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区块链优化供应链金融仓单质押融资模式研究

2022-04-26林永民LINYongmin赵欣ZHAOXin赵德信ZHAODexin

价值工程 2022年16期
关键词:仓单金融机构区块

林永民 LIN Yong-min;赵欣 ZHAO Xin;赵德信 ZHAO De-xin

(华北理工大学管理学院,唐山 063210)

0 引言

供应链生态系统中,众多中小型经销商普遍存在着轻资产、弱担保等特点,在财务制度不健全、缺少不动产抵押物的情况下,大多数经销商难以获得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贷款,因而陷入融资难、融资贵的困境[1,2]。依托供应链金融存货仓单质押融资是其获得银行授信的主要途径,但是由于存在仓单虚假、重复质押、押品不足、货权不清、监管困难等问题,导致金融机构对于仓单质押融资持谨慎态度,因而仓单质押融资模式并未能很好地解决中小型经销商融资问题[3,4]。区块链通过构建基于技术信任的产业环境赋能供应链金融融资,因此,区块链等数字技术推动传统供应链金融市场创新发展模式已成为当前供应链金融发展的重点和研究热点[5,6]。本文主要聚焦于仓单质押融资模式,着重回答三个问题:一是传统仓单质押融资的痛点是什么?二是基于区块链构建联盟链打造可信可流转仓单的机理;三是区块链与物联网技术如何联合打造数字监管仓服务平台?本文的研究为厘清区块赋能仓单质押融资的机理与解决方案提供理论依据与借鉴。

1 仓单质押融资痛点分析

仓单质押融资作为中小企业的主要融资工具,是金融市场上最重要的金融创新之一[7]。我国仓单质押融资业务主要面向生产制造企业和物资贸易企业密集的地区。仓单质押融资模式是典型的多主体参与的交易场景,各主体之间的信任是这种融资模式的关键。融资企业将货物存入仓储企业的仓库,仓储企业为融资企业开具仓单并提供信用背书,金融机构基于仓单进行放款。然而,传统仓单质押融资存在多主体之间信任与协作难达成、传统仓储监管难等痛点,制约基于仓单质押的供应链融资的大规模发展。

1.1 三跨难题阻碍信任与协作达成

供应链上的多级供应商、核心企业、多级经销商往往分布在各个区域,不同机构往往各自拥有自己的信息管理系统,因而,信息孤岛现象严重。融资企业因缺少不动产抵押难以取得银行等金融机构的信任,导致经营困难。金融机构难以低成本地获得融资企业经营行为的真实数据,为避免风险,宁愿失去客户而不愿放贷。此外,仓储监管企业一旦与融资企业合谋产生骗贷行为,金融机构更难于发现真相。因此,跨地域、跨机构、跨系统的三跨难题使供应链金融上各主体之间的信任建立困难,进而阻碍协作的达成。因此,如何破解三跨难题,构建可信的交易主体是基于仓单质押融资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1.2 传统纸质仓单及监管技术手段难以保证仓单真实性

传统纸质仓单容易造假,以及技术监管手段不足造成的仓单重复质押,给银行授信带来风险。其一,传统纸质仓单容易出现货权不清晰的质押物。质押物出质后仍旧被出质人占用,或是质押物被不善保管方保管,给银行带来潜在隐患;其二,传统监管技术手段容易出现重复质押问题。当纸质仓单记录货物已出库,但是货品并未实质出库的情况下,融资企业与仓储企业合谋,极易出现重复开具仓单,从而导致同一批货物向多家银行重复质押的问题,导致仓单质押融资失信,致使金融机构蒙受损失。因此,由于不能及时全面地获取物流仓储、物流流转的货物及其货权变化信息,缺乏对货物真实性监管的高效手段,大宗商品行业仓储管理和作业存在极大的人为篡改或造假风险,导致银行风控难,因而基于仓单质押融资业务难以大规模开展。

2 基于区块链构建联盟链打造可信可流转仓单

区块链技术可为仓单质押融资提供可信机制。通过分布式账本技术,区块链可构建了一个去中心化自组织管理的体系和工具,解决了中小型融资企业、金融机构和仓储监管企业合作中的相互信任问题。依托区块链技术,构建核心企业、供应链公司、经销商、金融机构等多主体参与的联盟链,如图1 所示。首先,供应链公司与核心主企业线上签订合同,核心企业将产品入库,同时入库产品的相关信息记录到区块链,核心企业与供应公司线上完成货权交割,相关信息上链。产品入库信息与货权信息上链可供各方查询验证。第二步,银行等金融机构读取链上数据,获取信息并判断供应链公司的贷款资质,审核合格后,给供应链公司放款。基于区块链构建的可信环境,可大幅缩短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审核时间和成本。第三步,获得银行等金融机构贷款的供应链公司向核心企业支付货款。第四步,经销商与供应链公司线上签订合同,并支付货款。第五步,供应链公司与经销商货权交割,并发出仓库出货指令,产品出库配送到经销商,并同时将产品出库信息记录上链。基于区块链组建的仓单质押联盟链,将买卖双方与银行等金融机构、仓储服务提供商链接起来,为各方提供一个安全、透明、低成本和高效的解决方案。通过分布式账本、智能合约和加密算法等,确保交易数据可信及防篡改,并在后续提供自动支付服务。

3 构建多业务系统有机整合的数字监管仓服务平台

为提高仓单质押融资的效率,需要将多个业务系统有机整合。数字监管仓平台的整体架构,由底层区块链平台、业务模块、物联网监控模块、数字监管仓、仓库管理系统构成,如图2 所示。首先,数字监管仓平台融合了超宽带定位技术与智能称重技术,能够精确控制货物的移动,实现地磅数据自动传递,减少人工干预的环节,提升数据的可信度。利用物联网设备代替人工采集、录入源数据上链,实现货物信息的不可篡改、全程溯源,并利用智能影像识别技术远程实时监控、记录货物的入库、存储、翻堆、出库所有动作,直连外部权威价格信息平台实现质物价格波动定向追踪。第二,利用区块链加密、不可篡改的技术优势,创新应用实物资产数字孪生。区块链技术的开放性、透明性和防篡改特性提供了在整个金融系统中传播的一种信任机制。根据交易成本理论,区块链加密算法、共识机制与供应链金融的仓储质押模式融合,构建了可信的融资生态,降低了各玉体之间的交易成本。对于融资企业来说,提供了可信的信用证明,对于银行等金融机构来说,降低了风控难度,获得了更多的客户,拓展了业务范围。第三,将仓储保管方出具的普通仓单升级为具备高度流动性的可流转电子仓单,保证在库货物与仓单标的物一一对应,并且直边外部银行系统、人民银行中登网,实现担保物权的登记公示。智能合约可将传统交易过程中繁琐的合约签订、更改流程简单化,只需使用区块链上的数字身份对需要融资的中小型企业进行验证,几分钟内就可以签订和更改原本复杂的合约。

图2 数字监管仓平台的整体架构

物联网与区块链有机联合可保证线下动产与链上数字资产真实映射,打通线上线下交易的形态,构建可信体系。区块链是一种多方共同维护一份不可篡改的账本技术,可实现贸易场景与融资场景的高度融合。依托区块链的技术赋能与增信,通过建立专业的大宗商品仓储企业的数字监控平台,多方协同解决信任问题,可实现中小型经销商、金融机构、仓储企业的多方共赢。其一,对于中小型经销商来说,解决了可信仓单生成、转让、质押融资等问题,降低重复质押风险,可解决营运资金不足、难以获得银行融资的痛点;其二,与资金机构系统打通,可以帮助金融机构进行货物实时监控、价格逐日盯市、货物追本溯源、仓单信息不可篡改,保证“货单一致性”,实现了资方线上审核,降低风控成本,扩展业务规模。其三,对于仓储企业来说,可提高信用等级,扩展业务规模,增强与合作伙伴之间的粘性,促进供应链的良性发展。

4 创新与实施效果

4.1 创新

基于区块链技术的仓单质押系统,可实现三个方面的创新。一是线下实物资产与线上数字资产形成数字孪生,构建了线下信任与线上信任高度统一。通过采用机器视觉、定位、传感器感知等技术,实现对仓单所描述的动产的位置、温度、体积、重量、移动、操作人员等状态的自动监控。利用物联网技术,将仓储货物信息可信上链,并进行全流程加密。基于可信数据,构建互信的企业与金融机构协作网络,打通仓单融资服务。二是可信电子仓单的线上快速流通,提升融资业务效率。仓单信息上链,供各方查询,通过物联网技术将线下资产的变化时时与线上仓单信息保持一致,一方面降低了人工录入导致的客观失误,另一方面,避免了人的主观故意作弊行为,从而防止纸质仓单的造假问题。三是解决了供应链公司的融资困境。缺少不动产抵押的供应链公司凭借区块链构建的可信环境,更容易向金融机构提供信任证明,从而获得融资。全流程线上线下融合应用,大幅减少人工操作,减少传统业务在传统过程中容易出现信息不对称或丢失问题。数字监管仓平台支维多维接入,可对接外部系统进行发票验证,工商信息查验、税务查验等。

4.2 实施效果

区块链与数字供应链金融的有机融合,可实现多方共赢。其一,重塑金融服务能力。通过构建线下仓库资产与线上仓单数字资产的数字孪生,融资企业可将仓单信息、质押信息上链供银行等金融机构查询验证,极大的简化的银行等金融的审核流程和成本,实现线上及时放款,提高融资业务的高效率。依托区块链与物联网技术的有机融合,一方面,满足企业多样化的融资需求,另一方面,银行等金融机构在盘活存量客户的同时快速锚定强融资需求用户,释放全产业链融资势能,实现低投入而获得更大投资收益。通过将大宗商品产业链生态中的物资进行数字化及确权,为未来的数字经济发展奠定基础。其二,助力创新增量。将贸易、物流各方链接,实现产业链生态的互联互通,信息共享,推动经济发展更开放便捷高效。使得大规模、高效率、低成本的社会协作成为可能,中小心融资企业、金融机构和仓储监管企业三方能够长期稳定的持续合作与发展。核心交易数据线上流动,创造了更灵活的融资工具,降低了业务边际成本和实操人员工作强度与难度,有效提升服务效率和创新业务收益。加大对中小企业的资助力度,扩大金融机构的服务范围,创造新的商业模式和更有利的商业环境。其三,改善风控及合规工作效率。与传统模式相比,“区块链+物联网”赋能仓单质押融资模式,让业务相关方均可实时查看数据,能有效防范数据被篡改。交易信息一旦上链,即不可篡改,失信企业无处遁形,大大提高了造假成本,营造了人人守信的产业生态。信息可沿链溯源,一旦发生风险事件,区块链上记录的数据可作法律证据,认定责任,降低了合同纠纷中的采信成本,可大大提高风险控制效果,促进基于仓单融资的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仓单金融机构区块
改革是化解中小金融机构风险的重要途径
论仓单质押的法律风险及其防范
区块链:一个改变未来的幽灵
区块链:主要角色和衍生应用
金融机构共商共建“一带一路”
区块链+媒体业的N种可能
读懂区块链
仓储企业如何涉足仓单
——专访中仓仓单服务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杨沁河
关于仓单的学与问
零售商仓单质押融资二次订购模式下决策与协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