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的增长目标“实事求是”且“有底气”
2022-04-25王莉莉
王莉莉
今年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5%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左右,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等多个目标。对此,经济学家普遍表示,5.5%左右的经济增长目标积极进取,既不冒进也不保守。
需发挥主观能动性
在3月14日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举行的“经济每月谈”活动上,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杨伟民用“实事求是”来形容5.5%左右的经济增长目标。
“《政府工作报告》当中,没有单独的篇章来论述宏观政策,而是放在了任务当中来讲:强调了宏观政策要稳,微观政策要活等;概括地指出财政、货币、就业政策的基本方向;专门阐述疫情防控要更加科学精准等要求。因为实现5.5%左右的目标,最大的不确定性还在于疫情,既包括国内的,也包括国际的。”杨伟民说。
此次《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动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引导大型平台企业降低收费。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韩永文表示,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审议过程中,这部分内容充分听取了来自商业企业界全国人大代表的建议。“在审议的过程当中,很多商业企业的代表提出中央对实体经济的支持,特别是对制造业税收税费优惠方面的支持,希望能够延展延伸到商业领域,加大对商业领域支持。从这两年应对疫情的实际影响来看,商业、餐饮、住宿、旅游等行业,还包括客运所受的影响,可能比制造业还严重。这两年中央为了稳定实体经济,支持制造业的发展,一些税收金融等优惠政策更多是向制造业倾斜。”韩永文说。
同时韩永文表示,从中国经济发展的市场潜力、增长条件以及政策措施等来看,“相信中国2022年的经济增长会比较好地完成预期目标,可能最终结果还会比5.5%高一些。”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全国政协委员王一鸣表示,在调研过程中发现,中国经济的韧性超乎想象。他表示,中国设定5.5%左右的经济增长目标“有底气”。他同时指出:“我们依然面临三重压力: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同时还面临输入性通胀的压力,面临经济金融领域风险的压力。所有这些压力都使得我们实现5.5%左右的预期目标需要付出艰苦的努力。那么,这就需要加大政策力度,更需要各方面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作为,以增强中国经济新的动能。”
着力激发市场活力
“中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不光是要有政策,还要激发市场活力,培育发展新动能。”王一鸣表示,未来要重点支持高技术产业、数字经济和绿色低碳转型这三方面的发展。
谈及下一步经济运行面临的挑战和风险,杨伟民认为,首先,对世界经济而言,新冠肺炎疫情仍是最大风险点,如何做到精准有效防控疫情,同时减少疫情带来的经济活动中断风险,是一大挑战。第二,国际形势演变对能源和其他大宗商品以及粮食价格等带来的变化,还需要观察,也将对世界经济包括中国经济产生新的不确定性。第三是房地产。过去房地产一直是拉动经济增长的正向力量,长期依靠房地产、依靠金融机构、依靠地方政府拉动基建投资的模式一定要改,但是对长期问题不能短期内力度过大。第四是消费。消费既有短期疫情多点散发的因素,也有长期性因素。
今年赤字率下调了0.4个百分点,对此,王一鸣认为,虽然今年赤字率比去年有所降低,但支出规模比去年扩大了2万亿元以上。从预算报告中可以看到,今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增长8.4%,去年实际同比增长0.3%,从这个角度看,今年财政政策力度明显大于去年。
对于财政货币政策,王一鸣表示,财政政策体现出“支出增大、退减并举、专项(债)持平、财力下沉”的特点,货币政策则体现出“总量充足、结构优化、成本降低”的特点。
在就业政策方面,王一鸣认为,中小企业是吸纳就业的主要领域,稳住中小企业就稳住了就业的基本面。宏观政策要支持就业,最根本的是要支持中小企业。针对一些结构性的就业压力,宏观政策支持也要體现结构性,给一些特定的行业以特定的支持。
杨伟民认为,最近10年,是我国产业结构变动最快的10年,制造业比重下降,服务业比重提高。中国经济之所以能够在增速下降的同时大量吸纳就业,与就业结构的重大变化有关。他建议,要把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落实好减税降费政策。对于服务业来说,更需要的是企业预期的好转,要对行业政策做出进一步的规范,使企业对未来有明确预期,从而进一步扩大就业。
王一鸣表示,紧抓住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先机,加快推进我国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不仅有利于抢占未来发展的制高点,构筑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的新优势,也有利于在我国经济增速放缓和要素成本提高的背景下,有效对冲劳动力成本上升,激活创新生态,提高生产效率和企业盈利水平,推动经济发展的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