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对比”为支点撬动《猫》的教学

2022-04-25马安武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2022年4期
关键词:题干支点手法

马安武

摘要 《猫》是统编版教材七年级上册的一篇小说,在《猫》中,作者运用了对比手法,第三只猫与前两只猫、猫与鸟、猫与人、人与人的对比以及人的思想、情感前后变化的对比。以“对比”为支点,可以撬动《猫》的教学,以此引导学生深刻地体会对比手法在《猫》这篇文章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 对比《猫》教学设计

《猫》是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的一篇文章,对于《猫》的体裁,在语文教育界向来存在争议,有的教师将其视作叙事性散文教学,有的教师将其视作小说进行教学,将其视作小说体裁是有一定依据的,因为《猫》曾被收入到郑振铎先生《家庭的故事》里,《家庭的故事》主要收录的是小说作品。郑振铎先生在自序中讲到《家庭的故事》并非纪实,就连人物未必也是真实的。

在小说中,对比是一种常见的表现手法,郑振铎先生的作品《猫》也运用了对比手法,从文中,我们不仅能窥见第三只猫与前兩只猫的对比,还有猫与鸟、猫与人、人与人的对比。其实,除了以上四种对比外,还有“我”的情感的对比,在预习提示中就提醒注意“我”的思想、情感的前后变化。笔者在分析《猫》后,尝试以“对比”为支点,撬动《猫》的教学,以此来深刻地体会对比手法在《猫》这篇文章中的重要作用。

一、以猫和猫的对比为支点,梳理文章思路

《猫》一文讲述了“我”家养猫的经历,它们特点不同,命运各异,从来历、外形、性情、在家中的地位及结局几个方面梳理三只猫的特点,将三只猫进行比较,尤其是第三只猫与前两只猫形成对比,以此为支点,梳理文章思路,理清文章脉络。作者按照养三只猫的顺序来写。笔者借用教材思考探究一中的表格设计教学,请学生将表格填写完整。学生完成后,师生交流,将三只猫进行比较,由学生发表梳理结果。

从来历上讲,第一只猫,是从隔壁要来的,第二只猫是从舅舅家抱来的,而第三只猫是一只流浪猫,是从门口捡来的。前两次猫都是主人家的主动行为,相比之下,第三只猫的身世就显得有些卑微和可怜了。从外形上讲,第一只猫长着花白的毛;第二只猫浑身黄色而第三只猫的毛虽也是花白的,但并不好看,还很瘦,本来就不好看,后来因为钻到火炉底下,毛被烧脱了好几块,更难看了。从性情上讲,第一只猫很活泼;第二只猫更有趣,更活泼;第三只猫却似天生忧郁,也不活泼,尽管后来吃得胖胖的,也终日懒惰,不去捉鼠。从家中地位来看,第一只猫讨人喜欢,三妹常常逗猫,“我”在藤椅上看他们,觉得时间过得很快,而且是微笑着度过,心中是充满快乐的,也有一种新鲜感,后来它生病,大家都替它忧郁,三妹还特地给猫买了铜铃;第二只猫一来,三妹的一部分注意力就被吸引过去了,由于它不怕生人,常跑到街上去,我们都很为它提心吊胆,十分关心它,一天要查问好几次;可是,第三只猫却并不受待见,在家里,连十分爱猫的三妹也不会注意它,更何况其他人,它就是一只若有若无的动物。

从以上分析来看,作者在写作时,将第三只猫与前两只猫进行了对比,这个对比的构成正是以时间为序的,因此,以对比为支点,设计表格,可以清晰地梳理出文章的思路,在梳理过程中,还要关注一些作者特意强调的词语,比如,在写到第一只猫时,它生病后,大家都替它忧郁,三妹特地买铜铃,“都”“特地”等词语;写第二只猫时,一天要查问好几次,强调“好几次”,而第三只猫则说到,过了好几个月,在我家,仍是若有若无的动物,“好几个月”都没有培养出感情,“若有若无”更可家人对它的漠视。

学生发表探究结果后,教师可以追问将第三只猫与前两只猫进行对比的作用。对比的梳理是较简单的,属于浅表问题;作用是较深刻的,属于提升思维的问题。在梳理文章思路后,探究对比的作用,有利于将问题引向情感深处。因为在对比后,一家人对第三只猫的态度及“我”的情感倾向就更加明确,就使得第

三只猫的遭遇变得合情合理,更加突出主旨。

二、以猫和鸟的对比为支点,探究猫的结局在《猫》中,第三只猫被收留时,它不好看,又很瘦,在家中过了冬天后,它就变成了一只壮猫。此时,家中买了一只芙蓉鸟,芙蓉鸟的出现是猫惨死的导火索。作者在描写猫与芙蓉鸟时也是对比着写的。将猫和鸟的对比,探究猫的结局,暗示猫惨死是情理之中的,体现出作品表现手法之高超。

教学片断:

师:《猫》中还出现了一只芙蓉鸟,请同学介绍一下这只鸟,比较一下鸟与猫在家中的地位。

生1:从来历上讲,这只鸟是妻买来的;从外形上讲,这只鸟是黄色的;从声音上讲,鸟叫得很好听。

生2:这只芙蓉鸟在家中的地位很高,因为“妻常常叮嘱张妈换水,加鸟粮,洗刷鸟笼”。

生3:不只妻看重这只鸟,“我”也很看重这只鸟。听闻鸟死的消息,我“匆匆跑下去看”,“匆匆”一词表现“我”对鸟的关切之情。

生4:我想补充,写到妻子听闻鸟死讯后,也是“匆匆跑下去看”,而且“看了死鸟,很难过。”

师:具体分析一下这句话,看看那些词语体现了妻对鸟的关照。

生4:“常常叮嘱”说明妻子很在意鸟,妻子不仅关心鸟的吃喝,还关心鸟的环境,比如,洗刷鸟笼。

师:妻子对第三只猫是什么态度呢?

生5:文中没有直接表现妻子对猫的态度,但是间接表现出来了。妻子让张妈留心,说猫会吃鸟。在前文也暗示了妻子不喜欢第三只猫,因为,它来我家好几个月,在家中仍是一只若有若无的动物。虽没有直接表现妻子对猫的漠视,但这句在家中也包括了妻子。应该说全家人都不大喜欢这只猫。

师:现在我们来猜测一下家人不喜欢猫的原因。

生6:鸟是妻买来的,是花了钱的。而猫是一只流浪猫,伏在家门口不走,家人可怜这只猫才留养的,

因为如果不留养,可能会被冻死或者饿死。

师:这位同学猜测得有道理,如此说来,在家中,猫和鸟的地位有差异,这也算人之常情。

在猫和鸟的对比中,学生更加明确了猫在家中的地位,正是因为猫是若有若无的动物,家人才会冤枉猫,“我”才会凭着主观臆断,痛打了猫,以致后来这只猫死在了邻家的屋脊上。猫的地位暗示了猫结局的悲惨,使小说的结局显得合情合理。

三、以思想情感的对比为支点,深入人的内心

在《猫》中,“我”的思想情感前后变化很大,这里其实出现了两组对比,第一组对比是我对前两只猫的喜爱与对第三只猫的漠视形成了对比;第二组对比是我对第三只猫死前的情感与猫死后的情感的反差。在教学中,探究“我”思想情感的变化,深入“我”的内心,真正地体会“我”的思想感情,达成共情。

对于第一只猫,“我”是十分享受猫所带来的那份快乐,“我坐在藤椅上看着他们,可以微笑着消耗过一二小时的光阴,那时太阳光暖暖地照着,心上感着生命的新鲜与快乐。”猫带给“我”一种生命地新鲜感,带给“我”内心的愉悦,坐在藤椅上享受这一切,是多么舒适与安闲。当“我”得知这只猫的死讯后,“我心里也感着一缕的酸辛”,并称其为“小侣”,显然,“我”已将猫看作人,看作陪伴“我”的小伙伴,猫带给“我”快乐,“我”也将猫看作家中的一分子。

对于第二只猫,“饭后的娱乐,是看它在爬树……”由此可见,“我”也是十分喜欢这只猫的,它是“我”生活中的一部分。猫找不到了,“大家都不高兴”,这里的“大家”自然包括我,对“我”来说,“好像亡失了一个亲爱的同伴”,显然,“我”已将这只猫看作同类,和第一只猫一样,“我”也将其看作家中的一分子,它丢失后,我“怅然”“愤恨”,“好久不养猫”。“我”是平等对待前两只猫的,并且跟它们有深厚的感情,但是,对待第三只猫,我的思想感情有了明显的变化,它来到家中几个月,依旧是“一只若有若无的动物”,我将其看作动物,而不是同伴,作为动物,我也并未上心,从不在意。这只猫又常常对着鸟笼凝望着,它的行为可疑,“我”又不喜欢这只猫,所以,当芙蓉鸟死后,“我”当机立断:“一定是猫!”,这是一种非常肯定的语气,但当时并没有什么证据,“我”当即找猫,要惩戒它,没找到它,又主观臆断,认为它是“畏罪潜逃”了。找到猫后,这只猫很安详,“嘴里好像还在吃着什么。”虽行为可疑,但“好像”说明“我”并未亲眼所见,就再一次主观臆断它在吃鸟腿,在气愤之下,“我”拿起木棒,打了一下,但仍觉得“惩戒得还没有快意”。试想,如果“我”也像前两只猫一样,将其看作同伴,“我”还会如此吗?我对前两只猫的感情与对第三只猫的感情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在真相大白之前,“我”对第三只猫是愤愤地,但真相大白之后,“我”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十分难过。“我没有判断明白,便妄下断语,冤枉了一只不能说话辩诉的动物。”这是“我”的自我反省,是一种忏悔,对第三只猫,“我”是愧疚的。那么,“我”反省了什么呢?反省了“暴怒”,反省了对它的“虐待”,“我”受到了良心的谴责。本来并不喜欢第三只猫,它在家中可有可无,但是,在得知真相后,比前两只猫的亡失相比,我“更难过得多”,这种“难过”里面的情感是复杂的。在真相大白前后,“我”对第三只猫的情感变化极大,说明“我”是一个善良的人,是一个关于反省的人,是一个能改过自新的人。

教师以思想情感的对比为支点,深入人物的内心,有利于学生多角度地解读文本,从文章中得到更多的启示,得到更深刻的理解。

有的教师认为,在《猫》这篇文章中,猫与人的地位是不对等的,哪怕是前两只猫,对它们也并非是真爱,所以文章中还有“猫与人”地位的对比;还有的教师认为,在文章中,还有“人与人”的对比,因为“我”忏悔了,受到了良心的谴责,而其他人表示了沉默。这些解读也有一定道理,在教学中,笔者考虑到“猫与猫”的对比、“猫与鸟”的对比与“我”感情前后差异的变化能够将课堂完整地贯穿起来,以这三种对比,就能够撬动《猫》的教学,所以,若在课堂中,将其他两种对比也作为课堂环节就显得画蛇添足了。

[作者通联:兰州市榆中县第四中学]

“雕虫小技”:梳理技巧用术语

第一步,按类别借用名称。1.描写手法:“四大家族”——“对衬家族”(对比、衬托入、“白渲家族”(白描、渲染)、“以小见大家族”(以小见大、细节描写)、“六个结合家族”(正侧、视听、俯仰、点面、动静、虚实结合)。

2.间接抒情:“佛家四戒”——借景抒情(触景生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以景结情)、借物抒情(托物言志)入、借典抒情(用典)入借古抒情(借古讽今、借古抒怀)。3.修辞手法:“金陵十二钗”——比喻、比拟、对偶、夸张、借代、排比、设问、反问、双关、互文、顶真、通感。4.结构手法:“九阳真经”——开门见山、曲笔入题、铺垫、伏笔、照应、卒章显志、以景结情、起承转合、欲扬先抑。5.其他手法:“诗经六义”——烘托、点染、映衬、赋、比、兴。第二步,选名句消化技巧。例如,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二)》:“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结句使用“以景结情”的手法。第三步,找相似运用术语。在练习时,有意识地进行相似联想,恰当地提取术语。这样,就能起到学以致用、触类旁通的效果。

“博观约取”:挖掘暗示明题旨

试题中的暗示性信息,常常是阅读的疏忽点,考生应留意挖掘,以利于全方位解读诗歌。

标题暗示倾向:剖析标题蕴含的信息。有的标题交代题材、体裁,有的概括重要内容,有的提示线索,有的奠定感情基調,有的点明时间、地点、对象、事件等。例如,《送沈康知常州》(2020年江苏卷),从标题中可以挖掘这些信息:①“送”点明诗的类别——送别诗。②“常州”介绍出行的目的地。③“知”透露沈康的官员身份。④沈康赴任常州,作者写诗相赠,两人应为朋友关系。⑤表达的感情可能是离别的惆怅,也可能是对朋友未来的祝福、期许等。

注释暗示方向:抓准注释暗示的方向。介绍疑难词语、地名,暗示读懂诗句;介绍写作背景,暗示思想主旨;介绍相关诗句,暗示用典或意境;介绍作者,暗示思想感情或写作风格。例如,提供“此诗作于贬官或流放之际”类注释的诗,大多与诗人仕途失意、报国无门、壮志难酬、愤懑孤寂有关。

题干暗示指向:辨清题干包括的要素。题干包括限制要素、解说要素、指向要素。例如:2019年全国Ⅱ卷第15题:“诗歌的颈联描写了两个具体场景,与其他各联直抒胸臆的写法不同,这样写在情感表达和结构安排方面有什么作用?”题干中“颈联”是限制要素;“描写了两个具体场景,与其他各联直抒胸臆的写法不同”介绍颈联所写内容,是解说要素;“这样写在情感表达和结构安排方面有什么作用?”明确问题和要求,是指向要素。辨清题干的要素,有助读懂诗歌并准确作答。

——洪伟,《中国教育报》2022年02月25日06版

猜你喜欢

题干支点手法
数字算式
层递手法
缓解后背疼的按摩手法
让“预习单”成为撬动教与学的支点
七步洗手法
提纲挈领 拨云见日
给自己一个支点
找到撬动变革的支点
在阅读题干中寻求解题锁钥
掌握方法 有效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