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油价涨跌及其影响

2022-04-27张程

检察风云 2022年7期
关键词:成品油油价原油

张程

油价成为社会关注的热门话题 (图/视觉中国)

近日,国家发改委发布通知,根据近期国际油价变化情况,自2022年3月3日24时起,国内汽、柴油价格每吨分别提高260元和255元。这是自2021年12月底以来,国内成品油零售限价连续第五次上调。此次成品油价格上调后,国内多数地区92号汽油价格时隔8年之后再次进入“8元时代”。国内成品油价格持续上涨,也使得油价成为社会关注的热门话题。

据公安部统计,截至2021年底我国全国机动车保有量达3.95亿辆,其中汽车3.02亿辆。我国已经超过美国,成为全世界汽车保有量最大的国家。在3亿多辆汽车中,新能源汽车保有量为784万辆,占汽车总量的2.60%,占比仍比较小,多数汽车仍然是燃油车。油价的上涨直接影响数以亿计的燃油车用户。不仅如此,油价上涨还将对物价产生影响。油价如此重要,国内成品油价格的涨跌机制是怎样的,油价上涨会带来哪些影响呢?

在1998年以前的长时期内,中国的成品油用户享受着低油价的待遇,那时石油价格的调整由国家确定,往往一次调整,长期不变。但随着中国成为石油净进口国及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深化,到了1998年,随着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两大集团重组,油价机制改革拉开了序幕。

1998年6月,原国家计委(现国家发改委)出台了《原油成品油价格改革方案》,规定国内原油、成品油价格按照新加坡市场油价相应确定。2008年11月,由国家发改委牵头拟定的国内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改革方案获批。根据新的价格形成办法,国际油价连续22个工作日日均涨幅或跌幅超过4%,就应考虑对国内成品油价格进行调整,以使成品油价格能够更真实、更灵敏地反映市场供求关系,促进资源合理利用与公平竞争。2013年3月,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进一步完善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的通知》,将成品油计价和调价周期由22个工作日缩短至10个工作日,并取消上下4%的幅度限制。此外,根据进口原油结构及国际市场原油贸易变化,相应调整了国内成品油价格挂靠的国际原油种类。2016年1月,国家发改委发布通知,决定进一步完善成品油价格机制,设置调控上下限。调控上限为每桶130美元,下限为每桶40美元,即当国际市场油价高于每桶130美元时,汽、柴油最高零售价格不提或少提;低于40美元时,汽、柴油最高零售价格不降低;在40美元至130美元之间运行时,国内成品油价格机制正常运行,该涨就涨,该降就降。

以上的一系列改革形成了当下国内成品油价格机制的基本框架,即在每桶40—130美元之间调整。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减少国际局势动荡对我国油价的冲击,让我国能够有效地避免因为石油价格过高所带来的“通胀”危机,以及国际油价过低对石油生产经营企业的冲击。

例如,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国际油价一度跌成“负数”,但是国内油价没有亦步亦趋,出现巨幅下跌。这无疑有利于保护我国石油企业免受此类“黑天鹅”事件的沖击。2022年,受到国际局势影响,国际原油价格持续攀升。3月7日,美国原油期货价格和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均出现大涨,其中布伦特原油一度升至135美元/桶,WTI(美国西得克萨斯轻质原油)期货价格一度突破130美元/桶,均创下2008年以来新高。国内成品油价格则因130美元/桶的封顶机制,避免了过高。

按照130美元/桶的价格,以6.3的美元兑人民币汇率计算,一吨原油的价格约为6000元。国家发改委3月3日公布的最新国内成品油价格显示,国内多数省份标准汽油价格已达到10000元/吨,标准柴油价格均接近9000元/吨,高于原油成本价格。这背后的主要原因是国内成品油价格不仅与原油价格挂钩,还包含税费和石油企业的开采、运输、炼化及经营等成本,还有石油企业的经营利润。

2008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实施成品油价格和税费改革的通知》,将公路养路费等包含进成品油价格中。数据显示,目前我国成品油价格中包含增值税、消费税、城建税、教育费附加费、企业所得税等多项税费。对于进口石油而言,还要增加进口关税。如资源税按原油销售价格的5%计征;汽油消费税按1.52元/升计征;增值税按16%的税率计征;城建税与教育附加费,分别按增值税与消费税的7%和3%征收;地方教育附加费,按增值税与消费税的2%计征等。换算下来,税费占成品油价格的四至五成。换句话说,消费者加100元的油时,其中四五十元都是税费。除此之外,还有流通环节的税负成本、石油企业的所得税、增值税等税负成本及企业的利润等。这些成本都包含在成品油价格中。

中国成品油价格之所以设定40美元/桶的“地板价”,主要是考虑到石油企业的经营现状。目前中国的石油对外依存度为70%,30%的石油来自国内自采。我国的石油资源天然禀赋不好。多数油田都是小油田,且多分布在新疆、四川等地,单个油田的出油量并不高,因此并不能像沙特阿拉伯和俄罗斯那样,钻出一口油井后就持续不断地出油。同时,尽管中国的页岩油储量为7200亿吨,但是页岩油矿床过于分散,大部分都分布在47个油页岩盆地的80个矿床里,且多数页岩油资源含在页岩层系中或泥页岩孔隙和裂缝中。有效的开发方式通常为水平井分段压裂。这种方式适合在地广人稀的地方使用,对于我国而言,该技术对于环境的破坏很大,开采成本和运输成本也都居高不下。

根据中国石油股份有限公司披露的财务数据,2021年前三季度,中国石油股份有限公司原油平均实现价格为62.66美元/桶,其中国内实现价格为62.62美元/桶。经历了页岩油革命的美国,其原油开采成本约35美元/桶;而俄罗斯的石油实现成本约为17美元/桶,沙特的石油实现成本更低,仅约10美元/桶。

由于国内原油开采成本较高,石油企业生产销售石油的综合成本也高于国际主要产油区国家,因此我国成品油价格有40美元/桶的“地板价”保护机制。在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导致原油价格大幅下跌的情况下,国内成品油价格并没有亦步亦趋地出现大幅下调。

作为能源之母,原油是现代社会多数经济活动的保障,是经济中的主要投入。原油和居民的生活有着密切联系。

原油既离我们很远,又离我们很近。原油离我们很远,因为在多数人印象中它只是一种黑色黏稠的液体。原油离我们很近,因为在人们日常生活的衣食住行等方方面面都有原油的身影。例如,制成衣服的尼龙、涤纶、化纤等面料都来自于石油;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塑料也来自于石油。在食物的生产环节,农药、化肥的主要原材料来自石油;在食物的烹饪环节中,液化石油气、液化天然气等都是从石油中提炼而来。建筑方面,许多建材,如保温层、防水涂料的生产材料也主要来自石油;铺路用的沥青主要来自石油。出行方面更是如此,汽车、飞机、轮船使用的汽油、柴油等都来自石油。

原油价格的涨跌对现代经济生活有着显著影响。对人们日常生活而言,主要的影响是生活成本的变化。原油作为重要的工业上游原材料,其价格变化会向下游的消费品传导。除人们直观感受到的成品油价格变化外,对物价的影响也较明显。

电商消费已经是中国人日常生活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2021年,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24.5%。在电商消费中,快递物流又是重要一环,在整个物流费用中,运输成本约占一半以上,而运输成本的三分之一都是油费。从这个角度看,油价的涨跌影响到了近四分之一的社会消费。

当然,油价对物流的影响不仅仅是电商,也是整个社会的交通运输。今天人们在商店中购买的绝大多数商品,都是从全国各地生产后运输来的,而当前运输业主要使用的能源来自石油。因此油价的涨跌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猜你喜欢

成品油油价原油
油价下半年还得涨
下半年油价还涨吗
成品油出口下降19%
油价涨了谁高兴
成品油管道运行优化的研究进展
2019年上半年豆油价低
石油成品油销售业务发展的一些思考
放开我国原油进口权的思考
“1吨原油等于7.33桶”的来龙去脉
成品油市场回顾与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