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池塘微流水养殖泥鳅技术

2022-04-25周世明

电脑迷 2022年4期
关键词:溶氧全池增氧机

周世明

重庆市万州区白羊镇农业服务中心

节约水资源、降低养鱼成本、提高养鱼效益是每个养殖户追求的目标。如今,重庆市万州区有很多养殖户充分利用池塘上游地下泉水、水库渗水等水资源,采取池塘微流水养殖泥鳅技术,使养泥鳅的成本降低,经济效益提高。文章介绍池塘微流水养殖泥鳅技术,供养殖户参考。

1 池塘条件

1.1 池塘上游水源要求

池塘微流水养殖泥鳅,必须要求池塘上游有地下泉水、水库渗水等。

1.2 池塘结构要求

泥鳅具有钻泥的习性,为了防止养殖期间泥鳅逃跑,要求池塘内坡四周用水泥混凝土护坡,池底为硬质泥土,厚度10~15 厘米。池塘有进排水设施,其中排水管要安装在池底,便于调节池塘水位、排出池底鳅粪和残饵,调节水质,长期保持水质良好。

1.3 池塘面积要求

微流水养殖泥鳅池塘面积不能过大,否则会增加投饲难度,浪费水资源。一般池塘面积为600~800平方米,长方形较为理想。

1.4 池深及微流水量要求

池塘微流水养殖泥鳅,一般要求池塘深度在1.0~1.3 米;每天池塘微流水量应为池塘总容水量的10%~20%。另外,池塘中必须安装适当功率的增氧机,以便于在恶劣天气缺氧时使用,确保池塘溶氧充足,满足泥鳅正常生长对氧气的需求。

2 泥鳅放养

2.1 清塘消毒

在放养泥鳅苗种前,先放干池中水,然后在池内土壤表面上均匀投撒生石灰150~200 千克/亩,再喷水熟化生石灰,使石灰放出热量,杀灭土壤表面的各种病菌,15 天后即可试水放养泥鳅苗种。

2.2 泥鳅苗种选择

为了保证泥鳅养殖计划产量,建议不要去市场购买野生泥鳅苗种,要尽量选择人工繁殖的苗种,要求泥鳅体质健壮、体表无病虫害、规格整齐且在5厘米以上。

2.3 放养时间与水温

在重庆市万州区,5 月中旬为放养泥鳅苗种最佳时间。池塘水温要求与泥鳅体温基本接近,温差不得大于2℃。

2.4 放养方法

放养泥鳅苗种前,先去掉受伤和体弱的苗种,然后进行大小分级,再将苗种用3.5%的食盐水溶液浸洗5分钟,以杀灭体表病菌,预防泥鳅下池后病害暴发。放养泥鳅苗种时动作要轻,不要碰伤鳅苗,避免水霉病发生。同一池塘放养的苗种规格要一致,减少强弱之分,有利于商品鳅大小一致。泥鳅苗种放养时规格为2 250 尾/千克,放养密度为9 000~10 000 尾/亩,流水量较大的池塘密度可适当大点。为了提高池塘养殖经济效益,可配套放养鲢鱼15 尾/亩、鳙鱼15 尾/亩、鲂鱼15 尾/亩等,能有效减少池塘溶氧消耗和饲料浪费,调节池塘水质,提高水体质量。

在放养泥鳅苗时,如果池塘水温与泥鳅苗体温差距过大,则要进行温差调整。调整方法:先将装好泥鳅苗的双层尼龙塑料袋浸入池塘水中浸泡10秒,提起来放置2分钟,再将袋子放入池塘水中浸泡20秒,提起来放置2分钟,然后将袋子放入池塘水中浸泡30秒,提起来放置2秒。这样泥鳅苗体温与池塘水温接近时解开塑料袋口,让泥鳅苗种自然进入池塘水体中。

3 饲料投喂

3.1 制作饵料台

为了保证泥鳅吃食均匀、生长速度基本一致,必须在池塘浅水处安装饵料台6 个/亩。饵料台制作方法为:用竹材编织成边长为30 厘米的正方形筛框,高为20厘米,底面缝1层聚乙烯纱窗布。

3.2 饵料选择与配制

动物类饵料为小杂鱼、动物内脏、猪血、鱼粉、蚕蛹、螺蚬蚌肉等,植物类饵料为谷子、豆饼、酱糟、米糠、麦麸、菜饼等。配制饵料时,先将动物与植物两类饵料按一定比例混合制成软团形状,然后投放在饵料台上喂养泥鳅。自制饲料参考配方为麦麸粉50%、米糠粉10%、血粉7%、豆饼粉20%、蚕蛹粉(鱼粉)10%、酵母粉3%,规模较大的泥鳅养殖场可在市场上购买泥鳅专用颗粒饲料进行投喂。

3.3 饵料投喂方法

如果池塘水温较高,在6:00、13:00、18:00 各投喂1 次;如果池塘水温较低,在8:00、17:00 各投喂1次,投喂标准为泥鳅体重的2.5%~3.5%。投喂按照“定时、定点、定量、定质”的原则,一般在80%泥鳅离开饵料台时停止投喂,以减少残饵。

4 日常管理

4.1 水体溶氧调节

在池塘水体溶氧低于3毫克/升时应开启增氧机增氧,使水体溶氧维持在5毫克/升以上。一般在5:00开动增氧机2小时可使溶氧上升到5毫克/升以上,在8:00开动增氧机2小时可使水体上下层溶氧交换最大,在15:00开动增氧机2小时可使水体底层溶氧增加。

4.2 水体pH 值调节

泥鳅正常生长的水体pH 值为6.8~7.5,如果pH 值小于6.8,可用生石灰18 千克/亩全池均匀泼洒,降低水体酸性;如果pH 值大于7.5,可用磷酸二氢钠18 克/亩全池均匀泼洒,降低水体碱性。总之,水体pH 值始终保持在6.8~7.5,可满足泥鳅正常生长的需求。

4.3 水质调节

夏秋是泥鳅吃食量最大的季节,每天很多粪便和剩饵在水体中不断发酵腐烂,水体中氨氮和亚硝酸盐的含量不断升高,严重影响泥鳅正常生长。所以,每7天用10%聚维酮碘溶液对水体消毒;每10天用亚硝净250克/亩全池均匀泼洒,降低亚硝酸盐和氨氮含量。根据天气和水体颜色变化,每10天泼洒EM菌,使水体透明度保持在40厘米以上,确保水质良好。

4.4 水温调节

泥鳅正常生长水温是20~30℃,池塘水温低于20℃时,可在池塘顶部搭建塑料薄膜棚或在池塘中加入牛粪50 千克/亩,以提高水温。池塘水温在30℃以上时,加水增高池塘水位、池面养殖水葫芦来降低水温。总之,把池塘水温控制在20~30℃,泥鳅就会正常生长。

4.5 病害预防

病害预防方面,一是做好饵料台及周围环境消毒工作;二是定期打开池底闸阀,放掉底层粪便和残饵;三是定期在饵料中添加大蒜6 克/千克,提高泥鳅抗病能力;四是在池塘内放养蟾蜍28只/亩,利用分泌出的蟾酥消灭水体中的病毒;五是及时清除死泥鳅,防止泥鳅腐烂引起疾病暴发。

4.6 病害治疗

用食盐5千克/亩全池均匀泼洒可治疗气泡病;用亩亩安100毫升/亩全池均匀泼洒治疗水霉病;用溴氯海因粉120克/亩全池连续均匀泼洒2天,可治疗打印病;用过碳酸钠颗粒2 千克/亩+15%过硫酸氢钾复合盐2千克/亩全池连续均匀泼洒2天,可治疗烂尾病和溃疡病;先用“三效改底”净化池塘水体,再用“车轮净”100 克/亩全池均匀泼洒,可治疗车轮虫病。

4.7 防灾害、防逃

夏秋季节暴雨、大风较多,要随时做好池塘遮阳网和围网的修复工作,防止水蛇、水鸟、水老鼠等敌害侵入;认真检查池塘进出水口和池埂,若有洪水冲垮现象,应及时修复,防止泥鳅逃跑。

5 适时捕捞

9月中旬泥鳅规格已达到38尾/千克,可用地笼网起捕或放干池水后用网具捕捞,尽快上市销售,获得经济效益。K

猜你喜欢

溶氧全池增氧机
水产养殖中传统增氧设备增氧能力差异分析
水产养殖中传统增氧设备能耗差异分析
7月增氧有学问,如何在对虾养殖中后期做好溶氧管理?
物联网监控获得的溶解氧曲线与池塘水质指标的内在关系
增氧泵如何合理使用?
基于单片机控制的增氧机“智能开关”的制作
一种发电机定子冷却水低溶氧控制方法探讨
草鱼病防治咋用中草药
淡水养殖鱼类疾病及其防治技术(28)——鳗鲡疾病(五)
常见蟹病防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