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访客(四)

2022-04-24汪彦中

科学大众 2022年6期
关键词:哈雷彗星彗星轨道

□文/汪彦中

上期回顾:柯乐向我展示了一瓶水,一瓶哈雷彗星上的水,一瓶拥有“智力”的水!我觉得这是一个戏法,也可能是幻觉,但我看不破它。接着,柯乐讲述了他抵达哈雷彗星后的遭遇,并提出要把我的大脑思维转换进那些水分子中,发射到哈雷彗星上,再传回那些建造者所在的外星球。我吓坏了,想逃跑,却完全无法动弹……

供图/视觉中国

8

再度醒来时,我正平躺在医疗床上。

经过仔细观察,我发现自己身处医院病房,并非柯乐的别墅内。

在我醒来的同时,旁边有几个人走过来,其中有我的同事,还有些不认识的男人,看模样像是警察。

也就是说,我得救了。

这令我浑身有了力量,我直接从床上坐起来。同事劝我不要激动,但他更加激动地冲出去喊医生了。而那几个警察也聚到我身边,有人掏出了记录器,大概是准备采集笔录。

“柯乐呢?你们逮捕他了没有?”这是我醒来后所说的第一句话。

“没有。”

“为什么?”

“因为他已经死了。”

警察的回答让我有些不安。

我又问他们,如何知道我在柯乐家并救出我的。

警察的回答越发让我莫名其妙:“其实,是你的同事向我们报案,说长期与你失去联系,之后我们才发现你的下落。”

同事报案?我可不记得同事跟我有这么深的交情。才半天见不到我,他们就报案了?

面对我的困惑,警察面露难色,几番犹豫后才告诉我:“其实,你在柯乐家昏迷的时间比你想象中的要长……你在他家沉睡了将近半年。”

既然话已说开,警察也就不再遮掩,不管我能否接受,干脆把所有情况全部向我挑明:警方闯入柯乐家时,我和另一个人躺在医疗床上,医疗数据显示我们已经沉睡了将近半年;我们的大脑思维已经被移植入医疗床上加装的移植脑存储器,并被设定为休眠状态,随时可以转移;一群佣人日夜不间断地照看我们和机器,警察当即将他们一网打尽;柯乐本人被发现死在自己的床上,死亡时间是大约一个月前,尸体正被冷冻保管……

“你们的运气还算好。我们后来发现,柯乐的手下已经拟定了一套发射日程表,原准备在下个月将你们的大脑思维发射到哈雷彗星上,以实现他所谓的‘沟通计划’。”

说这话时,警察居然还颇有些得意的神情,令我心中不禁来火。

我随即回忆起那天在柯乐家中的经历,便询问警察,有没有发现什么可疑的液体。警察对此一问三不知。他们表示,唯一能告诉我的是,警方在别墅内各处找到了很多危害极大的致幻药物。

“致幻药物……”我重新躺下来,看着天花板,喃喃自语。

柯乐偷偷给我们用了这些药物,他自己就是这类药物的严重成瘾患者,这是警方目前的意见。

更具讽刺意味的是,柯乐极力诱骗自己的支持者去移植大脑思维,“移民外星”,可他却不打算移植自己的大脑思维;而许多渴望见到外星人的人,为了谋求被移植的机会,已向柯乐捐献了大笔钱财。

看来,这就是所谓“神迹”的真面目了吧。这样的内容倘若出现在新闻稿里,想必读者们会非常喜闻乐见。但我总怀疑,这样的真相是不是有些过于简单了?

一个月后,在住院期即将结束的时候,我完成了新闻稿的初稿。在稿子的结尾,我特意为柯乐加了一段话:

“……无论后人如何评价他,有一件事不可否认:他是一个极度浪漫的人。他不愿意相信哈雷彗星只是一颗‘肮脏的大雪球’。幻想拯救了他,同时也毁灭了他。或许此时此刻,他思维的一部分,真的跟随他口中的那些‘水分子’一起离开了地球?没人能知道。毕竟,幻想是无罪的。”

可惜的是,这段话后来被总编删个精光。

9

交稿之后,大约过了一个礼拜,我又一次被警察喊去协助调查。

警方发现,柯乐在火星轨道实验室里残留的手下,私自朝哈雷彗星发射了一艘小型无人探测飞船。

经调查,飞船里安放的载荷是一瓶水。

警方当然不会相信柯乐的那套荒唐理论,但是他们强烈怀疑这帮人仍在私下聚集活动,并希望能将这些人一网打尽。此外,警方担心还有一种可能性——柯乐是否已经通过移植大脑意识的方式,逃脱了法律制裁?

于是,我被要求向警方重述那天在柯乐家里看到的情况。

原本我几乎已经确定,那天的一切见闻和感受都是致幻药物造成的,但在警察局,随着多次的重复口述,我又渐渐开始怀疑起来。

那天的回忆似乎在脑中变得越来越真实。

“难道柯乐是对的?可是,这怎么可能?”

录口供的过程非常消耗体力,到了最后,在我的理智几乎快要支撑不住的时候——

几名警察慌乱地冲进来。

“别管这些屁事了,赶紧打开电视,快!!!”

负责询问的警察和我都非常疑惑。

打开投影电视,出现的是紧急新闻的画面。

听到新闻内容,我几乎当场晕厥过去。在场警察的脸色也全都煞白起来。

紧急新闻的内容是:因某种尚未查明的原因,哈雷彗星在越过近日点之后,突然改变运行轨道和运行速度,开始瞄向地球飞行。经天文学界权威计算分析,它的运行轨迹将在半个月后与地球交会。

换句话说,半个月之后,哈雷彗星将撞击地球。

竭尽全力让身体站稳的我,脑中思绪疯狂地翻涌着。看来柯乐是对的。

哈雷彗星的确是一个探测器。

问题是,它为什么要改变轨道撞击地球?它的使命难道不是观察地球和人类吗?除非……

“除非它已经获得了自己所需要的观测数据。”我想到一种可能性:柯乐手下发射的那艘搭载有一瓶水的飞船。

那瓶水里很可能装有“他们”需要的、关于人类的信息,很可能就是柯乐本人的大脑!

“一定是这样。先斩后奏,自己抢在前面,那个家伙已经不是头一回干这种事了。”我继续往下设想,已经获得人类思维信息的哈雷彗星的建造者,考虑到哈雷彗星本身大限将至,于是利用仅剩的水分子和能量,借助近日点的太阳引力弹弓效应,修正轨道,对准观测目标——地球,一头撞击过去……

对于天文学界的人来说,这种行为并不陌生。

这叫作“撞击观测”。

过去100多年间,人类的航天器已不知执行过多少次这种撞击观测行为。

现在,轮到我们自己被观测了。

“哈?不可能……不可能……啊啊啊啊啊!!!”

我的思绪被身边一阵令人毛骨悚然的惨叫打断。

房间里的那些警察齐刷刷地瘫倒在地上,对着电视画面号叫着。我回过神来,重新看向电视画面。

汇报哈雷彗星消息的紧急新闻,被一条更新、更加紧急的突发消息所代替:

“经刚刚传回地面的‘哈勃三号’空间天文台观测数据证实,自半小时前起,已有超过1 613颗彗星被发现有轨道自行改变的现象出现,且自行改变轨道的彗星数量仍在不断增加中。

“据天文学界权威人士证实,改变轨道的彗星包括诸多已被人类观测过的著名彗星,如百武彗星、池谷-关彗星、海尔-波普彗星、班尼特彗星、洛弗乔伊彗星、麦克诺特彗星、科胡特克彗星等。除此之外,还有大量此前从未被人类观测到的新彗星,它们在改变轨道过程中发出明亮的彗发光芒,因而被首次观测到。

“截至发稿时,尚未有专家对此现象做出明确解释。另据本台刚刚收到的最新消息,国际天文学联合会新闻发言人称,目前已经计算出,所有改变轨道的彗星,其飞行轨迹均与地球交会。下面我们将连线前方记者,转播国际天文学联合会紧急新闻发布会的实况……”

一片晕眩之中,我猛地回忆起柯乐曾经说过这样一番话:我们直到现在都没弄明白,彗星究竟是从哪里来的。

柯乐对彗星的看法是正确的,但并不全面。

不是只有哈雷彗星是探测器。

人类有史以来所见过的,以及未曾见过的彗星,全都是探测器。

这些探测器的建造者们,在发现哈雷彗星修正轨道、准备对地球进行撞击观测之后,为了自身的尊严和面子,“他们”不约而同地做出了同一个决定——你撞,我也撞。

我惨笑一声,蹲坐在地板上。

电视屏幕上绘着1 613颗彗星的白色运行曲线。它们的交点汇聚于地球轨道,整个画面乍看上去,犹如一朵横亘整个太阳系的巨型白色花朵,其花蕊就是人类所在的地球。

“那像一朵为地球送葬的鲜花,而花朵的捐献者,此时已经踏上遥远的征程,即将探访那些人类再也无法明白的未知文明。”

在我濒临疯狂的意识里,猛地冒出这么一句可以写进新闻稿中的警句来。

供图/视觉中国

(完)

猜你喜欢

哈雷彗星彗星轨道
展览“彗星来的那一夜”现场图
出发!炸掉那颗彗星
彗星
基于单纯形法的TLE轨道确定
CryoSat提升轨道高度与ICESat-2同步运行
朝美重回“相互羞辱轨道”?
第十三章彗星撞地球
难得一见的哈雷彗星
太阳轨道器
哈雷与哈雷彗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