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做“躺平”青年 争当民族“脊梁”

2022-04-23黄思源

美文 2022年8期
关键词:躺平脊梁先辈

黄思源

近日以来,“躺平”之论颇盛。持此论者,随遇而安,满足现状,生活佛系,与世无争,主张随心随性,彻底放松,一时之间,从者甚多。似乎超然洒脱,心里好不得意。可是,我想大声疾呼的却是“暾将出兮东方,照吾槛兮扶桑”,新时代的青年承载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神圣使命,不做“躺平”青年,争当民族“脊梁”,才是我们应有的模样。

青年如红日东升,其道大光。承担着国家发展、社会进步的希望。青年怎么样,国家社会就会怎么样。一代伟人毛泽东说过,青年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

青年追梦理想,国家才会有希望。忆往昔,无数先辈书写家国之志,将馥郁而缱绻的家国情怀挥洒于无数历史的画卷之上。“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是李贺给予青年的我们最好诠释。正如郑渊洁答读者问所说:“该站直时站直,该躺平时躺平——就是不跪着!”几代中国人对于“不跪着”而尊严地活着的追求,几万万中华儿女对于此挥洒热血共同奔赴的铮铮誓言,已经深深烙印在每一个当代青年的心中——我们铭记着蔡元培以“筚路蓝缕,以启山林”之姿改写后世之愚昧;我们缅怀着闻一多以红烛般的心燃尽生命的最后一丝热血;我们牢记着邵飘萍以“铁肩担道义,辣手著文章”而从容赴死……先辈书写家国之志,以缱绻的家国情怀,鞭策并激励着我们。中国人的精神,是永葆青春精神,是迎难而上奋进的精神,是任凭世事万千争求“有骨气”地活着的精神!青年的我们应该承接先辈之志,不做“躺平”青年,以青年奋进之举,描摹大国希望于天地苍茫!

青年追梦理想,勇于担当,社会才可能发展。新中国成立之初,钱学森、郭永怀等青年科学家心怀报国之志,历尽千难万险回到祖国,扎根荒凉大漠潜心科研,终于造就“两弹一星”,我国步入世界强国之林,才有了几十年的和平发展。2021年夏季,洪水肆虐,郑州遭受严重水灾,几百万群众经历生死考验,数以万计的抢险队员心怀大爱,奔赴灾区,勇于担当的臂膀带给灾区人民生的希望。他们若没有梦想和担当,今日中国无法想象。卢新宁曾寄语北大青年:“你怎么样,中国便怎么样,你有光明,中国便不再黑暗。”我相信风骨远胜媚骨,失望败于希望,正如华夏的未来,毋庸置疑地掌握在每一个渺小而又坚定的“我”手上。

青年无所作为,彻底躺平,国家就没有希望。时代呼唤英雄,躺平没有出路。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之时,东北守将彻底躺平,不做抵抗的后果就是19万装备精良的东北军被1.7万日军在一个月里赶入山海关内,中国军队成为国际笑料,大好河山遭受蹂躏,东北三省几千万父老任人宰割。2020年初新冠疫情暴发,病毒迅速传播,若没有白衣天使勇敢逆行,奔赴疫区,无私奉献,怎会有抗疫斗争的最终胜利。病毒蔓延时,若是人人都去躺平,人人都等待他人“拉一把”“借点力”,偌大中国就会亡国灭种,躺平者岂能幸免于难?不肯挺直腰杆做民族的脊梁,就只能被高速发展的新时代所抛弃。

如今的中国已捱过最艰难的岁月,已拥有稻米流脂粟米白的丰饶。一切伟大的成就,都离不开千万优秀中华儿女的担当和付出。我感叹“孝悌之子,可以为国瑞”的家风传承,动容于十四亿中国人同唱“我和我的祖国”的激情磅礴;我也痛心于无数“废青”,以“躺平”掩饰自己的无能与无知。科技飞速发展,社会瞬息萬变,激烈的竞争与快节奏的生活环境,不允许无所作为。我坚信,担当作为的精神与傲骨,终将成为普世的态度。新时代之青年,当融入社会,积极进取,担当作为,以小家小我之赤诚,书写大家大国之未来。当为华夏振兴踏歌赋诗,抒发新时代之家国情怀。没有以身许国,勇于担当的傲骨,没有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的奋斗,哪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

“岁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未来属于青年,希望寄予青年。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步入新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华梦即将实现,我们已踏过百年奋斗征程。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指出:“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我们青年一代应以此为方向,永葆青春风采,把青春奋斗融入党和人民事业,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力量。不做“躺平”青年,争当民族“脊梁”!

猜你喜欢

躺平脊梁先辈
不忘先辈精神传承红色基因
让“躺平式”干部站起来
躺平 花香自来
党是民族的脊梁
躺平,都能更好的起飞
那些躺平的人,究竟经历了什么
哪项世界遗产被 誉为“中华民族不 屈的脊梁”
日本校园里的“先辈”
精致
“先辈”辨正