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弱精子症患者血清INHB对IVF临床妊娠结局的预测价值*
2022-04-24陈琰坤冼卓杰池霖生黄建州马文敏
陈琰坤,冼卓杰,池霖生,黄建州,马文敏
(广东省佛山市妇幼保健院辅助生殖技术中心 528000)
近年来,因人们不良生活方式增多、饮食结构改变、环境污染等因素影响,全球男性不育症的发生率呈逐年递增趋势,而精子数量减少和活力不足是导致男性不育的常见因素,常并称为少弱精子症[1]。少精症是指连续2次精液分析显示成年男性精液中精子数少于15×106/mL,弱精子症是指连续2次精液分析显示精子活力小于32%或前向运动精子与非前向运动精子比例小于40%,少弱精子症已成为影响男性生育能力的重要因素[2]。体外受精(in vitro fertilization,IVF)技术作为1种直接高效的治疗方法,较好地解决了一部分患者不孕不育问题,有研究表明,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技术有助于提高男性少弱精子症患者的受精率[3-5]。在评估判断男性生育功能及IVF成功率的指标方面,精液分析是常用指标,但在实际应用中,也受到存放、环境、人工等因素影响,并不能准确预测IVF受精成功率。因此,寻找预测少弱精子症患者临床妊娠结局的标志物具有重要临床意义。血清抑制素B(inhibin B,INHB)是与生殖密切相关的生物因子,研究表明,INHB可通过影响促卵泡激素(follicle stimulating hormone,FSH)而发挥生精作用,临床常用于男性不育的诊断,但鲜见其用于预测少弱精子症患者行IVF的结局[6]。基于上述背景,本文通过研究少弱精子症患者血清INHB对其行IVF临床妊娠结局的影响,以期探讨其是否可作为预测IVF成功与否的标志物。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所有研究对象为2017年6月到2019年6月就诊于本院并行IVF助孕的夫妇,男方均被诊断为少弱精子症,从中选取妊娠成功的夫妇100对作为妊娠成功组,另再选取妊娠失败的夫妇100对作为妊娠失败组。总共200对病例,其中男方平均年龄(32.71±4.78)岁,女方平均年龄(30.02±3.52)岁,不育(4.22±2.26)年。详细收集并记录两组病例的年龄、BMI等基本数据。本研究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获得了所有患者的书面同意。病例纳入及排除标准,纳入标准:(1)所有病例不孕原因均为男性少弱精子症,少弱精子症符合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颁布的《人类精液检查与处理实验室手册5 版》中个关于少精症及弱精症的诊断[7],见表1;(2)患者临床资料完整。排除标准:(1)因女方因素影响受孕者,如排卵障碍、子宫内膜异位或其他宫腔因素等;(2)男方有家族性遗传病史,外生殖器、输精管经体检未见明显异常;(3)染色体核型异常、近期有感染病史或者全身性疾病史者。
1.2 方法
1.2.1精液收集及处理
男方禁欲2~7 d后为最佳标本收集时间。采用手淫法获取精液,用洁净干燥的容器收集所有精液,于37 ℃水浴条件进行液化,记录精液量;之后采用SQA-V全自动精子质量分析仪(购自以色列Medical Electronic Syserm公司)进行精子密度及精子活力测定;采用改良巴氏染色法处理,由具备资质的技术人员对精子形态进行分析。
表1 少弱精子症诊断标准
1.2.2IVF-胚胎移植
取卵后置于无菌培养皿中,4~6 h后加入精子,控制精子、卵子终浓度比不低于10 000∶1,于37 ℃、6% CO2的生化培养箱中进行培养。约4~6 h后观察卵子受精情况,间隔16~18 h观察原核情况;于取卵后第3天观察胚胎情况并进行评级,选取优质胚胎(Ⅰ级或Ⅱ级)进行移植,操作需借助B超进行引导,移植后常规黄体支持。移植后第14天测定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in,HCG)和尿HCG,若为阳性,则判定为生化妊娠;若为阴性,则间隔4周后行B超检查,如有妊娠囊则临床妊娠成功。
1.2.3血液采集及INHB的测定
清晨空腹条件下,采集男性患者静脉血3 mL,3 000 r/min转速离心10 min,收集上层血清,保存于-80 ℃下待测。应用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德国西门子公司)进行血清FSH、黄体生成素(luteinizing hormone,LH)及睾酮(testosterone,T)测定,所有试剂由德国西门子公司提供;应用ELISA法测定血清INHB,仪器为深圳迈瑞BS-22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试剂盒购自武汉默沙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1.3 统计学处理
2 结 果
2.1 2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2组研究对象的女方年龄、女方BMI、男方不育年限、男方血清LH、男方血清T及男方形态正常的精子比率(morphology normal sperm,MNS)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妊娠成功组男方年龄和男方BMI、男方不良生活习惯比例(包括:吸烟、过量饮酒、长期熬夜、滥用药物等)、男方血清FSH显著低于妊娠失败组,而男方血清INHB、精子活力及精子密度则显著高于妊娠失败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2 血清INHB与患者精液参数及FSH的相关性分析
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对所有患者的血清INHB与精液参数及血清FSH关系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血清INHB与精子密度(r=0.424,P<0.001)、精子活力(r=0.207,P=0.003)及精子总数(r=0.587,P<0.001)呈正相关,而与血清FSH(r=-0.568,P<0.001)呈负相关。
为进一步明确行IVF的少弱精子症患者临床妊娠结局的影响因素,采用logistic回归进行分析,以临床妊娠结局(成功=1,失败=0)为因变量,自变量为一般资料中具有统计学差异的男方年龄(≤30岁=1,>30岁=0)、男方BMI(≤25 kg/m2=1,>25 kg/m2=0)、男方不良生活习惯(无=1,有=0)、男方血清FSH(正常=1,异常=0)、男方血清INHB(妊娠成功组=1,妊娠失败组=0)、精子活力(正常=1,异常=0)及精子密度(>15×106/mL=1,≤15×106/mL=0)。结果发现男方年龄(OR=3.346,95%CI:1.100~10.179)、男方BMI(OR=2.675,95%CI:1.134~6.310)、男方不良生活习惯(OR=2.854,95%CI:1.186~6.871)、男方血清FSH(OR=3.512,95%CI:1.278~9.654)、男方血清INHB(OR=4.139,95%CI:1.421~12.056)、精子活力(OR=3.414,95%CI:1.397~8.345)及精子密度(OR=3.207,95%CI:1.203~8.547)均是影响少弱精子症患者行IVF临床妊娠结局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见表3。
表2 2组研究对象基础数据比较
表3 Logistic回归预测危险因素
2.4 血清INHB对少弱精子症行IVF临床妊娠的预测作用
为进一步探讨少弱精子症患者血清INHB对其行IVF临床妊娠的预测价值,以妊娠成功赋值为1,妊娠失败则赋值0,绘制男方血清INHB对临床妊娠结局的ROC曲线,以95.60 pg/mL作为预测的临界值,结果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65,灵敏度为76.6%,特异度为82.3%。见图1。
图1 少弱精子症患者血清INHB预测其行IVF临床妊娠结局的ROC曲线
3 讨 论
近年来,男性原因导致不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据统计,男性生育能力下降可能与雄激素水平下降,性活动减少,精子形态和活动性改变,以及精子的质量退化和DNA完整性有关[8-10]。随着辅助生育技术的不断进步,不孕不育不再是无法攻克的难题,许多少弱精子症患者通过行IVF获得治疗并成功生育。但在实际应用中,IVF影响因素众多,成功率仍有待提高。赵曾华[11]进行的一项关于肥胖男性对IVF治疗结局影响的研究发现,肥胖组男性的精子密度、优质精子占比及异常受精率均偏低,优质胚胎数及临床妊娠率显著低于体重正常男性;马国燕等[12]发现,高龄男性患者行IVF,其囊胚形成率及前向运动精子比率偏低,且与低龄男性患者比较具有更高的DNA碎片率及流产风险。除此之外,关少艮等[13]还发现,高FSH也提示IVF妊娠和活产成功率更低,流产率更高。本研究中,妊娠成功组男方年龄和男方BMI、男方不良生活习惯比例、男方FSH显著低于妊娠失败组,而男方血清INHB、精子活力及精子密度则显著高于妊娠失败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有研究显示,男性体内特定生殖激素的循环水平与精液质量参数有关,尤其是INHB和FSH被认为是精子发生和支持细胞功能的标志物[14]。INHB是1种异二聚糖蛋白,由1个共同的α亚单位和1个特定的β亚单位组成。青春期前男性体内INHB主要由睾丸未成熟支持细胞合成与分泌,成年后体内INHB可能是由睾丸支持细胞或其他间质细胞共同合成。INHB可调节男性下丘脑-垂体-睾丸性腺轴,特异性反馈调节FSH,也是精子生成的敏感指标,是评价精子生成的有效内分泌标志物。研究认为,血清INHB与精子浓度、精子总数、前向运动精子、正常形态精子数呈正相关,可作为诊断男性不育良好的生物学标志物[15-16]。莫美兰等[17]研究证明,不育男性血清INHB与血清性激素及总精子数具有一定相关性,可用于评估无精子症患者的睾丸生精状态;梁英强等[18]以精索静脉曲张(VC)男性患者为研究对象,发现随着VC程度加重,血清INHB呈下降趋势,经手术治疗后,血清INHB水平有效提高,故INHB有望成为预测男性少弱精子症行IVF临床妊娠结局的潜在标志物。本研究对血清INHB与精液参数及血清FSH关系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男方血清INHB与精子密度、精子活动率及精子总数呈正相关,而与血清FSH呈负相关,这也验证了前面的论述。血清INHB由支持细胞和生精细胞共同生成,可能通过支持生殖细胞的发育,对其存活和成熟发挥作用,并促成血睾屏障的建立,导致精子释放时相互分离,以此影响精子发生过程及生成数量[19];也可能通过负反馈于FSH,调整精子的生成。因此,INHB可用于预测男性少弱精子症患者行IVF临床妊娠结局。
少弱精子症患者行IVF临床妊娠结局的影响因素很多,单一因素用于评价IVF成功与否均相对局限。本研究通过logistic回归方法进一步对影响少弱精子症患者行IVF临床妊娠结局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发现男方年龄、男方BMI、男方不良生活习惯、男方血清FSH、男方血清INHB、精子活力及精子密度均是影响少弱精子症患者行IVF临床妊娠成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故在临床治疗时,应特别关注30岁以上、肥胖、不良生活习惯多的男性患者,可通过测定血清FSH、INBH进行综合判断。最后,为进一步探讨血清INHB的预测价值,以95.60 pg/mL作为预测的临界值,通过绘制血清INHB对临床妊娠结局的ROC曲线,得到AUC为0.865,灵敏度为76.6%,特异度为82.3%。
综上所述,少弱精子症患者的血清INHB水平与其精液参数及血清FSH密切相关,对IVF临床妊娠结局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本研究更多考察男性因素对妊娠结局的影响,但不孕不育影响因素众多,作用机制复杂,单一参数不可能准确、全面地反映整个生精过程,故临床治疗时需进行综合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