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精神 特殊担当
——上海抗疫故事
2022-04-26巨云鹏
人民日报中央厨房大江东工作室出品的短视频《守“沪”》截图
这位社区书记,小区封控14天就睡在车上
人民日报记者 巨云鹏
虽然有些起风,还飘落了零星小雨,但上海西部的一个小区,现场一片火热,居民们激动等待着“解封”的那一刻,还自发唱起了《歌唱祖国》。21时不到,随着正式解封,居民们开心走出小区,与亲友相见,互相合影留念。普陀区和街道负责人还为居民送上鲜花和祝福。
“我们解封啦!”
这是3月14日的晚上,上海市普陀区甘泉路街道,志丹路上的西部名都花园小区门前欢呼声不断。
就在14天前——2月28日21时,因有一本土确诊病例居住于此,西部名都花园小区开始实施封闭管理。此后的14天,小区里约1500名居民开始了居家抗疫。
“我们平时办公不在这个小区,但疫情就是命令!”名都居民区党总支书记朱雪萍带领4名社工干部立刻“逆行”进入小区。甘泉路街道紧急抽调机关干部、社工以及社区民警等50多人同步进入小区,穿上防护服,与小区居民守在一起。
为准确做好整个小区封控人员的实时监测和信息上报,朱雪萍带领工作组严格落实管控措施,精心安排各个工作环节。面对小区居民多轮核酸检测任务,工作组提前对物资准备、布点设置、防控措施、人员调度等作出部署,就近设置检测点。
医务人员两两分组,同步将工作人员与安保人员两两编组,形成“2+2”组合,分工明确,责任清晰,逐个楼组挨家挨户敲门,引导居民做好个人防护并迅速到达距离楼栋最近的检测点,采样之后迅速离开。
陆沅茜是一名“95后”社区女警,在小区里配合开展封控筛查工作。小区连夜进行核酸检测,陆沅茜带着工作组人员挨家挨户上门,耐心细致地做解释工作,等核酸检测全部结束已是天亮。小区内一名高龄孕妇已经怀孕9个月,由于小区封控,普通的120救护车不能进,而孕妇产检不能等。接到求助后,陆沅茜和社区干部协调转运车辆,将孕妇安全护送到医院,还为孕妇预约好了下次产检的转运车辆。
建于1999年的西部名都花园,除了居民住宅外,公共的室内区域面积不大,14天里,大部分工作人员都挤在一间活动室里休息,朱雪萍则干脆把车后座当成了自己的“床”。
“特殊时期,最重要的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信任!”朱雪萍说。小区甫一封控,很多居民不适应,特别是刚开始要连夜测核酸,大家挨家挨户敲门,还碰了不少“钉子”。“有的居民会不理解,为什么非得半夜测呢?但疫情防控,真的是要争分夺秒。”
经历开始时72小时的“连轴转”,居委会和社区干部们布满血丝的眼睛、沙哑的嗓音,每家每户送物资、收垃圾……居民们看在眼里,慢慢地,抱怨声没了,取而代之的是支持、鼓励,还有不少居民主动成为志愿者。
解封当晚,居民吴阿姨走过来。朱雪萍说,谢谢她给工作人员和志愿者买了许多水果。“这没有什么,如果可以捐钱,我还要捐。你们真的太辛苦了!”吴阿姨抓着朱雪萍的手说。
“现在是疫情防控关键时期,虽然小区解封了,大家还是要做好防护……”朱雪萍一再叮嘱。
小区车位上成立临时党支部,“有需要找我们!”
人民日报记者 谢卫群
“这里是临时党支部,有困难、有需求请找我们。”在上海市松江区方松街道江中公寓封控管理期间,这样的话,让居民觉得很温暖。
3月6日,周日的中午,因出现一名无症状感染者,江中公寓被突然封控。一时间人们有点慌乱,挤在院子门口,七嘴八舌地提出疑问,却没人能回答。
临时党支部成为小区抗疫的战斗堡垒。
3月15日下午,社区解封前,党员志愿者们在临时党支部前依依不舍。(方松街道供图)
江中公寓有118个楼道,1416户住户,4000多名居民,周末大都在家,其中,老人占了1/3。可以想象大家不知所措的样子。更棘手的是,居委会不在小区里,其他社区工作者也进不来,物业力量单薄。几乎没有组织者,如何实现围墙内外无缝隙、24小时的即时联通?
3月8日,在方松街道党工委指导下,江中公寓疫情防控临时党支部成立。党员居民宁文玲担当临时支部书记,她同时也是方松街道另一个社区居委会的书记兼主任,管理经验丰富。东鼎居委会夏文雅、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高勇、街道营商办王婕、街道社区事务受理中心贾晶晶担任支委委员。新浜镇政府黄涛涛则主动参与支委工作。宁文玲在微信群发出征集通知,很快就有30多名党员响应,她迅速建立起“江中公寓党员群”。
“就在西大门的一个车位上,临时党支部简单分了分工,就开始工作。”宁文玲说。为了让居民能找到党支部,他们请街道支持,做了一块醒目的标志牌:方松街道江中公寓疫情防控临时党支部。挂在临时帐篷上,一下就吸引了居民。
“这里是临时党支部,有困难找我们。”这句口号,在小区传扬开来。
高勇说:“牌子下设了接待点,我们每天三班倒,从上午7点工作到晚上10点,每个支委轮值,每人守半天,宁书记则全天值守。”党员亮了身份,贴上大红胸贴:方松党员志愿者,有需要请找我。
居民的需求千头万绪:有的家里没药了,要配药;有的家里急着要买菜;有的燃气没了,着急要充值;还有的家里没人,兔子没人喂;众多独居老人也亟需有人关怀;大批快递不断涌来,亟需分发……“党支部承诺都尽力满足。”宁文玲说。
为增加服务力量,以党员为骨干,宁文玲不断征集志愿者,居民自告奋勇,“党员微信群”很快扩展为“党员和志愿者群”,人数达230人,夫妻档、父子档、母子档志愿者不断涌现。宁文玲组建了几个党员牵头的小分队:宣传队——负责信息发布、文稿和摄影;快递队——分发快递;医疗队——由18名住在小区的医生组成,为有需要的居民服务,配送药物;采购队帮助居民买菜,采购急需物资或充值;巡逻队负责规劝居民居家不出门,不在小区走动,减少流动感染……小区很快有序起来。
高勇说:“工作量非常大,光是快递,最多的一天分发超过1000个,每一个快递,志愿者都一一登记,以防出错。”王婕负责文案,“核酸检测几时做,志愿者如何分配,怎么通知居民,都要一一写出来。还要培训志愿者,把有关知识写出来,让大家提前熟悉。”还有的支委负责疏导群众情绪……“9天的封控管理,突发情况不断,每晚服务点的服务结束,还要总结一天的情况,做好第二天预案,从早到晚就像打仗。”宁文玲感叹。
就这样,临时党支部成了小区居民的主心骨。3月15日下午,小区解封,已成为抗疫战友的党员和志愿者们都有些不舍……
上天入地、马不停蹄,探秘这群铁打的“疾控人”
人民日报记者 曹玲娟
封控组、流调组、采样组、消毒组、检验组、数据组……
连日来,位于上海市黄浦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3楼的指挥室彻夜通明。“我们一共有14个专业工作组。一旦发生情况,各组负责人都要第一时间了解信息、各司其职、打好配合。”黄浦疾控党办主任阮园介绍。
这里,几乎是你能想象出的最忙碌的现场。要阻断病毒传播,就得拼命与之赛跑。跑在最前线的疾控人,就是竭尽全力的“尖刀营”。
“尖刀营”工作千头万绪,流调组要在24小时内排摸清楚疑似人员轨迹。如果确诊病例在商务楼工作或途经商场,需要从几天前的监控视频开始排查,以确定高筛、次密接管理对象,正如网上热议的“判定次密接和高筛,可能就差一个口罩的距离”。
更多组也同样辛苦且重要。大江东工作室见缝插针采访了采样组、消毒组、检验组的三位组长——
“上天入地”采样组
3月15日晚上10时,新的采样任务来了。正接受采访的张博赶紧整装出发。次日一早他对东姐说:“以为要忙到凌晨一两点,后来零点刚过就完成了!”
黄浦疾控采样组组长张博,自家小区封控,妻子刚动完手术,拆线换药他统统顾不上,早就一头扎进单位,24小时连轴转。“疾控人的家人这两年太苦了。经常半夜一个电话叫走,几天不着家。”他很愧疚。
张博不说,其实他的工作更苦。
采样组,负责对确诊病例或密接人员环境采样,有“上天入地”之能。“门把手、餐厨用具、床单被罩、毛巾、漱口杯、垃圾桶、马桶、下水口、空调口……爬上爬下,能触及的地方都要采到。”张博说。
一般人会忽略的空调出风口、厕所下水道,是最受关注的重点区域。“特别脏的地方,往往容易附积病毒。‘上天入地’,才能尽快准确厘清传播链。”
仁济医疗队在临时集中隔离收治点工作。 (仁济医院供图)
在固废垃圾中转站最危险的垃圾倾斜口,张博与同事们把自己扣在安全扣上,探身到深处采样。即便全副武装,也挡不住汹涌而来的刺鼻味道。
一次性集中采样,便是连续数小时作战。最长的一回,采样组两天两夜没休息。“冲得上、打得赢,疾控人必须的!”他淡淡说道。
“天罗密布”消毒组
“今天最早的任务,是凌晨2点来的。”消毒组组长唐毅告诉东姐,“当时刚躺下。我们疾控中心的人,都是捧着手机睡觉。”
包括确诊病例医院就诊过程感染控制和现场消毒评估,阳性病例住所、工作单位等生活轨迹现场消毒处置,隔离点全覆盖督导评估……消毒组是在织一张防疫“天网”。
“奥密克戎传染性这么强,阳性人员多,轨迹也多。”唐毅觉得已达到疲惫的峰值,“全天都特别累,躺下却睡不着,反应慢半拍,经常忘了自己讲了什么。”
跟病毒赛跑,无法休息。场所消毒任务,近来日均20多个,坐一下的时间都没有。一次7000多平方米的办公场所应急处置,从清晨5时持续做了近6个小时。雾化消毒剂渗进面罩、口罩,结束时,7个人个个涕泪交加。
消毒组的最大难题是“呼吸”。背着沉重的喷雾器,现场雾气腾腾,这可不是桑拿间水雾,而是颗粒极微小的消毒剂,护目镜一片模糊,浓郁的酒精味穿过防护面罩进入呼吸道,一般人无法忍耐。
唐毅的儿子上小学,春节后就没看到父亲休息过。妻子也是医务工作者,同样忙极了。小学停课,儿子只能靠邻居帮忙照看。
“从2020年初起,我们一直处于高度紧张状态。”唐毅说。让市民生活如常的背后,是这样一群默默付出的疾控人。
“心细如发”检验组
“这是哪家的样本?”宋黎黎问。“瑞金医院来的。”
半夜时分,宋黎黎穿好防护服,刚要进实验室,又来了一批新的样本试管,实验室外转运箱堆积如山。
上海黄浦疾控中心检验组工作现场(上海市黄浦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供图)
“当天样本必须做完,所有样本不留夜。”宋黎黎停下脚步,紧赶着跟东姐聊几句,“核酸结果没出来,我们更急。早报一分钟,就能早管控一分钟,就少一分风险。”
检验组负责所有核酸检测点报来的核酸异常复查、阳性初筛工作,责任巨大——不能错判一个阴性,也不能放过一个阳性,还要争分夺秒。
“实验室机器不停的。凌晨两三点来的样本,我们直接做到天亮出结果。”她介绍。防护服穿脱复杂,为了“快”出结果,检验组便通过减少吃喝来控制上洗手间的次数。每一轮实验至少4至6小时,每次换防护服,内衣都湿漉漉的。
“你看我们手上的湿疹,都是长时间在手套里闷出来的。”这位疾控检验组组长挺心疼同事们,“大家年纪不轻了,但检验工作技术性很强,别人做也不放心。”
在完全零污染的环境中,进行必须完全零失误的精密操作。仅以“扩增”这个环节为例,提取好的核酸只需加入5微升进入试剂体系进行扩增。5微升是什么概念?一滴水的1/10,用极小的枪头也只能看到头上那一点点,而且还要求操作快、稳、准!
这两年,疾控人完全没有正常生活。疫情暴发那年,宋黎黎的儿子参加高考,她顾不上;这一回,大二的儿子回家上网课,只在她回家拿衣服时打了个照面。
“疫情不散,我们不退!”她语气坚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