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谑调笑真君子
2022-04-25闫好丽
英语单词“humour”是什么意思?国学大师王国维将其译为“欧穆亚”,语言学家林语堂则将其译为“幽默”。尽管古汉语中难觅“幽默”二字,但古人并非我们想象中那般不苟言笑。《笑林广记》《世说新语》里记载着诸多民间奇闻趣事,诗坛中亦有打油诗人胡钉铰、张打油,可见幽默的传统古已有之!在古代文学的天地里,“俳谐体”皆为幽默诙谐之作,诗文词曲、民歌民谣应有尽有,极尽文章妙趣。
戏谑的尺度
早在俳谐体的概念出现之前,古人对戏谑的言辞已经很有“态度”了。《诗经·卫风·淇奥》中说“善戏谑兮,不为虐兮”,意思是说言语之间的调笑要把握好尺度。
古人认为单纯的戏谑容易误人误己,因而提倡戏谑须含讽刺。很多家喻户晓的成语和寓言都有明显的劝诫意味,比方说揠苗助长、守株待兔、郑人买履。朝堂之上更有善用滑稽言行向君王进行讽谏的智士,如《史记·滑稽列传》中的淳于髡(kūn)、优孟和优旃(zhān)。
被尊称为圣人的孔子即便在揶揄自己时仍不忘劝导弟子子路。孔子说:“如果我的治国理想不能实现,那我就乘坐木排去海上漂流,能跟随我的大概只有子路了。”子路听后很是高兴。但孔子又接着说:“子路比我有勇气,但不懂得裁度事理。”一句话就点醒了沾沾自喜的子路。
CO2的产生量采用 ADC Bio.Scientific Ltd生产的便携式红外线分析仪测定,土壤均以干土计算。
文人的逗趣一刻
最早使用“俳谐体”一词的人是杜甫。他流寓四川时写下了《戏作俳谐体遣闷二首》,以此发泄苦闷、自我解嘲。“家家养乌鬼,顿顿食黄鱼”“是非何处定?高枕笑浮生”,此诗一改杜甫沉郁顿挫的文风,十分朗朗上口。
比杜甫更爱自嘲的诗人当数苏轼。他在“乌台诗案”后屡遭贬谪却毫不气馁,作诗云:“东坡病叟长羁旅,冻卧饥吟似饥鼠。倚赖春风洗破衾,一夜雪寒披故絮。”天寒地冻的时候,雪花如棉絮,却无棉衣御寒,无食物充饥,最惨的是“平生五千卷,一字不救饥”。此时不免想起林语堂的那句话:“幽默只是一位冷静超远的旁观者,常于笑中带泪,泪中带笑。”画家石涛曾画过一幅《对牛弹琴图》,题款多达千余言,其中四句令人忍俊不禁。他写道:“清风洗耳一掉头,清泉竟有不饮牛。值得携琴向之鼓,我与牛意两自由。”石涛作画追求创新,却总是不被旁人理解,因而他的言辞比杜甫和苏轼多了几分愤懑之情。
《蝴蝶梦》描述了11岁被叛军掳走做娃娃兵的女孩拉姆努(Lamunu)5年后终于回到家之后的生活。“蝴蝶梦”源于主人公拉姆努的母亲的一个梦,“她说她梦到蝴蝶告诉她要保持坚强。那个梦之后的一夜,房子出现了很多蝴蝶。”[4]50那个梦给这个家庭带来了坚持生活下去和等待下去的希望,而这个梦带来的力量在拉姆努回到家之后又经历了波折。这个梦正如他们动荡的生活一样,都好似一个钟摆,从希望到失望,再从失望中找到新的希望。
滑稽是福还是祸
北宋王齐叟擅作滑稽词,他在太原任职时写了数十曲《望江南》嘲笑府县同僚,“上司”听后大发雷霆命人扣押他。王齐叟不慌不忙,吟出一阕《望江南》:“居下位,常恐被人谗。只是曾填青玉案,何曾敢作望江南。请问马都监。”意思是我官职不高,最怕他人谗言。不信您问问马都监,我是真的没写过!其实,这位被他拉来做证的官员根本不清楚发生了什么事。王齐叟抬眼见他在场,随口借了他的名字押韵罢了。既因滑稽惹祸端,又凭戏谑解围自救,王齐叟真乃高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