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骥才:今年我80岁,就缺时间
2022-04-25
冯骥才一生游走于绘画、文学、文化遗产保护与教育这四个领域,自己将其称为“四驾马车”。其中差不多有20年时间,他从文学界隐身,投入到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作;如今由于年龄原因,冯先生已无法再为文化遗产保护而四方奔走,遂重返文学,成为“高产作家”。他感慨,自己现在什么都不缺,“就缺时间”。
这辈子都跟文化遗产保护捆绑在一起
80岁生日这个重要的节点,打算如何度过?冯骥才说不想过得太平常,“比如,有的人过80岁生日,很多人给他祝寿,他穿上唐装,后边摆一个寿星佬,旁边摆了果篮、鲜花,大伙儿给他鞠躬拜寿,我不想这么过,我希望加一点儿东西。”
对于“加一点儿东西”,冯骥才有两个想法,一是和105岁的母亲一起吃顿面,另外一个则是在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举办一个活动。“这个活动不是给我祝寿,是拿我的生日说事儿,做一点儿研究。有很多作家长大之后就离开了故乡,而我从出生至今,基本上全是在天津这块土地上。我想作一个讨论,通过我和天津的关系,讨论知识分子和他的故土,和故土上的人民,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我觉得作这样的一个讨论,可能对文学、对作家,都有意义。”
因年龄原因,冯骥才无法再为文化遗产保护奔波于一线,但他说自己这辈子都跟文化遗产保护捆绑在一起。“这是永远不会松绑的,如果现在让我回到60岁有体力的时候,我还是要放下小说。文化遗产保护还有大量的问题,我现在仍然为不断出现的新问题,甚至于一些困境而感到焦虑,我还有大量的事情没有做。”让冯骥才高兴的是,他们的一个想法得到了国家的重视、支持。“我们建议要在高校里建立非遗学学科,培养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专业人士,这个学科的建立得到国家批准了,今年就开始招第一批非遗学的学生。所以,我在文化遗产保护这方面的工作可能会更深入。”
提及当年何以远离了文学,而投身到文化遗产保护中,冯骥才说也有人跟他说,呼吁呐喊就可以了,为什么亲身要去做?“当你的亲人忽然要被车撞倒的时候,你会去喊吗?一定会扑上去啊,这就是我的心情。”
为了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作,冯骥才曾经卖画筹措经费,他坦承靠自己卖画解决不了问题。“我当时卖画的时候,跟记者讲过这句话,我说凭我卖的那些钱解决不了问题。经过这20年的努力,我们现在整理出来的国家4级的文化遗产名录,就是县一级的、市一级的、省一级的、国家一级的共10万项,传统村落是6819个。这么大一个文化遗产,我卖一点儿画能起什么作用?它能起的一个作用就是,一定有人想冯骥才为什么要卖自己的画?我觉得唤醒人们对这个问题的思考,是有意义的。后来,我说男人做事情总希望有一点壮烈的东西,我觉得这种悲壮感,是我把我的心给了大地。”
和文学阔别了20年,有太多東西想写
如今重返文学后,冯骥才可谓“高产作家”,除了《俗世奇人》《书房一世界》等外,今年随《画室一洞天》一起出版的还有《多瑙河峡谷》,这是冯骥才五部中短篇小说新作结集。
谈及小说创作,冯骥才表示,虽然和文学阔别了20年,但是从写作的意义上,他始终未曾离开文学。“因为我热爱文学,我对文学的热情好像是天生的,我觉得对文学、对艺术的热爱都是天性。当我有了对生活的热情的时候,必须要用文字表达,那就是搞文学的人的一种天性;当我必须要用笔墨、用色彩去表达,那就是搞绘画的人的天性。我现在有了时间写作,很多东西一拥而来,甚至同时几个想法都会来,因为过去压抑的时间太多了,20年生活积累得太多了,看得太多了,认识得也太多了。”
为何冯骥才总能遇到“奇人”,总有那么多的素材和故事可写,而太多的人却是抱怨生活过于枯燥无聊,每天都是单调地重复?冯骥才认为,原因主要是“物质的东西太多地充满了我们的生活,如果我们的生活多一点精神的追求和向往,我们的生活就不会重复。我们跟人的交往要多一种精神的交往,如果人与人之间没有精神交往,天天就是吃,一个星期吃完了就没什么意思了”。
冯骥才认为,人的丰富主要还是来自于精神。“我写作我知道,越贫穷的时候往往想象得越多,想象的空间越大。所以,我觉得这恐怕不仅是作家应该注意的问题,也是一个社会问题。我们现在的社会是一个重物质的时代,往往容易轻视具有精神价值的生活。我觉得我们必须要认识到精神的价值在我们生命中的意义。”
80岁了,为何还让自己如此忙碌,冯骥才说答案就是“爱”。“思维不如五六十岁那么好,但是还可以,想象力、对事物的敏感度都还可以。写作和绘画都是我内心的需要,主要是来自于热爱,热爱文字的审美创造,热爱笔墨丹青出现的那种意想不到的独特形象和意境。”
(摘自《北京青年报》张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