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绘本创作:武汉战“疫”图记

2022-04-27陈华文

检察风云 2022年7期
关键词:图记画稿英雄

著/绘 |  陈华文

出版  |  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

中国地质大学老师笔下的100幅封城图记,真实记录了英雄之城(武汉)战“疫”的重要历史瞬间

作者陈华文

我的绘本《英雄之城:武汉战“疫”图记》,2021年12月由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正式出版,我看着大红的封面,内心非常感慨。这是我献给武汉和武汉人民的一本书。本书共收录了100份画稿,分为临危受命、共渡难关、战“疫”曙光三个主题。此外,还附录战疫心语,收录了武汉战“疫”期间,不同群体的抗疫感言。新书刚问世,就被列入“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主题出版物推荐书单。

2020年上半年,武汉新冠肺炎战“疫”打响没多久,我就有强烈的冲动,一定要用一种方式记录这座城市历经的“震颤”。我起初打算用文字记录,但是和那些在医院一线的记者们相比,我觉得自己的文字记录,多少有些苍白。最后经过权衡,我决定用绘画的方式,进行直观、艺术地再现。

我画武汉战“疫”系列100幅画稿,还有另外一个原因。武汉“封城”期间,我居住在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的小区里。我一边参加学校疫情防控工作,一边给艺术设计专业类本科生上两门网课“视觉与叙事”和“故事板设计”。这两门课程的重要教学内容,就是用绘画的方式讲故事。我当时就想,正在发生的武汉战“疫”,就是最感人的故事,我让学生围绕这个主题,进行作业练习。而我,必须做教学示范。

2020年2月中旬到4月初,大约50天的时间里,我潜心创作武汉战疫主题画稿。我的创作素材主要有两个来源:一方面有感于学校疫情防控的感人故事;另一方面是对武汉战“疫”有关图片新闻进行艺术提炼。在此之前,我虽然围绕某一个特定的选题,创作过不同系列的主题画稿,可是从如此宏观的角度,展现一个重大事件,对我而言是不小的挑战。

创作时,我无意画一个个具体的人,而是塑造武汉战“疫”中的不同群体。医务人员、人民子弟兵、警察、医院建设者、社区工作者、志愿者、快递小哥、厨师、教师、记者、居家的市民等等,都是我塑造的群像。他们都在各自的岗位,以不同的方式抗击疫情,都是平凡的英雄。在创作手法上,我以线条造型为主,融合了素描、版画、中国画的多种技法;在创作风格上,我省去繁缛的细节刻画,尽量做到人物的形神兼备。这些画稿中的多数人物形象,都戴着口罩,这在我以前的创作中,是从未有过的。这也决定了武汉战“疫”100幅主题画稿的特殊性和纪念性。

创作武汉战“疫”主题画稿的过程,是有故事的。当时家里没有专门的画纸,我就用普通的A4打印纸替代;没有专业的画笔,就用普通的钢笔、墨水笔和女儿的马克笔凑合着用。我利用晚上的时间,描绘武汉战“疫”的一幕一幕。家里太小太挤,没有专门的桌子供我画画,女儿平时做手工的矮圆桌,晚上就成为我创作的“战场”。夜晚,家人都熟睡了,我就摊开纸笔,坐在小板凳上,弯着腰,趴在小圆桌前一笔一笔地画。这样一画至少都是两个小时。创作中,我经常忽略时间的存在,不知不觉画到第二天凌晨2点。当我画完一张,打算站起来时,常常发现自己已经双腿麻木。创作的每一天,失眠是常事,躺在床上,睁着眼睛想着下一幅画稿的构图形式和表现人物,越想越兴奋,越想越睡不着。

创作期间,我时常要到学校总办公室值班。有一次,两张画稿忘记放到抽屉里,晚上回来时,发现画稿被女儿涂得乱七八糟。我又气又恼,想好好教训一下她。可是看着女儿忽闪忽闪的大眼睛和那调皮的坏笑,让我的心软了。女儿每天不能出门,已经让她受委屈了。在武汉战“疫”主题系列画稿中,我描绘了女儿懒洋洋坐在沙发上看图画书的样子,以及身边的各种玩具,还描绘了女儿在厨房里,跟着奶奶学切菜的模样。她有两天叫嚷着到外面吃好的,我很是无奈,很是心疼。于是,我專门又画了一张孩子睡觉梦见美食的图画。不仅是我的女儿,武汉有多少孩子,不是这样过的呢?

每每画完几幅,我便把画稿拿出来,在微信朋友圈“秀”一下,师友们纷纷点赞,也提了一些中肯的改进意见。我觉得不是自己一个人在画,而是很多人在和我一起“画”。2020年4月初,100张武汉战疫主题画稿完工时,湖北主流媒体纷纷进行报道。2020年4月8日,武汉“解封”,新华社、《人民日报》官方微博对我的画稿进行了报道。两家主流新媒体同在一个晚上,不约而同地报道个人的画作,这是少见的。当晚一个小时后,相关资讯就上了微博热搜。更出人意料的是,《人民日报》微博推送报道不到2小时,再次进行内容推送,并且配上题为《素描英雄,为时代立传》的短评,内容是:“100幅钢笔画,无法记录战‘疫’全过程,但每一个瞬间都定格了英雄的不凡。英雄就在我们身边,他们朴实无华,没有豪言壮语,却值得我们每个人感怀。素描英雄,为他们立传,就是为时代立传,就是弘扬时代精神。”

2020年4月中下旬,先后有十多家出版社联系我,有意出版武汉战“疫”画稿。这其中,就包括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的编辑李世梅老师。我之所以选择将画稿交付李世梅老师,是被她的出版诚意深深打动。2020年6月至2021年10月,我们围绕画稿的出版,进行过几十次不同方式的沟通、交流、讨论,我们共同围绕出一本不让读者失望的绘本努力着。一部优秀的绘本,文字也是重要组成部分。我最初以为给画稿配上文字很简单,但是深入之后,发现这并不简单,不仅文字表述需要准确、精练,还要有文学性和可读性。为了写好画稿对应的文字,我五易其稿,花了大半年的时间。

《英雄之城:武汉战“疫”图记》出版之际,有一事不得不提:武汉战“疫”主题画稿中的20幅,已于2020年7月被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回想武汉战“疫”的那些天,我目睹了我们的城市,从最初的惶恐不安到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抗击疫情中,人们不畏困难、守望相助、患难与共,武汉人民,无愧“英雄”二字,封一座城,护一国人。武汉战“疫”,不是一座城的孤军奋战,背后有全国人民的鼎力支持。

本书之出版,旨在弘扬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当前,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尚未结束,期待本书的出版能给抗击疫情的人们带来正能量。

编辑:黄灵  yeshzhwu@foxmail.com

猜你喜欢

图记画稿英雄
英雄犬
烟图记
新秀擂台——来自小朋友们的优秀画稿选登
新秀擂台——来自小朋友们的优秀画稿选登
新秀擂台——来自小朋友们的优秀画稿选登
新秀擂台——来自小朋友们的优秀画稿选登
重走英雄路
绛红英雄谱
图记
图记 端午节的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