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2,5-噻吩二甲酸和苯并三唑构筑的锌的配合物水热合成及晶体结构
2022-04-26李秀梅李思齐
李秀梅,付 璐,李 佳,李思齐,李 月
由于过渡金属配合物在材料科学中的诸多潜在应用,使得它的制备、结构和性质受到较多关注.电荷、配位几何、配体的分子构型、客体试剂的存在以及不同的实验条件等[1-5]诸多因素都会影响配位聚合物的结构.通过有机配体和金属的组装,能够得到大量的配位聚合物.刚性配体在配位聚合物的设计和合成中更容易预测其结构,在刚性配体中,苯并三唑由于其具有多个配位点和多功能配位方式,被广泛用于配位聚合物的合成[6-8].此外,对2,5-噻吩-二甲酸(H2tdc)配位性能的研究表明,tdc2-具有不同的配位模式,也是配位聚合物构建中的一个有用构件[9-10].同时,由于Zn(II)离子具有d10结构,能够与N-/O-配位,从而被广泛用于合成具有荧光特性的配位聚合物.
基于以上考虑,本研究选择了2,5-噻吩二甲酸和苯并三唑混合配体,在水热条件下与Zn(II)离子反应得到了一个三维结构的标题配合物[Zn2(tdc)(BTA)2]n,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热重分析、荧光光谱和X-射线单晶衍射等手段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
1 实验部分
1.1 试剂与仪器
实验所用Zn(NO3)2·6H2O、2,5-噻吩二甲酸和苯并三唑购于长春研伸科技有限公司,皆为分析纯,使用前未做进一步纯化.
仪器:德国ELEMENTAR 公司Vario EL III元素分析仪;美国尼高力670FT-IR 傅立叶红外光谱仪(4 000~400 cm-1);美国Perkin-Elemer型热重分析仪;日本F-7000 型荧光光谱仪;德国Bruker D8 Quest CMOS X-射线单晶衍射仪.
1.2 [Zn2(tdc)(BTA)2]n 的合成
将0.2 mmol Zn(NO3)2·6H2O、0.2 mmol 2,5-噻吩二甲酸、0.2 mmol 苯并三唑、5 mL 去离子水和5 mL 甲醇加入到25 mL 带有聚四氟乙烯内衬的不锈钢反应釜中,然后放入电热鼓风干燥箱中,缓慢升温至140 ℃(每小时5 ℃的速度),168 h 后,逐渐降至室温,釜底发现浅黄色块状晶体,计算产率约为42.1%.元素分析:C18H10N6O4SZn2计算值(%):C,40.24;H,1.88;N,15.64.实验值(%):C,39.91;H,1.52;N,15.02.IR(KBr,cm-1):3 448(w),3 069(w),1 943(w),1 775(w),1 553(m),1 532(m),1 474(w),1 454(w),1 376(s),1 320(w),1 279(m),1 190(m),1 165(m),1 127(w),1 038(w),930(w),985(w),833(m),823(m),778(w),743(s),595(w),540(w),540(w),482(w),446(w).
1.3 [Zn2(tdc)(BTA)2]n 晶体结构的测定
挑选尺寸为0.352 mm×0.210 mm×0.162 mm的浅黄色配合物晶体,293 K 下,在Bruker D8 Quest CMOS X-射线单晶衍射仪上收集数据,用经过石墨单色化的Mo Kα(λ=0.710 73 Å)作为入射辐射,以ω/φ扫描方式,分别在6.00°≤2θ≤56.64°范围内共收集到2 300 个独立衍射强度数据[2 105 个为可观测点(I>2s(I))],并进行结构修正,全部衍射强度数据均经Lp因子校正及经验吸收校正.用直接法解析出晶体结构(SHELXS 97[11-12]),然后使用最小二乘法F2进行精修.氢原子根据不同傅立叶电子密度图进行加氢,而非氢原子进行各向异性修正.[Zn2(tdc)(BTA)2]n(1)的部分键长和键角如表1、表2 所示.
表1 配合物(1)的部分键长
表2 配合物(1)的部分键角
2 结果与讨论
2.1 结构描述
[Zn2(tdc)(BTA)2]n(1)的配位环境如图1所 示,晶 体 结 构 解 析 结 果 表 明,[Zn2(tdc)(BTA)2]n(1)不对称结构单元包括1 个Zn(II)离子、半个2,5-噻吩二甲酸配体和1 个苯并三唑含氮分子.Zn(II)离子的结构特征为四面体,分别与两个不同的2,5-噻吩二甲酸配体上的氧原子(O(1),O(2B))、两个不同的苯并三唑配体上的氮原子((N1),N(3A))配位,Zn-N 键长在1.968 6(13)~1.972 2(14)Å 范围内,Zn-O 键长在1.942 3(12)~2.009 4(12)Å范围内.N(O)-Zn-O(N)键角变化范围在97.06(5)°~120.30(6)°,与本课题组已发表文献报道的一致[13].
图1 [Zn2(tdc)(BTA)2]n的结构单元中锌原子的配位情况
进一步分析配合物(1)的晶体结构,发现2,5-噻吩二甲酸基团的2 个羧基配体均采取双齿桥联配位方式,同4 个Zn(II)中心配位;苯并三唑基团也采取双齿配位模式,同2 个Zn(II)中心配位.基于这种方式,所有的Zn 原子被2,5-噻吩二甲酸和苯并三唑连接成三维结构,如图2 所示.
图2 配合物的三维结构
2.2 傅立叶红外光谱分析
配合物的傅立叶红外光谱如图3 所示.其中波数为1 553 cm-1和1 376 cm-1的强吸收谱带归属于参与配位的C=O 不对称伸缩振动和对称伸缩振动,其数值差Δν(177 cm-1)小于200,证明羧基上的两个氧原子全部参与配位[14].此结果与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测试一致.
图3 配合物的红外光谱图
2.3 热重分析
为研究配合物(1)的稳定性,进行了热重分析(TG)研究.TG 曲线(图4)显示的是一步失重,即从460 ℃到630 ℃,对应于H2tdc和HBTA配体的失去.剩余重量与ZnO 相对应(实验值30.8%,计算值30.3%).
图4 配合物的TG 曲线
2.4 荧光光谱分析
室温下,采用日本F-7000 型荧光光谱仪测试[Zn2(tdc)(BTA)2]n的荧光光谱(图5).用364 nm 的光激发后,在417 nm 处出现了紫色特征荧光.由于Zn2+离子的构型为3d10,因此既难以氧化也难以还原,根据文献所述,这种配合物的发光性质既不是LMCT,也不是MLCT[15],而应该归属于配体对配体电荷转移[16].
图5 配合物的荧光光谱图
3 结论
本研究采用2,5-噻吩二甲酸有机杂环羧酸和苯并三唑含N 配体混合使用,在水热条件下,成功制得了一种新型配位聚合物.该配合物具有三维结构,并发出紫色荧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