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馆拥抱网红效应
2022-04-26
英国《经济学人》周刊4月23日文章,原题:社交媒体正在如何改变人们看待和展现艺术的方式在一个寒冷的周末,年轻的情侣们漫步在北京今日美术馆举办的“LOVELOVELOVE”爱的艺术-感官花园”展览中。虽然一些展品与主题关系不大,但参观者似乎并不在意,因为他们专注于在镜子和霓虹灯映衬下拍摄吸引眼球的自拍照。
如今,世界各地的美术馆都在吸引喜欢拍照的年轻人,而后者渴望给自己的粉丝留下深刻印象。从墨尔本到纽约,草间弥生和梵高沉浸式艺术展都在吸引挥舞相机的人群。在中国,这种艺术与社交媒体的结合现象尤其明显。策展人日益受制于互联网上品位和时尚引领者的突发奇想。
由于依赖门票销售收入,许多私人美术馆都对此类网红效应表示欢迎。作为营销手段,这是有效的。北京UCA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馆长田霏宇表示,他们“已经逐渐接受”网红,并邀请他们观看非公开展览。自从认真对待社交媒体以来,参观人数就开始增多。中国参观者往往比西方美术馆的参观者更年轻,在对待艺术方面/没有通过积累形成的严肃”态度。在中国,许多私人当代美术馆和博物馆也都彳艮“年轻”,它们内部以及参观者对待它们的态度也不同于西方同行,这里缺乏讲究安静和敬畏态度的礼仪。尽管许多参观者希望探索和学习,但这些场馆也是用来闲逛和玩乐的地方。
展览技术和参观者构成的变化,正在重燃有关艺术角色及价值的古老争论。艺术的作角到底是消遣还是启迪,以及谁才对它们拥有话语权?几个世纪以来,博物馆、策展人和收藏家一直在判定什么是不朽,什么是低劣,他们寻求尝试解读每件作品的意图、影响和背景。但在社交媒体上,这种等级制度正在被颠覆,相关学术阐述被抛弃。田霏宇说,在这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而且每种看法都有一定程度的合理性”。
一名曹姓女士在微博上拥有26.7万粉丝,她发布的内容是自己在博物馆的自拍照和艺术品照片组成的大杂恰。她不发布对有关艺术家或画作的冗长说明,而是尽量“拍摄能真正体现艺术品魅力和美感的照片”,并让自己的着装打扮与展览“和谐一致”。网红趋势的批评者认为,画作和雕塑正沦为纯粹的'营销背景,艺术本身正从人们的视线中消失。但反对者正越来越成为少数派。拥有数亿用户的应用程序将越来越多地塑造视觉艺术的展现方式、消费方式,乃至最终的创作方式,因为艺术家希望自己的作品被看到并被买走。
当曹女士在微博上推介在北京举办的拉斐尔作品展时,大部分粉丝评论都集中在她的美貌而非艺术上。主办方承诺参观者“有可能遇到像她这样的美女”。(王会聪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