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跑遍中国大地的化石猎人
2022-04-23赤瞳
赤瞳
世界上有五花八门的“猎人”:满世界寻找水果的水果猎人、追逐风暴的飓风猎人,甚至还有把星星装进口袋里的陨石……这期咱们介猎人绍更新鲜的——化石猎人!
神奇生物,早已来过
46亿岁的地球上曾经生活过无数的生物,在漫长的地质年代里,一些古代生物的遗体或遗迹埋藏在地下变成了石头一样的东西。據专家考证,从34亿年前至1万年前都有化石出现。我国著名的先秦古籍《山海经》中,就有“石鱼”渔化石)的记录。我国历史的各个朝代也都有对化石的记载,比如春秋时期和三国时期都有资料记载,提到山西省产“龙骨”,这龙骨便是古代脊椎动物的骨骼和牙齿的化石。南朝齐梁时期,陶弘景有对琥珀中古昆虫的记述……
人们正是从化石的发掘中认识了大量早已在地球上消失的生物:高大威猛的恐龙、寒武纪时大名鼎鼎的三叶虫、结构精巧的菊石……这些千姿百态的古生物化石,为人类探索生命历史提供了重要的证据。
遍布各地的化石爱好者
发掘化石只是专门研究古生物的专家才干的事?那可不一定!因为在中国,专门研究古生物的专家并不太多。而且,如果仅靠一些专家用脚步丈量祖国广袤的大地,然后大量发现古生物化石,是几乎不可能实现的事。化石猎人由此应运而生,我们不妨认识几位圈内的大咖。
唐永刚本是位职业画家,他的家乡在山东临沂。以沂河为界,东部地区有良好的白垩纪地层,西部山区可见大面积的寒武纪地层,这为他的野外考察提供了地理优势。他经常利用外出写生的机会进行野外化石的科考。2005年,他在山东的左山岭首次发现了恐龙的足迹化石,从此他将“左山岭”作为自己的网名,人们更喜欢称他“老左”。2007年,老左在山东费县发现了第一枚完整的三叶虫化石。他还经常跟一些古生物专家学习,在他们的指导下,老左找到了更多的新品种,甚至发现了有寒武纪海洋霸主之称的奇虾类生物的化石。
而越野车改装专家李刚,在一次宝石展上邂逅了精美的化石藏品,顿时喜爱得无法自拔。他将小货车改装成了旅行车,还把家搬到了盛产海百合、鱼龙等化石的关岭,一刻不停地寻找化石。后来,他又到一家化石修理工作室打工,掌握了化石修复技能。这可是一项细致活儿,小到三叶虫,大到恐龙骨架。在他的工作室,每天都能收到博物馆或收藏爱好者从全国各地寄来的原石。一条巨大的鱼龙化石标本,李刚整整修复了三个月,直到其头骨上每一颗牙齿的骨纹都清晰地显现出来。
从小就喜欢收藏各种石头的朱磊,也是一位化石猎人。他除了自己寻找和研究化石,还专门成立了一家自然科普方面的公司,除了组织孩子们参观博物馆,在室内科普地质知识,还会在节假日带他们到大山里观察山体剖面,并指导他们亲手采集标本。他还向孩子们保证,如果他们采集的标本被科研院所或博物馆确定有新的发现,一定会标上发现者的名字。小家伙们听后,寻找化石的热情更高了。
优秀化石猎人攻略
看了上面的介绍,你可能会有疑问:是不是所有发现化石的人都能被称为“化石猎人”?答案是否定的!一名优秀的化石猎人应该具备这样的能力:
首先,他需要对地质和古生物知识有基本的了解和认识。因为在地球上,并不是所有的岩石中都有化石,只有在一些沉积岩中才有可能发现化石的身影。其次,在寻找化石前,要做足准备工作,除了对工作区域的地层分布和地理地形情况有充分了解,还要准备好野外工作的装备,比如地质背包、地质锤、放大镜、便条纸、毛刷、胶带、包装纸和采集袋等,一个都不能少。另外,还须具备一定的野外观察经验,哪个地方容易出现化石露头和结核,都不是一个普通人一眼就能发现的。化石猎人在挖掘和收藏的过程中,还要尽可能避开化石保护的法律“雷区”。
最重要的是,化石猎人还要对化石有一种独特的审美能力,从内心感受到正是化石的演变之美,让我们穿越在生命历史的畅想中,且引领人们进入掌握生物进化真谛的自由王国。
(编辑文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