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写作素材的积累和运用

2022-04-25李瑾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2022年4期
关键词:记叙文高中生作文

李瑾

摘要 写作是情感的真实流露,更是一次自我抒发的过程,理应具有很强的代入感和感染力,使作者、读者获得同步的情感共鸣和精神洗礼。在写作教学中,教师要加大对学生写作素材积累和运用的指导力度,围绕写作素材的多元积累和多向运用等主题强化学生的写作能力,帮助学生学会写作、用好写作、爱上写作,从而提高他们语文核心素养。

关键词 写作素材积累运用

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化的今天,越来越多的高中语文教师开始重视对不同教学模块的专项质量提升,而其中又以对写作模块的研究投人最大。基于对这一变革趋势的客观认知,笔者结合个人的工作经验和相关研究成果,以素材积累和运用为切入角度,对高中写作教学进行初步的探讨。

一、强化对学生多元写作素材积累的引导

素材是构成一篇作文的“细胞”,没有丰富真实的素材就不可能诞生有质量的作品。不少高中生作文给读者带来千篇一律的感觉,其主要原因就是学生没有积累有质感和应用效果的素材。因此,教师首先要在学生的素材积累上采取更为多元的引导手段,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储备,让学生在写作时言之有物。

1.依托日常生活挖掘写作素材

生活是文学之母,所有经典的文学作品均饱含着作者对生活的观察和品读,这是毋庸置疑的事实。在互联网文化和智能移动设备日益普及的今天,许多高中生都喜欢通过网络中的“快餐文化”来了解世界、放松自我,而对自己身边的人、事、物却失去了基本的兴趣和认知,从而导致他们在写作时感到“大脑空空”。经过十余年的积累,高中生都有属于自己的“生活圈”,这就成为开发写作素材的一座宝库。据此,教师应当有意识地引入符合学生生活经历和趣味取向的生活元素,鼓励学生多留心观察、品读自己身边有趣的事情、有个性的人物,让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美好和乐趣。如此一来,学生就有了真实的写作素材,创作出的作品也就能体现出更强的真实感和生活气息。

比如在《讲台上的引路人》这一类命题作文中,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说说自己的几位老师有哪些性格或外貌上的特点,如,数学老师戴着一副厚厚的眼镜,英语老师总喜欢穿高跟鞋,体育老师的性格豪爽,等等;而后,教师便可再次引导学生想一想,这几位老师由于他们的这些特点都发生过哪些有意思的事,如,数学老师因为忘戴眼镜,把同学当成老师聊了好久的天,英语老师因为走路的“哒哒”声而有一个“发报机”的绰号,体育老师曾经因为大嗓门下哭过刚转来的女生,等等。这些均可成为作文中描写部分的绝佳素材。

2.依托文学作品挖掘写作素材

优秀作文必然有学生自己的独到见解,然而对于前人优秀成果的继承和借鉴也是不可或缺的。凡是能够被传为经典的文学作品,除了对各种写作技法的高超运用外,也必然融人了作者的奇思妙想和对自己人生经历的艺术加工。也许高中生还不能对一部名著的思想形成深度的理解,但必然可以为其中极富感染力和代人感的情节所吸引,而后者就完全可以成为丰富学生写作素材的宝库。因此,教师在帮助学生积累素材时,一定要充分重视对文学作品内容的挖掘和利用,选择一些符合学生兴趣、理解水平及写作任务要求的名著,引导学生开展深度阅读,鼓励学生其中的故事、人物或手法进行加工和吸收,以便在今后的写作中灵活运用,为自己的作文增色提质。

例如有关“亲情”和“感恩”的作文,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读一读傅雷的《傅雷家书》和森友治的《家庭日记》;涉及人物形象刻画的写作,教师可以推荐学生从鲁迅的《内喊》或高尔基的《我的大学》中寻找思路;对于要求在情节上体现曲折和故事的创新性的作文,教师可以让学生借鉴莫泊桑的《羊脂球》和卡夫卡的《变形记》里的相关情节;等等。

3.依托自我灵感挖掘写作素材

灵感是一种可遇而不可求的奇妙事物,但是它以乎特别青睐于青少年。高中生从来不缺乏奇思妙想,可惜的是,很多高中生并不擅长及时捕捉这些灵感,也鲜有将之融入到自己写作中去的意识。对此,教师要帮助学生形成随时记录自己奇思妙想的好习惯,为写作建立起一座不断更新的“头脑宝库”。在遇到相关作文题目时,学生便可以从这座“宝库”中迅速筛选出合适的灵感并将之转化为明确的思路。

比如在进行《穿越未来》的写作指导时,教师不妨先让学生谈一谈自己在生活中有没有什么感到不方便的地方,如“家离学校太远,一不小心就会因堵车而迟到”“回家时间太晚,父母还得给自己做饭,有些于心不忍”“背书太痛苦了,经常敖一个晚上也记不住多少”等等;这时教师就可以让大家想一想,未来可以发明哪些新的技术来解决自己的这些烦恼,如“超空间穿梭仪”“一键烹饪机”“知识速溶咖啡”等。

二、拓展对学生写作素材运用的指导路径

积累写作素材只是提升学生写作水平的第一步,如果只重积累而不重视对运用的拓展,学生也难免会在写作中陷入“茶壶里煮饺子一有货倒不出”的窘境。所以,教师在指导学生积累素材的同时,也要提高学生运用素材的能力。

1.丰富写作体裁,拓宽素材的运用路径

许多高中生所接触的阅读篇目仍以记叙文为主,而日常写作训练和高考写作也大多是为记叙文“量身定做”的。尽管记叙文从写作能力的锻炼上看有着较强的应用效率,但并非所有的话题都适合以记叙文这种体裁来应对,完备的写作素养也由较强的文体驾驭能力组成。所以,教师应当在保证记叙文写作指导的基础上,有意识地组织学生尝试更多的文体写作任务,一方面拓宽学生的文学视野,另一方面也可针对不同体裁对学生的素材储备进行更为细致的分类,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写作质量。

例如对于“父爱”这类比较传统的写作命题,教师可以让学生将自己准备的素材罗列出来,然后调整不同素材的搭配来展开不同体裁的创作。如在素材的叙述中融入大量的修辞成分,省去一些非必要的情节性内容,对文句做精心雕琢,用现代诗歌的形式完成写作;降低对话在文章中出现的频率,代之以更多的自我独白和具有情感烘托效力的环境描写,让作品具有散文的韵味;或者将故事情节中一些线索性内容做“谈化”处理,使之成为“伏笔”,使作品呈现出小说的味道;等等。

2.丰富写作风格,拓宽素材的运用路径

风格是一种很难用言语详细解释的概念,但是它却可以让一篇文章呈现出不同的感觉,并给读者带来细致而微妙的影响。不少高中生的作文都会在不同程度上体现出很强的“雷同”性,而这种雷同除了会表现在故事情节的安排和角色形象的刻画上,还会体现在写作风格上。如说起“往事”,总是将过去写得非常美好、质朴,而对现在却“大倒苦水”;写“母亲”,总是大搞“眼泪文学”,让母亲成为每天吃苦、永遠受累的“苦情女主”;提到“未来”,则又如同“打了鸡血”,罗列各种励志口号,把未来描绘成阳光普照的“圣地”……教师要帮助学生打破这种成规,引导学生针对同一题材有着不同的表达路数,让学生首先选择希望表达的事件和人物,而后根据事件、人物的类型来选择与之匹配的风格,如此方可使学生的作品在具备真实感、感染力的同时,又能彰显出自己的个性。

以上面提到的“母亲”这一话题来举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尝试用相对轻松、诙谐的文风,让学生试着写一写自己和母亲相处时所发生的趣事、奇事,用幽默的笔触来显示出母亲对自己的关爱。比如,自己的母亲似乎是一个“长不大”的“女孩”,特别喜欢看催泪的韩剧,有时甚至会哭到需要自己去哄她;有一天,自己一边安慰着哭得稀里华啦的母亲一边调侃:“妈,你咋还和小女生一样啊?”而母亲则叹了口气,笑着说:“妈妈要真是小女生多好呀,这样就能陪你走得久一点了。”

文学创作是一种对情感的真实流露,更是一次自我抒发的过程,理应具有很强的代入感和触动力,使作者、读者获得同步的情感共鸣和精神洗礼。教师要不断加大对学生写作素材积累和运用的指导力度,围绕写作素材的多元积累和多向运用等主题强化对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帮助学生学会写作、用好写作、爱上写作,在训练和考试中写出更有情感内涵和情节质感的佳作,从而为他们今后进一步的语文学习和综合文学修养的提高奠定坚实的基础。

[作者通联:江苏连云港市新海高级中学]

猜你喜欢

记叙文高中生作文
《发明与创新》(高中生)征稿啦
记叙文阅读专练
如何写好记叙文
让记叙文赢在构思
记叙文写作重在“有我”
高中生应如何适应高中数学的学习
高中生是否应该熬夜学习?
红批有声作文
红批有声作文
红批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