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代笼养肉鸡春季通风管理要点

2022-04-25本刊通讯员刘志杰

电脑迷 2022年4期
关键词:体感负压温差

本刊通讯员 刘志杰

春季气候多变,干燥多风,同时温差较大,疫病多发。对于肉鸡养殖,春季管理工作是非常具有挑战性的,那么如何合理掌握春季养殖过程中的关键环节,降低养殖风险就变得尤为重要。文章介绍春季笼养肉鸡通风管理要点,供养殖户参考。

1 做好鸡舍温度和温差管理

1.1 育雏前期做好鸡舍密闭保温

早春天气寒凉,温度是养殖成功的基础。春季气候多变,昼夜温差大,所以如何调节鸡舍内温差,降低鸡群冷应激反应,是养殖成功的关键。虽然春季温度有所回升,但同样要做好鸡舍的密闭保温工作,特别是育雏前期。任何负压通风情况下,春季采用最小通风量的成功与否取决于鸡舍密闭保温性能是否良好,鸡舍密闭越好,有效通风就会越好,养殖就会越安全。养殖过程中最大的风险就是贼风、跑风、漏风现象。如果鸡舍存在漏风口,不仅容易形成贼风,影响鸡舍温度的均匀性,而且会影响通风的均匀性,所以应对鸡舍门、小窗边框、水帘风机出粪口等部位进行封闭保温。

1.2 科学合理制订鸡舍目标温度

鸡舍目标温度根据鸡群的健康强弱大小、饲养密度、供暖方式、外界温度和天气变化等合理制订。最主要是观察鸡群实际体感温度,观察鸡群的舒适度,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鸡群健康生长,要做到因鸡施温。

1.3 做好锅炉供暖管理工作

合理制订锅炉水温,应特别关注回水温度,防止因设备故障问题水温过低造成散热扇吹冷风,人为造成鸡群受凉。

1.4 调整好鸡舍温差

温差过大,鸡群易感冒受凉诱发呼吸道和消化道疾病,造成雏鸡卵黄吸收不良,同时影响免疫功能,降低抗体生成抑制体液免疫导致鸡群免疫受抑制,造成鸡群抗病能力下降、疫病多发。

温差包括:自然季节温差、气候温差、昼夜温差、接鸡温差、日龄温差、腹部脊背温差、密度温差、括群温差、笼内外温差、舍外温差、舍中温差、进风温差、天气温差、笼层温差、鸡舍前后温差、左右温差、风速体感温差、湿度体感温差、光照体感温差、饥饿体感温差等。

如何调整温差:对于季节温差、气候昼夜温差、接鸡温差可以通过调整锅炉供暖和通风量来减小温差。

对于天气温差、进风温差、鸡舍前后左右温差、风速体感温差等,要通过调整进风风路、风向、风量及风机的数量来保障鸡舍内温度湿度以及负压和通风量的平衡稳定。

对于日龄、密度、括群、笼层及湿度体感、光照体感、饥饿体感温差等,主要是关注鸡群的体感温度,做好不同日龄的温度湿度管理工作,适时分笼括群,并做好预温减少温差对鸡群的刺激,春冬寒冷季节避免在温度最低时间段控光控料,通过精心的饲养管理来降低温差对鸡群的应激反应。

2 加强鸡舍湿度管理

春季干燥多风,外界空气湿度低。特别是北方外界空气湿度只有20%~40%,白天外界温度升高,鸡舍通风加大,鸡舍湿度是很难达标的。同时干燥的鸡舍环境会对鸡群健康带来很大危害。从生理角度来说肺脏喜湿,同时湿润的空气能保持呼吸道黏膜纤毛的完整。要降低肉鸡死淘和发病率首先要保证肉鸡黏膜系统完整,呼吸道黏膜完整才能发挥屏障作用,将病原拒之门外,发病的鸡群首要表现是黏膜系统的完整性遭到破坏。春季由于早晚天气寒凉、温差比较大,空气湿度低,干冷的空气容易侵害和损伤呼吸道黏膜,导致呼吸道疾病多发(特别是鸡舍内干燥,粉尘大,绒毛皮屑病原飞扬,刺激呼吸道黏膜分泌黏液),引起鸡群咳嗽、甩鼻。正常情况下,呼吸道黏膜纤毛不停摆动把微生物病原、灰尘清运出体外,阻止病原菌进入机体。一旦呼吸道黏膜受到损伤,病毒细菌侵入机体,继发感染引起炎症和高烧,就会使鸡群死亡数量增加。

湿度变化不仅影响鸡舍环境,而且直接影响鸡群体感温度,进而影响鸡群健康生长。

在中国的北方,冬、春、秋三季环境干燥,在肉鸡育雏的4~5日龄,随着鸡群饮水、地面积水蒸发,雏鸡排泄等,舍内湿度一般会达到60%~70%,甚至更高,这时候也是要求养殖户开始通风换气的时候。如果进行一次完全换气,可以看出,仅仅因为湿度下降,就使体感温度降低3~5℃,这在育雏期是非常可怕的。这就是为什么一周前只要一开始换气,就会有呼吸道疾病发生,很多时候,不是有冷风吹到了鸡身上,而是湿度下降给鸡群造成了冷应激。所以,这时候一定不能进行完全换气,可以在2天内使鸡群逐渐适应湿度下降。伴随着通风的进行,根据鸡群的表现,相应提高鸡舍内的温度。

风冷效应和湿度呈反相关,相信养殖户并不陌生。但是,在鸡舍内湿度下降带来体感温度的变化,养殖户在生产中却不是常常关注到。研究发现,在相同的室温下,湿度在70%和湿度在30%时,体感温差高达4.8℃。

所以春季鸡舍加湿的原则是:必须保持鸡舍湿度的相对稳定,不能忽高忽低,出现断湿现象。地面洒水加湿要少洒勤洒,不能出现水洼或断湿,没有蒸发的是水,蒸发起来的才是湿度,同时正确采取加湿方式,合理谨慎使用雾线加湿。

3 掌握好春季通风管理

3.1 做到稳中求胜

春季温差较大、气候多变、干燥多风、疫病多发,造成养殖难度较大,所以春季通风管理难度更大,要求管理者更要精心。由于春季干燥多风直接影响到体感温度的变化,初春上午温度上升通常是一种虚高,通风应考虑鸡群的体感温度,上午加大通风时应循序渐进逐步加大,下午收风机时考虑室外温度下降速度,谨防鸡群受凉。切忌操作一步到位造成鸡舍环境突变,致使鸡群应激过大,通风应平稳过渡。

3.2 合理制订通风模式

春季养殖前期,建议采取定时间断通风换气模式,特别是对于现代大型笼养鸡舍,适于鸡舍最小通风时或养殖前期应用。寒冷季节,锅炉供暖不足时,持续开启的风机数量不能满足鸡舍所需的正常换气量时,特别是中列,就只能采取间断性通风,一次性开启所需换气风机数量,在保障鸡舍正常所需温度基础上定时开启风机。

定时通风的优点是节能,更好地保存舍内的热量,短时间就能完成鸡舍整体通风换气量,同时鸡舍内负压和进风风速在风机运行时相对稳定,而且新鲜空气能更好地到达鸡舍中部。

不过循环定时通风时应注意:对于笼架较高,侧风窗与笼顶高度相近的鸡舍,要注意风机开启和关闭时形成的惯性风速对两侧靠近小窗鸡群的影响,笼顶必须加盖保温布防止冷风直吹到鸡身上。同时掌握各阶段风机开启数量和进风口开启数量的平衡,保障负压和进风风速的平稳,同时掌握好风向和风的落点,防止局部鸡群受到冷应激。

特别是当夜间供暖不足、鸡舍温度过低时,风机依然定时开启,鸡舍温度无法保障。定时开启时间不合理时,鸡舍温差加大,造成鸡群冷热应激,舍内环境变化大等,所以应根据鸡舍内外温度结合鸡群实际体感温度状态,及时灵活调整。

对于春季养殖后期:当最小通风模式无法满足鸡舍正常通风降温时,就需要结合风机温控,或纵向持续通风来满足鸡舍降温需求了(特别是中午和下午的时间段),采取温控持续通风时应注意保持鸡舍进风风速和负压必须稳定,进风风向和落点要求准确合理,不能造成鸡群冷应激,同时根据外界气温每天的各个时间段调整好小窗大小角度风机数量。

3.3 做好鸡舍过渡通风管理

通常当外界温度明显低于鸡舍目标温度,在通风时舍温低于设定温度以下时,使用最小通风模式。只有舍温一直在设定目标温度以上时,才能使用过渡通风模式。这时舍内空气流动加大,环境发生变化,鸡群不能快速适应容易趴在铺上,所以养殖户应根据鸡群状态实际体感温度来判定到底开启几台风机比较合理。应注意观察鸡群精神采食活动、体感温度变化情况,不能只看温度计所测定的温度来管理通风系统。

在达到最大过渡通风量鸡群仍表现出太热时,才能转换到纵向通风系统。不要只根据温度计测定的温度已经超标就转换成纵向通风,否则过早转换成纵向通风,鸡群会受到冷应激而着凉,往往表现不适应趴在铺上不愿动,即活跃性变差,进而采食量下降。

在过渡通风操作时应注意:每次改变通风设定以后,作为管理者均应待在鸡舍一段时间,最好围着鸡舍各个走道走一圈,仔细观察鸡群的活跃状态是否更好,同时观察有无通风死角或局部冷风吹鸡现象,这样才能确定设定的通风是否更加合理。切不可只根据个人经验随意调节通风系统,而未继续观察鸡群的实际精神状态变化,这种做法是非常被动和不可取的。

在春季和春夏交替季节,白天温度较高,一般需要过渡通风或纵向通风,晚上温度降低又要转换成最小通风,这样来回转换通风系统,这个时候鸡舍具备自动控制能力是最理想的,而实际生产中很少能够实现自动控制。所以在晚上使用最小通风时,应适当密闭纵向通风进风口,否则最小通风不能很好运行。同时管理好定时钟循环时间,确保舍内空气质量良好。

3.4 春季通风应做到随风应变

春季干燥多风,大风天气对肉鸡养殖是有很大影响的,一旦通风处理不当就会形成疫病的诱因,特别是采用负压控制小窗和风机通风的现代环控鸡舍时。因为负压值是受外界风向风力影响的。负压通风是依靠负压值来控制小窗开启角度的大小,两侧小窗开启大小是相同的,这样很容易造成顺风小窗进入过多冷空气形成冷应激,同时大风改变舍内负压值,风机不变的情况下小窗开启会出现过大过小现象,直接影响到鸡舍通风模式。

通常风向影响并决定着侧窗的调整,一般要求选择性地缩小甚至关闭迎风面一侧的窗户(特别是小日龄鸡群),避免冷风灌入鸡舍,同时根据实际需要减少风机和适当缩减背风向的侧窗。

风力的大小直接影响到鸡舍的通风量,如果鸡舍密闭比较差,很多时候在大风的影响下,几乎不用也不敢进行机械通风。随着风力的变化,要及时调整风机使用、通风模式和侧窗排布及大小。否则处置不当,就会给鸡群造成非常严重的冷应激,从而降低鸡群的抵抗力,造成鸡群易感发病。

通常用通风管和有小窗导流布挡风罩的鸡舍,受大风天气影响相对小很多。

有大风天气时应注意:风的去湿威力很大,10 ~20天的鸡,如果鸡舍湿度一直控制得非常好,可能一场风过后,鸡群的呼吸道疾病就起来了,因为大风的关系,鸡舍内湿度发生了剧烈的变化,所以在起风时一定要注意控制鸡舍内的湿度,多采用地面加湿(采用地面加湿的不能让地面出现积水)或雾化加湿。

同时风——在中医上称作“风邪”,位于六淫之首,危害极大,风邪极易让鸡受凉,引起鸡群的反复感冒,反复咳嗽,外风还会经鸡的口鼻、皮毛攻击鸡的肺脏,肺是娇脏,久而久之,肺气不足,就会加重鸡群的呼吸道疾病症状,继而形成顽疾,所以在春季大风天气,要注意防风、护肺。

4 做好病毒性呼吸道疾病防控

春季气候干燥多风,温差大,天气多变,瘟病多发,所以春季如何防控好鸡群病毒性呼吸道疾病,提高鸡群抗病能力,就成为了养殖成功与否的关键。

那么春季病毒感冒多发如何有效防控?

4.1 消毒

做好鸡场的生物安全消毒管理工作,阻断疫病的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

4.2 疫苗防疫

根据鸡场所在区域流行疾病和发病史,合理选择疫苗和防疫程序,如1日龄、7日龄注射新流腺油苗,配合新支冻干苗点眼等。

4.3 通风管理

氧气是最好最廉价的免疫增强剂,所以时刻要保障鸡舍正常含氧量,适度保守是可取的,但过度保守造成高温闷棚就会人为给鸡群造成最大的免疫抑制因素。另外鸡舍温差大,温度忽高忽低,通风过渡不当造成鸡群受凉都是鸡群感冒的诱因。

4.4 药物防治

只有找出病因,确诊病症,合理用药才能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比如大多养殖户不能区分鸡群是风寒感冒还是风热感冒,导致用药方向错误,出现越治病情越重,带来不必要的损失。

5 小结

对于春季肉鸡养殖管理工作,只有通过不断学习,分析总结,提高自己的管理水平,灵活调节改善鸡舍环境,才能真正有效防控病毒性呼吸道疾病,有效降低养殖风险,提高养殖效益。

春季通风管理最重要的是一个“稳”字,做到细心细致把握好关键点,掌握好细节,才能做到稳中求胜。K

猜你喜欢

体感负压温差
封闭负压吸引治疗技术治疗骨科创伤感染的临床研究
何县安
负压救护车为何能隔离病毒
针织暖意
“负压”为何能隔离病毒
雪可以用来发电吗
温差“催甜”等
知乎
电动车体感防盗系统
负压技术在45例颈外静脉留置针穿刺中的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