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俄罗斯如何应对美欧金融制裁

2022-04-25陈景超李响范嘉洵

银行家 2022年4期
关键词:俄央行卢布制裁

陈景超 李响 范嘉洵

早在2014年克里米亚事件后,西方国家就开始对俄罗斯实施了金融制裁。2021年底以来,危机持续升级。2022年2月26日,美国、加拿大、英国及欧盟发布联合声明,称将部分俄罗斯银行逐出SWIFT系统。至此,美欧各国对俄金融制裁达到高潮。在这场金融制裁中,俄罗斯受到了怎样的打击,又是如何进行应对的,而中国又能从中获得怎样的启示,值得我们关注。

对俄金融制裁的内容

在所有金融制裁措施中,最受瞩目且会对俄罗斯经济产生全局性冲击的主要有以下两项。

2022年2月26日,美国、英国、加拿大和欧盟委员会宣布制裁,将部分俄罗斯银行踢出SWIFT系统。2022年3月2日,SWIFT宣布将断开7个俄罗斯银行及其子公司和3个白俄罗斯银行及其子公司同SWIFT系统之间的联系。但其中不包括俄罗斯最大的银行——联邦储蓄银行和与能源行业密切相关的第三大银行——天然气工业银行。有欧盟官员表示,确定名单时依据银行与政府的关联情况,以及在此次战争中的角色,并不针对整个俄罗斯银行系统,并给出10天宽限期。

限制俄罗斯央行动用其6000多亿美元的外汇储备。目前美国、日本、英国等都已宣布对俄罗斯动用外汇储备施加限制性举措。2022年2月24日,美国冻结俄罗斯在美所有资产,并提出了限制俄罗斯使用美元、欧元、英镑和日元进行贸易等一系列制裁措施,而俄罗斯约80%的外汇交易以及50%的贸易额均以美元进行。2月28日,一贯中立的瑞士也宣布将参与欧盟对俄罗斯的一揽子制裁计划,冻结俄罗斯有关个人和机构在瑞士的资产。3月2日,根据欧洲央行的命令,奥地利监管机构禁止它们继续开展业务,引发了严重的储户挤兑现象。

对俄金融制裁的特点

本次对俄制裁所涉对象,无论是数量还是范围,较2014年都显著增加,俄罗斯众多主要金融机构、企业实体及政要都涉及其中。欧盟的第二轮制裁措施涉及70%的俄罗斯银行和关键国有企业,美国财政部的“特别指令国民名单”(SDNs)中列入了俄及与俄业务相关的138家实体。这几乎是一次对俄不留死角的全面围堵。

金融制裁激烈程度大幅提升。这次欧美西方国家不仅动用了SWIFT这一号称“金融核武器”的制裁工具,美国还不惜损害自身的金融信用,宣布对俄外汇储备的使用施加限制。西方国家断然启动这些力度超强的制裁手段,一方面源于俄对美欧的警告“置若罔闻、一意孤行”,另一方面也体现出西方这次对俄要“痛下杀手”。

金融制裁措施强调精准。西方国家对使用SWIFT制裁的表述也非常严谨,在联合声明中强调了针对“部分”俄罗斯银行实施制裁,但是并没有针對能源部分。这是因为俄罗斯是欧盟最大的天然气和原油供应国,欧盟进口天然气中约40%、进口原油中约30%来自俄罗斯。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博雷利表示:“就俄罗斯的金融制裁而言,欧盟已经尽了最大努力,做了我们该做的。我们对俄罗斯金融部门实施制裁的能力已经达到了极限。”

对俄金融制裁的影响

海外证券价格暴跌。俄罗斯的莫斯科交易所自2022年2月28日起停牌,无法观测市场反应。俄罗斯联邦储蓄银行在伦敦发行上市了企业存托凭证,公司股价在战前的2022年2月16日为15.33美元/股,2月28日的跌幅为77%,3月1日又下跌80%,3月2日最大跌幅达95%,最低股价跌至0.01美元/股,收盘股价仅为0.045美元/股。2021年末,俄罗斯联邦储蓄银行公司每股净资产为12.07美元,股价在2021年一度达到21.5美元/股的高点,对应市值为1161亿美元。而俄乌争端引发的金融制裁将这家银行的市值打击至仅有2.4亿美元。

此外,俄罗斯石油公司在伦敦的股价也出现了类似的暴跌,收盘价从2022年2月25日的4.68美元/股跌至3月2日的0.6美元/股,市值不足280亿美元。而公司的每股盈利是0.86美元。作为全球最大的上市石油公司,俄罗斯石油公司的股价在过去的一年中已下跌92%。在债券市场,俄罗斯天然气工业公司2022年3月到期的13亿美元投资级债券价格已跌至面值的60%,俄罗斯铁路公司2023年到期的4.5亿瑞士法郎票据的市场价格则更是跌至面值的22%。

动摇卢布汇率。截至2022年1月,俄罗斯拥有价值约4630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和1320亿美元的黄金。俄罗斯已提前进行了应对制裁的准备,在2021年6月底披露的俄罗斯(非黄金)外汇储备中,美元的比例已降至21%(960亿美元),欧元的比重高达41%(约为1890亿美元),人民币的比重为16.7%(约为770亿美元)。

尽管俄罗斯已尽量避免在美国持有其外汇储备,但欧盟和日本参与制裁依然极大地削弱了俄罗斯出售外汇储备、平稳外汇市场的能力。据高盛的报告评估,制裁将影响约65%的俄罗斯央行(以下简称“俄央行”)外汇储备。

俄罗斯应对金融制裁的措施

俄罗斯极力扩大“Mir”、SPFS系统的使用范围。2014年,为应对被排除在SWIFT系统之外无法进行国际支付等制裁,俄央行研发了本土版金融信息传输系统SPFS,于2019年投入使用,至2021年5月已有20%的俄境内转账通过该系统完成。此外,俄罗斯推行基于国家支付系统的“Mir”银行卡,在本轮俄乌危机爆发后,万事达、Visa于2022年3月6日宣布停止在俄业务,根据民调显示,俄罗斯35%的居民将办理Mir银联双标卡,以减少支付阻碍。将俄部分银行踢出SWIFT系统,并非所有银行都被排除在SWIFT系统外,且此类制裁措施与2014年的金融制裁如出一辙。长期来看,将俄部分银行排除在SWIFT系统外将减少俄罗斯使用美元进行贸易结算,日后俄出口企业的贸易很有可能采取本币结算,对俄罗斯的影响将弱于现阶段;Visa等暂停俄罗斯业务造成的短期俄罗斯民众支付困难的担忧也将随着新型支付系统的使用逐渐淡化。

俄罗斯坚持贯彻“去美元化”方针。一是大力推行非美元交易。在2014年遭受美国的金融制裁后,俄罗斯开始布局逃离美元掌控,在进行石油等能源商品贸易时减少美元结算比例,与欧洲、中国及金砖国家进行交易时采取欧元、人民币等结算方式;同时,建立无美元化结算系统SPFS,绕开美元结算。随着本轮金融制裁愈演愈烈,美方于2022年2月28日表示,禁止俄央行进行任何美元交易,并将部分俄银行踢出SWIFT系统,极大地斩断了大宗商品贸易中美元结算的可能性。为此,俄方积极与未对其发动制裁的国家进行新型结算手段的商讨:2022年3月14日,俄罗斯将与白俄罗斯放弃使用美元交易能源;印俄也开始商讨卢布与卢比的结算机制;人民币及中国研发的CIPS系统或将成为俄罗斯选择贸易结算的候选措施。二是减少美元储备。自2014年以来,俄央行致力于分散外汇储备,降低美元在外汇储备中的比重。2014年俄罗斯美元外汇储备外流约1300亿美元之多,仅剩3393.7亿美元。此外,俄罗斯外汇中的美元储备占比从2014年起不断下降,从39.6%降至2021年1月初的21.2%;而俄罗斯黄金储备在2021年1月初占比提升至23.3%,俄罗斯外汇储备中人民币占比从2014年的零增至2021年的12.8%。三是在国家主权基金中排除美元资产。2021年,俄罗斯清空主权基金中的美元资产,首次加入人民币与日元,且将人民币比重调至30.4%。四是发展区块链技术,推进数字卢布进程。2020年俄央行宣布推出数字卢布原型。2022年2月俄央行宣布开始测试数字卢布,以期减少对美元的依赖,降低美元霸权的影响。

俄罗斯着力保护卢布信用。一是大幅加息。俄央行早在2014年就六次上调基准利率,最终使关键利率上升至17%,以稳定市场预期。此次俄乌冲突局势加剧社会动荡,卢布大幅贬值,截至2022年3月9日,卢布兑美元汇率跌至120∶1,总体贬值达50%;兑欧元汇率跌至132∶1。为应对卢布的贬值和通货膨胀的风险、维护金融市场秩序,俄央行于2022年2月28日将关键利率从9.5%提高至20%。该举措既能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俄罗斯本国居民的储蓄收益,维护市场价格稳定,又能减轻外汇市场的恐慌情绪。二是强制结汇并限制外汇出境。在此轮金融制裁中,为防止外汇流出,俄罗斯进行了严格的资本管控,禁止投资者撤离资金。2022年2月28日,俄罗斯发布总统令,要求出口商品必须出售80%的外汇收入给央行,且禁止外国投资人出售证券;3月1日普京签署了总统令,禁止民众携带1万美元以上的等值外币现金或支付工具出境;3月8日又宣布,未来6个月,拥有外币存款的俄罗斯居民不得提取超过价值1万美元的外币现钞;3月10日正式宣布撤离俄罗斯的外企或被收归国有。这些手段限制了外汇流出,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稳定卢布。三是提供流动性支持。俄央行将实施逆周期宏观审慎政策,释放7330亿卢布的地方银行储备,向被制裁银行提供足量流动性支持,防止银行体系崩溃,缓解流动性冲击。此外,俄罗斯政府拨款10000亿卢布购买受到制裁的公司股票,试图托底动荡的股市、提振市场信心,缓解关键利率增至20%对股市造成的影响。此类紧急救市操作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稳定金融市场,但据俄央行3月10日进行的宏观经济预测,2022年俄罗斯通货膨胀率将达到4%~4.5%,2月26日至3月4日通货膨胀率激增2.2个百分点。卢布大幅贬值的事实已注定,俄罗斯目前的应对措施只能缓解但不能根除此轮美欧金融制裁造成的影响,金融市场的影响将传导至全国各种经济贸易活动。俄罗斯目前采取的措施必须尽可能把金融市场所受影响降至最低。

俄罗斯严防债务危机发生。俄乌冲突造成的本轮对俄罗斯的金融制裁使得俄罗斯面临巨大的债务违约风险,截至2021年9月,俄罗斯外债金额达4780亿美元。目前,标普将俄罗斯的信用评级下调为“CCC-”。美国冻结了俄罗斯大量的外汇储备,这种“人为技术性债务违约”已造成俄罗斯拥有偿债能力但无法偿还美元计价的相关债务,SWIFT系统的冻结也将对国际债务结算造成影响。俄方表示,如果该种制裁造成无法偿还债务的局面,俄罗斯或将在资产冻结结束前使用卢布偿还不友好债务。回望历史,俄罗斯曾于1998年发生债务违约危机。东南亞金融危机诱使外资大量逃离俄罗斯,债市严重动荡,俄政府选择国债重组,延期清偿国内、国际债务,冻结部分外债,并禁止向国外投资者出售一年期的卢布资产。最终导致卢布大幅贬值、银行系统崩溃以及金融市场瘫痪。如果本轮制裁中继续冻结俄外汇与黄金储备,且俄偿还债务的手段无法获得债权国的认可,俄罗斯不无复现当年金融危机的可能性。

面对美欧严苛的金融制裁,俄方在金融市场与实体市场进行坚决回击。俄罗斯国际问题专家季莫菲耶夫表示,如果欧美放弃俄罗斯与资本市场的联结,俄罗斯也将切断与制裁国的大宗商品流通。据俄央行预测,本轮金融制裁将导致2022年俄罗斯GDP下降8%,卢布也将大幅贬值。但总体来看,俄罗斯地幅辽阔、资源充沛、国内市场庞大,虽然经济发展受阻,但其抵御制裁的能力以及国家的根基将会减缓本轮制裁的负面影响。

对中国的启示

国际层面

中国应坚定不移地践行多边主义,积极参与更合理的全球秩序的建设,加强与其他国家之间的多边合作,建立更加多元化的国际性、区域性经济贸易合作伙伴关系。俄乌冲突不仅已经对当前的世界金融市场和全球贸易产生了巨大冲击,长期来看还可能会带来全球能源供应系统的变革,从而进一步传导至生产部门和消费部门,改变全球经济局势和地缘政治秩序。在外部环境更趋严峻复杂和不确定的背景下,中美之间的博弈压力加剧,中国应坚持推动更大规模、更高水平、更深层次的对外开放,加强与重要战略关系国家政府之间的协调与合作,坚定维护和完善多边贸易体制,在更稳定、更有利的外部环境中应对美国的单边制裁,维护我国的经济金融安全。

要继续稳步推行人民币国际化,积极推动国际货币体系改革,强化人民币支付体系,在国际货币竞争中争取主动权。近年来,俄罗斯反复强调在国际贸易结算中降低对美元的依赖性,呼吁使用本币支付,“去美元化”进程的推进在应对西方金融制裁时使本国金融体系受到的打击尽可能降低。目前,人民币在主要的国际支付货币中排在第四位,支付金额占比为3.2%。中国应积极推进当前以美元为中心的全球信用货币体系改革,充分借助国际金融组织的力量,提升国际信用,稳步提升人民币的国际地位。SWIFT国际结算系统是当前全球最重要的支付指令报文体系,也是美国对俄金融制裁的关键一环。中国应积极建设和完善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推动人民币在海外的广泛使用,不断推进数字货币建设,鼓励CIPS在跨境支付清算上的应用,降低对SWIFT系统的依赖。

国内层面

中国需要推动国内反金融制裁相关法律的立法进程,保障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在应对外部金融制裁、降低金融制裁影响方面,应当在《反外国制裁法》的基础上加快进行金融相关领域的完善和扩充,与我国对外政策相匹配,为保障国民金融安全、反制美国“长臂管辖”提供法律制度上的依据。在防范内部渗透方面,应完善对我国跨境融资、兼并与收购的监管,做好国际收支的统计工作,减少隐形资本流动规模,为正确对外决策提供良好基础。此外,应当积极完善金融相关方面涉外律师的人才培养机制,联合高校探索培育高层次涉外法治人才,鼓励理论扎实的高素质国际商事法律涉外律师参与国际法律实践,积累金融诉讼和外交交涉经验,形成国际影响力。

建立和完善金融监测预警系统和干预处置机制,增强我国金融韧性,防范外部输入性金融风险冲击。金融安全是经济安全、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应坚持把防范输入性金融风险放在突出位置,密切关注跨境资本流动,建立完整的统计指标体系,对汇率市场、股票市场、债券市场等多来源、多方面的金融风险情况进行监控。同时,应持续保证市场流动性合理充裕,继续保持宏观杠杆率控制在合理区间,为干预处置金融风险提供良好的市场环境,确保金融体系在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中整体风险可控。

发展国内金融科技,加强互联网金融监管,为多方案探索跨境支付体系、加速推广央行数字货币使用提供安全可靠的技术支持。金融科技正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之一,在应对金融制裁方面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我国金融科技相对起步较晚,近年来,互联网金融发展迅猛,但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对于网络银行、在线股权融资等发展较为稚嫩的方面,我们应予以支持,以提升全球影响力、占据国际金融科技创新的有利地位,防止美国技术封锁。对互联网支付、网络借贷等发展较成熟的金融科技机构,在客户隐私信息泄露、不合理竞争等方面进行系统化的监管,杜绝潜在安全隐患,以确保我国互联网金融科技健康发展,为跨境支付体系发展和央行数字货币走向国际提供理想的金融安全环境。

(作者单位:国际关系学院研究生处)

责任编辑:孙 爽

猜你喜欢

俄央行卢布制裁
制裁之痛
中国宣布制裁三家美企
欧盟对白俄罗斯制裁延长一年
制裁等于束手无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