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被反向教育的那些年
2022-04-23本刊编辑部
本刊编辑部
随着短视频的火爆,越来越多的父母会通过网络展示自己的带娃日常。有个博主以孩子的口吻发布了一日“任务”,视频中两三岁的孩子已经学会了自己换尿不湿、自己关灯睡觉甚至还会帮妈妈给手机充电,讲睡前故事哄大人入睡。视频一经发出,迅速收获了大量点赞和转发,有人在下面评论:“这是什么天使宝宝,治好了我的恐婚恐育,这也太乖了。”
成人因“省力”而觉得欢喜,这种“省力”其实需要各种反向教育策略支撑,比如激将法——用反话激发孩子的好胜心;反向表扬法——表扬孩子做得不太完美的事情,以激发孩子的上进心……不过,孩子的心声是否被听到了呢?孩子喜欢被反向教育吗?经历反向教育是一种怎样的体验?面向不同年龄段的孩子,让我们听听他们对反向教育的认识与理解。
被抵触的“反向教育”会随时失效
“希望父母对我多一些鼓励”
我小学一年级时非常不喜欢写作业,当时父母说:“不写作业就去放羊吧!”当时听到这话,我真的特别害怕,下定决心要努力学习。父母用激将法刺激我是有一定效果的,但仅限于低年龄段。
“你的字比××差远了”“你看××作业的完成质量多高……”这是我平时听到最多的声音,同时是我最不愿意听到的声音。随着时间的流逝,我逐渐长大,但父母依然很喜欢用激将法,我现在每次听到这些话,心里总是很不舒服,有时还有逆反心理,故意不认真完成作业。其实我理解父母的做法,他们也是在关心我的学习,不希望我因作业质量低而被批评,但我希望做作业时能够得到父母的理解和鼓励,同时希望父母能够结合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教育我的方法,让我成为一个自信但不骄傲、谦逊但不自卑的人。(山东省东营市河口区河安小学 刘广颖 )
“我被激将法推着走”
在我不想做某件事情时,我的父母便会使用激将法。我是一个好胜心很强的人,在自尊心的驱使下,我总会顺着父母的意愿去做事。在一次又一次取得成功之后,父母开始依赖激将法,觉得它无所不能,也觉得我还被蒙在鼓里。其实不然,我早已察觉到了,但因为强烈的自尊心,每一次面对父母刺激性的话语,我会不顾一切地证明自己。
激将法的厉害之处,是我不得不佩服的,但我讨厌它用在我自己身上,更不希望使用者是我的父母。我对激将法其实充满了疑问,经常陷入思考:如果孩子对大人用激将法会发生什么呢?其实我知道,成人的思想、控制力都优于孩子,他们一眼即可看破云雾,所以我并没有实践过。我之所以想让父母感觉一下激将法,是因为我觉得激将法不应该被经常使用,被推着走的感觉并不好受。(北京市昌平区平西府中心小学 王冬梅)
“错误的反向激励是‘毒药”
父母常常说:“你的学习成绩,决定了你的人生,如果你不好好学习,你就会变得一无是处。”这句话对以前的我,造成了不小的伤害,在我的脑海里,充满了对未来的迷茫和恐慌,甚至一度怀疑自己。
我并不反对反向教育,只是有时父母会打着“反向教育”的旗号,走入贬低孩子的误区。很多父母不能保证每次反向教育都能适度,一旦过度,不仅会伤害孩子的心灵,还会破坏亲子关系。我更希望父母能够经常与我沟通,了解我内心的真实想法,而不是一味地运用教育策略。
现在我的父母对我反向教育的次数越来越少,他们更倾向于向我敞开心扉,我也逐渐明白父母的初衷和良苦用心,更能体会他们的辛劳,我们之间的关系也越来越亲密。(山东省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东凯实验学校 赵小羽)
巧用“反向教育”,收获正向能量
◎“不是一味地批评教育才会有效果”
曾经的我特别贪玩,常常一看到手机就两眼放光,一拿到手机就停不下来。妈妈再三叮嘱,不要看手机,但我总是忍不住。一個月下来,成绩退步了不少。
一天,早晨刚起来,我就拿起手机疯狂刷视频,妈妈也不阻止,反而拿起了自己的手机,边聊天边购物,根本停不下来。到了中午,妈妈没有做午餐。我饿得实在不行了,对妈妈说:“妈妈,都十二点了,怎么还不烧饭呢?”“没看到我在刷视频吗?”妈妈头也不抬,“别打扰我,要吃饭自己去做。”妈妈这样子,我也很无奈,只好趴在地上哭,可妈妈目不转睛地盯着手机,根本没有注意到我。
最后,我只好向妈妈承认错误。故事到这里应该结束了,可并没有。晚上,我忍不住又去玩手机了。妈妈却没有责备我不讲信用,反而亲切地对我说:“宝贝啊,一个手机是不是太少了,要不要再帮你买个平板?”当时,我觉得妈妈认为我学习不够优异,决定放弃我了。于是我跑回房间,大哭了一场,彻底改掉了沉溺于“刷手机”的习惯。
通过这件事,我发现在教育的过程中,不是一味地批评才会有效果。如果父母仔细观察我,走进我的内心,便可以轻松使我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上海第二工业大学附属龚路中学 彭问真)
“爸爸妈妈,请和我做朋友吧!”
我的房间经常被自己弄乱,但我并不觉得有什么不妥。起初爸爸妈妈看到我的房间这么乱,会对我进行批评教育,并要求我收拾好自己的房间。当他们发现我根本不听管教后,便不再指责我了,还故意讲:“脏点好,可以养‘小强做宠物!”但时间长了,我也因杂乱感到心烦意乱,于是开始打扫卫生。
父母严厉的指责,让我觉得厌烦,但经过这一次的“反向教育”,我反而意识到了自己问题的严重性。在这之后,我再也没有随便放书本、乱扔垃圾了。
父母从之前的高高在上,到现在与我心平气和地谈话,就像朋友一样相处,我感到很高兴。(北京市昌平区平西府中心郑各庄小学 陈雨彤)
“孩子,你一定能行!”
记得9岁那一年,我的卫生习惯很不好,房间里总是脏乱不堪。一天晚上,爸爸妈妈拖着疲惫的身体回来,当他们看到乱糟糟的屋子时,爸爸对我说:“孩子,你的房间那么脏乱,住着舒服吗?”我低着头小声地说:“肯定不舒服了。”“既然不舒服,我们要学着把自己的房间收拾好。”爸爸语重心长。“打扫房间太麻烦了,我不想打扫。”我喃喃自语。
第二天起床后,为了不让爸爸妈妈再唠叨,我像完成任务似的简单整理了一下自己的房间,本以为爸爸妈妈看到后会不了了之,但妈妈激动地抱着我说:“孩子,你太懂得体谅父母了,你做得多棒啊!只要你用心,你一定能行。”听到这话,我脸涨得像火红的太阳,对自己之前的行为感到羞愧,父母如此信任我,而我却在敷衍了事,我暗自发誓以后一定不能辜负父母对我的期望。
从那以后,在我遇到任何不愿意做的事情时,总会有一个声音在我耳边回荡着:“孩子,你一定能行!”(上海市奉贤区邬桥学校 宋皓哲)
放手,还给孩子一片自由的天空
“我长大了,爸爸妈妈可以放手吗?”
相比小时候,父母现在使用反向教育方式的次数更多。父母觉得“激将法”“反向表扬法”比起直接讲道理更有效果。我印象最深的一次反向教育是关于初中时跑步的经历。我运动能力不是很强,虽然使出了全身力气,跑八百米还是用掉了“一个世纪”的时间。临近中考,妈妈看到我的成绩非常着急,她说:“你可真厉害,比别人多跑4分钟呢,你很有毅力哦!”虽然妈妈努力以表扬的语气跟我说话,但我还是很难受。
小时候,父母基本上用正向教育的方法,做错了事就直接批评。现在更喜欢反向表扬法,一方面维护我的自尊心,另一方面引导我将某些事情做得更好。其实于我而言,我觉得父母“放手”的效果可能是最好的,因为我已经长大了,对未来也充满期待,我相信,我可以安排好自己的事情,处理好遇到的问题。
不论是正面管教还是反向教育,都只是教育理念,每个孩子和其父母都不一样,三个人的人生在交集中会有很多不确定,教育方式也不能一概而论。面向未来,在我组建了家庭之后,我一定会避开我自己踩过的“坑”,根据孩子的成长情况不断调整教育的步伐,为孩子创设最好的成长环境。(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第二分校高中部 劉璐)
说话是个大难题
记得一个普通的周末下午,我兴奋地和爸爸妈妈说:“我们有一个头脑奥林匹克挑战赛,每人都要选择一个项目参加。你们说我参加哪个呀?”还没等我介绍比赛项目,爸爸就随意说道:“这种比赛肯定很难,你的水平应该拿不到奖。” 我顿时火冒三丈,两手叉腰,赌气地说:“那我不参加了,浪费时间。” 回到家,我在房间里生着闷气,妈妈走进来抱着我说:“我们参加比赛不是为了得奖,妈妈相信你,老师也相信你。”我犹豫着说:“可是爸爸说得没错,这些项目都比较难。”妈妈鼓励我:“没事,爸爸是在说反话,如果你下定决心,他一定会帮助你练习的。”这时,爸爸也走进房间说:“是爸爸说错话了,我们一起看一看你想参加哪个比赛吧。”
亲子之间其实有多种沟通方式。对我而言,激将法会令我生气,鼓励会使我更加努力。我希望父母在应用反向教育时可以认真观察孩子的反应,及时调整教育方式。(上海市嘉定区实验小学 朱书言)
探索在前,引导在后
我是一个好奇心很重的人,时常迸发天马行空的想法,我的父母很少直接否定我的想法,而是支持我尝试,让我感受到他们浓浓的爱。
记得有一次,我在餐桌上悄悄地和妈妈说:“妈妈,我想做一次水果沙拉。”没想到妈妈以悄悄话的形式回答了我,并在吃完饭后带我去了超市。
回到家后,妈妈给我系上围裙,拿出食材和工具后,便让我独自进行“艺术创作”了。我端着水果,熟练地踩上了板凳,哼着小曲儿,仔细地给水果“洗澡”。这时,爸爸走了过来,我本以为爸爸会觉得我浪费水,然后帮我洗水果,但是爸爸只是轻声提醒我:“小心点,别把衣服弄湿了。”
洗完水果就该切水果了,妈妈怕我受伤,对我拿刀的行为比较犹豫。我灵机一动对妈妈说:“我可以用切生日蛋糕的刀来切呀!”妈妈思考了一会儿说:“没问题,你自己切吧。”说完,妈妈就把一个新蛋糕刀递给了我。一开始,我不是特别熟练,而且有些水果比较硬,切出来的水果丁大小不一,于是我开始尝试各种方法:用力快速切,不仅形状不好看,水果还会飞出去;慢慢切,对于硬的水果非常有效,切出来的水果丁和用水果刀切得几乎没有差别,方方正正。妈妈看到后说:“你真聪明,这么快就找到了好办法。”我也抬起头,挑起眉毛,非常开心。
现在回想这件事,我能感受到在成长路上父母放手的好处,正是这种反向教育,才会成就今天的我。(上海第二工业大学附属龚路中学 盛艺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