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诗的自我气质
2022-04-25林莉
林莉
汉语文化有自己的迷人的特质,与时代共生,葆有经久不息的生命力和感染力。老子的哲学诗,庄子的散文,韩非子的寓言,既是中国文化的原点,也是中国文学的奠基之作。还有《诗经》《楚辞》,汉乐府、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等,中国的古典文学,是一块厚土。为培养美学体系,语汇,个性化的文学禀赋,提供了广袤的精神需求底蕴。它们如一棵大树上青葱的枝条,那里面有一条秘密经脉和血管。当它融入到个体丰沛的生命体验、生活经历、阅历和敏锐感知时,一股电流将会贯通古今。
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无论人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发生了多大的变化,我们还是要面对古人曾经面對过的那些问题:生和死,有和无,爱和恨,希望和绝望,短暂和永恒……
时代不同,生活内容、情感也不相同。诗人必须走出去,发现和抒写真实的生活、情感。能完整地表达自己的感情,复杂的生活经验,丰富的社会生活。保留生活事件的丰富性,更充分地展示人生的“行动”与“过程”,对人性和世界的多角度观察,让人生事态淋漓尽致地呈现。带着区别众人的自我气质和味道,在切肤的生命体验里准确表达,以此创建个人写作体系和文字国度。
从2006年3月《灵山之约》在《散文诗》发表至今,我的散文诗创作视野从大地、田野、河流出发,关注世界,体现民生关怀,对大众生活、思想情感的追寻和描述,将个体的生命感知,汇入到芸芸众生的生存、命运中去。我看重的是散文诗对人们心灵和精神的构建能力,即人与社会、自然、宇宙和谐,物质生态和精神生态诗意栖居。
诗,当是凝聚着一道光和力量。如何呈现能唤醒读者感动和热爱的东西,表现丰富的社会生活和人们对美好的追求向往,是一种考验。优秀的文学作品是有生命力的。向前,有追溯,看得见远古传承。当下,切入时代,正在发生,血肉丰满。向后,即使过去多年,仍然言辞朴素,内容鲜活,可读可感,历久弥新。写作是一件孤独的事,但不是说和人群孤立,和社会脱节,和世界背离,而是如何用事实加反思的态度,去面对生活和我们所处的生存现实世界,以认真虔诚的情怀,去提炼出普遍而独特的生活、生命经验,藉此观照自我,折射世界,从而担当起一个写作者所应肩负的责任和使命。
散文诗应该就在这时间之树上孕育和生长着。因古老而隽永,因新鲜而生机勃勃。它的返璞归真的审美情趣和诗性自然的时尚精神,携着千百年的芳香扑面而来。在传承和创造中得以追寻到更远,回归到更近,绽放出独特而鲜活的新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