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社区生活圈”为导向的新建地区城市设计
——以东方大道片区城市设计为例

2022-04-25尹俊颖

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 2022年4期
关键词:生活圈用地规划

尹俊颖

(合肥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1 引言

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经济的高速增长和城市建设的巨大成就深刻影响着每个合肥人的生活。居民在对外出行、居住环境、休闲体验、娱乐等方面有了更加多样的选择。但同时,这种“选择”仍是不足的。还需要全面调动各部门、各类组织、驻区单位的积极性,凝聚合力,切实保障好基层公共服务的设施建设。这需要全面调整过去城镇化过程中的一些城市规划理念,转变思想,把硬件设施和现有资源进行整合组织,转变为居民需要的服务,不断满足居民的实际需要。

2 东方大道片区现状情况

2.1 总体认识

东方大道片区位于合肥市新站高新区,总体上以未建设用地为主,已建用地布局相对混杂,主要包括居住、教育以及行政办公用地等。公共管理服务设施主要集聚在文忠路,包括新站区管委会、大学、中学等。商业等服务设施零星散布,且在总量、功能以及档次定位上均需升级改造,居住容积率略高,高低配严重。

外部道路交通正在不断完善,已建成“四横两纵”道路骨架。建成道路包括东方大道、前岭路、学林路、文忠路、淮海大道以及学府路。内部道路网联通性较弱,并缺乏静态交通设施等。

基地周边生态环境优越,北临少荃湖综合公园、西临二十埠河河流廊道(城市绿带)。贯通南北的城市绿带为规划基地提供了良好的商业、生活、运动等自然屏障。

总体来说,东方大道片区是以生活服务配套为主,居住教育科研独立发展,中间教育用地分割南北、毗邻少荃湖和二十埠河的“伴水伴绿、半居半园”的城市新建片区。

2.2 规划思考

根据基地的特征,笔者提出两大核心任务——促进资源整合,实现由“独立”到“融合”的功能提升;彰显生态特色,实现由“粗放”到“精细”的品质塑造。

①针对任务一,笔者提出建立引领城市服务的新标杆,即促进周边资源整合的“三区融合之城”,包括校区创业——园区提供实践、社区提供平台;园区创新——校区提供智力、社区提供实验;社区创客——校区提供联系、园区提供空间。

②针对任务二,笔者提出建立突显多彩活力新社区,即彰显基地水绿特色的“生态乐活之城”,打造生态精致迷人、生活乐活共享的新空间。

3 公共服务设施导向下的规划策略

基于“三区融合之城”、“生态乐活之城”,规划提出三大策略,即打造宜人舒适的生活空间、打造共享创新的生产空间、打造多元共享的生态空间。

3.1 打造宜人舒适的生活空间

3.1.1 多层级的服务中心

完善政府主导公益性设施。根据测算,基地可容纳人口约6.5 万人,根据生活圈的服务人口与范围,确定1个社区中心和3个街坊中心[1]。

1)1 处社区中心:张衡路与学林路交口,张衡路与少荃街交口

其中,公益性的项目有教育类——初中(48班)、文化类——社区文化活动站3000㎡、行政类——社区服务站2000㎡、购物类——菜市场1500㎡、养老类——小型养老院3500㎡、体育类——中型球类场地占地4500㎡、绿地类——公共空间占地7500㎡。市场化(包括半公益)的项目有医疗类——社区卫生站、商业类——邻里商业空间。

2)3 处街坊中心:王圩路与九光路交口、王圩路与张衡路交口、何庄路与毕升路交口

其中,公益性的项目有文化类——文化活动站1200㎡;教育类——幼儿园建筑面积3000㎡、用地面积5500㎡;医疗类——卫生服务站150㎡;体育类——小型球类场地占地1000㎡、室外综合健身场地500㎡;福利类——照料中心1000㎡。

市场化的项目有小超市——可结合公共服务设施集中设置,也可沿次干路、支路设置。

3.1.2 有性格的街道

根据基地内部道路的特征,定义了四种“道”(道路性格),分别为快道、干道、街道、绿道。根据道路的不同功能与道路特点,笔者对基地内的道路进行了分类。

“快道”主要求速度,交通性功能较强,以非开放式界面为主,路边设有防护绿带,建筑贴线率低,主要有东方大道、淮海大道、文忠路。

“干道”主要求可达,兼有交通性功能与生活性功能,部分道路设有防护绿带,主要有学林路、学府路、龙子湖路。

“街道”主要讲生活,沿街以生活服务型商业、中小规模零售、餐饮等商业以及公共服务设施为主,建筑贴线率较高,主要有少荃街,王圩路、毕昇路、钟郢路、富郢路等。

“绿道”主要讲健康,生态景观特色突出,沿线设置集中成规模的休闲活动设施,主要有张衡路、前岭路。

3.2 打造共享创新的生产空间

3.2.1 商务办公空间

以创新孵化为核心导向,结合差异化建筑功能类型进行多元化设计,以周期性服务满足企业需求,包括研发办公、展览厅、数据中心、多变空间、交流平台、物联中心、创意空间等商务办公空间。空间子夜分布在园区,建筑组合主要为“组群式+开放式+花园式”模式。

3.2.2 商业服务空间

商业服务空间即实现商品交换、满足消费者需求、实现商品流通的空间环境。规划沿着张衡路打造商业服务一条街,并在重要节点进行放大,以街区式为主,最终形成“围合式+街区式+独立式”的平面布局模式。

3.2.3 休闲游憩空间

游憩空间是休闲文化的重要组成内容。特别是随着城市化的迅速发展,人们闲暇时间增多,对文化精神的需求越来越迫切。空间主要分布在校区、地铁站点、社区中心附近,建筑组合主要为“集中式+半开放式+群落式”等模式。

3.3 打造多元共享的生态空间

3.3.1 利用二十埠河公园绿地系统,构建蓝绿交织的生态网络

结合规划区北侧少荃湖综合公园与二十埠河流廊道,通过在规划区增设多条绿化廊道,加强规划区与北侧、西侧景观带的生态联系。共规划4 条主要廊道以及若干条次要廊道。另外,根据空气动力学原理,改变风廊道整体形态(不是等宽),造成压差,可使空气对流,改善内部小气候,营造舒适的生产、生活环境。

3.3.2 按照服务半径、完善点面格局

规划形成“1+2+5”等级分明、功能互补的公园体系,1个大学校园+1个邻里公园+4个街头公园。

3.3.3 体绿结合,全方位挖潜生态空间

实现体绿结合,打造百姓身边“15分钟健身圈”,包括中型球类场地、多功能运动场、5人足球、篮球、排球、网球等等,面积约1310㎡~2460㎡。鼓励校园体育场地对社会开放,校体结合,实现公共空间的最大化利用。

4 基于规划策略的城市设计

在落实三大规划策略的基础上,规划形成了“一街两心四组团”的空间结构[2]。其中,“一街”为张衡路特色街区,“两心”为社区服务活力中心、地铁商业活力中心,“四组团”为1 个大学校区板块、2 个国际社区板块(南、北)、1个科研园区板块(见图1a)。

图1 用地功能结构图及布局图

同时,笔者将“生活、生产、生态”空间的设计理念贯彻到城市设计中,对原新站区的用地结构进行了优化调整(见图1b):①增加张衡路绿带;②增加各级服务中心;③调整教育用地规模;④增加支路网;⑤增加街头绿地,最终形成1/3 纯居住+1/3 教育科研+1/3绿地配套的用地构成(见表1)。

表1 用地结构表

5 结语

我国社区生活圈的理论研究与规划实践仍处于起步阶段,虽然对人的生活需求与空间行为特征进行研究后提出15 分钟社区生活圈规划导则[2],但实践中容易落入就社区空间范围内解决社区问题的建设困境,对于社区与城市的整体性与系统性统筹考虑不足。本次探索性的城市设计,在充分学习、借鉴社区生活圈已有的理论研究与规划实践经验基础上,结合我国城市“开放街区”、“城市双修”等城市建设、规划设计的新政策与新要求,建构了完善的多元目标统筹、整体空间设计的“整体性”宜居社区生活圈规划设计,并基于社区生活圈导向进行城市新建地区的城市设计提升型实践。

猜你喜欢

生活圈用地规划
呼和浩特市中心城区生活圈划分研究
以人为本的社区生活圈模式探析
我们的规划与设计,正从新出发!
基于GIS的生活圈居住区规划与优化研究
——以哈尔滨市道外区为例
广州周边:价格洼地!“一小时”生活圈 7字头置业广州后花园
规划·样本
规划引领把握未来
快递业十三五规划发布
2016年房地产用地供应下降逾10%
国土资源部启动全国土地变更调查临时用地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