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呼唤“她视角”
2022-04-27刘佳璇
刘佳璇
近期,女性话题成为热点。2021年底至2022年初,《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修订草案)》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8万多人参与,共提交42万余条意见,是同时期最受关注的法律修订草案之一。
1995年,在北京召开的联合国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上,中国政府向国际社会庄严宣示,把男女平等作为促进我国社会发展的一项基本国策。
2020年10月1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联合国大会纪念北京世界妇女大会25周年高级别会议上提出:“让性别平等落到实处”,“建设一个妇女免于被歧视的世界,打造一个包容发展的社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还需要付出更大努力。”
性别平等是衡量社会文明程度的一项重要指标,也是映照城市现代化水平的镜子。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在当前城市公共政策和治理中,如何让性别平等进一步落到实处,如何显著增强女性在城市中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已成为各城市正在面对也必须处理好的问题。
2006年,联合国提出“女性友好城市”倡议,强调把性别视角纳入城市治理,支持并鼓励女性在与男性平等的基础上参与城市生活的所有领域。2016 年,联合国人居署发布《新城市议程》,全文以性别视角作为价值原则与核心关注,号召促进城市生活的平等包容、安全舒适和可持续性,创建人类社会的理想城市。
作为“半边天”,女性在城市中生产生活,不断与城市公共空间和公共服务产生互动,使得家庭、社区、社会生机盎然。与此同时,一些过去城市治理过程中对女性需求的忽视和缺失,如女厕门前大排长龙、公共场所母婴室缺乏、就业歧视阻碍女性职业发展等也日渐突出。
2021年以来,长沙、鄂尔多斯、上海、南京等地先后提出建设女性或妇儿友好型城市的愿景。这释放出一个积极信号:越来越多的中国城市开始将性别视角纳入城市规划与治理过程之中。
正视“她需求”、维护“她权益”、融入“她视角”、支持“她力量”,从改善物质空间,到完善服务体系,再到赋能女性参与,建设女性友好型城市是一项综合性系统工程,考验着城市的智慧、爱心和耐心。
在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发展阶段,城市正在为人民的美好生活而努力,建设女性友好城市的终极目标,亦是让城市更具人性化、包容性与共享性。相信这一天一定能早日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