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儿安全教育的有效实施与策略

2022-04-24陶青

学校教育研究 2022年7期
关键词:幼儿园情境家长

陶青

《幼儿园指导纲要》中提到:“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即幼儿的安全工作是幼儿园工作中的首要工作,幼儿的生命是最重要的。其次,感受家庭的幸福是根本。幼儿的安全关系到幼儿的健康成长和其背后家庭的幸福快乐。每个孩子都是父母心中的小天使,健康快乐地成长就是父母最大的心愿。幼儿健康是家庭幸福的前提。最后,维护社会的稳定是责任。社会就是由一个个小家庭组成的,家庭的幸福直接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可见,培养幼儿安全教育的重要性。

因此,在幼儿园工作中,要努力使得幼儿掌握有关安全的基本知识,学习一些自我保护的能力,可见,安全教育的实施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安全教育需要渗透在一日生活中

1.环境安全帮助幼儿防范

幼儿园的环境可以结合安全教育,在大环境、墙饰、走道及教室中以直观的教育方法进行呈现。可以通过鲜艳有趣的图片、标志符号、照片引起幼儿的注意,在环境的潜移默化中熏陶幼儿使其感受安全教育,提高安全防范。如,在楼梯台阶的墙面可以呈现一些安全走楼梯的鲜艳图画,还可以贴上小脚丫使其知道在上下楼梯时要靠右走;在转弯处、走廊、过道等地挂上安全的标志。让幼儿欣赏到精美的图画的同时,了解安全知识,提高自我保护意识。教室的环境也是非常重要的。在室内可以布置一些安全标记,提醒幼儿注意。除此之外,还能把小心触电、交通安全、当心危险等类活动绘画成色彩鲜艳的图片布置成安全墙。

2.随机教育增强幼儿意识

幼儿在园的一日生活中常常会发生各种意想不到的事情,教师可以通过这些偶发现象对全班幼儿进行教育,以避免再次发生相关的危险事情。如:在自由活动时,发现有的幼儿爬上桌子和柜子。教师可以抓住这一事件,结合生活中发生的事例,教育幼儿不要攀高,了解攀高的危害。又如:早上来园发现幼儿把小颗玩具带来和幼儿进行分享。教师可以通过全班进行讨论和教育,让幼儿懂得小颗粒物品不能玩耍,易窒息容易发生危险,勿入耳鼻喉。类似这些事情,我们教师要提早发现、提早干预,抓住契机进行安全教育。平时在一日生活中,教师在要多方面进行观察与引导,吃饭时不说话以免噎着;午睡:不趴睡,不蒙头,不玩东;在提醒幼儿整理好衣冠、鞋带;上下楼梯要靠右走;活动时不乱跑等等以免发生不必要的安全事故。因此,日常生活的每一个环节中,儿童的自我保护能力得到提高,儿童的安全能得到更多的保障。

3.立足情境提升幼儿兴趣

正如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指出:“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情境就是一种是激励、唤醒、鼓舞的艺术。幼儿都喜欢角色游戏,结合环境创设和游戏的服装、道具,在情境中进行扮演,会使幼儿变得更加积极。如,我们班中的“小警察”会提醒路人切勿横穿马路,会帮助走失的娃娃找家。小客人也会在像警察求助的过程中说出父母的姓名、家庭住址、电话号码或用电话求救。在“小舞台”中,幼儿也会将他们之前看的有关安全教育舞台情景剧搬上小舞台。你一个人在家,有个陌生人敲门怎么办?路上遇到坏人怎么办?找不到妈妈了怎么办?幼儿设想出各种各样自救自护的方法并进行表演。在游戏的情境中孩子们联系自己生活的经验投入游戏,教师捕捉孩子们在游戏中的亮点给幼儿们进行经验的提升。另外,专题演练活动也是给幼儿提供情境,在情境中进行学习。比如:消防演练。带领幼儿们认识逃生通道并学习一些基本的逃生知识。当听到演练的紧铃时,幼儿们试着用湿毛巾用手掩住口鼻会低头、弯腰、迅速地从安全逃生通道之中逃生。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幼儿临危不惧、机智勇敢的品质,提高幼儿自我保护的能力。在情境中提供幼儿参与实践的机会,不仅能提升幼儿的兴趣,而且能使幼儿更好地直观感受。

4.形式多样促进幼儿学习

幼儿园的活动形式多样,集体的教学活动、个别化、主题式的活动等等,这些不同形式的活动链接着安全教育,使安全教育渗入其中。在集体的学习活动中,我们会运用讲故事、念儿歌等形式与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相结合,并结合本园的安全教育主题,并根据实际情况设计安全教案。例如:在小班社会活动《不跟陌生人走》中,教师引导孩子通过讨论、表演,知道不能轻信陌生人,面对陌生人的各种诱惑如何拒绝。个别化活动根据幼儿的个体差异来进行个别化的教育,激发幼儿的潜力。例如:中班的个别化《马路上的安全》,幼儿们可以在将安全标志放在马路上,并看着图片互相说说对与错。在主题式的活动中主要是以一个活动话题点作为活动中心,进行各种延伸或者扩展,形成更多的活动话题和各种类型的活动。本学期,我们所在的小班就开展了以下安全活动内容《五官》、《消防》、《我有玩具大家玩》、《药丸好看不能吃》、《交通安全》等。通过一系列活动,让小朋友知道保护自己的一些方法。另外,在《消防安全总动员》的活动中通过认识消防标志、家中消防大调查、消防大活动、消防演习、参观消防车、采访消防员以及各类消防安全游戏的开展,帮助幼儿了解了基本的防火常识和火灾逃生方法。

二、安全教育需要教师的引导与支持

1.树立意识给予幼儿引导

千般照顾,不如自护。提高幼儿保护自己的能力,帮助幼儿树立安全意识是根本,而教师首先要自身树立好安全意识。首先,教师要认识到自己肩上的重担,幼儿的安全是根本。其次,认真组织每一次的安全活动,有责任和义务帮助幼儿认识到安全的重要性,把安全的意识贯穿到幼儿生活的方方面面。最后,教师要终身学习,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在教育幼儿的过程中给予最适切的引导。

2.观察支持促进幼儿探究

陶行知曾说:“教育为本,观察先行。”没有仔细的观察,就谈不上正确的、有效的教育方法。观察幼儿不仅仅要看表面现象,更重要的在于研究、总结孩子的行为表现,采取适宜的教育措施,以便给予幼儿支持和引导。在我们小班的安全活动《为什么要洗手》中,通过老师对幼儿们平时洗手的观察,发现许多幼儿会“偷懒”不用洗手液,有的用了洗手液却没有用七步洗手法。于是,组织幼儿们进行了讨论,并通过绘本让幼儿们了解看上去很干净的手,其实也有细菌。之后,和幼儿们一起进行了”细菌传播实验”和“面包实验”。让幼儿们观察、发现从而促进幼儿们进行更深入的探究。

三、安全教育需要家长与社会的配合与推动

1.家长的配合增加幼儿的积极性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强调指出:"家庭是幼儿园的重要合作伙伴。"幼儿园的安全工作开展离不开幼儿家长的关心与支持。家长的参与很大程度上也增加了幼儿们的积极性。我们可以通过各种有效形式开展家长工作,使家长成为我们的安全教育共同研究者和合作伙伴。例如:利用家园联系栏,向家长介绍各种安全知识,以及如何引导教育幼儿学会自我保护,怎样提高幼儿的自护能力等;可用家长会向家长介绍班内的活动安排,把每一阶段的活动内容定时展示给家长看,并呼吁家长一起帮助幼儿增强安全方面的意识。比如:“安全童乘”会邀请家长和幼儿亲子共同进行“安全童乘小调查”,一方面让家长参与到我们的安全活动中来,提高幼儿的积极性,另一方面是三方形成有效机制,使得安全教育活动获得有效的开展。又如:大班开展了“安全教育进家门”,孩子们在讨论了小区内潜藏的危险后,制作了宣传海报,在家长的配合下还进行了入户宣传。可见,家长的参与必不可少。

2.社会的资源拓展了幼儿的空间

随着社区的建设与发展,社区资源的教育功能也越加地体现。幼儿园可以挖掘资源开展一系列的安全教育。比如:利用家委会的活动联系社区,进行参观消防局。利用“活教材”带领幼儿走进消防局,親自感受消防员的英勇,并学习一些有关消防的安全小知识;结合社区图书馆资源开展有关“安全绘本”小课堂,通过绘本,形象且生动地了解一些自护的好方法;结合社区舞台开展“幼儿安全情景剧”,通过演演和玩玩,巩固安全小知识。

总之,通过以上有效策略与实施不但可以有效帮助他们有效避免一些自然伤害和不幸意外事件的同时发生,而且还可以帮助幼儿提高安全意识和学习自我安全防护的方法。安全工作是幼儿园各项工作的基础,只有把安全工作落到实处,幼儿园的各项工作才能顺利开展。我们教师要牢记安全教育是一个长期、连续的过程。因此,我们要把安全工作放在首位,视安全教育为己任,让家长放心,让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

猜你喜欢

幼儿园情境家长
情境引领追问促深
不同情境中的水
我爱幼儿园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欢乐的幼儿园
我心中的好家长
幼儿园是我们的家
爱“上”幼儿园
护患情境会话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