和有效性。
一、分层作业即因材施教
“双减”政策的实施要求在教学模式上进行创新,明确一、二年级不布置家庭书面作业,可在学校内适当安排巩固练习。然而,负担不能和作业划等号,减负也不意味着没有作业,作业是提升教育质量的一个关键因素,在尊重学生个体差异的基础上,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使得每一位学生都能获得全面发展才是减负的有效途径。这要求教师打破以往教学中“一刀切”的固有思维,因地制宜,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学习能力实施分层布置课外作业。
二、作业减负应以质为重
减量不减质,在减轻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日常作业负担要求严格控制作业总量,鼓励布置分层、灵活多样、个性化的作业。为了提高减负后学生作业质量,在作业设计方面要因层制宜,要体现由易到难。紧扣课本的同时,还要根据各层学生的目标需求,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和水平选择合适的难度,也应鼓励学生勇于挑战难题。“双减”下作业量少了,难免出现部分学生变得懒惰、不自觉的现象。为了提高学生积极性、自觉性,就要设计弹性化和个性化作业,可按照当节课程的教学目标设计三种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基本教学作业,是所有学生的必做题。教师要控制“学困生”的作业量,减轻他们的学习困难。“双减”不是降低作业量,而是提高作业质量,降低有学习困难学生的作业量。基本教学作业,是所有学生必做的。第二阶段为提升性作业,以普通学生能力为标准。保持“中等生”作业难度,努力完成发展目标。第三阶段为发展性作业,以尖子生所能做到的水准为限。减少“优等生”作业量,提高作业难度。教师可以相应减轻对优等生的基础性训练量,让每个优等生从单纯的机械训练中解放出来,有更充分的时间去做融合综合性、灵活多样性为一体的智力题,以便让他们达到创造目标。这种级别的作业叫做“探究性作业”。这一类教学作业需要每个学习者能对所学知识点予以加工,以锻炼自身思维的灵敏度和创造力。其主要内容为课文生字拼读、字词运用,课文的理解和背诵等。
例如,在学习生字时,我们一般都会让学生通过抄写、听写等记住生字词,此类单调乏味的作业打击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都把抄生字词看作一种负担,潦草应付,识字质量也比较差。回头细想,其实要学生抄写不就是为了让学生把生字词记好、记牢吗?我们可以想一个既能让学生减轻学业负担,又能把生字词记好的办法。为了激发学生有意识地识记,笔者与学生达成减负的协议:如果课文的生字词语听写全对,就可以减少抄写生字词这项作业。其实,大部分学生都很怕做这些抄抄写写的机械性作业。因此,在协议的促使下,大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课堂上,学生的学习注意力更易集中,能较好地识记生字词。从听写生字词的反馈中,笔者发现大部分学生都过关了,学习效率比以前提高了很多。
三、设计作业多样化
(一)生活性
语文学习源于生活。所以,教师在设计作业内容时应充分挖掘课程资源,联系生活实际,找学生关心的话题,力求把课本上的语文转换为学生生活中的语文,从而吸引学生主动参与,说出心里话,克服作业对学生心理的压力,提高学生完成作业的兴趣。例如,在学习《中国美食》一文时,笔者紧扣本课的知识点,结合“双减”的宗旨设计了以下有效作业:1.(课前作业)向家长了解家乡有哪些美食。2.(课堂作业)写写课中生字。3.(课后作业)把你了解的美食分享给同学。这样贴近生活的作业,学生会比较感兴趣,学习的效果也会比较好。
(二)实践性
“双减”是为了减少作业量,低年级是不准布置书面家庭作业的。因此,作为教师就要科学合理地设计作业,把听、说、读、写与演、唱、画、游戏等形式巧妙结合,让作业富有趣味性,具有吸引力。又如,在《找春天》这一课的教学设计中,为减少对学生的说教,笔者采用了低年级学生喜欢的动手实践形式——绘画、唱歌融入课堂,并结合品德课《试种一颗仔》,让学生在家亲手载种一些自己喜欢的植物,每天观察后汇报结果。同时,让学生亲近自然,亲自带领学生到校园的生物园寻找春天,了解春天的特点,从中提高了学习语文的兴趣。此外,教师还可关注实践性作业的布置,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巩固学到的知识,应用学到的方法,让学生领悟到所学知识的重要性,从而实现作业的价值。
四、作业分层,关注差异
在设计作业时,要考虑到全体学生的学习情况,关注差异,落实作业,基础提升,拓展分层作业。对于优生来说,在完成好基础题型的基础上,再布置一些难题、偏题及开放性的作业,激发他们的挑战性,培养创新能力和学习兴趣。对于中等生来说,除了完成基础题型,教师要多给一两道“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的题目,培养他们的自信心,逐渐向优生进行转化。对于学困生来说,能否完成基础题型都是一个问题,如果强制要求学困生去完成作业,甚至与中等生同样的作业,那无疑是磨灭了学困生学习的动力。所以,语文教师可以从听、读、写这几方面对学困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教师在设置题目时,可以多几道题同一个类型的基础题目,让学困生逐个掌握,逐个击破知识点,如此才能够实践逐步向中等生甚至优化生转化。在课堂上,最令人头痛的是,优生作业做得太快,学困生做题速度慢,甚至不动笔。因此,我们也可以尝试让优生帮扶学困生,形成学习小组,让优生去拉动学困生学习,夯实学困生基础,让学生在成长过程收获知识和快乐。
同时,在教学中,我们可以把作业分成两类:必做题、选做题。下面,笔者以《千层糕》一课为例,谈谈自己的作业设计。
全班学生必做题:
1.圈生字,拼读生字;
2.能听写课文要求掌握的生字词;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内容。
选做题:亲子实践:学做一道菜,并谈谈收获和感受。
这样的作业,遵循了教学规律,具有针对性,使学习较好的学生“吃得饱”“吃过瘾”,自动消化;一般学生“跳一跳,够得着”,逐渐消化;学习差一点的学生“低起点,小坡度”,慢慢消化。只要我们能够照顾学生的个体差异,从他们的实际情况出发,在教学中为他们“量体裁衣”,处处给予他们特殊“关照”,让学生有一个较为宽松的作业氛围,使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都能较好地参与作业,培养语文能力。
肖川博士说:“作业是教师精心准备送给孩子的一个礼物,它给孩子综合运用知识,发展和表现个人天赋提供机会,使教学的影响延续到全部的生活中。” 正所谓“教者有心,学者得益。”让我们在“双减”政策背景下,以学生为本,在语文教学中精心设计有效作业,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语文作业展示独特魅力,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得到发展,做到真正“减负增效”。
参考文献:
[1]李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减负增效”的策略研究[J].文渊(小学版),2020(7):473.
[2]冯英凡.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增效减负的策略研究[J].新课程小学,2019(1):2.
[3]王培峰.面对新课程,作业怎么做[J].中国教育教育报,2003.
[4]刘晓.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创新教育[J].中学生导报:教学研究,2013(50):1.
[5]王贤文,熊川武.学生自主减负:减负提质的有效路径[J].中国教育学刊,2014.
责任编辑 钟 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