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掇菁撷华 别具炉锤
——付万全花鸟画忖度

2022-04-26苏豪强

美术界 2022年4期
关键词:万全花鸟画作品展

文/苏豪强

付万全,河南永城人,八零后中国美协会员,擅花鸟,涉猎广泛,画风超然,风格独特。其作品多次在全国展览中获奖,在中原乃至全国都有着不俗的影响力。付万全的花鸟画既有学院派的雅韵,又有自身的性灵。在技法上,广汲宋画和众家之长的同时又不断辟新尝试;在格调上,付万全的花鸟画清新淡然,观之澄怀畅神;在意境上,他的画精于形象而意味横生,简生繁复。

一、付万全花鸟画的画理基底:摹古与鉴西

付万全先后求学于中国美术学院和山东艺术学院,深厚的功底得益于他对古画的大量临摹和花鸟名家的细致钻研,除此,对于西方美术的借鉴吸收也让他有了更广阔的格局。

(一)摹古

纵览付万全花鸟画,不少作品都回溯宋代古义,古韵悠长。在一众宋朝花鸟名家中,赵佶的堂皇富贵,野逸明快;崔白的雄劲酣畅,精妙传神;郑思肖的精研简练,含义深刻……付万全在临摹他们的作品时,抓住精髓,在其作品中也有投射。如《呼鸣聚》《占上春》等作品都是其“崇宋”的代表作。付万全习得了宋人花鸟画取法自然、构图推敲、着色讲究、再现不失意趣等造境之法。以作品《林见清音》为例,付万全用生动活泼的表现形式突出了树木、禽鸟的情态和羽毛色彩,画中婆娑朦胧的枝丫上,聚拢着几十只羽翼绚丽的小鸟,悠然地排列着歌唱和对望,妙趣横生,使得观者浸入画境。摹古让付万全秉承了花鸟画优良传统,也可以说宋人花鸟画是付万全的筑基之本。

(二)鉴西

社会的发展,以及西方文化的涌入,中国花鸟画的生态格局也在发生着微妙的变化。付万全在创作技法、表达观念和取材构图上都有不同程度的变化和创新。

付万全/关系45cm×70cm2018年

付万全/临风180cm×96cm2018年

付万全/不二180cm×96cm2018年

付万全在画中极为理性的构图经营以及对形式美感的把控很大程度上来源于西方画理的借鉴。以入选第十三届全国美展的作品《和谐家园》为例,从题材内容来看,已不受限于传统的花鸟题材。鹳鸟、栅栏、蕉叶、地板等元素让传统与现代相容,构图形式和造型风格上也有极大的突破。画中的地板是西方典型的焦点透视画法,鹳鸟也经过了变形处理和重新排列。强烈的设计感和浓厚的装饰意味,更符合当代人的审美。除此,多样的色彩表现和构成感、时空感的加入让整幅画又提升了一个新的境次。西化的视觉效果加以中式的绘画语言,背后是付万全对中西方绘画理论的熔炼,这幅作品在付万全的绘画生涯中是有里程碑意义的,也将他花鸟画的创作拔高到了新的格局。

二、付万全花鸟画的艺术特色:物灵与境趣

叙古、通今,又擅推敲。付万全灵性非常,题材涉猎众多,所画之物皆生灵韵。对于意境的追求,其画多会融入独特的情趣,含义隽永。其内在童心的驱使,使其画作也颇有“降躁”之效,沁人心脾。

(一)物灵

↑付万全/林间暖情180cm×180cm2019年

↓付万全/林间清音170cm×165cm2020年

付万全/和谐家园180cm×180cm2019年

付万全/醉花荫30cm×70cm2020年

付万全/叶下醉30cm×70cm2020年

付万全作画,不限于一草一兽。苍鹰、猴子、乌龟、松树等皆可入画。所画之物,物象灵动,妙趣横生。石涛言“借笔墨以写天地万物,而陶咏乎我也”。画家经常通过写生或直接的生命体验来洞察身边一草一木的生命跃动,进而在艺术创作中达到“陶咏乎我”的精神享受。付万全笔下之物,灵动异常。以《不二》画作为例。画中一只红面猕猴,静卧老松之上神态怡然。作为与人最为接近的灵长类动物,付万全把这只猴子做了拟人化处理:两腿盘坐再加上一指指天,一手呈信手拈来状的手势,俨然一副长辈之态。《不二》之名应是表达此猴说一不二的长者之态,既滑稽又含旨趣,观者有味。

(二)境趣

无论是工笔花鸟画,还是写意花鸟画,由于受题材、篇幅等限制,画境很可能会困于囹圄,所造之境一眼望穿。付万全的花鸟画不仅“显物灵”,而且“融我情”,所造境次丰富、有趣,给观者带了不少“推敲”的乐趣。

“有一段时间我在思考人与人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在不同的场合与不同的人相处,你会不停地变换角色。那么物与物相处是否也会如此?他们是什么关系?这种关系只能猜测。”这是付万全创作《关系》一画时的创作感想。此画物象极简,只有石与竹两种,再无旁杂,赤竹与黑石二者色彩形成对比,黑石后面还有隐匿的蓝灰石头,透过黑石不规则的孔径,可看到赤竹与蓝灰石头纠缠在一起,赤竹的生长方向和直曲程度也随着石头的形状反反复复地发生变化,石头的坚贞与赤竹的不屈尽染纸上,简约雅致却意境非凡。如果一幅画有技无思,注定会缺少灵魂。“融思”“注魂”又是付万全花鸟画的一大特色。

三、付万全花鸟画的艺途酌议:极致与不惑

付万全的花鸟画掇菁撷华,诚如党震先生所言:“在构图、布势、细节方面,付万全的近作尚有许多有待推敲的地方,这也许与他的年龄与阅历有关……”

(一)极致

为了追求极致,很多艺术家倾其一生。极致既可以是某种艺术符号的体现,也可以是艺术态度的展现。首先,艺术家风格的形成往往伴随着富有标识性符号的出现。付万全虽题材广涉,技法通融,但还是欠缺些极致性的符号。其师沈光伟多次涉足原始森林,访问名山大川,只为观察和感悟高山杜鹃的生长特点,不断提炼,终成画杜鹃绝手。这值得付万全学习。除此,极致也应作为艺途的圭臬,时刻践行,只有追求极致,才能造化艺境。

(二)不惑

付万全/占上春68cm×68cm2021年

八零后的付万全即将步入不惑之年。不惑之岁是一个新的节点,很多艺术家在这个节点积淀出厚实的艺术灵韵或发生风格转型。修炼为知者或许是未来付万全艺术风格定型的重要时期,阅历的积淀,知识的积累,或许会让付万全登入更高的艺境。

结语

传统与经典几乎是每位画家在创作过程中都要面对的。付万全也在经典作品中汲取到了“花鸟之道”。对于宋人花鸟画的临摹和名师大家的研究让付万全锻炼出了深厚的基本功。西方美术的视野拓展和自身心性的雕琢,让其绘画风格渐显。付万全的花鸟画融万物、谐境趣、富童真,艺术特色鲜明。作为青年画家的付万全已成绩斐然,但艺途漫漫,诗性的远方、极致的追求、心性的沉淀将是他一生所向。

付万全

河南省永城市人。2006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2012年毕业于山东艺术学院,获硕士学位。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笔画学会会员、河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河南省书法家协会会员、河南省书画院特聘画家、河南省美术发展促进会理事。现任教于河南大学美术学院。

2015年作品《湖水能解物外心》获“重温经典”第二届娄东(太仓)全国中国画作品展优秀奖。2019年作品《和谐家园》入选第十三届全国美术作品展。

2020年作品《林间清音》获第十一届全国工笔画作品展入会资格作品。

2021年作品《黄河谣》入选第二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实践优秀美术作品展。

2022年作品《黄河源》获第七届全国青年美术作品展直送作品。

作品发表于《美术报》《中国书画报》《中华儿女——书画名家》《书画艺术导刊》《齐鲁文学》《文艺生活》等报刊。

猜你喜欢

万全花鸟画作品展
吴思颖工笔花鸟画作品
国画中的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
浅论中国写意花鸟画的笔墨情趣
留队
留 队
工笔花鸟画
作品展
小主编作品展
小主编入选作品展
话说“出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